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措施規程
一、道路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措施應急處置工作原則: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各司其職、整體作戰、發揮優勢、保障安全。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應急要點>>>●遇到道路交通事故,不要驚慌失措,要保持冷靜,利用電話、手機撥打12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應撥打12122)和120急救中心報警電話。●報警時要說清發生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及事故的大致情況;在交通警察到來前,要保護好現場,不要移動現場物品;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時,當事人不要與車方私了,以免事后傷情惡化,后患無窮;遇到肇事車逃逸時,要記下車牌號碼、車身顏色及特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舉報,為偵破工作提供依據和線索。●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時,應在故障車來車方向150米以外設置警告標志,車上人員應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應急車道內,并迅速報警。●遇有交通人身傷亡事故時,在無人救助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將傷者移至安全地帶,以免再次受傷;暴露的傷口要盡可能先用干凈布覆蓋,再進行包扎,以保護好傷口;利用身邊現有的材料如三角巾、手絹、布條折成條狀纏繞在傷口上方,用力勒緊,可以起止血作用。專家提示>>>◆行人要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禁止跨越雙黃線橫路。在沒有上述設施的路段,要注意觀察道路車輛情況,注意避讓來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通過。◆行人橫穿馬路時,不能斜穿猛跑。過馬路要先看左后看右,確保安全再通過。車輛臨近時不要突然橫穿馬路。二、駕駛員事故應急處理方案通常情況下駕駛員遇到突發性交通事故時,表現有三:一是突然發生交通事故,在現場束手無策,貽誤搶救的時機,加劇不應有的后果。二是不知保護原始現場,使肇事現場很快被破壞,給事故現場的勘察及正確處理造成困難。三是由于私心嚴重和缺乏法制觀念,還存在肇事后自己“私了”和肇事后逃跑的情況,帶來很多“后遺癥”。駕駛員對事故現場應采取的處置方法是:1、立即停車。凡是發生交通事故都要立即停車,肇事后逃跑,甚至置傷亡人員或國家財產于不顧,只為逃脫個人罪責而跑掉,是嚴重違犯法律法規的行為,也是極不人道的違*公德的惡劣行為。事實上,在廣大人民群眾以及現代公安手段面前,跑是跑不掉的,只能躲避一時,結果是受到法紀的加重處罰,所以駕駛員肇事后必須馬上停車。2、立即搶救傷員和物資。停車后應首先檢查有無傷亡人員,如有死亡人員,確屬當場死亡而無絲毫搶救希望者,應原地不動,用草席、篷布、塑料布等物覆蓋。如有受傷人員,應攔截過往車輛,送就近醫院搶救,同時要用白灰、石頭、繩索等和將傷員倒位描出。如一時無過往車輛,應馬上動用肇事車將人送往醫院,并且要留人員看護現場,將肇事車各個車輪的著地點以及傷員倒位描出。在搶救傷員中,如傷員身體某部位正壓在車輪下,要注意不能用駕車前進或后倒來搶救,正確的做法是用千斤頂把車轎頂起,將傷員救出。若無人傷亡時,應迅速搶救物資和車輛。如屬貴重物資或危險物品,繼續滯留現場會造成更大損失或危險時,應及時組織搶救轉移,同時應標出物體的位置,如屬一般物資,可以待現場處理完畢后再行處置。3、保護原始事故現場,保護現場對于交通管理部門了解事故情況,正確處理事故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無論現場對已是否有利,都不應破壞、偽造,同時要制止對方偽造現場的企圖。現場保護的內容有:肇事車停位,傷亡人員倒位,各種碰撞碾壓的痕跡,剎車拖良,血跡及其他散落物品均屬保護內容。現場保護方法是:尋找現場周圍的就便器材,如石灰、粉筆、磚石、樹枝、木桿、繩索等。設置保護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對于過往車輛,應指揮其在不破壞現場的情況下,從旁邊或繞道通行,實在無法通過或車輛通行可能使現場受到破壞和危及安全時,可以暫時封閉現場,中斷交通,待交警對現場勘察完畢后再行疏通。4、及時報案,在搶救傷員、保護現場的同時,應及時親自或委托他人向當地交通管理部門報案,在城區應向管轄該區域的交警中隊或支隊報案,在縣區應向該縣交通警察大隊報告。然后向本單位領導或有關業務部門報告,報告內容有:肇事地點、時間、報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傷和損失情況,交警到達現場后,一切聽從交警指揮且主動如實地反映情況,積極配合交警進行現場勘察和分析等。以上這些對事故現場處置的一般方法,在具體情況下可靈活應用,以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為及時、準確地處理交通事故創造條件。公司基層領導如在現場,應立即組織人員按上述步驟搶救傷員、物資,并保護好現場;如不在現場,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親赴現場,除組織搶救工作,保護現場,維護秩序外,要主動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及經過,協同有關部門進行妥善處理。同時,要注意保護肇事駕駛員的安危。如駕駛員已經受傷也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如無受傷也要注意保護或暫時回避,以防受害者或死者家屬因過分悲傷而傷害肇事駕駛員。
