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安全技術要求
1.范圍本技術要求規定了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產品分類、規格型號、技術要求、檢驗規則等內容。本技術要求適用于在煤礦井下使用的外徑不大于80mm的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安全標志管理。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8094水膠炸藥GB18098工業炸藥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的測定GB28286-2012工業炸藥通用技術條件GB/T10111隨機數的產生及其在產品質量抽樣檢驗中的應用程序GB/T14659民用爆破器材術語MT61-1997煤礦許用炸藥井下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規則MT519煤礦許用導爆索MT558.2-2005煤礦井下用塑料管材第2部分:聚氯乙烯管材MT/T934-2005煤礦許用炸藥煤塵—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WJ9066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3.?產品名稱與型號3.1產品名稱??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3.2規格型號??藥柱的規格一般為:??a)藥柱外徑:40mm±1mm;50mm±1mm;63mm±1mm;75mm±1mm。b)藥柱長度:1000mm±10mm。4.?技術要求4.1基本要求??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應以不低于三級煤礦許用水膠炸藥為主裝藥,藥柱中起傳爆作用的部件安全度應符合MT519的要求,產品配方及生產工藝條件應通過設計定型。4.2性能?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主要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主要性能指標序號項目性能指標1主裝藥密度g/cm30.90~1.252爆速m/s5500~70003可燃氣安全度(以半數引火量計)g≥5004煤塵—可燃氣安全度(以半數引火量計)g≥2505抗爆燃性合格6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L/kg≤507裝藥管表面電阻Ω≤1.0×1098裝藥管強度MPa≥0.039保質期d120注:保質期自炸藥制造完成之日起計算。4.3外觀?藥柱應無破損、無漏藥現象。4.4規格?應符合3.2的要求。5.?試驗方法5.1可燃氣安全度直徑小于等于50mm的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產品按MT61-1997的規定進行。直徑大于50mm、小于等于80mm的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產品按《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臼炮法)及判定規則》(見附件)進行。5.2煤塵-可燃氣安全度按MT/T934-2005要求進行。5.3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按GB28286-2012要求進行。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外徑大于40mm的,可改裝成外徑為40mm的試樣。5.4裝藥管強度試驗??按MT558.2-2005進行。允許以空裝藥管進行試驗。5.5傳爆體可燃氣安全度?按MT519要求進行。5.6主裝藥密度等項目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主裝藥密度、爆速、抗爆燃、裝藥管表面電阻、外觀、規格檢驗按WJ9066要求進行。5.7保質期按表2對應性能項目的試驗方法進行。6.檢驗規則6.1檢驗分類?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6.2檢驗項目?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的項目見表2。