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承壓罐車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承壓罐車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2024-07-15 閱讀 4095

1?崗位職責

承壓罐車移動性較強,事故發生地點情況復雜,一般分為儲配站內事故(裝卸作業、停靠)和道路交通事故(行駛)。儲配站內事故應急救援由所在儲配站和社會救援機構負責,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由駕駛員、押運員自救,社會救援機構救援以及企業救援組成。

1.1?儲配站內事故崗位職責

1.1.1?現場指揮(事故現場職位最高者)

迅速判斷罐車事故的類型、部位、起因、狀況;指揮或親自實施應急措施;指揮滅火或啟動消防系統;及時向儲配站應急總指揮報告事故情況;必要時,直接向消防機構請求援助。

1.1.2?應急操作

立即判斷承壓罐車事故發生點、發生原因,確定關鍵處置點;按照企業預案規定步驟操作,切斷事故罐車與儲配系統的連接通道,停運機泵,設法撲滅初期火苗。

1.1.3?消防操作

力爭撲滅初期火苗;立即啟動消防水系統,連接消防水槍或啟動噴淋系統,進行冷卻降溫或驅散泄漏的氣體或液體。

1.2?道路交通事故崗位職責

1.2.1?駕駛員

積極自救,實施警戒;判斷事故類型、狀況;報告質監、交通、消防部門;移動事故車輛至安全地帶。

1.2.2?押運員

積極自救,協助警戒;判斷事故類型、狀況;撲滅初期火苗;進行應急處置;指揮事故車輛轉移至安全地帶。

1.2.3?使用單位

電話指揮救援步驟與應急處置方法;相關人員準備物質器材立即趕往事故地點;向消防、罐車應急救援隊伍、大型起吊設備協作單位求助,向質監局、安監局、交通局、交警等相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2?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2.1?罐車罐體內部發生開放性爆炸

發生在儲配站內,且罐體內盛裝有易燃易爆介質的罐車罐體開放性爆炸是最為嚴重的承壓罐車事故,在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應設法關閉儲罐的緊急切斷閥,切斷儲罐與罐車的工藝連接系統,開啟消防系統,人員緊急撤離,擴大警戒,立即向社會救援機構呼救報警,待事故穩定后,展開滅火救援。

2.2?儲配站內罐車罐體焊縫、母材、接管等發生泄漏引發火災

2.2.1立即以干粉滅火器對準火苗根部滅火。

2.2.2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切斷與罐車相連的所有工藝系統;如操作箱處起火,則應從汽車尾部打開卸壓閥,關閉緊急切斷閥。

2.2.3儲配站內滅火失敗,立即啟動消防系統,連接消防水槍或啟動噴淋系統對準罐車罐體和儲罐降溫。

2.2.4調動儲配站內所有推車式滅火器設法滅火,再次失敗,立即報消防部門請求支援。

2.2.5火勢較小時可以考慮駕駛車輛至空曠地帶停靠,遠距離警戒,等待消防救援。

2.2.6滅火成功,實施堵漏或將剩余介質卸出,當泄漏量較大且堵漏無法實施時,可擴大警戒區域(下風頭1KM),蒸發車內所有氣體后處理。

2.3?承壓罐車裝卸軟管爆裂

2.3.1氣相管爆裂處置較為容易,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與充裝臺氣相閥門即可解除泄漏。

2.3.2液相管發生爆裂后,液態介質(如液態液化石油氣)一般會迅速汽化,事故現場將產生大量白色濃霧,應立即設法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和裝卸臺根部閥門。

2.3.3如軟管爆裂口距離罐車裝卸口過近,救援人員無法靠近關閉緊急切斷閥,則應立即到罐車尾部打開備用卸油口關閉緊急切斷閥。

2.3.4如軟管爆裂口距離裝卸臺根閥過近,救援人員無法靠近關閉,則應立即關閉儲罐緊急切斷閥。

2.3.5如軟管爆裂后引發火災事故,參照2.2處置。如果火災發生時罐車罐體的緊急切斷閥未能關閉,參照2.1處置。

2.4?承壓罐車交通事故(不含駕駛機動部分)

