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規程

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規程

2024-07-15 閱讀 7610

一、總體說明

長安大學職工集資B點高層住宅樓工程位于西安市南二環中段長安大學校本部家屬院內。本工程建筑面積為27800㎡,建筑物最大高度95.930M,其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建筑層數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十層。

二、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

1、編制說明:

為了將有效的預防高空墜落、坍塌、觸電、中毒惡性事故在我建筑工地的發生,保護國家財產及人身安全,本項目部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及周邊壞境特編制本《重大事故應急措施》,從組織管理、技術措施等方面進行控制。

2、編制依據:

A、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安全的法規及文件。

B、建設部《關于開展施工多發性傷亡事故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建監(1995)525號)。

C、本企業歷年來施工同類工程的安全施工經驗。

三、施工現場重大安全事故類型及原因分析:

目前建筑工地常見多發的重大安全事故主要有四類,在此對各類事故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采取措施預防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因此分析是必要和必須的。

1、高空墜落事故:

高空墜落事故是建筑工地常見的一類事故,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6種:

A、在臨邊洞口處作業,無防護措施或防護不嚴,此原因造成的事故占高空墜落事故的30%左右。

B、在龍門架(井架)的安裝、拆除或安裝搖臂扒桿時、由于鋼絲繩斷裂吊盤停靠裝置失效或架體坍塌墜落,此原因造成的事故占高空墜落事故的18%左右。

C、從腳手架上由于腳手架倒塌、腳手架跳板不滿鋪、架體防護不嚴密原因造成事故占高寬墜落事故的14%左右。

D、模板支撐無剪刀撐,缺少拉桿和斜撐,樓層模板立桿排列混亂,造成整體失穩坍落事故占高空墜落事故的12%左右。

E、自制的懸挑腳手架由于鋼絲繩斷裂或吊藍橫桿折斷墜落事故占高空墜澆事故的8%左右。

F、在安裝、拆除塔吊過程中墜落事故占高空墜落事故的6%左右。

2、坍塌事故:

坍落事故發生原因有以下三種:

A、在基坑、基槽開挖和人工挖孔樁施工過程中的土體塌方事故占坍塌事故的65%左右。

B、在樓板上堆放過多物料,使樓板超過荷載而斷裂事故占坍塌事故的19%左右。

C、在房屋拆除中,野蠻施工造成倒塌事故占坍塌事故的16%左右。

3、觸電事故:

觸電事故發生原因有以下五種:

A、在建工程外側邊緣與外電高壓線路的距離小于最小安全距離,沒有增設屏障、遮攔、圍欄和保護網,施工中機械設備和鋼管腳手架碰高壓線發生事故占觸電事故的32%左右。

B、水泵、砼攪拌機等電動建筑機械漏電事故觸電事故的17%左右。

C、手持電動工具沒有按照施工用電規范的要求進行有效的接地或接雷造成設備漏電事故占觸電事故的16%左右。

D、電線電纜的絕緣皮老化,破損漏電事故占觸電事故的15%左右。

E、摘取帶電照明燈泡或移動照明電線時,由于電極接錯或電線破損而發生的事故占觸電事故的12%左右。

4、中毒事故:

中毒事故發生原因有以下三種:

A、在人工挖孔樁施工中,工人下井前不進行毒氣檢測,不采取通風措施造成事故的32%左右。

B、污水管網、下水井、燃氣管網施工過程中因管道地漏或橡皮球破裂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占中毒的52%左右。

C、宿舍冬季取暖中毒及食物中毒占中毒事故的9%左右。

四、事故的預應措施:

(一)管理措施

1、組織機構

項目部必須成立以項目經理為安全事故預防第一責任人的管理機構,由技術負責人編制針對性較強的預防措施,生產負責人實施,安全員負責全過程監督,物資機構部門負責作好保障工作。

2、建立并落實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A、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B、定期安全活動制度;

C、腳手架驗收制度;

D、機械驗收制度;

E、定期檢查與隱患整改制度;

F、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實行資質年審制度;

