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部鐘房服務員新到崗員工培訓規范
桑拿部鐘房服務員新到崗員工培訓
第一日:崗前崗位基本知識培訓
一、了解公司簡介及日常工作要求:
二、了解區域位置及員工行走路線;
三、鐘房服務員各崗位禮貌用語;
四、熟讀《桑拿部鐘房服務員各崗位人員工作流程及職責》;
五、學習鐘房電腦的電腦輸入方法及對講機接聽使用。
第二日:崗前實操演練
一、抽查《海悅卡》的知識;
二、學習當月季度營銷計劃;
三、學習《員工獎罰條例規定》及《員工手冊》;
四、了解《員工培訓管理制度》、《員工考勤管理制度》《員工水電費管理制度》。
五、交于指派的資深員工,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一對一"實操培訓,并填寫《新員工培訓記錄表》。
篇2: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工作規范
公司員工培訓管理工作規范
一.確定培訓需求
1.分析工作任務,了解新員工的培訓需求。a.分析工作的主要任務。b.分析執行任務的情況。c.分析各個任務與子任務的完成標準。d.分析完成任務的條件。e.分析每項任務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2.分析工作績效,了解崗位培訓的需求。a.評估員工的工作績效,并設法改進員工的績效。b.分析出什么是能夠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c.如果不能夠做,員工需要什么技能或知識。d.分析員工做不好的原因,比如是個人主觀原因還是企業的培訓沒有跟上。e.讓員工說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培訓。
二.設計培訓內容
1.確定培訓的一般內容。a.確定員工知識的培訓內容。b.確定員工技能的培訓內容。c.確定員工態度的培訓內容。2.確定比較特殊的培訓內容。a.價值觀方面的培訓內容。b.客戶服務方面的培訓內容。c.團隊精神方面的培訓內容。d.個人技能方面的培訓內容。e.企業文化方面的培訓內容。3.培訓方式的選擇。a.室內培訓與室外培訓的選擇。b.企業內訓與會議論壇的選擇。
三.確定不同員工的培訓標準
1.新員工上崗培訓的內容。a.企業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培訓。b.企業的規章制度與政策內容培訓。c.企業的報酬制度與待遇培訓。d.工作準則與工作安排培訓。e.對企業發展歷史與領導班子的介紹。2.對基層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的內容。a.對工作方法與技巧進行培訓。b.對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進行培訓。c.對如何進行有效管理進行培訓。3.對中、高層管理者進行培訓的內容。a.戰略知識的培訓。b.人力資源知識的培訓。c.項目管理知識的培訓。d.行業知識的培訓。
四.培訓預算與管理
1.進行培訓經費的預算。a.根據比例進行預算。b.根據人均來進行預算。c.根據推算來進行預算。d.根據需求來進行預算。2.管理培訓費用。a.對場地費用進行管理。b.對食宿費用進行管理。c.對教材費用與器材進行管理。d.對培訓講師的費用進行管理。e.對交通費用進行管理。
五.企業員工申請培訓的申報程序
申報程序由培訓部門下發自我申報表申請人填寫個人申報表上報申報表給培訓部培訓部進行研究上級與部下溝通培訓部門的意見注:對沒有培訓部門的企業,則由人力資源部門具體負責。
六.小結
企業培訓可概括如下:1.幫助員工理解業務的內涵。2.幫助員工理解他們應該怎樣為企業工作,而且是有成效地工作。3.幫助員工發現他們的培訓和發展需要是什么?4.識別滿足培訓和發展需要的主要選擇方案。5.輔導并支持企業的員工。6.統一培訓目標和標準。7.評價培訓和發展行為。8.有實力的企業應培養自己的培訓隊伍。9.缺乏實力的企業可儲備必要的培訓師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七.培訓整合技巧
1.為了有效培訓,企業需要與廣大員工進行溝通。2.利用員工的反饋與設想,確定培訓大綱。3.召開座談會再次與廣大員工進行溝通。4.如果必要,請專業培訓師介入以準確地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5.確定培訓目標。6.檢查培訓內容能否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若發現錯誤要及時修改。7.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來檢查培訓內容是否合適。8.決定外請講師還是內部導入。9.確定是短期集中培訓還是長期的、經常性的培訓。
篇3:工程公司新員工培訓規范
工程有限公司新員工培訓規范
對于踏上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的新員工,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領導、同事及公司的企業文化;對新員工的培養方式決定著他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目標,疏忽不得。為公司留住優秀人才、建立企業文化、提高組織績效,特制定新入職員工培訓規范。
一、員工培訓工作目標
1.理解和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發展戰略;
2.熟悉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
3.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和知識水平;
4.提高員工的任職能力和工作績效;
5.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提高團隊精神和工作熱情;
6.發揮員工潛能,促進企業發展;