三、交通事故防范手冊行人交通事故行人是交通事故中的弱者,極易受到傷害。應急要點:●行人與機動車發生事故后,應立即報警,并記下肇事車輛的車牌號,等候交通警察前來處理。●行人被機動車嚴重撞傷,駕車人應立即撥打110、122報警,并撥打120求助,同時檢查傷者的受傷部位,并采取初步的救護措施,如止血、包扎或固定。應注意保持傷者呼吸通暢。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法搶救。●行人與非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協商解決的情況下,應立即報警。●遇到撞人后駕車或騎車逃逸的情況,應及時追上肇事者。在受傷的情況下,應求助周圍群眾攔住肇事者。●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傷者很可能會脊椎骨折,這時千萬不要翻動傷者。如果不能判斷脊椎是否骨折,也應該按脊椎骨折處理。專家提示:●行人橫過馬路時,應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過人行橫道時還應先看左后看右,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通過。●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離設施,不得扒車、強行攔車或實施妨礙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為。●學齡前兒童、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出行應有人帶領。●嚴禁在機動車道上兜售物品、賣報紙、散發小廣告等。●不要在街上滑旱冰、踢足球等。乘車意外事故乘車意外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應急要點:●乘客在車內聞到燒焦物品的氣味或看到有不明煙霧時,要及時通知司售人員。司售人員有責任停車檢查,將乘客疏散到安全區域,并做到有序撤離,同時照顧和保護老人、婦女和兒童。●司售人員應在后面來車方向50米至100米處設置專用的警示標志。●司售人員應安排乘客免費換乘后續同線路、同方向車輛或者另調派車輛。●乘坐公交車遇到火災事故,乘客應迅速撤離著火車輛,不要圍觀。●公交車輛運行中,乘客如發現可疑物,應迅速通知司售人員,并撤離到安全位置,切勿自行處置。●出現傷亡情況時應及時撥打110、120救助電話。專家提示:●發生乘車意外事故,切忌驚慌、擁擠。應及時報警,并服從司售人員的指揮,積極開展自救、互救。●不要讓兒童在行駛的車內跑跳、打鬧。非機動車交通事故駕駛非機動車應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非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行駛。應急要點:●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發生事故后,非機動車駕駛人應記下肇事車的車牌號,保護好現場,及時報警。如傷勢較重,要記下肇事車的車牌號并報警,求助他人標明現場位置后,及時到醫院治療。●非機動車之間發生事故后,在無法自行協商解決的情況下,應迅速報警,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如當事人受傷較重,應求助其他人員,立即撥打110、122報警,并撥打120求助。●非機動車與行人發生事故后,應及時了解傷者的傷勢,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報警。如傷者傷勢較重,在征得傷者同意的情況下,應迅速求助他人將傷者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專家提示:●騎自行車時,不要搶行、猛拐、爭道,不要在機動車道內行駛,不要打鬧。●嚴格遵守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通過人行橫道時,要注意避讓行人;停車等信號燈時,不要越過停車線;拐彎時要伸手示意。●通過鐵路道口時,在火車到來前,自覺停在道口停止線或距道口最外側鐵路5米以外處。機動車交通事故“十次事故九次快。”駕駛機動車時,必須“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靠馬路右側行駛;嚴格遵守機動車通行規定、載物規定、載客規定、行駛速度規定、停車規定;聽從交警指揮。”應急要點:●發生交通事故后應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來車方向50米至100米處設置警示標志。●造成人員傷亡時,駕駛員應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撥打110、122報警。●因搶救受傷人員而需變動現場時,應標明事故車和人員位置。●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輕微的,當事人應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專家提示:●不要駕駛有機械故障的“帶病車”上路。●駕駛旅游車輛或在山區公路行駛時,要選派駕駛經驗豐富的司機。●禁止酒后駕車,禁止非司機駕車,禁止駕駛中打手機,不要疲勞駕駛。●通過鐵路道口時,要主動避讓火車,堅決杜絕強行、闖行通過道口的行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上車輛行駛速度快,駕駛員的動態視力會降低,視野變窄,判斷能力減退,平衡感覺也有所變化,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應急要點:●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事故后應立即停車,保護現場,撥打110、122報警電話,清楚表述案發時間、方位、后果等,并協助交警調查。●有死傷人員的交通事故,應先救人,并立即撥打120。●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在來車方向150米以外設置警示標志。●車上人員應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能夠移動的機動車應移至不妨礙交通的應急車道或服務區停放。專家提示:●保護現場主要是指:標記現場位置,標記傷員倒臥的位置,保全現場痕跡物證,協助公安機關尋找證明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壞高速公路設施,以免造成事故隱患。