G、持證上崗制度;

(二)、觸電事故預防措施

1、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部設專人對監時用是進行統一管理,具體由電氣工長負責。

2、現場建立TN-S系統,實行三級配電,兩級保護,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的制度。

3、生活區及一層照明全部采用36V的安全電壓。

4、所有移動電纜均購進絕緣性能好的材料。

(三)、中毒事故的預防措施

1、對于地溝及通風管管內作業采取送風措施,并設立專人監護。

2、加強食堂管理,注意衛生,生熟食品分開,保證飯食質量,預防食口中毒。

3、冬季采暖采取驗收合格的采暖爐,并設有排煙管道,確保不了生煤氣中毒惡性事故。

篇2:地礦局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地礦局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地礦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本著救援與生產相結合的原則,立足于自救、互救,以自我保護、自我生存為基點,在非常情況下實施有效的救援。

第三條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辦公室、公司屬各單位共同組成。

第四條本預案應急救援中的成員均享有緊急情況下請求救援的權利,同時也有就近救援的義務。

第五條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分為三級救援,第一級,自救。發生重大事故后,首先自行實施搶救,同時將事故基本情況逐級報告。發生交通事故,在搶救的同時要保護現場,由交警部門處理勘查。第二級,實施就近救援。發生重大事故后,向附近公司屬單位發出請求救援信號,附近單位接到救援通知后,立即組織搶救。第三級,公司實施救援。發生重大事故后,實施自我救援困難、附近又無求援單位,由公司派專人前往事故地點進行救援。

第二章應急救援機構成員及職責

第六條***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公司經理:***

副組長:公司副經理:***

成員:質量安全科科長***。生產技術科科長***。辦公室主任zz。財務科科長***。

第七條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公司質量安全科,科長兼辦公室主任。其日常工作由辦公室完成。

第八條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人員由質量安全科工作人員組成。

第九條應急救援辦公室主要職責:

一、負責重大事故的逐級上報以及上傳下達,并負責事故救援預案的實施。

二、辦公室接到重大事故報告后,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組長不在接向副組長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有: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原因及自救情況。同時將事故的基本情況向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報告。

三、聽從領導小組的隨時調遣,隨時投入救援工作,實施救援方案。

四、按照領導小組的指示,及時趕往事發現場或及時與事發單位聯系,并指導事故單位做好事故搶救工作。

第三章事故的分類及救援措施

第十條事故的分類是指公司各單位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火災等事故、煤煙中毒等事故。

第十一條救援措施

一、凡一次事故中發生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在24小時之內報告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

二、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其他成員,同時按規定上報地礦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立即進入各自工作崗位。

三、通訊聯絡保證全天候服務,及時與公司、事故單位、事故現場保持聯絡,及時將搶救情況反饋到公司救援領導小組。

四、實施現場救援工作,首先實行自救,并及時向附近單位發出求救信號。應急救援系統中任何一個單位接到報險信號后,應根據就近救援的原則,迅速組織救援力量前往事發地點。

五、一次事故中發生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重大事故,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要親自到現場進行指揮搶險工作。

六、一次事故中發生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由我方承擔的,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委托小組成員到現場協助事故單位及當地交警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事故責任在50%以下的事故,事故單位第一責任人,親自到現場搶救并協助當地交警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四章施工作業安全管理

第十三條、作業人員進入工地前,項目負責人必須召開全體人員安全生產會議,分析不安全因素,講明注意事項,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做好“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第十四條、各作業班組分散作業前,必須進行班前教育,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必須嚴格遵守《建筑安全操作規范》。

第十五條所有危險品的使用、儲存單位,不管其生產經營規模大小,均應配備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

第十六條職和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應當進行專門的應急救援培訓,具備相應的應急救援知識,適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熟練掌握應急救援器材和社備的使用。

第十七條對于配備的所有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要進行經常性的維修和保養,按要求及時廢棄和更新,保證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的正常運轉。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預案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應急救援”是指發生重大事故,為了搶救事故遇險作業人員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緊急救援行動。

