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設備消防應急措施

電氣設備消防應急措施

2024-07-15 閱讀 7063

一般規定

1、各類電氣設備均應符合國家標準有關防火的規定,機房和技術用房應符合GBJ16-87<>和消防部門的防火要求。

2、機房和技術用房內,應在指定的地點放置足夠數量使用的消防器材,并由專人負責管理,定期檢驗,及時更換和補充。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或搬離指定的地點。

3、無人值班有人留守的機房,除應符合A.B兩項規定外,還應設置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火災報警裝置;無人值班機房除應符合A.B兩項規定外,還應設置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火災報警裝置;無人值班機房除應符合A.B兩項規定外,還應設置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自動消防系統。

4、所有工作人員,均應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有關電氣設備消防知識。

1、盡快切斷與著火設備有關的所有電源,對于因煙熏火烤絕緣性能可能受損的開關,應使用相應的絕緣工具進行操作,需由供電部門停電時,應向供電部門說清情況要求立即斷電。

2、關閉有關的強制風冷和空調系統。

3、向消防部門報警,報告著火的單位和地址。火勢大小和燃燒的物質,以及報警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等。

4、夜間著火時,應考慮臨時照明,以利于撲救。

1、對于電氣設備,禁止使用水或導電的泡沫滅火劑,應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化學干粉和1211等不導電的滅火劑滅火。

2、因情況危急需要帶電滅火時,撲救人員及所有消防器材的導電部分與運行的帶電部分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撲救運行的架空線路或高架上的電氣設備火災時,消防人員與帶電部分之間的仰角不應大于45度,并站在線路的外側,防止導線等斷落時觸及人身。

3、撲救人員應站在上風側使用消防器材。

4、在狹窄和通風不良的地點,盡可能避免使用可能產生有毒氣的液體氣化滅火器,室內火災熄滅后,應立即打開門.窗通風。

5、撲滅電纜內部可燃絕緣層或支架的火時,應切所電源,將電纜的已燃部份割斷,并將兩個頭分開。火災熄滅后,切勿匆忙合閘加電,應先用目視檢查設備的情況,然后再確定應采取的措施。

緊急斷電措施

當情況十分危急,允許采用下列異常方法迅速斷電:

1)可不按正常順序就近設法迅速斷電,采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避免設備或鷺器材受損。

2)使用人為短路有關低壓電源,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電,使用這種方法應防止觸電和電弧對人身造成危害。

3)使用合適絕緣柄的工具,割斷有關線路的導線,采用這種方法應注意防止觸電和切斷的導線觸及人體。

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源的措施

因救護人遠離開關等斷電的裝置,無法及時斷電時,可使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1)如果導線搭落在觸電者的身上或壓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木棒等絕緣物挑開導線。

2)救護人一只手載手套或墊上絕緣物把觸電者拉離電源,如果觸電者衣服是干燥的,在救護人不致直接接觸觸電者的前提下,用一只手抓住觸電者不貼身的衣服,將觸電者拉離電源。

3)救護人可站在干燥的木板等絕緣物上,用一只手把觸電者拉離電源。

4)如果觸電者由于觸電痙攣,手指緊握導線或導線纏繞在身上時,可先用干燥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電源,然后用其它方法切斷電源。

搶救觸電者脫離電源應注意的事項

1)未采取任何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接觸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2)救護過程中,救護人應盡可能用單手操作。

3)當觸電者位于高處時,應采用措施防止脫離電源的觸電者摔傷。

4)夜晚發生事故,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照明,以利救護。

觸電救助措施

1)、觸電急救的處理

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立即就近移至干燥,通風的位置,根據情況迅速進行現場救護。同時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做好送往醫院的準備工作。

l如果觸電者所受傷害不太嚴重。神志清醒,只是有些心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覺,則應使觸電者靜臥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

l如果觸電者推動知覺,但呼吸和心臟跳動尚正常,應使其舒適平臥,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可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天冷時注意保暖。若發現觸電者出現呼吸困難或心臟跳動失常,應迅速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

l如果觸電者呈現假死癥狀,胸部無起伏。小紙條放在鼻孔處無反應等可判斷其呼吸已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貼胸聽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脈搏,證明心臟跳動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擠壓;當觸電人呼吸和心臟跳動均已停止,此時,情況更為危急,搶救人員應立即不停頓地進行人工呼吸,同時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僅有一人救護,兩種方法應交替進行,每吹氣2至3次,再擠壓10至15次。

l處于昏迷,失去知覺或處于假死狀態的觸電者,在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的同時,還可用針炙,強刺人中,百會,風池,涌泉等穴位或用粗針在人中,十宜,少澤,少商等穴位點刺點血治療。

l在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觸電者皮膚由紫變紅,瞳孔由大變小,說明已見效果,當觸電者嘴唇稍有開合,眼皮活動或咽喉處有咽東西的作用,則應觀察呼吸和心臟跳動是否恢復,除非觸電者呼吸和心臟跳動完全恢復正常或是出現明顯殘廢綜合癥狀(為瞳孔放大,對光照無反應;背部,四肢等部位出現紅色己尸斑,皮膚青灰,身體僵冷)并經醫生診斷死亡時,方可中止救護。

