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頂板破碎帶安全技術措施
一、10501運輸巷掘進工作面概況1、基本情況根據《仁禾煤礦開采方案設計》,10501運輸巷是一采區10501采面將來回采時的行人、運輸巷道。10501運輸巷設計長度518m,方位91度,沿M05煤層走向掘進。5號煤層:頂板為粉砂巖夾薄層黑色泥巖,局部為粉砂質泥巖,見煤后需要支護;底板為粉砂質泥巖,局部為泥巖,無膨脹底鼓現象。原設計支護方式:全部采用(錨桿+網片+錨索)綜合支護法。2、10501運輸巷地質現狀因受礦井F1斷層的影響,10501運輸巷自10501運輸石門開口處頂板破碎,使原支護方式無法進行。巖性:頂板為粉砂巖夾薄層黑色泥巖,局部為粉砂質泥巖。構造:頂板節理發育,巖層膠結性較差,開掘后極易垮落。煤層:厚1.8-2.2m,較松軟,且產狀不穩定,時有變化。預計構造帶影響范圍:自開口以內161-261米。二、過頂板破碎帶方案1、支護方式:采用11號工字鋼支架支護,巷道斷面特征見下表:10501運輸巷過構造帶巷道斷面特征巷道名稱斷面形狀凈寬(M)凈高(M)支護形式支護間距(mm)S掘S凈走向°坡度°工程量M上寬下寬10501運輸巷鋼梯2.43.22.2工字鋼支架≤7006.826.1691沿煤2、采用短掘短支控制炮眼長度,減少裝藥量,確保每次爆破進尺不超過0.7m(架設一架棚);炮后進行安全檢查和處理后,前移前探梁,及時架設工字鋼棚。3、若遇頂板特別破碎時,應采用超前支護方式:利用2.0-2.5m錨桿進行超前支護(風鉆打孔,超前距離1.6米)。錨桿孔開孔點:巷道迎頭頂板,錨梁后方,距離錨梁約100mm。錨桿方位:與巷道走向一致。傾角:+30度(錨桿尾端垂直高度0.9m)。間距:300mm,共1排11根。三、工字鋼支架支護作業1、永久支護施工工序為:前移并固定好前探梁→掏基礎→立棚腿→上頂梁→背頂、背幫→壁后充填→接頂→打直徑不小于60mm的撐柱各拉桿各6根(每一步都需安全檢查及處理)。掏好基礎后,放入棚腿后,要用煤巖將棚腿埋好填實,必要時用巖塊將棚腿楔緊,然后,左右兩側各一人,將棚腿扶好,以防歪斜倒下傷人,由另外兩人將頂梁架設在兩個棚腿上,頂梁與棚腿的銜接要良好,不能有錯牙、吊唇、后窮等現象。整個架設工字鋼支架的過程中,要由5個以上員工組成,其中一人專門觀察安全狀況和指揮。背頂、背幫要嚴實(背板材料可選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空頂要用坑木接頂嚴實。2、臨時支護(1)打眼之前和放炮之后,應及時將前探梁前移到工作面迎頭。前探梁應利用3根9號工字鋼制作而成,每根長4米,用專門的裝置固定在工字鋼支架的頂梁上(每2根工字鋼的平行間距中-中不大于70CM),每根前探梁利用3個專門的裝置固定在工字鋼支架的頂梁上。臨時點柱采用長2.0M-3.15M單體液壓支柱。(2)嚴禁空頂作業。3、備用材料工字鋼支架20架、單體液壓支柱10根、接頂坑木20根、接頂木垛及背板3礦車,放置在10501運輸巷內,距離10501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不大于20米的地段。備用材料要整齊、穩固地碼放在巷道內,不得占用巷道三分之一的斷面,更不得堵塞巷道,不得影響通風、行人。四、質量標準(一)、工字鋼支架棚式支護質量標準1、棚子不能有歪斜現象。2、棚子不能有前仰后伏現象。3、棚子不能有錯口、吊唇、后窮等現象。4、兩個棚腿與底板的夾角要一致(78-81度)。5、每兩架之間不少于6根拉桿和直徑≥60mm撐柱。6、棚子要垂直于巷道的軸線。7、背幫、背頂、接頂要嚴實,不能有露煤、巖現象。8、棚腿柱窩不小于25cm。(二)、安全、文明施工1、巷道掘進面20M以外不能有碴石堆積,更不能沒及軌面或者刮板機槽板。2、管線吊掛整齊。3、巷道內的物資要碼放整齊。4、前探梁等安全設施要牢固可靠。5、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前探梁、臨時支護要緊掘進面。6、及時打好臨時支護,背幫、接頂要求嚴實,不能有空頂現象。7、要在臨時支護的保護下進行永久支護的支護工作。8、風筒口距離工作面小于5m。9、嚴格按照運輸安全、頂板管理、探放水、防突等措施進行施工。10、為了防治迎頭斷面的煤、巖掉落或者垮塌,在打眼或者架設支架時,應在迎頭斷面上打上撐柱。五、安全技術措施(一)頂板管理措施1、每班交接班、放炮前后,對后方10米范圍內的支護進行詳細的檢查,發現隱患時,立即進行加固處理,否則,不得掘進作業。2、頂板特別破碎時,必須使用超前支護方式。3、架設工字鋼支架棚時,要求“頂底實,對稱干”,且要逐架進行,撐柱、背木必要齊全。4、加強敲幫問頂工作,使用好前探梁支架。