表2?檢驗項目序號檢驗項目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技術要求章節號試驗方法章節號1主裝藥密度●○4.25.62爆速●○4.25.63可燃氣安全度●—4.25.14煤塵—可燃氣安全度●—4.25.25抗爆燃性●—4.25.66炸藥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4.25.37裝藥管表面電阻●○4.25.68裝藥管強度●—4.25.49傳爆體可燃氣安全度●—4.15.510外觀●○4.35.611藥柱規格●○4.45.612保質期●—4.25.7注:“●”表示必檢項目,“○”表示逐批檢驗項目,“—”表示不檢驗項目。6.3型式檢驗6.3.1型式檢驗項目見表2。6.3.2抽樣樣品按GB/T10111規定的方法隨機抽取,抽取的樣品總量不少于30m。6.3.3判定規則與復檢規則??所檢項目的判定規則與復驗規則如下:a)所檢驗的項目均符合本技術要求規定時,判定為合格。??b)主裝藥密度、爆速、裝藥管表面電阻、裝藥管強度試驗、外觀、藥柱規格六項中若有二項測定結果不符合本技術要求的規定,則判定為不合格。若有一項測定結果不符合本技術要求的規定,應對不符合規定項目進行加倍復驗,復驗結果均符合本技術要求的規定時,仍判定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c)炸藥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抗爆燃性、可燃氣安全度、煤塵—可燃氣安全度、傳爆體可燃氣安全度五項中若有一項測定結果不符合本技術要求的規定,或質量保證期性能驗證試驗不合格,則判定為不合格。6.4出廠檢驗6.4.1組批規則??每個檢驗批應具有相同的原材料、結構、工藝、設備等條件,并在相近的時間內制造的同規格產品組成。6.4.2抽樣方案??檢驗樣品按GB/T10111規定的方法隨機抽取,允許在包裝過程中的不同部位抽取。樣品總量應不低于10m。6.4.3判定規則??出廠檢驗項目見表2,所檢驗的項目均符合要求時,判定提交檢驗批為合格。否則,判定提交的檢驗批為不合格。
篇2: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規則
1適用范圍本文件參照MT61-1997《煤礦許用炸藥井下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和判定規則》、GB18097-2000《煤礦許用炸藥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WJ9066-2010《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制定,適用于直徑不大于80mm的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可燃氣安全度試驗。2方法提要在規定條件下,采用小樣本升降法,將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置于發射臼炮炮孔內爆炸。根據試驗巷道內可燃氣-空氣混合物的引火結果,計算半數引火量,依此判定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可燃氣安全度。3試驗裝置試驗裝置主要由試驗巷道、氣體混合管路、混合風機、排煙通風機、控制系統及發射臼炮組成。其中,發射臼炮為鋼制圓柱體,中心炮孔尺寸為Φ100×1200。其余部件均符合MT61-1997《煤礦許用炸藥井下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和判定規則》、GB18097-2000《煤礦許用炸藥可燃氣安全度試驗方法及判定》的規定要求。4儀器設備、材料a)天平:感量不大于1g。b)數字溫濕度儀:溫度分度值1℃;濕度分度值5%。c)甲烷測定器:分度值0.02%。d)雷管:GB8031,煤礦許用瞬發電雷管。e)試驗用氣:符合MT61-1997。5試驗條件a)試樣采用原藥卷制成,藥溫為5℃~35℃。b)爆炸室內混合氣體中,甲烷體積分數應為9.0%±0.3%,溫度為5℃~35℃,相對濕度不大于80%。c)發射臼炮擴孔率不超過25%。6試驗方法6.1試驗設計a)樣本大小:=6;b)梯距:=50g;c)初始試驗水平():550g。d)升降規則:試樣在當前水平引火,下一次試驗水平減少一個梯距,否則增加一個梯距,不許跳過梯距或保持水平不變。6.2試驗步驟6.2.1每次試驗前,應檢查甲烷測定器的氣密性,并校準零點。6.2.2用牛皮紙密閉爆炸室的敞口端。6.2.3按6.1的要求確定試樣質量,稱取試樣時,應扣減裝藥管的質量。