篇2:危險品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規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全市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健全完善應急處置聯動協作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形成整體工作合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江蘇省高速公路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公安部《高速公路交通應急管理程序規定》、《江蘇省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規范(試行)》等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凡在我市高速公路及高速公路跨河、跨湖大橋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因交通事故或者其他突發原因,可能或者已經導致危險化學品泄漏、起火、爆炸等危害后果的,均適用本規范。
第三條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堅持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快速反應、科學處置,以人為本、確保安全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大限度地減輕對道路通行的影響,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即時影響,消除后續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第二章組織指揮
第四條市、各轄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成立由政府領導任組長,公安、交通運輸、衛生、環保、安監、氣象和道路經營管理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落實責任。
公安機關:在政府統一領導下,會同有關職能部門編制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并做好發生事故后的應急救援工作。其中公安交巡警部門具體承擔交通事故的先期處置、交通管制和事故調查等工作,保障高速公路進出口和應急車道暢通,并會同治安部門和屬地派出所做好現場警戒和人員疏散等工作;公安消防部門具體承擔事故滅火、堵漏、稀釋、輸轉和搶救傷員等工作,防止事態擴大,避免燃燒、爆炸或泄漏等次生事故的發生。
交通運輸部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負責組織應急救援運輸保障;高速公路路政部門負責協助公安交巡警部門疏導交通、疏散群眾和維持現場秩序。
衛生部門:負責事故現場受傷人員的醫療救治,負責現場危險化學品毒性鑒定,負責相關人員的健康危害評估。
環保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的應急環境監測,負責組織專家指導次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現場處置,配合開展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
安監部門: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協調,負責聯系專家參與現場處置指導,配合開展事故調查處理。
氣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的應急氣象監測和預報,配合開展事故調查處理。
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負責設置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對過往車輛進行管制信息提示,并協助公安交巡警部門疏導交通;負責現場車輛清障和人員施救,并提供必要的消防和應急搶險救援器材設備;負責應急處置工作的后勤保障。
事故發生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根據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積極做好周邊地區群眾的疏散、撤離等工作,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第五條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各級公安機關交巡警部門,負責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確定聯絡部門和聯絡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會商工作,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定期通報制度。
第六條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發生后,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應當根據事故具體情況,迅速成立由市或事故發生地轄市(區)人民政府領導牽頭,公安、交通運輸、衛生、環保、安監、氣象、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負責人,以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專家、環境安全管理專家共同參加的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在兩種及以上應急隊伍參加救援,當地政府負責人未到達現場時,到場的應急隊伍應根據突發事故現場情況,迅速協商成立臨時指揮部,由主要參戰應急隊伍負責人擔任臨時指揮長,制定救援行動方案,實施救援。
