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面搬家期間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采面搬家期間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7109

301輔盤區8101-1綜采工作面即將采完,預計留設煤柱(2101-1巷停采線距回風繞道92米,5101-1巷停采線距回風繞道38.7米),工作面所有設備將撤到301輔盤區8103-1工作面及地面,為保證工作面上網過程及撤離期間的通風瓦斯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工作面撤離期間、尚未封閉工作面風量及通風設施管理

(一)、工作面撤離期間工作面風量

(1)按氣象條件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60×70%×Vcf×Scf×Kch×Kcl(m3/min)

式中:

Vcf--采煤工作面的風速,按采煤工作面進風流溫度取1m/s;

S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斷面積,按最大和最小控頂有效斷面的平均值計算,最大控頂距為5.54m,最小控頂距為4.94m,實際采高為3.2m,所以平均有效斷面積為:(5.54×2.8+4.94×2.8)/2=14.7m2。

Kch--回采工作面采高調整系數,取1.2。

Kcl--回采工作面長度調整系數,取1.2。

70%--有效通風斷面系數。

Q8101-1=60×70%×1.0×5.24×2.8×1.2×1.2

=887m3/min

(2)按瓦斯涌出量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100qcgkcg

式中:Q8101-1--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3/min;

qcg--采煤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平均絕對瓦斯涌出量取:1.13m3/min

kcg--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勻的備用風量系數,取2.0

100--按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的濃度不應超過1.0%的換算系數。

Q8101-1=100×1.13×2.0=226m3/min

(3)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67qcckcc

式中:q8101-1--采煤工作面實際需要的風量,m3/min;

qcc--采煤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平均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取:0.4m3/min

kcc--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勻的備用風量系數,取2.0

67--按采煤工作面回風流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應超過1.5%的換算系數。

Q8101-1=67×0.4×2.0=54m3/min

(4)按回采工作面同時作業人數計算需要風量:

Q8101-1≥4Ncf(m3/min)

Ncf--工作面最多人數(考慮交接班人數),取45人;

4--每人需風量,m3/min。

Q8101-1=4×45=180m3/min

(5)按風速進行驗算:

a)驗算最小風量

Q8101-1≥60×0.25Scbma*

Scbma*=lcbma*×hcf×70%

Scbma*=5.54×2.8×70%=10.9m2

Q8101-1≥60×0.25Scbma*

Q8101-1≥60×0.25×5.54×2.8×70%

Q8101-1≥163m3/min

b)驗算最大風量

Q8101-1≤60×4.0Scbmin

Scbmin=lcbmin×hcf×70%

Scbmin=4.94×2.8×70%=9.68m2

Q8101-1≤60×4.0Scbmin

Q8101-1≤60×4.0×4.94×2.8×70%

Q8101-1≤2324m3/min

式中:Scb--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有效斷面積,m2;

lcbma*--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頂距,5.54m;

lcbmi*--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頂距,4.94m;

hcf--采煤工作面實際采高,2.8m;

0.25--采煤工作面允許的最小風速,m/s;

70%-有效通風斷面系數;

4.0--采煤工作面允許的最大風速,m/s;

c)采取煤層注水和采煤機噴霧降塵等措施后,驗算最大風量

Q8101-1≤60×5.0Scsmin

Scsmin=lcsmin×hcf×70%

式中:

Scsmin--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頂有效斷面積,m2;

lcsmin--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頂距,4.94m;

hcf--采煤工作面實際采高,2.8m;

70%--有效通風斷面系數;

5.0-采煤工作面允許的最大風速,m/s。

Scsmin=4.94×2.8×70%=9.7m2

Q8101-1≤60×5Scsmin=60×5.0×4.94×2.8×70%

Q8101-1≤2905m3/min

經驗算,工作面撤離期間風量為Q8101-1=887m3/min,滿足風速要求。

(二)、工作面已撤退尚未封閉期間風量

根據同煤集團2015年下發的《同煤集團“一通三防”管理規定》中的要求“已撤完設備尚未封閉的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應滿足瓦斯、二氧化碳、氣象條件等規定計算的風量,且最少不應該低于該工作面回采期間實際配風量的50%”,故8101-1工作面在已撤退尚未封閉期間應供風量為≥887×50%=444m3/min。

(三)、工作面通風設施管理:

1、根據工作面設備拆除及設備運輸路線,該工作面撤離期間需對現通風系統進行調整,具體調風步驟如下:

(1)在2101-1巷口構筑1組壓力平衡風門;

(2)拆除2101-1巷回風繞道內臨時密閉墻,再構筑1組調節風窗;

(3)拆除5101-1巷口1組壓力平衡風門,并對其回風繞道內調節風窗進行調控,保證5101-1巷有效進風量和301輔盤區尾巷系統風量。

(4)調整后通風路線

5101-1巷(進風)→8101-1工作面→2101-1巷(回風)→2101-1巷回風繞道→301輔盤區?;叵?/p>

2、根據該區域通風系統分析,控制影響該面的通風設施主要有:2101-1巷的壓力平衡風門2道、回風繞道的調節風窗2道以及5101-1巷回風繞道2道調節風窗,以上通風設施對保證該面系統穩定極為重要,任何人都不得隨意損壞通風設施或將兩道風門同時打開,以防風流短路,威脅工作面安全。

3、待工作面頭支架撤離后,由綜二隊負責在其位置及時打兩個“井”字形木垛;在靠近工作面煤壁再打一個“井”字形木垛。

4、若2101-1巷的兩道風門由于受進出設備影響,風門經常時開時關容易造成工作面風流不穩定,由通風隊負責可增設兩道臨時控風設施,減少風門漏風以保證工作面的有效風量。

5、在此期間每班由綜采二隊負責看管風門,瓦斯員負責監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通風區值班人員。

三、瓦斯及防滅火管理:

1、通風瓦斯管理

⑴成立通風瓦斯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張林

副組長:李清海

成員:宋紅龐永姜守功王潤生雷儒

谷偉魏振華馬偉棟馬志軍李建

梁果平張軍葛全喜李平趙興義

張德明謝前進王文官

領導組成員在組長、副組長的領導下,積極工作,按要求跟班巡檢,及時處理現場隱患,并填寫隱患排查治理表。

⑵瓦斯治理檢查

①每班設專職瓦檢員加強對該地段的瓦斯檢查。瓦檢員必須持證上崗,每班巡回檢查不少于3次;在機尾施工絞車窩及做撇角前,必須監護好溜尾的瓦斯,只有瓦斯濃度低于0.6%時,方可進行施工。

⑶瓦斯監測系統管理

①工作面在停采前(上網前及上網過程中)各類傳感器必須到位。

②工作面倒通風系統后,監控中心在撤架地點安設CH4、CO、O2、溫度傳感器各一個(傳感器隨支架撤退不斷移動),在回風順槽靠工作面側和回風流中按規定安設CH4、CO、O2、溫度傳感器各一個,上述傳感器的報警值、斷電值、復電值嚴格執行一通三防管理的有關規定,通風區派專人對監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

③進入8101-1工作面的跟班區隊長、技術人員、班長、安監員、流動電鉗工等必須配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并能正常使用。

2、防滅火管理

(1)、工作面撤離期間通風區要做好采空區氣體的監測和化驗,做好煤炭自燃預測預報分析報告。

(2)工作面撤架期間,綜二隊在撤架處掩護支架上安設一組氣霧噴霧裝置,要求噴嘴不少于3個,霧化良好,阻化劑溶液配比合理,使溶液霧化后能隨風流進入撤架后采空區,有效防止撤架后塌落煤體氧化自燃。

(3)、所有設備撤離后,由專業施工隊組負責在45天內完成采空區封閉工作。

四、發生火災、瓦斯事故避災路線:

當工作面發生火災、瓦斯、煤塵事故時,位于事故地點進風側的人員應迎著風流撤退;位于回風側人員可佩戴自救器,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捷徑進入新鮮風流中;正常通風情況下,撤退路線如下:

8101-1工作面→5101-1巷→301輔助皮帶巷→貫眼→301輔助軌道巷→301二斜井底車場→西大巷→二號進風井→地面;

