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公司管理評審控制工作程序
物業公司程序文件版號:A
修改號:0
EJ-QP9.5物業公司管理評審控制程序頁碼:1/3
1.目的:
明確管理評審的程序,保證管理評審的有效運行,從而維持質量體系的適宜性、有效性。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副總經理對公司質量體系的定期評審。
3.引用文件:
3.1質量手冊第4.1、4.14章
3.2ISO9002標準第4.1、4.14章
4.職責:
4.1總經理負責批準管理評審計劃及管理評審報告。
4.2副總經理負責審核管理評審計劃和組織實施管理評審,以及審核管理評審報告。
4.3管理者副代表負責編制管理評審計劃和管理評審報告。
4.4各部門主任負責配合評審活動執行,為評審提供真實可靠的資料和數據,并負責對評審中提出需加修正的地方采取糾正措施,組織質量改進和落實。
5.工作程序:
5.1評審計劃
5.1.1質量體系正式運轉的第一、二年,每年上半年及下半年相隔不超過半年進行兩次定期管理評審。
5.1.2質量體系正式運轉的第三年起,每年年底安排一次管理評審。
5.1.3在要求的時間內,根據公司工作安排和其它出席評審人員的情況,副總經理決定評審的具體日期。
5.1.4根據質量體系組織機構、質量方針、服務項目等重大變動,由副總經理提出進行不定期管理評審。
5.1.5每次評審活動管理者副代表制定詳細的《管理評審計劃》,提交副總經理審核,經總經理批準后,由管理者副代表通知有關部門主任及相關人員。
5.1.6《管理評審計劃》內容包括:
a評審內容和方法;
b參加人員;
c時間和地點;
d管理評審會議議程。
5.1.7管理評審內容包括:
a組織機構,包括人員和資源是否合適;
b質量體系的實施情況;
c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適宜性及各部門程序文件執行情況;
d小區住戶和內部反饋的信息和有關服務情況的資料;
e重大安全事故、質量事故;
f員工培訓情況;
g重大住戶投訴;
h質量檢查結果;
I內審檢查結果;
j上一次評審會的問題是否已經解決。
5.2評審會議:
5.2.1副總經理組織召開管理評審會議。出席會議人員包括管理者副代表、綜合辦公室主任、經營管理部主任、工程維修部主任、財務部主任、保安服務部主任和其它有關人員。
5.2.2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席會議的部門主任,應指定一名熟悉本部門工作的代表參加,但同時不出席的部門主任不應超過兩人,缺席部門主任應收到一份關于評審活動紀要,并提出評審意見的書面形式呈報管理者代表。
5.2.3出席會議人員按照會議議程安排,逐次討論并提出評審意見,由綜合辦公室作會議紀錄。
5.3評審報告:
5.3.1管理者副代表將評審結果寫成《管理評審報告》,由副總經理審核,經總經理批準后發放到各部門主任。
5.3.2《管理評審報告》內容包括:評審時間、人員、議題、評審結論、
糾正和預防措施要求,評審結論應包括對質量體系持續適合性的評價。
5.4糾正及預防措施:
5.4.1評審會議中提出需糾正的問題,由管理者副代表負責以《糾正及預防措施報告》方式,通過EJ-QP10
.1《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確定的責任部門。
5.4.2各部門針對《糾正及預防措施報告》的要求,制定措施,并負責實施,將實施結果填寫在《糾正及預防措施報告》的有關欄目。
5.4.3管理者副代表指定人員負責各項糾正措施有效性的驗證,符合要求后在《糾正及預防措施報告》上簽署驗證結果,并交綜合辦公室存檔。
6.支持性文件與質量記錄:
6.1《管理評審計劃》EJ-QR-QP9.5-01
6.2《管理評審報告》EJ-QR-QP9.5-02
6.3《糾正和預防措施》EJ-QP10.1
6.4《糾正及預防措施報告》EJ-QR-QP10.1-01
篇2:麗江物業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1.0目的
按計劃的時間間隔評審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對質量方針、目標的評審,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持續的適應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0范圍
適用于對麗江花園物業管理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審。
3.0職責
3.1總經理主持管理評審會議并負責對《管理評審報告》的審批。
3.2管理者代表負責向總經理報告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組織管理評審會議的召開,組織編寫《管理評審報告》。
3.3行政部負責評審計劃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評審所需資料,建立并保存管理評審會議記錄,協助管理者代表編制《管理評審報告》,負責組織對評審后的糾正、預防措施的跟蹤和驗證。
3.4各部門負責準備、提供與本部門工作有關的對質量管理體系評審所需的資料、參加管理評審會議,實施會議提出的糾正與預防措施。
4.0定義(無)
5.0工作程序
5.1管理評審頻次
5.1.1管理評審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發生下列情況可增加評審次數,具體評審時機由總經理確定。
5.1.2內部審核之后,外部(第二或第三方)審核之前。
5.1.3出現重大質量事故或有重大的客戶投訴。
5.1.4認證證書即將到期。
5.1.5社會環境、市場需求、公司機構發生重大變化。
5.1.6總經理認為必要時。
5.2評審前的準備工作
5.2.1行政部必須于管理評審前編制《管理評審計劃》,報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計劃主要內容包括:
a)評審時間;
b)評審目的;
c)評審范圍及評審重點;
d)參加評審部門(人員);
e)評審依據;
f)評審內容。
5.2.2行政部在管理評審前做好會議籌備工作,并通知參加評審的人員以及準備本次評審的計劃和有關資料。
5.2.3各有關部門應整理好本部門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相關資料送行政部匯總整理后報管理者代表。
5.2.4參加管理評審會議人員:總經理及受邀請的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
5.3評審輸入
管理評審輸入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5.3.1質量方針、目標和指標的貫徹實施情況及其適宜性。
5.3.2審核結果(包括內部、外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結果)。
5.3.3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及其組織結構的配置和調整。
5.3.4顧客反饋情況,包括滿意程度測量結果及與顧客溝通的結果等。
5.3.5過程業績和產品的符合性,包括過程、產品測量和監控的結果。
5.3.6改進、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狀況,包括對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及其有效性的監控結果。
5.3.7以往管理評審的跟蹤措施的實施及有效性。
5.3.8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變更。
5.3.9相關方所關心的問題。
5.3.10改進的建議及其它。
