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應急救援管理機構職責

煤礦應急救援管理機構職責

2024-07-15 閱讀 2689

根據國家及省市縣相關規定要求,同時為了切實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及時應付突發事件,避免及降低事故發生后造成的損失,渝興煤礦相關領導組織召開了專題會議并,成立了相應的應急管理機構,明確了管理體系及各級部門的相應職責。

一、應急救援指揮機構

總指揮:礦長

副總指揮: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礦長、調度室、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運輸隊、通防隊、供應科、勞資科、辦公室、保衛科、醫務室。

二、應急救援工作機構

組?長: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礦長、調度室、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運輸隊、通防隊、供應科、勞資科、辦公室、保衛科、醫務室。

三、應急救援辦公室及指揮中心

應急救援管理機構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調度室主任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應急救援業務管理工作及落實,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設在調度室,負責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指揮機構領導成員組織協調工作及下達應急指令。

四、應急救援管理職責

指揮機構職責:負責發生事故后,組織全面搶險救災工作,啟動應急救援程序,采取應急救援手段,下達應急救援命令等工作。

管理機構職責: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更新、編制、審核,日常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的開展,包括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應急演練工作的開展,應急物資管理等工作等。

總指揮職責:負責搶險救援的全面工作,發布搶險救援命令。

副總指揮職責:負責組織協調各個專業,拿出切實可行的救援方案,指揮現場救援,并完善應急救援預案。

日常性管理職責

1、安全科、技術科: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具體應急救援管理工作的開展,組織制定應急救援演練規劃,組織相應的工作例會,落實各類重大隱患的排查與閉合。負責井下采掘工作面應急救援設備的日常管理,及技術管理工作,落實專項預案中相關專業的應急演練工作開展。

2、通防隊:負責分管專業應急救援儀器的管理工作,落實對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管理,負責監測監控系統工作的開展,落實專項預案中相關專業的應急演練工作開展。

3、機電科:加強對大型應急救援電器設備的管理,落實壓風自救系統和供水施救系統的正常運行,落實專項預案中相關專業的應急演練工作開展。

4、運輸隊:維護好井下各運輸線路,確保待用運輸設備在突發事件后能及時啟用.落實專項預案中相關專業的應急演練工作開展。

5、調度室:維護好通信網絡,確保其正常運行,負責對井下通信聯絡系統進行定期維護,落實專項預案中相關專業的應急演練工作開展。組織好兼職救護隊的建立及日常管理及聯系上級部門進行相應培訓工作。

6、辦公室: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及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落實專項預案中相關專業的應急演練工作開展。

8、勞資科:加強日常的應急救援保障資金管理工作,確保專款專用。

9、保衛科:加強人員應急訓練工作,確保應急狀態下現場維護及人員調動,強化民爆物品及火工品管理工作,落實專項預案中相關專業的應急演練工作開展。

10、醫務室:加強對應急救援設備及相應醫療器材保障工作,確保能隨時正常使用,參與各類應急演練工作的開展。

11、供應科:加強對應急救援物資的管理建賬工作,對需更換的設備器材必須及時更換定期檢查,確保隨時能夠使用,參與各類應急演練工作的開展。

12、監控中心:加強對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維護,確保設備完好使用。

?

應急狀態下職責

1、安全科:參與現場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組織、指導救護隊伍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負責或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2、技術科:參與礦頂板事故、輔助運輸現場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礦井水害事故現場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參與分管業務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3、通防隊:參與礦“一通三防”事故現場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參與分管業務事故調查處理率工作。按照指揮部命令,負責調整礦井通風系統、監視主要通風機的運行情況和組織完成必需的通風工程。

4、機電科:參與礦停電、提升事故現場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參與分管業務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5、運輸隊:負責井下運輸路線維護,及車輛調動。

6、調度室:負責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負責應急值守,接收、處置各單位上報的突發事件信息,及時報告礦領導,并根據領導指示上報公司、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調度有關救援力量參加救援工作,下達各項救援命令,跟蹤、續報事故救援進展情況;

6、辦公室:根據礦領導指示,正確引導媒體和公眾輿論;參與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報告起草工作。負責及時運送人員和救災物資,滿足搶險需要。

