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應急響應分級標準規程

應急響應分級標準規程

2024-07-15 閱讀 4824

按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Ⅰ、Ⅱ、Ⅲ、Ⅳ級響應。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Ⅰ級響應:(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蹤),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2)需要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的安全生產事故。(3)超出省(區、市)人民政府應急處置能力的安全生產事故。(4)跨省級行政區、跨領域(行業和部門)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5)國務院領導同志認為需要國務院安委會響應的安全生產事故。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Ⅱ級響應:(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安全生產事故。(2)超出市(地、州)人民政府應急處置能力的安全生產事故。(3)跨市、地級行政區的安全生產事故。(4)省(區、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響應的安全生產事故。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啟動Ⅲ級響應:(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產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較大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2)超出縣級人民政府應急處置能力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3)發生跨縣級行政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4)市(地、州)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響應的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一般事故時啟動Ⅳ級響應。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總體響應I級應急響應發生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災難,啟動Ⅰ級應急響應,在國務院安委辦或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市政府組織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部或其他有關應急指揮機構組織、指揮、協調、調度全市應急力量和資源,統一實施應急處置,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密切配合,協同處置。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或市有關主管部門及時向國務院安委辦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報告應急處置進展情況。II級應急響應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災難,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由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部或其他有關應急指揮機構組織、指揮、協調、調度本市有關應急力量和資源,統一實施應急處置,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密切配合,協同處置。Ⅲ級應急響應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由事發地區縣政府、市應急聯動中心、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或其他有關應急指揮機構組織、指揮、協調、調度有關應急力量和資源實施應急處置,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密切配合、協同處置。Ⅳ級應急響應發生一般生產安全事故,啟動Ⅳ級應急響應,由事發地區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相關應急力量和資源實施應急處置,超出其應急處置能力時,及時上報請求救援。

篇2:Z化工廠裝置火災應急響應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為切實提高我公司事故應急處理能力,真正掌握事故應急處理知識,增強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夯實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努力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確保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二、演練時間:

20**年*月*日下午**:**

三、演練地點:

c區

四、演練內容:

1、事故應急響應通知程序演練;

2、火災撲救方法演練;

3、保安應急處置演練。

五、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成員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

六、應急程序

(一)報警

1、外操在現場進行裝桶時,在卸放料管時發生因靜電放電引起燃燒,外操立即向班長報警。要求報清具體內容:發生地點、設備、情況。

2、班長接到報警后,立即報消防支隊,并通知內操按照《應急響應聯絡圖》的順序通知公司其他成員。

3、班長作為第一現場指揮者,組織操作人員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關閉相關閥門;

2、立即疏散現場施工人員,防止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現場車輛嚴禁啟動,下風向界區內嚴禁一切火種;

3、開啟穩高壓系統,接消防水帶對周邊設備進行水霧降溫;

4、使用手推式泡沫滅火器對著火點進行滅火;(是否可行,事后泡沫處理可能有問題)

5、關閉雨水出口閥門,防止消防污水通過雨水管道排出廠外。

班長在生產部負責人到場后,立即報告,并將現場指揮權移交給生產部負責人;總指揮先于生產部負責人到場時,直接將指揮權移交總指揮。

(二)接警

消防支隊接警人員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啟動消防、氣防聯防聯動預案(對報警內容復述無誤)。

公司各相關人員接警后,立即趕赴現場并按各自職責迅速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生產部負責人到場后,承擔第一現場指揮者職責,按總指揮的指令,落實應急預案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1、總指揮接到報告后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2、總指揮到現場后,生產部負責人立即報告,并將現場指揮權移交給總指揮。公司相關人員到現場后,在按各自職責分頭展開救援工作的同時,及時向總指揮報告。

(四)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各專業組職責

A、總指揮

1、總指揮是現場應急處理的總負責人;

2、從先前的現場指揮人員處獲取簡要事件信息;

3、批準現場戰術實施方案。

B、管理部部長

1、協調與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應對新聞媒體和公眾的質詢;

2、做好應急救援后勤保障工作。

C、生產部部長

1、執行事件的應急響應行動計劃;

2、組織實施應急救援預案和現場戰術實施方案。

D、HSE部部長

1、協助總指揮確定現場戰術方案;

2、組織實施環保、治安應急行動;

3、向上級公司報告事故及救援情況。

E、應急行動小組

組長:

1、組長負責應急行動小組的全面指揮;

2、在接到總指揮的指令后應急行動小組應迅速到達抵達事件發生現場;

3、負責決定需要使用的緊急處理設備、處理事故和事故后的現場清理操作中需要的收容設施等。

F、環境監測組

組長:組員:

負責組織對事故現場污染區域進行應急監測,包括事故影響的邊界、污染物質的濃度、流量等,并對各外排口的水質進行監測。

G、警戒疏散組

組長:組員:

1、負責事故現場警戒、治安保衛、道路管制和人員疏散等工作。

2、在事故裝置區外主輔道路路口實施警戒,拉警戒線,派人警戒,疏導交通。

3、1號門和2號門實行戒嚴,關閉移動門,禁止無關車輛、人員進入。

H、應急搶修小組:

組長:組員:

負責組織人員進行事故現場的搶修救援工作

各救援小組組長及時向總指揮匯報搶險救援工作情況

(五)消防支隊具體戰斗任務如下:(詳見滅火預案圖)

1、1#消防車停靠8號消火栓出移動炮對著火點進攻。

2、2#消防車停靠18號消火栓出移動炮對著火點進攻。

七、演練結束

1、總指揮發布終止應急預案響應指令;

2、接到演練結束命令后,由高化消防中隊以班為單位,各救援專業小組跑步至指揮部前集合,消防現場指揮員整隊完畢向總指揮報告后歸位;

3、總指揮進行講評。

八、注意事項

1、演練過程中要確保做到“三不傷害”;

2、車輛行駛要注意安全;

3、消防車出水時嚴禁瞬間提高水壓;

4、為防止設備受損,出水時嚴禁直接向罐體和相關設備射水;

5、指揮部應設立在上風向明顯的位置,便于查看火場;

6、所有進攻人員必須佩帶好空氣呼吸器。

7、著火出泡沫進行撲救,嚴禁用水撲救。

九、現場人員標志

1、現場總指揮:紅袖章,黃字“總指揮”。

2、現場副總指揮:紅袖章,黃字“副總指揮”。

3、現場救援專業組長:紅袖章,黃字“指揮”。

篇3:Z項目防臺風應急響應方案

項目名稱:

當施工現場發生臺風時,項目的防臺應急領導小組和施工人員應及時進行防護、加固和疏散等應急措施:

1、防臺應急領導小組人員組成:

組長:;副組長:;

組員:;

2、加強臺風季節施工時的反饋工作。由收聽天氣預報,并及時做好防范措施,并在臺風到來前進行全面檢查。

3、在臺風到來前,由組織對樓層的堆放材料進行全面清理,在堆放整齊的同時必須進行可靠的壓重和固定,防止臺風來到時將材料吹散。

4、在臺風到來前,由組織對外架進行細致的檢查,加固。竹笆和圍網增加綁扎固定點,外架與結構的拉結要增加固定點,同時外架上的全部零星材料和零星垃圾要及時清理干凈。

5、在臺風到來前,由組織對塔吊和電梯等垂直升降設備的各構件細致檢查一遍,及時排除事故隱患。

6、在臺風到來前,由切斷所有施工用電。同時塔吊的小車和釣鉤均要停靠在最安全處,封鎖裝置必須可靠有效,調整好塔吊的吊臂方向,減小塔吊的迎風面面積,當塔吊的回轉空間有限時,應與地面有可靠的拉結;做好井架等的限位工作,以防井架沖頂;所有垂直升降設備的駕駛室的門窗關閉鎖好。

7、在臺風到來前,由組織對所有的圍護結構及施工、辦公、生活用房進行全面檢查,加強結構加固和防雨措施。

8、臺風來到時各機械停止操作,人員停止施工。

9、在臺風到來時,項目防臺領導小組必須要有專人在現場值班,以便對臺風到來時的突發事件及時進行組織和處理。

10、在臺風到來時,除搶險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11、臺風過后,項目防臺領導小組及時組織對臺風危害進行補救、搶險。

12、臺風過后,項目防臺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加固,確保沒有安全隱患。

13、臺風過后,項目防臺領導小組立即落實有關班組安排足夠勞動力對臺風造成的現場臟、亂進行清理。

14、臺風過后,及時通知分公司和有關政府職能部門及時協調處理,保證項目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15、臺風過后,項目防臺領導小組立即組織人員對辦公室、宿舍、食堂進行全面檢查,及時進行排水、消毒等工作,杜絕瘟疫等傳染病的傳播;并對因臺風造成的辦公、生活用品損失予以補充。

16、臺風過后,項目防臺領導小組立即落實項目電工對施工和生活用電進行全面檢修,確保沒有安全隱患后才可恢復施工用電。

17、臺風過后,在機械未進行全面檢修前,各種機械仍應停止操作,除搶險人員外,其余人員停止施工。

17、臺風過后對各機械和安全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維修,確保沒有安全隱患時才可恢復施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