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事故預防措施應急救援措施
(1)中暑事故預防措施1)加強防暑降溫工作的領導,在入暑以前,制訂防暑降溫計劃和落產具體措施。要加強對全體職工防暑降溫知識教育,增強自防中暑和工傷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2)應根據本地氣溫情況,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利用早晨、傍晚氣溫較低時工作,延長休息時間等辦法,減少陽光輻射熱,以防中暑。還可根據施工工藝合理調整勞動組織,縮短一次性作業時間,增加施工過程中的輪換休息。貫徹《勞動法》,控制加班加點;加強工人集體宿舍管理;切實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3)進行技術革新,改革工藝和設備,盡量采取機械化、自動化,減輕建筑業勞動強度。4)在工人較集中的露天作業施工現場中設置休息室,室內通風良好,室溫不宜超過30℃;工地露天作業較為固定時,也可采用活動布幕或涼棚,減少陽光輻射。在室內操作時,應盡量利用自然通風天窗排氣,側窗進氣,也可采用機械通風措施,向高溫作業點輸送涼風,或抽走熱風,降低車間氣溫。5)入暑前組織醫務人員對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的人員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腎臟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工作。6)對露天和高溫作業者,應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料。供給含鹽濃度在0.1-0.3%的清涼飲料。暑期還可供給工人綠豆湯、茶水,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7)加強個人防護。應避免陽光直接長時間照射頭部,一般宜選用淺蘭色或灰色的工作用,顏色越淺阻率越大。對輻射強度大的工種應供給白色工作服,并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露天作業應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陽光曝曬。(2)中暑事故應急救援措施當發生中暑事故后,最先發現中暑事故的從業人員速將現場情況報告項目負責人或應急救援小組組長,項目負責人或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立即按規定上報,救援現場人員(安全救護防護組)立即對中暑人員作必要的搶救處理,搶救的重點放在降溫上;對于重癥中暑人員送醫院救護。組織搶救措施與事故控制:1)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體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能協調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37.5℃。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安靜休息,并解開衣扣以助身體降溫,適當給予清涼含鹽飲料。2)輕度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還有可能出現呼吸循環系統衰竭的早期癥狀,如面色蒼白、惡心、嘔吐、血壓下降、脈搏細弱而快、體溫上升37.5℃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劂或熱虛脫。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到陰涼通風處安靜休息,并解開衣扣以助身體降溫,適當給予清涼含鹽飲料。如果中暑病人神志不清可指壓人中,針刺合谷、太沖、大椎、風池、足三里。體溫高者可用冷敷或冷水、冰水擦身以助散熱,如有周圍循環衰竭者有條件可給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滴注等。3)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癥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著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稍作觀察會發現,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升至40℃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用冷水(冰水或水中加少量酒精)迅速敷擦全身,使皮膚發紅并加風扇降溫,頭部、頸側、腋下及腹股溝部放水袋或冰袋,頭部如能放置冰帽更好。對于休克者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對于體弱可能出現呼吸、心跳驟停者,先通暢氣道,并給予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情況嚴重者,應立即安排住院治療。
?
