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扇單機運轉期間礦井停電停風事故應急措施

主扇單機運轉期間礦井停電停風事故應急措施

2024-07-15 閱讀 5078

根據要求礦井通風機每1~3個月進行一次輪換運行,最長不超過半年。在此期間為防止1號運轉主扇因故障出現礦井停風事故,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停風期間安全技術措施:

1、7月19日八點班瓦斯員在井下巡查時,應密切關注巷道內風量變化,一旦出現無風或風速明顯減小,立即將各個工作面及沿途所有撤至有風流經過的進風大巷中。

2、通風機停風后,井下所有區域及工作地點,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所有人員先撤到一水平東、南、西翼進風大巷(中央泵房、中央配電室、二水泵房不能停電)。

3、瓦斯員一旦發現井下停風現象,立即向調度室和區調度進行匯報,由調度室通知各個單位將井下所有人員撤至主要進風大巷內。

4、主要通風機在停風期間,由調度室通知通風區和機運隊,敞開主井地面井口房的風門,以便礦井自然通風。

5、瓦斯涌出較大的區域和煤層高溫點如:2092、1295、3094、1291進行監視。

二、恢復通風全技術措施、

1、主要通風機恢復供電運行后,調度室要通知供電隊給配電室送電。并通知井下各單位做好工作準備。

2、主扇恢復正常通風后,由通風區監測人員、供電隊人員、修配廠人員給各工作面供電。由瓦斯檢查員檢查各回采和掘進工作面的瓦斯濃度,并協助現場班(組)長進行恢復通風、處理瓦斯工作,按照先恢復局部通風工作面后回采工作面的順序進行。

3、串聯通風工作面,先恢復處理進風側工作面,再恢復處理回風側工作面。

4、掘進工作面必須先檢查局扇及其開關附近20m范圍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方可進行恢復通風、處理瓦斯工作。

5、若工作面瓦斯濃度不超過1%,掘進工作面局扇可直接開啟,恢復供風;回采工作面亦可直接恢復通風。

6、若瓦斯濃度超過1%,掘進工作面需用“小處理”方法處理瓦斯,即開啟局扇,控制風量,保證其回風流與全風壓混合處的瓦斯濃度不超過1.0%,由外口逐段處理直至迎頭。

7、回采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1%,可利用正眼(中間眼)風門,控制采面風量,逐漸排除工作面瓦斯;上角采用風帳進行處理。

8、其它地點若有瓦斯濃度超過1%,可根據體積情況,采用風帳或安設局扇,用“小處理”方法進行處理。

9、若瓦斯濃度超過3%,瓦斯員必須撤出人員,打好柵欄,揭示警標,匯報區、礦調度,由救護隊處理。

10、回采工作面及瓦斯濃度超過3%的掘進工作面,恢復通風后,機電維護必須打開所有開關蓋,排除內部可能積存的瓦斯,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恢復供電。

篇2:礦井停電停風應急安全技術措施

為加強礦井因事故停電停風應急處理或礦井處于單回路供電狀態,便于全礦井停電停風期間的調度、撤人,以及明確恢復主扇通風后井下送電程序工作,確保礦井通風安全,特編制本措施報批。