2.4.1?罐車罐體嚴重破損并引發火災爆炸

駕駛員、押運員立即自救,遠距離警戒,設法報警求援。

2.4.2?罐車罐體受損,但未發生泄漏

駕駛員立即關閉發動機,切斷全車總電源開關;檢查罐體是否泄漏,車用柴油是否泄漏,電瓶是否放電;作交通事故警戒,后方100米設置警示牌;電話報告與報警,等待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或按照其電話指令進行下一步救援行動(如啟動車輛、更換拖頭、拖車至就近氣站卸貨等。)

押運員檢查罐車所有的閥門、接口是否異常

2.4.3?罐車罐體受損,已發生泄漏

駕駛員立即關閉發動機,切斷電源總開關,松開電瓶連接導線;擴大警戒,斷絕交通,電話報告與報警。

押運員立即檢查泄漏部位,關閉氣液相閥門,取下滅火器在上風頭處進行監護,等待救援人員到達現場。

2.4.4?罐車罐體傾翻,受損,未發生泄漏

駕駛員、押運員設法自救后,參照2.4.2處置。相關救援人員立即向社會救援機構請求支援,聯系大型起吊設備趕往現場。

現場起吊作業由專業人員指揮,起吊必須注意的要點:液化石油氣液體的流動影響重心,應盡可能避免單個吊點起吊,并保持平穩緩慢起吊操作;鋼絲繩應捆綁罐體,不得拖動,不得摩擦,重點保護接管。

起吊作業過程發生泄漏,立即停止起吊作業,參照2.4.5處置。

2.4.5?罐車罐體傾翻,受損,已發生泄漏

駕駛員、押運員設法自救,按照2.4.3程序處置。救援人員及社會救援機構到達現場后,設法堵漏,成功后再進行起吊作業。如泄漏量較大,應擴大警戒區域;如罐車傾翻地點無法實施起吊作業,則只能采取消防水掩護,將盛裝介質作導管引出處理或任其揮發。

3?注意事項

承壓罐車事故一般情況復雜且難以處置,使用單位應在加強事故預防的基礎上,配備足夠的應急救援設備、器材。罐車應超配4公斤標準滅火器4只,每年更換一次。

篇2:承壓罐車充裝安全操作規程

液氯槽車是一個封閉的臥式貯罐,貯罐頂部兩個黃色的閥門是液相閥,液相管插入罐底部,充裝時通液氯過液相閥,從貯罐底部加入,使液氯液位緩慢上升。兩個紅色的閥門為氣相閥,下面沒有管。使用時氣、液相閥門各用一個,另外的為備用閥門。另外,貯罐上還有安全閥、壓力表等其他附件。

一、車輛查驗,填寫登記表

二、充裝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液氯總管及真空總管閥門,確認都處于關閉狀態。

2、確認真空泵已開啟。

3、正確連接裝卸臂與承壓罐車的液相管和氣相管。首先裝好氣相管,開啟裝卸臂與承壓罐車上的氣相閥和緊急切斷閥,用10%氨水試漏,確認不漏后,通過取樣法取樣分析,氯氣含量大于80%時通知裝車,氯氣含量小于80%,及時通知車間,視情況決定拒絕裝車或辦理《液氯銷售特殊情況處理聯絡單》。

4、安裝液相管,打開承壓罐車上的緊急切斷閥,用10%氨水試漏,確認不漏后準備裝車。

三、充裝操作規程

1、準備工作做好后,通知司泵工開屏蔽泵。

2、根據情況對承壓罐車進行泄壓:當氯氣含量低于80%且罐內壓力高于3kgf/cm2、符合《液氯銷售特殊情況處理單》的要求時,進行泄壓操作:關閉抽空閥,開管路上的泄壓閥和裝卸臂氣相管上的閥門,泄壓至3kgf/cm2,關閉氣相閥和抽空閥。