6.2.4將雷管插入試樣一端,深度不小于雷管長度的2/3,采用反向起爆方式,用木質炮棍輕輕將藥卷推入臼炮炮孔底部,量取裝藥后炮孔剩余長度(自由空間),記入原始記錄中。6.2.5將臼炮推至巷道發射口壓緊。6.2.6起動混合風機,向爆炸室充入試驗用氣,測量混合氣體的溫度、相對濕度和甲烷濃度。6.2.7當爆炸室內氣體混合均勻,甲烷含量達到要求時,停止充氣,關閉混合通風機及相關閥門,同時打開卸壓閥。6.2.8連接起爆線路,在關閉混合通風機的2min內起爆。6.2.9檢查受試炸藥是否全爆,如半爆或未爆,本次試驗作廢,重做該水平試驗。6.2.10觀測混合氣體是否引火并記錄。6.2.11開啟排煙風機,同時打開混合風機進氣閥門,開啟混合風機,排除巷道內的炮煙,排煙時間不少于3min。6.2.12將各閥門復位到初始狀態。6.2.13按前述步驟進行其它試驗水平的試驗。7數據處理7.1試驗按下表的格式記錄,引火記為“1”,未引火記為“0”。試驗結果12345671+1*201002-1-102-2-201注:表中“1”表示前兩次試驗因結果相同,在計算半數引火量時應舍去第一次試驗結果,第七次試驗水平的“*”是根據第6次試驗結果虛擬的,即第6次試驗“引火”,則降一個梯距,反之升一個梯距。7.2取試驗序列中自試驗結果相反開始的連續6次,并虛擬第7次試驗結果,按下式計算半數引火量,并將最終結果修約到個位:=式中:—半數引火量,g;—第試驗水平,g;—試驗水平下的試驗次數。8結果判定8.1煤礦瓦斯抽采水膠藥柱的半數引火量合格判定值()為500g。8.2若≥,判定該試樣安全度合格。8.3若->40g,判定該試樣安全度不合格。否則,根據第6次試驗結果,繼續進行6次試驗,再虛擬第13次試驗結果,計算13次試驗水平的半數引火量。若≥,仍判定該試樣安全度合格;反之,判為不合格。8.4若試驗水平升至+3仍未引火,則停止試驗,以>500g作為試驗結果,判定該試樣安全度合格。
篇3:X煤礦瓦斯抽采系統管網安全檢測檢驗規范
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煤礦在用管網及其附加裝置的性能檢驗方法。
本規范適用于煤礦在用管網及其附加裝置的技術性能檢測。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款。
aq1027---2006《瓦斯抽放規范》
gb50471----2008《煤礦瓦斯抽采工程設計規范》
gb/t6111-2003《流體輸送用熱塑性塑料管材耐壓試驗方法》
aq1071-2009?《煤礦用非金屬瓦斯輸送管材安全技術要求》、mt181-1988《煤礦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檢驗規范》、
cj/t225-2006?《埋地排水用鋼帶增強聚乙烯(pe)螺旋波紋管》
《煤礦瓦斯抽采達標暫行規定》《煤礦安全規程》2004版
3.術語和定義
管網----
主管----真空泵入口至干管之間的管路。或至井下泵站出口之間的管路
干管---井下泵站出口與分支管路之間的管路
支管-----抽采工作區域的管路
氣量(流量)----在泵站的動力作用下,泵站出入口中或管網管路中流動的混合氣體
摩擦阻力----在泵站的動力作用下,混合氣體傳輸流動時所遇到的阻力
管徑------指泵站出入口管道內徑和管網管路內徑
4.主要參數和符號
d——管路內徑(mm)
q——管路內混合瓦斯流量(m3/min);
v——經濟流速(m/s),
δ——管路壁厚(mm);
p——管路最大工作壓力(mpa);
[σ]——容許壓力(mpa),
h——阻力損失(pa);
l——管路長度(m);
q0——標準狀態下的混合瓦斯流量(m3/h);
vo——標準狀態下的混合瓦斯運動黏度(㎡/s);
ρ——管道內混合瓦斯密度(kg/m3);
△——管路內壁的當量絕對粗糙度(mm);
po——標準大氣壓力(101325pa);
p——管道內氣體的絕對壓力(pa);
t——管路中的氣體溫度為t時的絕對溫度(k);
to——標準狀態下的絕對溫度(k)
t——管路中的氣體溫度(°c)
h1——瓦斯管路的局部阻力(pa);
ξ——局部阻力系數,見表1;
ρ——管道內混合瓦斯密度(kg/m3)
ν——瓦斯平均流速(m/s)
5.技術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管網設計應符合;aq1027第5.4條抽放管路系統要求5.4.1—5.4.10的規定。符合《煤礦瓦斯抽采工程設計規范》gb50471—2008第6.1抽采管路系統選擇的原則的規定。
5.1.2管網材質要求分別滿足主管、干管和支管使用環境及條件的需要。一般多選用鋼管或鑄鐵管,或具有同等性能要求的新材料管材。
5..2.管路管徑、壁厚計算及管材選擇