第七條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可依據部門職責分工視情成立搶險救援、安全監管、交通保障、醫療救護、環境監測、氣象保障、事故調查、后勤保障等若干應急救援行動小組。
搶險救援組:以公安消防為主體,公安交巡警、高速公路路政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人員組成。
安全監管組:由安監部門負責。
交通保障組:以公安交巡警為主體,高速公路路政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人員組成。
醫療救護組:由衛生部門負責。
環境監測組:由環保部門負責。
氣象保障組:由氣象部門負責。
事故調查組:由公安、交通運輸、環保、安監等部門人員組成。
后勤保障組:由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為主負責。
第八條高速公路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造成周邊群眾和環境遭受特別嚴重危害時,市級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迅速報告市應急辦,提請協調武警部隊或相關單位參與應急處置工作。
第三章應急響應
第九條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按其造成影響程度的不同,實行分級應急響應機制。應急響應分為一級響應、二級響應、三級響應。
一級響應:事故造成多人死傷或者劇毒化學品泄漏造成多人死亡、中毒,需疏散高速公路周邊居民;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燃燒、爆炸危及高速公路周邊居民安全;高速公路交通中斷,需實施跨區域交通組織分流;事故造成水源等環境污染嚴重,危及臨近居民生命安全。
二級響應:事故造成人員死傷或者劇毒化學品泄漏影響周邊環境;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燃燒、爆炸;高速公路交通中斷,需實施局部交通組織分流;事故造成水源等環境遭受一定程度污染,臨近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影響。
三級響應:事故造成人員受傷或者危險化學品輕微泄漏,需臨時中斷事故現場交通。
第十條一級響應,由省級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作出決定。二級響應、三級響應,由市級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作出決定。
實施分級響應時,公安交巡警部門應當立即采取封閉高速公路等交通管制措施,及時疏導分流路面滯留車輛,并報告省高速公路指揮調度中心備案。需要實施跨市車輛繞道通行的,應當與相鄰市級公安機關就通行線路、通行組織等有關情況協商一致,經市公安局同意后報省公安廳批準。
第十一條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應當根據事態發展和現場處置情況,及時調整相應的響應級別。響應級別需要提高的,應當在初步確定后30分鐘內,由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報請省或市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批準,并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處置預案。
第四章應急措施
第十二條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接報部門應當迅速把事故有關情況逐級報告省或市、轄市(區)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或市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根據事故情況確定相應的響應級別,并迅速啟動應急處置工作預案。
第十三條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信息發布,由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報請省或市、轄市(區)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扎口負責。
第十四條實施二級、三級響應時,應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一)接報警情。接警單位應當盡可能問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危險化學品名稱、性質、形態、運載量、危害后果,是否發生泄漏、燃燒或者爆炸,以及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并立即通知路面巡邏民警和路政巡邏人員趕赴現場處置。在跟蹤了解情況的同時,接警單位應當迅速報告省或市、轄市(區)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并通報安監部門和公安交巡警、消防、醫療救護、環境監測、氣象等單位趕赴現場搶險救援。
(二)現場警戒。先期到達現場的交巡警、高速公路路政和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人員應當立即設置警戒區域,搶救傷員,維護秩序,并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轄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隊和路政大隊。警戒區域的設置應當在事故現場兩端不少于200米位置設置警戒帶,擺放“管制區域、嚴禁煙火”等標志牌,并迅速疏散管制區域內的人員和車輛,關閉所有電氣設備。