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應按下列順序和方法進行:

l使觸電者仰臥,迅速解開其圍巾,領扣,緊身衣扣并放松腰帶,頭下不要墊枕頭,以利呼吸。并再一次檢查其是否已停止呼吸。

l把觸電者的頭側向一邊,清除口腔中的假牙,血塊,粘液等物。如果觸電者牙關緊閉,可用小木片,小金屬片等堅硬物品從其嘴角插入牙縫,慢慢撬開嘴巴。

l使觸電者的頭部晝后仰,鼻孔朝天,下腭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使舌根部不會阻塞氣道。

l救護人蹲跪在觸電者頭部的左側或右側,一只手捏緊觸電者的鼻孔,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掰開嘴巴。如掰不開嘴巴,可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

l深吸氣后,緊貼掰開的嘴巴吹氣。吹氣時也可隔一層紗布或毛巾。吹氣時要使觸電者的胸部膨脹,每五秒一次,吹氣兩秒,對兒童吹氣量酌減。

l救護人換氣時,放松觸電者的嘴和鼻,讓其自動呼氣。

l在人工呼吸的過程中,若發現觸電者有輕微的自然呼吸時,人工呼吸應與自然呼吸的節律相一致。當正常呼吸有好轉時,可暫停人工呼吸數秒并密切觀察,若正常呼吸仍不能完全恢復,應立即繼續進行人工呼吸,直至呼吸完全恢復正常為止。

3)、胸外心臟擠壓法

胸外心臟擠壓法應按下列的順序和方法進行:

l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面或地板上,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并解開觸電者的衣服。

l救護人蹲跪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跨腰跪在其腰部,兩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窩稍高,兩乳頭間略低,胸骨下三分之一處,對觸電兒童可用一只手操作。

l救護人兩臂肘部伸直,掌根略帶沖擊地用力垂直下壓,成人壓陷深度3-5厘米,壓出心臟里的血液,,成人每秒種擠壓一次,太快太慢效果都不好對兒童用力稍輕,以免操作胸骨,每分鐘擠壓100次為宜。

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復原,血又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

篇2:電氣設備操作工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第1條未經專門培訓、未持合格證人員不得操作電器設備。

第2條操作高壓電器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和站在絕緣臺上。

第3條操作千伏級電器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

第4條127V手持式電器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部分應有很好的絕緣。

第5條工作面使用的電器設備,其絕緣性能和防爆性能必須符合規定。

第6條供電系統所有繼電保護裝置均應保持整定標準,靈敏可靠,不準甩掉。當任何一種保護失靈時,都應立即停電處理,處理不好,不準送電。

第7條所有電器設備的安裝地點均應有相應的防潮、防水、防塵等有效保護措施。

二、停送電

第8條停送高壓電必須堅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第9條停送電前應保證所需操作的開關是否與停電指令相符。只有在停止斷路器之后才能操作停下隔離開關;相反送電時,只有在隔離開關合閘后,才能操作斷路器合閘,嚴禁帶負荷操作隔離開關。

第10條停電后應用與電源電壓等級相應的檢電筆檢驗,檢驗無誤后,再進行導體對地完成放電(在瓦斯可能積聚之處,必須進行檢查,瓦斯濃度在1﹪以下時才準放電)。裝有接地裝置的設備,停電后必須將開關手柄打到“接地”位置。

第11條停電后必須進行掛牌、加鎖或專人看守,非執行該項工作人員不得摘牌送電。

第12條送電前必須檢查撤除導體放電裝置,無誤后方可送電。

三、移動電站拉移

第13條拉移操作前要注意事項:

1.切斷電源,嚴禁帶電遷移。

2.檢查變電站牽引絞車錨固定位置,必須安裝牢固,性能安全可靠,信號齊全靈敏。回頭輪生根穩固,連接裝置安全可靠。

3.在巷道坡度超過5°時,要采取特殊安全措施,并采用雙牽引,在巷道坡度超過100m時,在電站下山方向用φ350M的優質圓木打生根柱,串車之間用保險繩。

4.檢查變電站串車之間聯系裝置,要安全可靠,移動范圍內鐵路、枕木倒板、夾板及巷道支護等,必須安裝牢固。

5.檢查電纜、管路,保持吊掛整齊,隨車前移不承受自重以外的張力,無擠傷危險。

第14條拉移操作

1.拉移時要有專人指揮,牽引裝置派專人操作,中間分派專人監視,號令統一,動作協調,無論哪一部分發現問題,應迅速停止拉移操作,檢查處理無誤后才能繼續位移。

2.拉移絞車預緊,解除生根鏈,打開不倒翁、擋車器。

3.拉移過程,中間監視人員必須站在串車前行或車輛可能掉道波及不到的安全地點觀察。

4.拉移工作應徐徐進行,同時前后照應,對由于巷道拐彎、起伏地段,設備可能碰撞位置,預先采取可靠的防碰撞措施。

第15條拉移完畢后注意事項

1.拉移到位,停止牽引,變電站應在道上敷設3道生根錨鏈,至少設兩組擋車器,間隔不少于20m,錨鏈和擋車器不得設置在接頭上,在坡度大于5°的下滑方向上附加合格的圓木切柱,牽引裝置應松弛,并應停電閉鎖。