一、一般管理規定1、保運隊必須加強對永久風機的檢查維護工作,確保一套正常運轉,一套完好備用,備用風機能在10min內開動。若因檢修需單機運行,保運隊必須在對計劃檢修的主要通風機進行檢修前必須對計劃進行單機運行的主要通風機及其附屬設施進行全面檢查,使主要通風機在良好狀態下安全運行。同時,保運隊要組織好檢修工序,盡可能縮短單機運行時間。2、防爆門應靠主要通風機的負壓保持關閉狀態,安設并調整好平衡重物,以便防爆門易于開啟(如因停電時間較長,10分鐘以內不能啟動主要通風機,保運隊必須及時打開防爆蓋和有關風門)。3、通風隊按《規程》要求設置瓦斯檢查員,采煤面、煤巷頭瓦斯涌出量較大的巖巷頭必須安設專職瓦檢員。4、礦井安全監測系統必須靈敏可靠,監控分站、傳感器、斷電裝置符合規定要求,中心站、分站、調度電話備用電源工作時間符合要求。5、供電隊加強110KV變電所和井上下各變電所值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二、停電停風管理安全技術措施1、一旦發生全礦井停電停風,供電隊要立即匯報礦調度,并立即查明原因,盡快恢復供電。2、調度接到全礦井停電停風匯報后,要立即匯報礦值班領導,并匯報總工程師、機電副礦長、通風副總工程師、機電副總工程師等有關領導。礦有關領導要立即趕赴調度所指揮停電停風事故處理。3、礦井發生停電停風,要立即通知井下相關地點人員撤離。①采煤工作面由測氣員、采煤隊跟班隊長負責將人員撤至運輸順槽進風處;②掘進工作面由測氣員、掘進跟班隊長、班長負責將人員自獨頭撤至全風壓通風進風流處,并在掘進工作面回風流第一交岔點以里設置臨時柵欄;③其他地點由調度指揮人員根據實際需要安排撤離;④如全礦井停電停風時間過長,人員由礦調度統一安排撤至礦井主要進風大巷。4、全礦井停風超過10分鐘或停風時間過長,造成井下瓦斯積聚時,應及時安排打開中央風井防爆門,充分利用自然風壓通風。5、主要通風機停風期間,地面注氮泵停止注氮;井下抽排泵站必須停泵,停止抽放瓦斯,以防風井下口瓦斯積聚和超限。

三、恢復通風安全技術措施1、礦井恢復供電,要嚴格執行先送地面主扇供電規定。待地面主扇開啟,恢復礦井全風壓正常通風后,方可向井下中央變電所和采區變電所送電。2、采區變電所向采區內部送電,要根據調度指揮,先送局扇專用電。嚴禁局扇專用電和動力電同時合閘送電。3、掘進工作面根據測氣員測定瓦斯大小以及安全監測傳感器顯示瓦斯濃度狀況決定是否開啟局扇,局扇司機嚴禁私自開啟局扇或瓦斯濃度超過規定值后“一風吹”開啟局扇。4、測氣員檢查獨頭巷道氣體時,必須兩人一同前后相距5米進行檢查,檢查多遠,前進多遠。5、存在串聯通風的巷道,必須先恢復串聯源巷道的局扇通風,正常后,方可恢復被串聯通風巷道的局扇的通風。6、只有采區通風恢復正常、掘進工作面局扇開啟后,采區變電所電工方可向采區內恢復動力電。7、供電隊要專門編制采區變電所向采區內送電安全技術措施,明確送電程序。8、各掘進頭恢復正常通風后,必須由電工對獨頭巷道中的電氣設備進行檢查,證實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復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中的電氣設備的電源。9、永久風機運轉正常后,需要排放瓦斯的工作面,進行瓦斯排放工作,只有當瓦斯排放全部結束、通風系統正常后,方可恢復井下生產。