五、本措施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有規定執行。

篇2:H礦掘進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金沙縣城關鎮祁興煤礦來礦對我礦的“頭、面”調整,確定為我礦“一采兩掘”,結合我礦實際,現對我礦的通風系統調整如下:一、礦井的通風情況?我礦三進一回,即副井、主井、人行進風井做為進風,總回風做為回風井,礦井主扇機型號為:FBCDZ-8№21,額定功率為:2×110kw。礦井總進風量為:1926m3/min,總回風風量為:2150m3/min。二、作業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情況1、采煤工作面為:1151殘采工作面。2、掘進工作面為:1153-2運輸巷和1153-2回風巷,這兩個作業點進行交錯作業。3、對原1193-2運輸巷作業地點進行密閉。三、全礦井風量用風量情況1、1151殘采工作面需風量風量計算的依據:依據工作面的有關資料提供的相關技術參數。(1)工作面風量計算A.按瓦斯涌出量計算Q=100qgK式中:Q——回采工作面實際需要風量m3/minQg——回采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絕對涌出量1.68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8.064m3/t。K——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系數,一般可取1.2~2.1,本礦取1.5。Q1=100×1.68×1.5=252m3/min。(2).按工作面進風流溫度計算Qwd=60×Vw×Sw×kw=60×1.5×2.0×1.0=180m3/min式中Qw——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m3/min;Vw——采煤工作面風速,按其進風溫度從表1中選取,m/s;Sw——采煤工作面有效通風斷面取平均值,一般取1.5~2m2;kw——采煤工作面的長度系數,可按表2選取;采煤工作面進風流空氣溫度與風速對應表表1采煤工作面進風流氣溫:℃采煤工作面風速:m/s<150.3~0.515~180.5~0.818~200.8~1.020~231.0~1.523~261.5~2.026~282.0~2.5采煤工作面長度風量系數表?表2采煤工作面長度:m采煤工作面長度風量系數:Kw<150.850~800.980~1201.0120~1501.1150~1801.2>1801.3~1.4(3).按使用炸藥量計算Q3=25Aa式中25——以炸藥量為計算單位的供風標準,即每公斤炸藥爆破所需風量稀釋污風。Aa——回采工作面一次爆破使用的最大炸藥量kg。Q3=25×12=300m3/min(4).按工作面最多人員計算?Qw=4×Nw=4×20=80m3/min式中?Qw——采煤工作面需要風量,m3/min;4——每人每分鐘應供給的最低風量,m3/min;Nw——采煤工作面同時最多人員數量,個;(5).按風速進行驗算(1)按最低風速驗算采煤工作面的最小風量Qw≥60×0.25×Sw=60×0.25×2.0=30m3/min(2)按最高風速驗算采煤工作面的最大風量Qw≤60×4×Sw=60×4×2.0=480m3/min式中?0.25——采煤工作面的最低風速,m/s;4——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風速,m/s;Sw——采煤工作面的有效斷面積,m2;(6).按風速驗算采煤工作面的風量為:60×0.25·S采