5、盡量“多打眼,少裝藥”,采取短掘短支,每循環掘進進尺保持在0.7m,不得超掘。6、為防止放炮時崩倒棚,從而發生冒頂事故,放炮前,必須對后方5米范圍內的支架采取保護措施(在頂梁上各打上不少于2根牢固的斜撐)。(二)瓦斯管理1.巷道開口起,每班設專職瓦檢員檢查瓦斯,嚴禁瓦斯超限作業。2.加強通風:臨時停工不得停風,檢修停電、停風時必須切斷電源,撤除人員,設置柵欄,揭示警標。3.每班瓦檢員隨時對CH4、CO2(其中檢查記錄不少于三次)。4.每班瓦檢員對高頂部、冒落的空洞及硐室進行瓦斯檢查,若有局部瓦斯積聚,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匯報。5.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0.8%時,停止作業;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1.5%時或CO2≥1.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6.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必須停止用電煤鉆打眼(停止作業),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0.8%時,嚴禁爆破。7.巷道內體積在于0.5m3的空間內瓦斯濃度達到1.5%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進行處理。8.工作面放炮峰值瓦斯達到3%以下時,采取加強通風方式,只有瓦斯濃度降到0.8%以下時,才能進入工作面。9.當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3%時,立即請救護隊入礦處理,并嚴格按瓦斯超限排放措施進行處理。10.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三)防突管理1、加強防突工作。落實各種防突措施,嚴格控制掘進進尺,按照準掘距離進行施工(局部防突措施孔超前距離不小于7米,效檢孔超前距離不小于3米)。2、為防止片幫、冒頂誘發突出,在打眼或者架設支架時,應在迎頭斷面上打上撐柱。3、工字鋼棚充幫接頂要嚴實,不得出現空幫或漏頂現象。(四)冒頂預兆(發現有以下現象時,應及時將作業地點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點)。①、發出響聲。巖層下沉斷裂,頂板壓力急劇加大。②、掉渣。頂板嚴重破裂時,出現頂板掉渣,掉渣越多,說明頂板壓力越大。③、片幫煤增多。因煤壁所受壓力增加,變得松軟,片幫煤比平時要多。④、頂板裂縫。頂板有裂縫并張開,裂縫增多且間隙不斷加大。⑤、頂板出現離層。檢查頂板要用“問頂”的方法,俗稱“敲幫問頂”。如果聲音清脆表明頂板完好;頂板發出“空空”的響聲,說明上下巖層之間已經脫離。⑥、漏頂。大冒頂前,破碎的偽頂或直接頂有時會因背頂不嚴和支架不牢固出現漏頂現象,形成棚頂托空,支架松動而造成冒頂。采用錨桿(索)支護時,會產生“兜網”現象。?⑦、有淋水。頂板的淋水量明顯增加。⑧、瓦斯升高、粉塵增大。(五)其它1、每班安排專職安全員、瓦檢員現場盯守,發現隱患時,立即處理;處理不了的應及時匯報,并撤出工作面所有作業人員。2、加強防突、探放水工作。3、遇頂板特別破碎地段時,應采密集棚支護(支護間距中-中300mm-500mm)。4、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5、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支護材料。(六)避災路線(一)遇瓦斯、煤塵、火災時避災路線:工作面→10501運輸巷、10501運輸石門→+1250軌道石門→+1250運輸車場→軌道下山→副平硐→地面。(二)遇水災時避災路線:工作面→10501運輸巷、10501運輸石門→+1250軌道石門→+1250運輸車場→軌道下山→副平硐→地面。(三)遇冒頂事故避災路線工作面→10501運輸巷、10501運輸石門→+1250軌道石門→+1250運輸車場→軌道下山→副平硐→地面。附:10501運輸巷過頂板破碎帶施工斷面圖本措施是原《10501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的補充措施。
篇2:采面過頂板破碎帶安全技術措施
10503回采工作面現已恢復回采,但由于春節期間停產時間長,受礦壓影響,采面硬幫出現切頂現象,切頂位置落差有0.3m,且頂板受壓變破碎,煤壁松軟,支護困難,為保證安全推過切頂位置,確保采面正常回采,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進行貫徹執行:
一、?技術要求:
1.?柱距0.7m,采用3~4排控頂。采高不得低于2.6m。第四排柱必須打設戧柱,且在第四排每棚空中增設一棵戧柱。
2.?工作面單體柱規格統一使用DW3.15-200/100型單體柱,嚴禁使用其他型號單體柱。
3.?必須按正規循環作業進行回采,按落煤→鋪網→掛梁→出貨→移溜→支護→對第三排柱打設戧柱→回收第四排支護的回采工藝進行施工。
4.?每隔5架加設一棵2.4mπ型鋼梁配合3.15m單體支護按一梁三柱打設走向托棚加強支護。
5.?每隔6m(中對中)用方子木(1200×150×120mm)支設1個木垛。
6.?往前回采時,切頂前方頂煤必須放掉,并將鉸接頂梁接上l聯鎖支護頂板,空頂位置采用道木或方木接頂。
7.?單體柱初撐力不得小于90KN(12MPa)。
8.?改柱時,必須嚴格執行先支后改的原則。
9.?分組作業時,組距不得小于30m。
10.?支護時頂板必須鋪設10#鐵絲編織的菱形金屬網,搭接接長度100mm,連網扣距100mm。
11.?放炮落煤時,采用放小炮的方式進行落煤,只允許放底眼,炮眼深度不得大于1.0m,每眼裝藥量不得超過1個藥卷,每組每次起爆炮眼數不得超過2個。嚴禁兩組及兩組以上同時放炮。
一、?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開工前,必須將所需工具及材料備齊備足。
2、工作面風、運巷內,距工作面20~30m處各存放30棵方木(長*寬*厚=1.2m*0.15m*0.15m)。3.15m單體柱備用60棵。
3、每班開工前,由班組長、安瓦員先對工作面進行全面的檢查,確認安全后,方準許工人進入工作面作業。
4、每班開工前,必須對整個工作面單體液壓支柱進行二次注液,確保采面支護強度達到要求。
5、工人進入工作面后,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必須隨時檢查自身工作地點的頂板、煤壁、支柱(支架)等情況,發現隱患必須及時處理。
6、每班開工時,必須對片幫位置進行支護,若夠掛一棵鉸接頂梁,必須及時鋪網掛梁,在硬幫梁頭位置打設貼幫柱進行支護,若不夠掛一棵鉸接頂梁,且空頂超過200mm時必須采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方木打設貼幫順山托板進行支護。貼幫柱必須打在實底上,且有100~200mm的柱窩,必須迎山有勁。
7、采煤工作面不得留有傘檐,不得任意丟失頂煤和底煤,工作面內的浮煤應清理干凈。
12.?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煤巖松動,隨時摘掉。敲幫問頂時執行:①、敲幫要用鎬或長釬。煤壁留有傘檐時要立即摘掉;②、問頂時要站在斜上方安全地點,一手拿鎬,一手托頂,先輕敲頂板,未問明時,再重敲。摘掉懸石時,要對上下人員先打好招呼,清理好后退路,用鎬自上而下、由外向內摘除。
13.?打設支柱時必須在頂梁或板棚保護下進行操作。
14.?支柱時要注意附近工作人員的安全。正規支柱未打上之前不準回掉臨時支柱。
15.?支柱必須放在實底上,且有100~200mm的柱窩。支柱時要拉線打直,不準使用折損或失效的支柱。
16.?支柱前要根據支柱的位置,在底板挖出100~200mm的柱窩,將柱打緊打牢。
17.?支柱時要倆人一起協同操作,一人撐柱,一人支鉸梁,用升柱液壓槍將支柱升緊升牢,達到不小于90KN的初撐力。支柱必須打得迎山有勁。
18.?有損壞的支柱要及時更換。放炮崩倒的支柱要及時支好。待煤出完后,必須及時打好支柱,嚴禁空頂作業。所有支柱必須架設牢固且迎山有力,支柱必須打緊打牢,并成排成線。嚴禁在浮煤浮矸上架設支柱。嚴禁在控頂區域內提前摘柱,放炮或其它原因碰倒的支柱必須立即恢復或更換。
19.?回柱前,回柱人員必須對放頂的安全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清理好退路,確保退路暢通后,方可進行回柱工作。回柱時必須指定有經驗的安全員現場觀察頂板,回柱時采用手搖回柱器進行回柱。
20.?回柱前要檢查周圍頂板、補齊并打緊打牢支架,清理好退路,再開始回柱。
21.?回柱要兩人配合,一人回柱一人觀察頂板。回柱時必須在支架完好的安全地點進行工作,要清理好后退路,打好護身柱,并告知在附近工作的其他人員。
22.?回柱順序按自下而上,由里向外的方式回撤。當頂板來壓和遇到其他險情時,要停止回柱,待處理安全后再回撤。
23.?回柱前要詳細觀察頂板的滑紋變化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回柱方法。