7.根據員工需求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
二、員工培訓工作準則
1.培訓最需要培訓的員工;
2.適應公司發展的整體性、計劃性;
3.員工職業生涯及發展規劃;
4.全員的積極參加與經驗分享;
5.全方位的效果評估和反饋;
6.注重提升能力而不是酬賞。
集訓→分散→跟蹤→反饋→評估.→再訓
三、上崗前的集中培訓
新來的員工,要經過公司領導講話、學習有關本公司知識、實習、集訓等集中培訓,然后再正式分配到各個單位。崗前集中式的訓練由人力資源部組織,企業文化部、企業管理部協助,時間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培訓的目的是解決一些共同的問題,讓新員工盡快熟悉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可采用主題講解、音像授課、互動培訓、在線教育、內部刊物發行等方式來實現。
四、培訓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對公司的認同感
講述公司發展史及未來發展規劃,公司領導及部門負責人介紹,組織機構介紹,人事制度、業務介紹,宣講企業理念系統,研討企業行為和視覺系統,教唱公司司歌,市場與競爭對手介紹等等。
2.交流文化觀、價值觀
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要求新員工確定自己的工作態度和人生目標,并提供有關的《員工手冊》等,幫助其盡快完成角色轉換。
3.職業發展規劃設計
明確新員工對公司的感想,了解新員工對本崗位的認識及其下一步發展目標。對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公司提供有力的支持。
4.員工業務禮儀
樹立觀念:員工代表的是企業形象。
5.增強對公司行為準則:“由理念起步,按規則行動,以創新生存,靠團隊發展”的理解。
6.合格企業人的心理素質訓練
通過培訓使新員工以客觀的眼光看待工作并養成對人對事的正確的態度。培訓強調合格企業人心態。
五、針對公司特征對員工提出五點建議:
1.金錢方面:有計劃地用于家庭的日常開支和親戚朋友間的人際交往。
2.身份及信用:是公司的一員,重視公司信用,為維護公司信譽而努力。作為完全獨立的個人開展交往。
3.工作開展:自主確定需要達到何種工作成果,取得什么樣的進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目標,原則是:有利于公司、有利于社會。
4.評價方式:重視實際業績,講求結果的實在性,以及積極的工作態度。
5.人際關系:與上司應有上下級之間的關系、與公司同事應有互助的關系、與下屬應有指導關系、與客戶之間應有賓客關系;注重謙語的使用。牢固樹立尊重上級、同事、下級、客戶的習慣,長期贏得他們的信任。
六、踏上工作崗位時的分散訓練
1.正確的步驟。
在新員工到來之前,便確立培訓新員工的步驟、方法。
2.認識新員工的優點,針對其特長安排工作。
新員工邁第一步的時候,就把最好的方法傳授給他們,讓他們順利工作,獲得成功,樹立起工作信心。
3.協助新員工養成隨時匯報工作、與上級溝通、與同事協助的習慣。
強調匯報工作是進行組織培訓的基本內容之一,能培養員工有始有終的工作態度。
4.不僅注重結果,還要注重工作過程、方式方法,先求質量再求數量。
一正確二速度三提高是公司培訓新員工的基本原則。
5.使員工了解工作的嚴格性,準確地執行上級意圖。
在布置工作時,用肯定的語氣下達命令,提出要求,使員工覺得必須完成。
6.培養員工的時間管理觀念,珍惜自己與別人的時間。
遵守時間,包括遵守上班時間,遵守會議時間,遵守同外單位人約定的時間等等。這是新員工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
7.培訓新老員工之間的親切感,加強溝通與團隊合作、相互協助的培訓。
公司倡導:工作是用“助人”換取“快樂”。
員工的行為準則在新員工時期最易掌握,工齡越長所需的時間也越多。
七、工作一段時間后的跟蹤培訓
在進行了工作之前的集中訓練和工作之初的分散訓練之后,新員工可以平穩地開展工作了,但這并不意味著訓練工作的完成,新員工訓練成敗與否的重要一環便是員工工作一段時間后的補充培訓、跟蹤指導工作。
八、公司對新員工實施跟蹤訓練的方法:
1.參加由人力資源部組織的集中訓練。
2.影視教學訓練。
3.進行野外拓展競技活動,培養員工的協調能力。
4.派遣員工參加公司以外的專題培訓等。
九、新員工培訓效果的追蹤與評估
在新員工接受上述訓練后,便可對本次新員工培訓的效果進行評估了。
十、公司培訓的準則
1.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習什么”的學習方式學習。
2.業務培訓與管理培訓并重。
3.從問題出發,有針對性地培訓。
4.關注員工的職業發展與技能的提升。
5.學習從應用與行動開始。
6.關注細節。
7.注重團隊的學習。
8.培訓具有前瞻性。
十一、完善的培訓體系
1.課程體系――如入職培訓課程、員工培訓課程、管理培訓課程、技術培訓課程、業務培訓課程等系列課程。
2.教材體系――購買引進或自行開發的企業理念手冊,員工手冊、經營運作手冊以及管理、技術、文化和業務培訓教材庫。
3.培訓師體系――由人力資源部牽頭,組織高素質員工建立兼職培訓師隊
伍,咨詢顧問等專家隊伍。
4.培訓設施――專用培訓基地、專用教室、多媒體、網絡教學等設施。
5.培訓管理――培訓與員工的職業發展密切結合,培訓與公司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
十二、培訓與發展
我們的理念:培訓是最大的福利
培訓與發展無論對于員工而言還是對于公司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公司對此非常重視,我們強調員工進入公司,就要有“成就自我,服務公司”的理念。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其能力與績效,進而幫助其更進一步地發展,是公司義不容辭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