安全用藥管理制度范例
1、為加強醫療安全管理,提高醫療工作質量,保障病員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醫院的工作秩序,必須遵守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積極預防和正確處理醫療事故及差錯。
2、提高藥品管理人員素質,加強用藥安全教育,將藥品質量作為檢查藥劑科工作質量內容之一。
3、健全落實各項工作制度,嚴格執行處方調配制度和《處方管理條例》,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藥療服務。
4、藥劑人員應對工作極端負責,嚴格執行“四查十對”制度,保障病人的用藥安全。
5、病區護理人員就加強護理安全教育,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使病人得到及時安全的藥物治療。
6、加強毒、麻、精神藥品的管理,嚴格按《毒、麻、精神藥品管理辦法》規定的用量開具處方,不得濫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7、加強醫師對《處方管理辦法》的學習,正確開具處方、使用藥品為病人治療,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
8、加強庫存藥品的防火、防霉變、防鼠工作,保障藥品質量。
9、嚴格保護性醫療制度,加強安全監督,層層把關,各科室充分發揮主管負責人的監督指導作用,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篇2:基地統防統治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山東省農藥管理規定》以及市縣農藥使用管理的相關規定和辦法,按照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要求,根據基地實際種植情況,特制定《基地安全用藥管理制度》。基地所有種植戶必須嚴格遵守本制度的相關規定,規范蔬菜基地的農藥使用。
第一條、本制度所指農藥包括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調解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第二條、基地辦公室為基地農藥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部門,負責本制度的實施。
第三條、種植使用的農藥必須條例本制度的規定,嚴禁使用違禁藥物;施用過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田塊在農藥殘效期內不得用于種植蔬菜。不得使用國家禁止在蔬菜水果上使用的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品種。
第四條、基地設立專用農藥倉庫,指定農藥管理員,建立農藥的購進、領用登記制度和農藥安全使用規章制度。
第五條、基地采購的農藥必須有注冊登記的直供店(中心)采購,購買的農藥必須具有完整的標簽,載明如下內容:
1、農藥名稱(以醒目大字表示)、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能用名稱、劑型;
2、農藥登記號、產品標準號、生產許可證號;
3、凈重(g,kg)或凈容量(ml,l);
4、生產廠(公司)、地址、電話、電掛、郵編等;
5、農藥類別(按用途分)標志條;除草劑-綠色;殺蟲劑--紅色;殺菌劑-黑色;殺鼠劑-藍色;生長調節劑-深黃色;
6、使用說明:○1按登記作物及防治對象簡述使用時間、用藥量和施藥方法。○2限用范圍;○3與其他農藥或物質混用禁忌;
7、毒性標志及注意事項:○1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并按規定畫出標志;○2中毒癥狀及急救措施;○3安全警句;○4安全間隔期;○5儲存的特殊要求;○6生產日期及批號。
不得在基地內使用標簽內容不齊全或鑒別不清、包裝破損及過期農藥。
第六條、基地必須配備專職植保員,農藥由基地植保員領取后按照農藥使用標準規范和稀釋表比例進行配制,并監督農藥噴灑及器具清洗。
第七條、農藥使用時必須遵守農藥的安全,合理使用的有關規定,按照標簽及說明書的內容正確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不得增加藥濃度和數量。
第八條、農藥使用時應妥善保管農藥并做好標記,不得與農副產品或其他食品混載混放。
第九條、農藥噴灑完畢后,有基地植保員負責將剩余農藥返回農藥倉庫,統一廢棄,并做好記錄。
篇3:南三醫院用藥咨詢合理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第三醫院用藥咨詢與合理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1.門診、藥房窗口藥師在發放藥品時應清晰、簡要地按藥品說明書或處方醫囑,向患者或其家屬進行相應的用藥交待與指導,包括每種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并保證自己的語氣、語調易于使患者或其家屬接受。
2.門診藥房常設咨詢窗口,解答醫師、患者及其家屬用藥咨詢、提供藥品信息。
3.病區臨床藥師應定期深入病房,查看患者病歷和用藥記錄,一旦發現不合理用藥,及時與臨床醫師溝通,修改用藥方案,減少藥療損害;同時接受臨床醫師用藥咨詢、必要時參與制定藥療方案,保障用藥合理、安全、有效。
4.作好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協助臨床醫師及時發現和上報藥物不良反應,并將相關信息實時反饋至臨床一線,確保用藥安全。
5.對藥物在臨床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配合臨床及時查找原因,分析總結,并上報上級部門。讓用藥者承受最小的治療風險,得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6.對新引進的藥物配合臨床進行臨床觀察總結,做出論證,不定期淘汰臨床療效差及毒副作用大的藥品。
7.對引進的新藥物的藥物作用、用途、劑量、劑型、注意事項進行宣傳,使臨床醫師及時掌握,合理應用,對藥物的有效性做出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