5.4實施評審
5.4.1總經理主持召開管理評審會議,管理者代表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總體運行情況,有關部門匯報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相關情況,參加會議的各部門負責人以及有關人員對評審輸入進行評價,對存在或潛在的不合格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確定責任人員和整改要求。
5.4.2總經理對所涉及管理評審內容作出結論性的評價意見,行政部負責形成會議記錄。
5.5評審輸出
管理評審的輸出包括以下方面的任何決定和措施:
5.5.1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有效性的改進,包括對質量方針、目標、組織結構、過程控制和產品質量方面的評價。
5.5.2與顧客要求有關的產品的改進,對現有產品符合要求的評價,包括是否需要進行產品、過程審核等與評審內容相關要求。
5.5.3資源需求等。
5.6管理評審報告
5.6.1管理評審結束后,由行政部協助管理者代表起草《管理評審報告》。
《管理評審報告》內容如下:
a)本次評審的目的、范圍、依據和信息;
b)參加本次評審的人員、日期、地點;
c)對質量管理體系評審的綜述和結論;
d)相關部門需采取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5.6.2《管理評審報告》經總經理批準后,形成正式文件,發至每個參加評審活動的部門及相關人員。
5.6.3根據《管理評審報告》的要求,各相關部門實施糾正或預防措施。
5.6.4行政部跟蹤《管理評審報告》有關要求落實的情況,各部門協助,并向管理者代表報告,管理者代表組織對相關部門改進的有效性進行驗證。
5.6.5糾正或預防措施如涉及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進行。
5.6.6《管理評審報告》及評審會議中形成的其它質量記錄由行政部歸檔保存。
6.0相關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RGPM
篇3:某某物業管理評審控制工作程序
某物業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1目的
按計劃的時間間隔評審質量管理體系,以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審。
3職責
3.1總經理批準管理評審計劃和管理評審報告,主持管理評審活動。
3.2管理者代表負責向總經理報告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提出改進建議,編制相應的管理評審計劃和報告,檢查整改的落實情況并加以協調、評價。
3.3各相關部門負責準備、提供與本部門工作有關的評審所需資料,并負責實施管理評審中提出的相關的糾正、預防措施。
4工作程序
4.1管理評審計劃
4.1.1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管理評審,可結合內審后的結果進行,也可根據需要安排。
4.1.2管理者代表于每次管理評審前一個月編制《管理評審計劃》,報總經理審批。評審計劃主要內容包括:
a)評審時間;
b)評審目的;
c)評審內容;
d)參加評審部門(人員);
4.1.3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評審內容可增加管理評審頻次。
a)公司組織機構、服務范圍、資源配置發生重大變化時;
b)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或用戶關于質量有嚴重投訴或投訴連續發生時;
c)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有變化時;
d)市場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時;
e)即將進行第二、三方審核或法律、法規規定的審核時;
f)質量審核中發現嚴重不合格時。
4.2管理評審輸入
管理評審輸入應包括與以下方面有關的當前的業績和改進的機會:
a)審核結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結果;
b)業主和住戶的反饋,包括滿意程度的測量結果及與業主和住戶溝通的結果等;
c)過程的業績和服務的符合性,包括過程、服務測量和監控的結果;
d)改進、預防和糾正措施的狀況,包括對內部審核和日常發現的不合格項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及其有效性的監控結果;
e)以往管理評審跟蹤措施的實施及有效性;可能影響質量管理體系的各種變化,包括內外環境的變化,如法律法規的變化等。
f)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4.3評審準備
4.3.1預定評審前十天,管理者代表向總經理匯報現階段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并提交本次評審計劃,由總經理審批。
4.3.2管理者代表根據評審輸入的要求,組織各部門收集管理評審的資料,編制《管理評審輸入資料》,交由總經理確認。
4.3.3管理者代表將評審會議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評審輸入內容以《管理評審通知單》的形式發給參加評審的人員。
4.4管理評審會議
a)總經理主持評審會議,各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對評審輸入做出評價,對于存在或潛在的不合格項提出糾正和預防措施,確定責任人和整改時間;
b)總經理對所涉及的評審內容作出結論(包括進一步調查、驗證等)。
4.5管理評審輸出
4.5.1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包括以下方面有關的措施:
a)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的改進,包括對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組織結構、過程控制等方面的評價;
b)與業主和住戶要求有關的服務的改進,對現有服務符合要求的評價,包括是否需要進行服務、過程審核等與評審內容相關的要求;
c)資源需求等。
4.5.2會議結束后,由管理者代表根據管理評審輸出的要求進行總結,編寫《管理評審報告》,經總經理審批,并發至相關部門并監控執行。本次管理評審的輸出可以作為下次管理評審的輸入。
4.6改進、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和驗證
管理者代表根據《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規定,對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驗證。
4.7如果評審結果引起文件更改,應執行《文件控制程序》。
4.8管理評審產生的相關的質量記錄應由總經理按《記錄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評審計劃、評審前各部門準備的評審資料及管理評審報告等。
5相關文件
5.1《內部審核控制程序》
5.2《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5.3《文件控制程序》
5.4《記錄控制程序》
6.相關記錄QR-003-01
QR-003-02
QR-003-03
QR-TY-O1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