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應急救援組織及職責

煤礦應急救援組織及職責

2024-07-15 閱讀 3366

(一)?組織機構

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2、?搶險救災指揮部

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設8個專業組

(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專業組及人員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當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性質,制定搶險救災方案,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2、?指揮部職責:負責上傳下達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示,統一調度指揮搶險救災工作。

3、?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1)?公司經理

?井采公司應急救援行動的全權指揮者,在工程師和礦山救護隊隊長的協助下負責制定營救遇難人員、處理事故和恢復生產的作戰計劃,統一行動部署。

(2)?公司總工程師

?井采公司應急救援行動的第一副指揮,在經理領導下組織制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并協助經理指揮現場應急救援行動的實施。負責救援人員組織,及時平衡、調集所需的設備、材料,投入救援行動中。

(3)?生產副經理

?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負責救援人員組織,及時平衡、調集所需的設備、材料,必要時親臨現場組織搶險、搶救工作。

(4)?機電副經理

?根據命令及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負責組織機電、運輸方面的搶救工作,負責需外單位調入設備、材料的種類、型號、數量計劃的制定與聯系,負責礦井通風、排水、供電設備在救援過程中的有效控制,保證搶險設備安全的運行。

(5)?經營副經理

?根據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及時調集救災所必須的設備材料:負責地面人員組織和材料、設備的入井安排:負責應急救援預案和搶險、救災過程中的資金保證。

4、?各專業組職責:

(1)?生產技術組:負責制定搶險救災技術方案,編寫搶險救災安全技術措施,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所需要的技術資料和圖紙,根據需要到事故現場實施測量放線工作,繪制事故現場示意圖。

(2)?機電運輸組:負責為礦井搶險救災所需機電設備,做好供電、供風、通訊保障工作,做好搶險救災物資和人員的運送工作,及時將傷員送出地面。

(3)?材料供應組:負責做好搶險救災過程中的材料、物資和設備供應工作。

(4)?現場搶救工作組:按照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在現場組織協調搶險救災工作,搶救受災人員,并及時將搶險救災工作進展情況匯報指揮部。

(5)?生活后勤保障組:負責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工作,為參加搶險救災工作的人員提供衣、食、住、行;搞好搶險救災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妥善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

(6)?信息工作組:負責新聞媒體的接待工作,搞好信息溝通,按要求發布信息,根據需要錄制現場資料,未相關部門提供音像錄制和播放設備。

(7)?事故接待組:負責上級部門領導和來訪家屬的接待登記工作。根據需要安排人員陪同。

(8)?事故調查組: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提交事故書面報告。

5、?其他人員:

(1)?礦山救護隊長

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領導礦山救護隊和輔助救護隊,根據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完成對災區遇難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如果與外地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時,應成立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部,由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作戰行動。

(2)?安檢科長

根據批準的營救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并按照《規程》有關規定對搶險救災工作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行有效的監督。

(3)?通風科科長

按照總指揮命令根據災變情況負責改變礦井通風系統,注視主要通風機的工作狀況和組織完成必要點的通風工程,并執行與通風有關的其他措施,根據事故處理作戰計劃,組織完成打鉆接設管路等救災工作。

(4)?生產科科長

按照總指揮的命令負責協調各方面的工作,負責準備好必要的圖紙、資料,完成測量工作,協助進行搶險救災和恢復生產所需要的勞動組織、材料計劃的制定。

(5)?機修隊長

根據總指揮命令及處理事故作戰計劃,負責加工搶險所需設備及配件。

(6)?機運隊隊長

負責組織人員將遇難人員及時運送井上,保證救災人員和救災必需器材運到井下,滿足救災需要。

(7)?物資供應科長

及時準備必須的搶救器材,并根據總指揮命令,迅速送到指定地點。

(8)?公司值班調度員

負責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情況,并立即將事故報告礦山救護隊、公司經理、公司總工程師、集團公司調度室以及公司其他領導和有關單位,及時向下傳達命令,召集有關人員到公司調度室待命;及時調度井下搶險救災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地區的人數。

(9)?考勤、礦燈和自救器發放室負責人(或值班人員)

根據入井人員的考勤本和領取礦燈、自救器牌號碼,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及其姓名,并迅速報告調度室:對沒持有經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簽發的入井特別許可證的所有人員,不得發給礦燈、自救器、并在井口由副井檢查人員嚴格檢查,沒有入井特別許可證的所有人員制止入井。

(10)?有關科(隊)班長

?負責查對留在本區域工作面的人數,并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地帶領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將在發生事故現場所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和發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的報告給公司調度室,并隨時接受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任務。

篇2:煤礦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1、萬一礦井發生水、火、瓦斯、大面積冒頂等重大事故,根據事故性質,嚴格按照“礦井災害預防處理計劃”中的有關規定或《作業規程》中的有關規定,首先迅速將可能遇到傷害地區的人員撤離危險區,并盡快通知地面礦值班人員。

2、若發生人員傷亡,必須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現場緊急施救,同時向地面報告傷亡人員的地點、時間、人數及傷亡程度和匯報人的姓名及地點等,接電話人員必須沉著、冷靜,作好詳細記錄,并及時向礦長、業主等主管人員匯報。

3、礦長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根據事故性質等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下達避災救援指令,必要時,必須立即拔打120急救電話。同時上報鄉、縣煤炭主管部門,請求援助。

4、凡發生瓦斯、火災、透水、大面積冒頂和重傷以上人身事故,必須在礦值班人員接到事故報告后5分鐘內及時向鄉、縣煤炭主管部門匯報。

5、礦必須隨時備有擔架2付和有關外傷急救藥品并裝入“急救藥品箱”以應急備用。

篇3:煤礦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第一條依據《安全生產法》、《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及《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規定》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根據本礦實際情況,礦每年要組織有關單位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且每季度根據井下情況變化進行審查。

第三條傷亡事故發生后,現場負傷者或事故有關人員應立即直接報告礦調度室并直接報告礦值班負責人。值班負責人接到傷亡事故通知后要立即通知礦第一責任人。

第四條調度室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要迅速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按照“預案”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救護大隊、醫院、行政、后勤、安全、生產技術以及“預案”所涉及的其它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立即組織實施救援。調度室要同時盡快通知可能受到“事故”威脅的相鄰施工地點的人員,迅速組織安全撤離,或等待其他命令。

第五條礦負責人接到重傷、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微山縣人民政府、濟寧市司法局、山東煤礦安全生產監察局魯西分局,上報時限為24小時內。礦負責人要根據傷亡事故的嚴重程度或事故現場的復雜程度,盡快作出是否要棗莊礦山救護大隊或請求其他救護大隊救援的決定。

第六條事故發生后應報告內容為: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具體情況:

2、事故的簡單經過、傷亡情況:

3、事故發生的原因初步判斷:

4、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第七條傷亡事故發生后,所有接到通知的單位領導及相關人員,要迅速到達指定地點,按照指揮命令或預案要求立即展開各自工作。各項工作必須做到快速、無誤、協調、有序進行。

第八條所有參與傷亡事故救援人員,必須服從命令、高度負責、快速、高效,不得有推委、扯皮現象。對因工作不到位或不負責任,造成事故救援工作不利、拖延或其它后果的人員,將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從嚴處理。

第九條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