(3)按一次性爆破的炸藥量計算:半圓拱形斷面采用全斷面一次起爆。故取裝藥最大值。

Q=K×A=25×5.7=142.5m3/min式中:Q—掘進工作面所需風量K—全斷面一次起爆取25A—次爆破最大炸藥量(4)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計算局部通風機安設在集中運輸巷新鮮風流內,局扇參數如下:局部通風機參數表風機型號功率轉速額定電壓風量聲級FBDNO6.0-2×222×22kw2940380/660v525~310m3/min22(5)按風速進行驗算0.25×60×S掘≤Q≤4×60×S掘0.25×60×6.21≤Q≤240×6.2193.15≤Q≤1490.4則Q=152m3/min式中:S掘取巷道的掘進斷面根據風量計算,掘進工作面需風量152m3/min,百米漏風率按5%計算,設計通風距離600m,則局部通風機供風量應大于197.6m3/min。擬選用2臺FBD№6.0/2×22kW局部通風機,可滿足要求,一臺工作(開二級風機),一臺備用;并實現“雙風機、雙電源”和“三專兩閉鎖”,且兩局扇能自動切換。φ600mm膠質阻燃風筒向掘進工作面供風,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于5米。3、同理可得:1153-2運輸巷需風量為:根據風量計算,掘進工作面需風量152m3/min,百米漏風率按5%計算,設計通風距離600m,則局部通風機供風量應大于197.6m3/min。擬選用2臺FBD№6.0/2×22kW局部通風機,可滿足要求,一臺工作(開二級風機),一臺備用;并實現“雙風機、雙電源”和“三專兩閉鎖”,且兩局扇能自動切換。φ600mm膠質阻燃風筒向掘進工作面供風,風筒口到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大于5米。4、其它硐室用風量:我礦井大部分硐室都是串聯通風,因礦井采掘作業點較分散,因此礦井巷道存在一部分洋溢風。計劃風量為:200m3/min?5、全礦井需要風量為:895.2m3/min四、全礦井風量分配計劃:?1、一采區軌道上山風量分配計劃本區域包括用風地點有:1151采煤工作面、軌道上山及絞車房。計劃風量分配為:600m3/min的風量。?2、+723集中巷風量分配計劃本區域包括用風地點有:井下永久避災硐室、1153—2運輸巷和1153-2回風巷。計劃風量分配為:不小于1000m3/min的風量?3、其它地點風量分配計劃井下變電所、水倉等地點計劃風量分配為:150m3/min的風量?4、全礦井主扇風機進風量為:1926m3/min;結合我礦實際計劃各作業地點用風量為:1750m3/min,因此礦井的總進風量能夠滿足礦井各作業地點的風量。五、根據風量分配情況完善相應的通風設施?1、一采區軌道上山及運輸上山的通風路線?第一線路:副井→井底車場→軌道上山→+769軌道石門→1151運輸巷→1151運輸機巷→1151殘采工作面→1151殘采工作面回風巷(作業的采面)→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線路約配風量為:450m3/min的風量,根據這條線路必須在1151運輸巷內設置一組調節風門,才能完成控風的目的。?第二線路:進風人行井→運輸上山聯絡→巷軌道上山絞車房→通過絞車房的調節風門(利用此風門才能控制風量)→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線路約配風量為:150m3/min的風量。2、1153-2運輸巷作業點的通風路線副井→井底車場→進風行人井的部分風同時進入+723集中巷(此巷配風量為不少于800m3/min,并在1153-2運輸石門20m前安裝局部壓入風機)→1153-2運輸石門→1153-2運輸巷→1153-2運輸巷磧頭→1153-2回風上山→集中回風巷→1101回風上山→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巷需要風量為200m3/min。3、1153-2回風巷作業點的通風路線?副井→井底車場→進風行人井的部分風同時進入+723集中巷→聯絡巷(此巷配風量為不少于400m3/min,并在1153-2回風巷20m前安裝局部壓入風機)→1153-2回風巷→1153-2回風巷磧頭→集中回風巷→1101回風上山→回風上山→進入總回風上山→地面風井。此巷需要風量為200m3/min。4、以各通風系統符采區分區通風,采掘工作面形成了獨立通風系統。六、通風系統調整的安全措施1、準備好通風系統調的各種材料、測風工具和調整通風系統有的設備和人員。2、成立通風系統調整的機構,地面指揮由總工程師擔任,井下現場指揮由通防副總負責。3、在調整通風系統期間,禁止以通風系統調整有關的人員入井。4、對1153-2運輸巷和1153-2回風巷各地點局扇進風流中安設瓦斯傳感器,斷電值瓦斯濃度為0.5%,斷電范圍為1153-2運輸巷或1153-2回風巷的所有電器設備。5、每班必須加強各局扇風機的檢查,按要求搞好斷電試驗。禁止拉循環風。

篇3:某單回路供電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接長武縣供電分公司通知,慶陽供電公司110kv長慶橋變110kv母線進行檢修,計劃檢修5天(2014年5月7日至5月11日),檢修期間110kv亭口變為單電源供電方式,礦區受此影響供電可靠性降低,為確保單電源供電期間礦井供電系統及通風瓦斯系統正常,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單回路供電期間供電通風管理安全技術措施

1、單回路期間,機電部、各施工項目機電負責人、區隊長及機電負責人電話必須保證24小時暢通。

2、各施工項目部、區隊做好分管區域供電系統巡回檢查工作,確保各區域供電系統正常運行。

3、立井提升絞車、臨時泵房排水泵等大功率設備開啟前,必須進行詳細檢查,防止設備異常時開啟設備對電網造成沖擊,影響整個電網供電。

4、機電隊必須對礦井主要通風機(包含備機)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各施工單位必須對各自的用電設備及絞車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發現問題及時向礦調度匯報。