二、“遇險”是指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火災等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生命危險或發生重大事故,靠自己能力難以擺脫困境,需要外界援助。

三、“就近救援義務”指凡是應急救援系統中的成員,當接到在本區域或臨近區域內的求救信號或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令后,必須無條件立即前往救援。

篇3:某某建筑公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某建筑公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地礦局"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本著救援與生產相結合的原則,立足于自救、互救,以自我保護、自我生存為基點,在非常情況下實施有效的救援。

第三條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系統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辦公室、公司屬各單位共同組成。

第四條本預案應急救援中的成員均享有緊急情況下請求救援的權利,同時也有就近救援的義務。

第五條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分為三級救援,第一級,自救。發生重大事故后,首先自行實施搶救,同時將事故基本情況逐級報告。發生交通事故,在搶救的同時要保護現場,由交警部門處理勘查。第二級,實施就近救援。發生重大事故后,向附近公司屬單位發出請求救援信號,附近單位接到救援通知后,立即組織搶救。第三級,公司實施救援。發生重大事故后,實施自我救援困難、附近又無求援單位,由公司派專人前往事故地點進行救援。

第二章應急救援機構成員及職責

第六條***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公司經理:***

副組長:公司副經理:***

成員:質量安全科科長***。生產技術科科長***。辦公室主任z。財務科科長***。

第七條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公司質量安全科,科長兼辦公室主任。其日常工作由辦公室完成。

第八條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人員由質量安全科工作人員組成。

第九條應急救援辦公室主要職責:

一、負責重大事故的逐級上報以及上傳下達,并負責事故救援預案的實施。

二、辦公室接到重大事故報告后,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組長不在接向副組長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有: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原因及自救情況。同時將事故的基本情況向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報告。

三、聽從領導小組的隨時調遣,隨時投入救援工作,實施救援方案。

四、按照領導小組的指示,及時趕往事發現場或及時與事發單位聯系,并指導事故單位做好事故搶救工作。

第三章事故的分類及救援措施

第十條事故的分類是指公司各單位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火災等事故、煤煙中毒等事故。

第十一條救援措施

一、凡一次事故中發生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在24小時之內報告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

二、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其他成員,同時按規定上報地礦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立即進入各自工作崗位。

三、通訊聯絡保證全天候服務,及時與公司、事故單位、事故現場保持聯絡,及時將搶救情況反饋到公司救援領導小組。

四、實施現場救援工作,首先實行自救,并及時向附近單位發出求救信號。應急救援系統中任何一個單位接到報險信號后,應根據就近救援的原則,迅速組織救援力量前往事發地點。

五、一次事故中發生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重大事故,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要親自到現場進行指揮搶險工作。

六、一次事故中發生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全部責任由我方承擔的,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委托小組成員到現場協助事故單位及當地交警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事故責任在50%以下的事故,事故單位第一責任人,親自到現場搶救并協助當地交警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四章施工作業安全管理

第十三條、作業人員進入工地前,項目負責人必須召開全體人員安全生產會議,分析不安全因素,講明注意事項,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做好"三級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第十四條、各作業班組分散作業前,必須進行班前教育,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必須嚴格遵守《建筑安全操作規范》。

第十五條所有危險品的使用、儲存單位,不管其生產經營規模大小,均應配備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

第十六條職和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應當進行專門的應急救援培訓,具備相應的應急救援知識,適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熟練掌握應急救援器材和社備的使用。

第十七條對于配備的所有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要進行經常性的維修和保養,按要求及時廢棄和更新,保證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的正常運轉。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預案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應急救援"是指發生重大事故,為了搶救事故遇險作業人員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緊急救援行動。

二、"遇險"是指建筑施工、交通事故、火災等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生命危險或發生重大事故,靠自己能力難以擺脫困境,需要外界援助。

三、"就近救援義務"指凡是應急救援系統中的成員,當接到在本區域或臨近區域內的求救信號或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令后,必須無條件立即前往救援。

二零年三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