2、開抽空閥,對罐車進行抽空,抽空后,關閉抽空閥。

3、開啟充裝閥進行充裝。

①關閉裝卸臂上的液相抽空閥。

②確認屏蔽泵已開啟。

③開啟裝卸臂上的液相閥,試漏。

④嚴格根據液氯儲槽液位和地磅示數控制充裝量,嚴禁超裝。

⑤充裝量符合要求后,依次關閉裝卸臂上的充裝閥和承壓罐車上的液相充裝閥。

⑥抽空:開啟裝卸臂上抽空閥進行抽空。冬天可對裝卸臂加溫,加快液氯汽化速度,以利抽空。

⑦抽空結束后,卸下液相管和氣相管。

⑧檢驗承壓罐車各閥門的氣密性,確認無泄漏和其他異常情況后,記錄并監督駕駛員和押運員簽字。

⑨根據情況,關閉真空泵和屏蔽泵。

四.承壓罐車充裝量的檢查及處理

1、承壓罐車的實際充裝量根據過磅單予以復檢。

2、承壓罐車超裝時按下步驟進行:

停液氯屏蔽泵,關閉液氯屏蔽泵的出口閥門,打開安全備用液氯貯槽上的回流閥、液氯分配臺上的回流閥、槽車上的液氯閥;當槽車達到規定重量后,關閉槽車上的液氯閥、液氯分配臺上的回流閥、液氯貯槽上的回流閥;打開真空閥,抽掉液氯充裝管及氣相管內剩余的氯氣;拆卸充裝鶴管液相、氣相管道。

五、安全注意事項:

1、充裝過程中,要首先核對儲罐液位,保證充裝量與顯示液位一致,然后根據車間地磅、公司地磅進行核準。確保不超裝。

2、充裝過程必須不間斷用10%氨水進行試漏。

3、整個過程要嚴格記錄。

4、其他注意事項按公司《液氯充裝和裝卸環節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篇3:承壓罐車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1?崗位職責

承壓罐車移動性較強,事故發生地點情況復雜,一般分為儲配站內事故(裝卸作業、停靠)和道路交通事故(行駛)。儲配站內事故應急救援由所在儲配站和社會救援機構負責,道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由駕駛員、押運員自救,社會救援機構救援以及企業救援組成。

1.1?儲配站內事故崗位職責

1.1.1?現場指揮(事故現場職位最高者)

迅速判斷罐車事故的類型、部位、起因、狀況;指揮或親自實施應急措施;指揮滅火或啟動消防系統;及時向儲配站應急總指揮報告事故情況;必要時,直接向消防機構請求援助。

1.1.2?應急操作

立即判斷承壓罐車事故發生點、發生原因,確定關鍵處置點;按照企業預案規定步驟操作,切斷事故罐車與儲配系統的連接通道,停運機泵,設法撲滅初期火苗。

1.1.3?消防操作

力爭撲滅初期火苗;立即啟動消防水系統,連接消防水槍或啟動噴淋系統,進行冷卻降溫或驅散泄漏的氣體或液體。

1.2?道路交通事故崗位職責

1.2.1?駕駛員

積極自救,實施警戒;判斷事故類型、狀況;報告質監、交通、消防部門;移動事故車輛至安全地帶。

1.2.2?押運員

積極自救,協助警戒;判斷事故類型、狀況;撲滅初期火苗;進行應急處置;指揮事故車輛轉移至安全地帶。

1.2.3?使用單位

電話指揮救援步驟與應急處置方法;相關人員準備物質器材立即趕往事故地點;向消防、罐車應急救援隊伍、大型起吊設備協作單位求助,向質監局、安監局、交通局、交警等相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2?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2.1?罐車罐體內部發生開放性爆炸

發生在儲配站內,且罐體內盛裝有易燃易爆介質的罐車罐體開放性爆炸是最為嚴重的承壓罐車事故,在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應設法關閉儲罐的緊急切斷閥,切斷儲罐與罐車的工藝連接系統,開啟消防系統,人員緊急撤離,擴大警戒,立即向社會救援機構呼救報警,待事故穩定后,展開滅火救援。