5、機電隊在主扇單機運行期間要加強主扇運行管理工作,主扇司機必須嚴格按照上崗要求進行操作、遵守現場交接班制度,做好臨時主扇房巡回檢查工作,每一個小時對主扇運行電流、電壓等情況進行記錄,若發現問題或停風時,必須立即向礦業公司調度室及相關部門匯報。

6、中煤49處孟村項目部、中煤31處孟村項目部,必須加強井下局部通風機的管理,局部通風機實現“三專兩閉鎖”、自動切換、自動分風,并設專人看護。每天進行1次風機切換,并掛牌管理。

7、通風隊井下瓦斯檢查員要定時檢查各地點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以及通風設施完好情況;時刻注意所轄區域內風流及風向變化情況,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向礦調度匯報,各施工單位必須確

保每個掘進工作面有一部電話,瓦斯員完成檢查完瓦斯工作后呆在電話附近待命。

8、測風員加強對井下風量的測定和通風系統檢查工作,發現問題或出現風量減弱和風向倒向時,及時匯報通風部、調度室。

二、礦井停電停風應急措施

1、長慶橋變單回路供電期間,若另一回路發生停電事故,將造成孟村礦業公司全礦范圍停電,停電后,機電部立即聯系胡家河投運大唐電廠至胡家河110KV變電站保安電源,保安電源恢復后,立即恢復臨時主扇房、立井提升絞車、井下各局部通風機及臨時排水泵房供電,其他負荷在沒有機電部通知下,不得擅自恢復供電。并聯系110KV亭口變電站,確定供電恢復時間,供電恢復后,聯系調度室恢復礦井所有負荷供電。待供電恢復后,先恢復臨時主扇房、主井及風井立井提升絞車供電。

2、礦井出現停電,主要通風機停機后,由礦調度室通知中煤31孟村項目部安排專人打開主井口兩側風門,將風門固定牢固并安排專人看護,屆時礦井進行自然通風。

3、礦井若出現局部通風機,掘進工作面停風情況時,工作面瓦斯檢查員應迅速將各掘進工作面的所有人員撤至進風大巷,并在各掘進工作面回風口設置柵欄,揭示警標,防止人員誤入,人員撤離時,將電源開關把手打至零位。若全礦井出現停電停風,由礦調度室通知各施工單位將其掘進工作和其它工作地點的人員撤至副井底。

4、礦井主要通風機恢復供電運行后,待礦井風流穩定,由瓦檢員負責檢查停風區域的瓦斯情況,測風員測定礦井風量,并向礦調度進行匯報。

5、礦井恢復供電后,經瓦斯檢查員檢查,在瓦斯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情況下,井下應逐級進行送電,先對各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送電進行瓦斯排放。

6、各施工單位應按照瓦斯排放措施進行排放瓦斯。

(1)瓦斯排放順序:401101工作面高位瓦斯抽放巷--401101工作面回風巷--401101工作面膠帶運輸巷反掘--401101工作面膠帶運輸巷--401101工作面回順聯絡巷--401101工作面措施巷

(2)瓦斯排放順序:401盤區膠帶運輸巷--上倉斜巷,除參加排放瓦斯人員外,其他人員在401盤區膠帶運輸巷、上倉斜巷排放瓦斯工作未結束前,嚴禁進入401盤區膠帶運輸巷、上倉斜巷掘進工作面。只有在401盤區膠帶運輸巷、上倉斜巷掘進工作面及回風流瓦斯濃度同時降至0.5%的情況下,方可401盤區膠帶運輸巷、上倉斜巷掘進工作面送電。

(3)停風區中瓦斯濃度最高小于0.8%和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小于1.5%,局部通風機開關附近10m的巷道內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由礦業公司通風隊瓦斯檢查員指導施工項目部電工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排放瓦斯。

(4)停風區中瓦斯濃度大于等于0.8%或二氧化碳濃度大于等于1.5%,最高濃度小于3%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礦業公司通風部指揮,通風隊組織人員控制風流排放瓦斯。

(5)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3.0%時,礦業公司通風部必須制定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專業救護隊進行瓦斯排放。

7、各停風區域恢復通風后,方可向其它電器設備進行送電,只有當電器設備及其開關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開啟。

施工項目部按照瓦斯排放措施排放瓦斯。

9、其他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