7、勞資科:參與賠償、工傷保險等善后處理工作;負責應急救援各項費用計劃和及時撥付,確保救援資金及時到位。

8、保衛科:負責人員疏散、戒嚴和維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參與地面火災現場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和實施搶險救災工作。

9、供應科:負責應急物資儲備和調運工作。

10、礦山兼職救護隊:參與事故應急預案研究制定,根據事故應急救援方案,完成應急救援工作。

11、監控中心:及時根據人員定位設備,確定井下人員位置。

應急救援各專業組職責

應急救援指揮機構下設搶險救救援組、治安保衛組、后勤服務和財力保障組、善后處置組、醫療救護組、信息組、技術專家組。

(1)搶險救援組由調度室、安全科、技術科、通防隊、機電科、運輸隊、供應科主要負責人等組成。

職責:按照救援方案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緊急調用搶險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根據事故情況,有危及周邊工作地點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的疏散工作。負責記錄、保存救援過程資料,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參與和配合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工作。

(2)治安保衛組由保衛科組成

職責:維護礦區和居民生活區的治安,做好事故發生后的人員疏散,封閉相關場所,維護交通秩序;杜絕無關人員進人事故救援現場,確保事故救援的?順利進行,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3)后勤服務和財力保障組由勞資科、供應科組成

職責:負責組織搶險救援所需各種物資裝備、器材、人員和資金的調集和籌備;保障有關搶險救援人員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證礦區的正常秩序;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4)善后處置組由工會組成

職責:負責核實遇難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況并通知其遇難者親屬;安排遇難者親屬善后處理期間的生活和遇難者喪葬事宜,負責洽談撫恤條件;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5)醫療救護組由礦山救護隊組成。

職責:組織醫療救治,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負責災區消毒防疾,確保災區飲食衛生;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6)通信信息組由調度室、辦公室等組成。

職責:做好聯絡及宣傳報道工作,協助現場保衛組維持礦區秩序;編發事故簡報,負責新聞媒體的組織與接待工作,發布事故搶險進展情況;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7)技術專家組由總工程師和各副礦長組成

職責:提供救援技術支持,參與搶險方案擬定;搜集整理救援過程中的技術資料,為指揮部提出建議意見及相關依據,參與分析事故原因和責任;完成指揮部賦予的其他工作任務。

(8)交通運輸組由辦公室組成

職責:做好應急狀態下的車輛供應及交通運輸管理工作,同時井下運輸作業要保證供車充足道路暢通,確保應急人員及物資能夠快速準確的到達事故現場。

(9)物資裝備組由供應科組成

職責:做好應急物資的保養和管理工作,對入庫物資要嚴格驗收,防止不合格產品入庫,遇到突發事件要保證應急物資及時、無誤的發放,另外加強物資的周轉使用,及時補充,對在庫物資加強保養維護,保持物資的完好狀態.熟練掌握各類應急物資的用途和性能,賬目清楚,隨時保證計劃量內的物資儲備,月末要清點庫房、檢查材料的使用情況,使內庫材料領取、使用、管理標準化科學化。

篇2:應急救援職責履行情況檢查制度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規范公司應急管理制度,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減少財產損失、環境損害和社會影響。根據礦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應急管理制度堅持“以人為本,減少危害,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快速反應”的原則,

2、應急管理分“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過程。主要內容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救援預案管理、應急培訓、應急演練、應急物資保障等。

3、成立以礦長為組長,主管安全生產副礦長為副組長,安全處長、各生產部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檢查領導小組。應急檢查辦公室設在安全科,并負責日常管理。

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寫與修訂。公司應急管理制度領導小組負責預案的編制、修訂。預案要符合《礦井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并保持與上級部門預案的銜接。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實際演練情況,適時修訂《預案》,做到科學、易操作。

5、應急檢查。根據年度計劃,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全面檢查,對各項設施、通訊設備,救援物質儲備,救護隊人員配備等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篇3:事故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1、以救死扶傷,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極端負責和熱忱的態度進行工作。

2、負責施工事故現場的急救組織,組織搶救,協調各方面工作。

3、負責施工事故現場的物資、運輸、人、財等的救援工作。

4、配合支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應急小組等各方面的事故搶救,并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

5、負責施工事故現場的一切應急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