篇2:集體食物中毒中暑施工中毒窒息事故應急救援
1.應急準備
(1)培訓:項目部對全體進場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認真講解“安全衛生知識”、“有關安全衛生制度”及“發生緊急情況急救措施和報告辦法”。
(2)宿舍衛生:工地員工宿舍通風良好,配置電扇,并保持清潔衛生,符合地方和企業文明施工要求。分公司、項目部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
(3)食堂衛生:員工食堂管理應滿足國家、地方職業健康安全有關規定和文明施工要求。分公司、項目部定期檢查,并做好記錄。
(4)醫療用品準備:項目部配備急救箱,高溫季節儲備防暑降溫藥品,食堂儲備防暑降溫飲料。
(5)保險:項目部為員工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2.應急程序
(1)急救報告:如果分公司/項目部發生集體中毒/中暑事件,事發點員工應在第一時間內報告分公司/項目部應急小組,應急小組有關成員應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組織處理。
(2)中毒/窒息人員救治:應急小組應迅速將食物中毒、施工中毒與窒息人員轉送醫院救治,必要時求助120急救中心,請求救護車轉送病人。
(3)中暑人員救護:應急小組迅速將中暑人員護送至陰涼地帶,服用防暑藥品,平臥休息,食堂熬制防暑飲料送到救護現場;重癥人員則立即送醫院救治。
3.溝通和調查
(1)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后,應急小組應組織調查中毒原因,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必要時請求企業醫院或當地醫療機構牽頭作醫療鑒定和調查。
(2)如果發生惡性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工程技術部應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領導,上級主管部門按規定報告當地執法機構立案查處。
篇3:某項目部中暑救援預案
中暑,俗稱發痧,是炎夏易發的疾病。在一般情況下,人體產熱和散熱正好相等,所以,人的體溫總是保持在37℃左右。但在強烈的夏日陽光下照射過久,紅外線能使人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所以容易發生中暑。此外,若外界氣溫高、空氣濕度大、無風,汗蒸發困難,體內熱量積蓄過多,也容易中暑。當然,如出汗過多,體內水和鹽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鹽代謝發生障礙,也會中暑。身體過度疲勞,體弱多病也是發生中暑的原因。
中暑由于產生原因不同,所患癥狀也差異很大,可分為下例四型:
①.中暑高熱,亦叫熱射病,主要是體溫不能發散引起,為中暑中最嚴重者。可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體溫升高可達42℃,伴有意識模糊、昏睡、呼吸困難,嚴重者昏迷、血壓下降。
②.中暑衰竭,亦叫熱衰竭,主要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可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體溫不高、面色蒼白、皮膚多汗、呼吸淺、脈搏弱、血壓下降、意識不清。
③.中暑痙攣,亦叫熱痙攣,主要是由于過熱,大量出汗,體內過多地丟失氯化鈉而引起肌肉痙攣,常與熱衰竭同時出現。有口渴、乏力、體溫不高、皮膚多汗,突出表現為四肢肌肉痙攣,有抽筋樣疼痛。
④.日射病,此因日光直射頭部而產生的腦部損害。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重者可昏迷,體溫可升高。不管上述哪種類型,只要一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感覺的話,就應暫停工作,立即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頭部冷敷或冷水擦澡,多喝淡鹽水或清涼飲料,可服人丹或十滴水等。有高熱者,可給予物理降溫,用冷水或冰袋冷敷、酒精擦澡、風扇吹;可用解熱藥口服或肌肉注射;有呼吸困難者可人工呼吸。若處理后未見好轉,血壓下降者,可急送醫院搶救。對于熱衰竭和熱痙攣,主要是補充水分與氯化鈉,重者靜脈輸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病情無好轉者,應急送醫院。服裝,以反射輻射熱。
施工現場可制定下列預防中暑的辦法:
1.改革工藝過程。合理設計或改革生產工藝過程,改進生產設備和操作方法,盡量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儀表控制,消除高溫和熱輻射對人的危害。
2.夏季要合理安排時間,早出工,晚收工,中午多休息,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不要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勞動、學習。
3.項目部常備開水桶,在夏季高溫季節每天兩次供應涼茶或鹽開水。
4.項目部設立簡易醫務室,常備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藥水。項目部救援小組學習中暑急救知識,能做簡單的治療。輕微中暑者,到項目醫務室治療,然后休息直至復原。
5.對于嚴重中暑者,簡單服藥治療后立即由劉棟開車送往醫院診治。
6.項目部修建相應規模的勞務人員澡堂,保證勞務人員在炎熱夏季每天能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汗腺排泄通暢,預防中暑。
7.加強個人防護。高溫時段作業的工作服應結實、耐熱、寬大,活動方便。
8.項目部設立宣傳欄,宣講醫療保健知識。凡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潰瘍病、肺氣腫、肝病、腎病等疾病的人員不宜高溫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