10、掘進工作面如瓦斯濃度≥3%時,排放瓦斯措施另行編制、審批。

篇3:礦井無計劃停電停風事故處理措施規程

礦井因停電、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井下無計劃停電停風時,會造成工作面及其它地點瓦斯超限、積聚,嚴重影響礦井的安全生產。為了確保發生無計劃停電停風后的規范、有序管理,杜絕瓦斯、煤塵等事故的發生。根據上級部門有關規定,結合我礦井實際,制定礦井無計劃停電停風處理措施:一、礦井主扇無計劃停風后的管理規定:1、主扇無計劃停止運轉造成礦井停風后,主扇司機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礦調度室必須立即通知礦總工程師,當日值班長,以及通風、機電、安全等部門領導,及時采取停風后的安全措施。2、礦井發生停風后,由礦調度室負責,立即將受停風影響的地點,停止工作,切斷一切電源,所有人員全部撤離到大巷或采區的進風巷道中。由值班礦長迅速決定全礦井是否停止生產,工作人員是否全部撤出。3、主扇停運后,必須積極采取應急措施,爭取主扇或備用主扇在最快的時間內啟動。(規程規定:備用主扇必須能在10min內啟動。)4、主扇停運且不能及時重新啟動時,必須立即打開井口防爆門和有關風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風壓通風。對于多臺主要通風機聯合通風的礦井,必須正確控制風流,防止風流紊亂。二、局部通風的區域停風后的管理規定:1、井下各作業地點不論何種原因出現停風后,由施工單位跟班隊干、帶班長負責,立即停止工作,切斷一切電源,將所有人員撤離到全負壓通風的進風流中,并由帶班長負責在巷道口設置柵欄,由本區域瓦檢員監督,并在柵欄上懸掛“禁止入內”的警標,禁止一切人員入內。2、由瓦檢員、班組長立即向礦調度進行匯報,礦調度必須立即匯報值班領導,并組織查明停風原因,通過監控系統監測停風地點瓦斯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三、主要通風機排放瓦斯及井下機電峒室恢復供電的規定:1、主扇因停電、故障等原因停運,恢復通風時,由礦總工程師負責,根據監控系統等情況確定是否采用主扇進行瓦斯排放。2、開啟主要通風機排放瓦斯前,必須先將防爆門和行人小風門打開,采取“短路滲新”的辦法進行排放。排放時主要通風機出口處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2%,否則必須采取加大短路風量、降低礦井回風量的措施。3、在恢復礦井通風系統后,當主要通風機出口處的瓦斯濃度小于0.75%時,瓦檢查員進入檢查各機電峒室和機電設備前后10m范圍風流中的瓦斯。當瓦斯濃度小于0.5%時,瓦檢員向機運臺匯報,機運臺在接到瓦檢員的匯報后,方可向坑口變電所下達給井下全風壓風流中電氣設備送電的命令。4、主扇恢復通風后,局部通風地點的局扇不得啟動,只有在主扇運行15分鐘后,井下系統巷道瓦斯排放結束后,方可按規定進行排放工作面瓦斯。四、局部通風瓦斯排放規定:1、在礦井恢復通風系統后,局部通風排放瓦斯工作要由外向里依次進行,嚴禁兩個及兩個以上地點同時排放瓦斯,由通風科長負責做好協調指揮。2、開掘工作面臨時停風時間不超過30分鐘,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由通風科(隊)長安排通風隊現場瓦檢員按規定進行排放。排放時,施工單位安全副隊長、帶班長做好配合工作。3、開掘工作面臨時停風時間超過30分鐘或瓦斯濃度超過2%且未達到3%時,必須制定措施,由通風科長、通風隊長進行現場排放,安全科長現場監督。4、停風后瓦斯濃度超過3%時,由通風科制定排放措施,將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貫徹,并簽字備查,排放工作由礦山救護隊負責,礦上協助,排放時礦總工程師必須親臨現場組織指揮,安全處長現場監督檢查。5、局部通風排放瓦斯時的專項規定:①、排放工作面瓦斯時,必須檢查局扇及開關附近1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只有當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人工啟動局扇。②、排放瓦斯時,嚴禁“一風吹”。必須采用“風流控制法”,利用排放瓦斯“三通”或改變風筒對接面積的方法嚴格控制排放出口的瓦斯濃度。③、排放回風路線的巷道必須停電撤人,并在通往回風巷的巷口設置警戒,防止一切人員入內。④、有幾個工作面需要排放時,要由外向里進行,一個采區內嚴禁2個及2個以上的工作面同時排放。排放串聯通風的地點時,必須先從進風方向第一臺風機開始排放,只有當第一臺風機地點瓦斯排放完畢后,方可排放下一臺風機的地點。⑤、排放瓦斯時嚴格控制排放回風流中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濃度,保證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濃度不超過1%。⑥、排放后所有巷道中的瓦斯濃度均小于0.5%,且穩定30min無變化后,排放瓦斯才算結束。⑦、排放結束后,由機電人員檢查停風區的所有電氣設備,只有當機電設備全部完好時,方可恢復巷道內的送電工作。⑧、瓦斯排放時,要加強領導組織,明確排放瓦斯參加人員,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排放人員必須學習排放措施,并在學習記錄上簽字。⑨、所有參加排放人員要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各盡其責,嚴格把關,直到結束,并向調度室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