(三)交通組織。市公安交巡警部門應當立即成立交通保障組,負責維護事故現場交通治安秩序,保障應急車道和執行搶險救援任務的各種車輛通行。交通保障組應當根據省高速公路指揮調度中心的統一指令,采取交通誘導、控制駛入、主線分流、多點分流、主線滯留、間隔放行、尾部警戒等交通組織控制措施,加強事故現場及周邊道路的交通管制,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四)現場施救。在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管理專家(見附件1)、危險化學品環境安全管理專家(見附件2)的現場指導下,搶險救援組、安全監管組、醫療救護組、環境監測組、氣象保障組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迅速組織開展搶險救援工作,必要時應當及時聯系市內有關大型起吊車單位(見附件3)和輸轉公司(見附件4)參與現場施救工作。其中:搶險救援組具體負責危險化學品泄漏、燃燒、爆炸等現場處置,搶救受傷、受困人員和財產物品,疏散、轉移和安置受困群眾等。安全監管組具體負責組織專家開展應急救援咨詢服務,對救援工作提供技術指導。醫療救護組具體負責事故傷員的現場救治、運送等工作。環境監測組具體負責現場及周邊環境的監測、保護等工作。氣象保障組具體負責提供與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救援有關的氣象參數資料。
(五)事故調查。搶險救援工作結束后,在排除險情的情況下,事故調查組應當迅速進入事故中心現場開展現場勘查及調查取證工作,分析事故原因,認定事故責任,核定事故損失,控制相關當事人。同時,應當組織清理現場,登記、保存當事人遺留物品,并根據環保部門對現場及周邊環境的監測結果與許可,確定恢復交通等相應措施。
第十五條實施一級響應時,市、轄市(區)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部執行省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的指令,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第五章工作要求
第十六條各級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協調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應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并適時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實戰演練。相關職能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制定應急處置實施細則,明確應急處置人員的現場處置操作規程。
第十七條危險化學品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專家庫,加強與有關專家的溝通和聯系,掌握轄區特別是高速公路沿線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單位的應急救援能力和運輸車輛狀況,配備必要的搶險救援器材等裝備,并經常組織相關人員查閱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網站(見附件5),強化對危險化學品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學習培訓。
第十八條參與應急處置工作的相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在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參與現場處置的人員應當攜帶必要的作業工具和安全防護裝備,確保自身安全。在危險化學品名稱、性質不明確的情況下,現場處置人員應當處于事故現場的上風位置,嚴禁盲目進入中心現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第十九條因不認真執行本規范,造成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不力,引發嚴重后果的,由政府組織有關主管部門開展聯合調查,評估后果,查明原因,依法依紀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規范中的危險化學品是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確定的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
第二十一條本規范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小區內交通事故處置措施2
小區內交通事故處置措施(二)
小區內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要迅速設置警告標志,立即報警,然后關掉事故汽車的引擎,拉緊手剎車以防汽車滑動,照顧受傷人員,具體的方法是:
1.放置警告標志
l在出事車輛后約十公尺處,亮起危險警告燈號,前輪轉向一邊。如在夜間,還要亮起前燈照亮出事車輛。
*如出事車輛著火要把相關的車輛調遣到稍遠的地方,以防燃油箱爆炸。
*向來往車輛示警,揮手叫后面來的車輛靠邊停下;在晚上用手電筒截停車輛。迎面駛來的車輛根據情況也要攔截停駛。
*如果有三角形警告牌,要放在出事車輛適當的位置。
*注意保護現場和保護自己。
2.報警
*根據掌握的事故情況,立即撥打“122”報警。
*報警時要說明車禍的準確地點,涉及的車輛.人員及其現狀.聯系電話的號碼。
*對交警提出的問題,應一一回答清楚,待警方詢問完畢后,方可掛上電話。
3.關掉相撞車輛的引擎
l關閉汽車的點火開關,鑰匙要留在點火開關內,以免鎖上方向盤,這樣稍后要移動汽車就會較方便。
*檢查汽車的手剎車是否已拉緊。
*不要吸煙,在場人員不能吸煙。告誡遠離出事地點的人員也不要吸煙。燃油箱可能破裂,滲出汽油到路面上,即使小小星火,也會著火焚燒。
4、搶救傷者
l切勿移動傷者,以免加重傷勢。不過要是傷者身處險境,寧可加重傷勢,也要把傷者移到安全的地方。
*不要清除傷者臉上或身上傷口插著的碎片.玻璃,以免流血更多。
*檢查傷者能否呼吸自如,并松開衣領或束著頸部的衣物。
*不妨讓傷者自行處理創傷,必要時可作示范。傷者可緊按住手上腳上傷口或用干凈手帕、紙巾等按在傷口上止血。
5、救治傷者的先后順序
*不論是交通意外還是其它意外,如炸彈爆炸等,應按照先救治重傷員,后救治輕傷員的順序救治傷者。
*巡查周圍,并召集或疏散相關人員到達安全位置。
*安慰傷者,告其救護人員正在趕來,并告知同車者都已經獲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