2.在新的位置上進行設備、電纜、管路的調整、吊掛和接地裝置的安裝敷設。

3.全面檢查車輛連接、兩端錨固、設備安裝、管線吊掛、接地裝置等,待一切正常后,方可送電投入運行。

4.拆接移動電纜時,插銷、接線盒均應妥善保護,電纜盤成“8”型,保持足夠的彎曲半徑。接線后第一次試運行,應注意工作面設備旋轉方向。

篇3:防爆電氣設備修理工: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第1條本規程適用于在煤礦地面從事防爆電氣設備修理工作的修理工。

二、上崗條件

第2條防爆電器修理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第3條熟知《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及煤礦電氣防爆標準的有關規定。

第4條熟悉所維修設備性能,結構和原理,能獨立工作,學徒工不得單獨從事防爆設備的修理工作。

三、安全規定

第5條上班前不得喝酒,上班時不得做與本職工期無關的事情,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

第6條防爆電氣設備修理過程中,通電試驗時,必須不少于兩人協同工作,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嚴禁帶電作業。

第7條檢修用配件和零部件應采用符合標準規定的合格品,不得使用沒有合法生產手續,未經試驗、檢驗的自制產品作為配件。

第8條防爆電氣設備經修理后達不到防爆要求的,嚴禁下井使用。

第9條修理前準備好必要的材料、配件、工具、測試儀器及其他用具。

第10條在起、拉、吊、運防爆電氣設備前,應對使用的器具進行檢查。

第11條防爆電氣設備檢修前,必須對防爆設備的完好程度,防爆殼體擴防爆面進行全面檢查,詳細記錄檢查情況。

第12條對防爆設備臟污、銹蝕部分和油漆脫落部分進行清理。

五、正常操作

第13條嚴格實行不定期檢修制度,井下防爆電氣設備應定期升井到地面進行大修。

第14條拆裝防爆電氣設備時,應用專用工具,惡霸禁野蠻拆裝和違章操作。

第15條防爆電氣設備拆開后,防爆面要妥善放置保管。對不符合防爆要求的,必須進行處理,對沾污或部有可處理損傷的防爆面,經處理后的粗糙度和防爆間隙應符合防爆標準的規定,防爆面應進行鈍化處理并涂防銹油。

第16條對損傷的觸頭、接點、線圈、消弧罩等零部件修理后應達到檢修質量標準要求,保證安全使用,對無法修復的各種零各件必須更換。

第17條選熔片、保護裝置的整定應與電氣設備性能一致,嚴禁用保險絲代替熔片。

第18條修理電氣設備時,不準任意改動原設備上的端了位序和標記;所換的組件必須是校驗合格的,固定要牢固,接線要合理。

第19條經修理后的防爆電氣設備的機械傳動部分應動作靈活,刀閘、主回路動靜觸頭和輔助接點接觸符合規定要求,內部接線牢固、無松動,電氣保護動作靈敏可靠。

第20條防爆電氣設備修完裝蓋前,必須詳細檢查防爆腔。應無遺留的線頭,零件等雜物,保持防爆設備主防爆腔和各個接線盒防爆腔內清潔雜物。

第21條對防爆電氣設備涂刷防銹漆和防護漆時,不得沾污防爆面。

第22條按規定項目對設備防爆性能進行檢查試驗,并記錄主要參數,達到規定要求的,要找出原因,重新修理并試驗,直至合格為止,電氣試驗合格后,出具產品檢修證書,簽字蓋章入庫存放。

第23條實行防爆電氣設備檢修責任制,誰檢修、誰負責,嚴格按防爆設備檢修標準認真檢查。

第24條對修理后仍不能保證安全使用或嚴重損壞無法修理的電氣設備,應予以報廢,做好報廢標記后送指定地點。

六、收尾工作

第25條每臺防爆電氣設備完成檢修工作后應整理檢修記錄及試驗報告。

第26條防爆電氣設備應編號管理,建立修理檔案。修理檔案應注明檢修設備編號、型號、檢修日期、檢修內容、更換的主要零部件、安全保護裝置的整定值、選用保險片(絲)的額定通過電流值等項內容、試驗情況和檢修人的簽字等式邏輯項內容。

第27條清點工具,儀表、材料,清掃工作環境衛生,電氣設備停好電后方可離開工作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