24.?回柱時,人退到護身柱后側。然后用不短于1m的長柄錘打松柱鎖,發出信號,拉出柱子。
25.?當回到最后幾棵壓力集中的支柱時,要先打好打牢臨時支柱和護身柱后,人員撤到安全地點,然后再行回撤。其范圍內不得做與回柱無關的工作。
26.?回柱時,附近不準有行人通過。從回柱地點起,上下20m范圍內,除回柱人員外,不得有其他人員停留或工作。
27.?正規基本柱子未支齊前,嚴禁摘回放頂線一排的柱子。
28.?回柱過程中如果頂板突然來壓,要迅速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等頂板穩定后再進入工作地點繼續回柱。
29.?回柱要嚴格執行:一問(問頂)、二松(松懸矸)、三清(清后路)、四支(支好叢柱、戧柱及木垛)、五喊(喊附近人員注意)、六回(回支柱頂梁)、七運(運出支柱、頂梁)、八豎(回出的支柱、頂梁豎放)。
30.?回柱子過程中遇到死柱時,要用掏底或松頂的方法回出,嚴禁放炮回柱子。
31.?回出的支柱、鉸梁,要及時運到二、三排支柱之間站立碼齊。不要堵住人員后退的退路和工作面人行道。
32.?回柱時,回柱工作不能與生產班同段平行作業。
33.?回木垛時,采用回柱器回撤,回撤時用回柱器拉鉤套住木垛中部的1根方子木將木垛拉垮,再用長柄工具將方子木抓出。
34.?回柱時,發現頂板有大面積來壓征兆時(如:頂板掉碴嚴重,頂板發出斷裂聲,煤壁內發出炸裂聲,煤壁翻幫嚴重等),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工作面,到安全地點。
35.?每班必須有帶班礦長、帶班隊長、安全員、瓦檢員現場值班負責安全工作。
36.?其他嚴格按《10503采煤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及相關管理規定執行。
篇3:工作面過頂板破碎帶安全技術措施
一、背景
我隊307工作面現進風順槽253#-263#皮帶架處,頂板破碎、下沉嚴重,錨索梁嚴重變形,錨桿均已失效,巷道最低高度只有2.0m。由于對該破碎帶已提前補打錨索梁、單體進行加強支護,現勉強能維護住頂板。為確保順利渡過該破碎帶,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因巷道高度低,需提前進行落底,以保證巷道高度達到2.8m。落底時需回撤原先用以加強支護的2.5m單體,每次回撤距離不得超過1.2m。落底完成后應立即用2.8m單體進行支護。
2、巷道兩幫的片幫煤應及時處理,并打好貼幫單體,用板皮剎實,以維護巷幫,防止片幫煤傷人。
3、進風超前應配備足夠數量的2.8m/2.5m單體、鉸接頂梁、尼龍柱鞋、半拉瓜、防倒繩,以便能及時進行加強支護。
4、所有單體支護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307工作面作業規程》、《一號煤礦綜采工作面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相關規定,回采至破碎帶時進風超前支護應采用一梁兩柱形式,支護距離應動態保證達到50m。運輸機機頭至破碎機處,應在轉載機兩側各補打一排單體,進行加強支護。
5、由于頂板破碎、壓力大,回采過程中采空區可及時冒落,故不需進行退錨作業。在渡過該破碎帶時,應恢復退錨作業。
6、乳化泵站、液壓管路應保證完好,所有單體必須達到初撐力,不得使用壞梁壞柱,自卸單體應及時替換。該區域的支護要與破碎帶相適應,減少破碎帶暴露的面積。嚴禁出現空幫、空頂。
7、每班必須有專人現場指揮,抓好現場安全管理,保證支護質量。
8、加密進風切頂線支護,柱距200mm,排距300mm,三排支護,打好戧柱,保證支柱有力、擋矸有效。
9、作業人員在進行支護時應嚴格執行先支后回的原則,嚴禁先回后支、單人作業。支護前應對工作地點進行敲幫問頂、安全隱患排查,保證安全通道暢通。
10、在工作面上、下班交接時,頂底板破碎帶必須重點交接,不得出現一根不合格支柱。
11、工作面移架作業時應采取追機作業方式,堅持帶壓擦頂移架。工作面支架支護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307工作面作業規程》、《一號煤礦綜采工作面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相關規定。
12、其他未盡事宜嚴格安全《煤礦安全規程》、《307工作面作業規程》相關規定執行。
13、所有作業人員應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否則不得下井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