2.2?儲配站內罐車罐體焊縫、母材、接管等發生泄漏引發火災

2.2.1立即以干粉滅火器對準火苗根部滅火。

2.2.2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切斷與罐車相連的所有工藝系統;如操作箱處起火,則應從汽車尾部打開卸壓閥,關閉緊急切斷閥。

2.2.3儲配站內滅火失敗,立即啟動消防系統,連接消防水槍或啟動噴淋系統對準罐車罐體和儲罐降溫。

2.2.4調動儲配站內所有推車式滅火器設法滅火,再次失敗,立即報消防部門請求支援。

2.2.5火勢較小時可以考慮駕駛車輛至空曠地帶停靠,遠距離警戒,等待消防救援。

2.2.6滅火成功,實施堵漏或將剩余介質卸出,當泄漏量較大且堵漏無法實施時,可擴大警戒區域(下風頭1KM),蒸發車內所有氣體后處理。

2.3?承壓罐車裝卸軟管爆裂

2.3.1氣相管爆裂處置較為容易,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與充裝臺氣相閥門即可解除泄漏。

2.3.2液相管發生爆裂后,液態介質(如液態液化石油氣)一般會迅速汽化,事故現場將產生大量白色濃霧,應立即設法關閉罐車緊急切斷閥和裝卸臺根部閥門。

2.3.3如軟管爆裂口距離罐車裝卸口過近,救援人員無法靠近關閉緊急切斷閥,則應立即到罐車尾部打開備用卸油口關閉緊急切斷閥。

2.3.4如軟管爆裂口距離裝卸臺根閥過近,救援人員無法靠近關閉,則應立即關閉儲罐緊急切斷閥。

2.3.5如軟管爆裂后引發火災事故,參照2.2處置。如果火災發生時罐車罐體的緊急切斷閥未能關閉,參照2.1處置。

2.4?承壓罐車交通事故(不含駕駛機動部分)

2.4.1?罐車罐體嚴重破損并引發火災爆炸

駕駛員、押運員立即自救,遠距離警戒,設法報警求援。

2.4.2?罐車罐體受損,但未發生泄漏

駕駛員立即關閉發動機,切斷全車總電源開關;檢查罐體是否泄漏,車用柴油是否泄漏,電瓶是否放電;作交通事故警戒,后方100米設置警示牌;電話報告與報警,等待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或按照其電話指令進行下一步救援行動(如啟動車輛、更換拖頭、拖車至就近氣站卸貨等。)

押運員檢查罐車所有的閥門、接口是否異常

2.4.3?罐車罐體受損,已發生泄漏

駕駛員立即關閉發動機,切斷電源總開關,松開電瓶連接導線;擴大警戒,斷絕交通,電話報告與報警。

押運員立即檢查泄漏部位,關閉氣液相閥門,取下滅火器在上風頭處進行監護,等待救援人員到達現場。

2.4.4?罐車罐體傾翻,受損,未發生泄漏

駕駛員、押運員設法自救后,參照2.4.2處置。相關救援人員立即向社會救援機構請求支援,聯系大型起吊設備趕往現場。

現場起吊作業由專業人員指揮,起吊必須注意的要點:液化石油氣液體的流動影響重心,應盡可能避免單個吊點起吊,并保持平穩緩慢起吊操作;鋼絲繩應捆綁罐體,不得拖動,不得摩擦,重點保護接管。

起吊作業過程發生泄漏,立即停止起吊作業,參照2.4.5處置。

2.4.5?罐車罐體傾翻,受損,已發生泄漏

駕駛員、押運員設法自救,按照2.4.3程序處置。救援人員及社會救援機構到達現場后,設法堵漏,成功后再進行起吊作業。如泄漏量較大,應擴大警戒區域;如罐車傾翻地點無法實施起吊作業,則只能采取消防水掩護,將盛裝介質作導管引出處理或任其揮發。

3?注意事項

承壓罐車事故一般情況復雜且難以處置,使用單位應在加強事故預防的基礎上,配備足夠的應急救援設備、器材。罐車應超配4公斤標準滅火器4只,每年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