5.2.1抽采管路管徑可根據主管、干管、分管、支管中不同的瓦斯流量,按下式分別計算:
(5.2.1)
式中:d——管路內徑(m);
q——管路內混合瓦斯流量(m3/min);各類管路的流量應按照其使用年限或服務區域內的最大值確定,并應有1.2~1.8的富余系數;
v——經濟流速(m/s),可取5~12m/s。
5.2.2管壁厚度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采用負壓抽采時,可不計算管材壁厚。
2?當采用正壓輸送時,管材壁厚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聚乙烯管材時,壁厚應按公稱壓力選擇。
2)采用金屬管材時,壁厚可按下式計算:
(5.2.2)
式中:δ——管路壁厚(mm);
p——管路最大工作壓力(mpa);
d——管路內徑(mm);
[σ]——容許壓力(mpa),可取屈服極限強度的60%;缺少比值時,鑄鐵管可取20mpa,焊接鋼管可取60mpa,無縫鋼管可取80mpa。
5.2.3抽采管路管材應符合抗靜電、耐腐蝕、阻燃、抗沖擊、安裝維護方便等要求。
5.3管路阻力計算
5.3.1管路阻力應由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組成。
5.3.2管路摩擦阻力應根據每段管路管徑、流量的不同分段計算,各段摩擦阻力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5.3.2-1)
t=273+t(5.3.2-2)
t0=273+20(5.3.2-3)
式中h——阻力損失(pa);
l——管路長度(m);
q0——標準狀態下的混合瓦斯流量(m3/h);
d——管路內徑(mm);
vo——標準狀態下的混合瓦斯運動黏度(㎡/s);
ρ——管道內混合瓦斯密度(kg/m3);
△——管路內壁的當量絕對粗糙度(mm);
po——標準大氣壓力(101325pa);
p——管道內氣體的絕對壓力(pa);
t——管路中的氣體溫度為t時的絕對溫度(k);
to——標準狀態下的絕對溫度(k)
t——管路中的氣體溫度(°c)。
5.3.3管路局部阻力可按管路摩擦阻力的10%~20%計算。
5.3.4.在計算管路摩擦阻力時,涉及標準狀態下的混合瓦斯運動黏度和混合瓦斯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等參數的取值,可依據管路中瓦斯的濃度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標準狀態下空氣的運動黏度為1.5×10-5㎡/s,密度為1.293kg/m3,標準狀態下純瓦斯的運動黏度為1.87×10-5㎡/s,密度為0.715kg/m3。
用估算法計算局部阻力時,管路系統長,網絡復雜或主管管徑較小時,可按上限取值,后之則按下限取值。局部阻力除采用估算法計算外,還可通過下式計算:
(1)
式中:h1——瓦斯管路的局部阻力(pa);
ξ——局部阻力系數,見表1;
ρ——管道內混合瓦斯密度(kg/m3)
ν——瓦斯平均流速(m/s)
表1各種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數
管件直通
三通分支
三通對管徑相差
一級突然收縮彎頭直通閥90°彎頭閘閥球閥ξ0.301.500.351.102.000.300.509.00實際計算時,可把各種管件局部阻力折算成相當于一定同徑管路長度所產生的阻力,即阻力強度。
一支閥門相當于200d的阻力長度;一支丁形件相當于100d的阻力長度;一支滑閥相當于50d的阻力長度;
一支彎頭相當于10d的阻力長度。以上“d”為內徑。
5.4管路布置及敷設
5.4.1抽采管路應具有良好的氣密性、足夠的機械強度,并應采取防凍、防腐蝕、防漏氣、防砸壞、防靜電和雷電等措施。
5.4.2選用金屬管材時,在安裝前應涂抹防腐蝕劑。防腐蝕材料可采用經過熱處理的瀝青、油漆和紅丹等。
5.4.3在沿巷道底板敷設管路時,應采用高度0.3m以上的支撐墩,并應保證每節管子下面有兩個支撐墩。
5.4.4在敷設傾斜管路時,應采用管卡將管子固定在巷道支架上。在巷道傾角小于或等于30°時,管卡間距宜采用15~20m;在巷道傾角大于30°時,管卡間距宜采用10~15m。當沿立井敷設管路時,應將管道固定在罐道梁上或專用管架上。
5.4.5管路宜平直敷設,并宜減少彎頭等附屬管件,同時宜避免急轉彎;管路應保持一定的坡度,其坡度應根據巷道的坡度確定,不宜小于1‰。
5.4.6當管路敷設在運輸巷道內時,應將管路牢固地懸掛或架在專用支架上,在人行道側管路架設高度不應小于1.8m,管件的外緣距巷道壁不宜小于0.1m。
5.4.7敷設的管路應能排除管路中的積水。
5.4.8井下敷設管路,宜采用法蘭盤或快速接頭連接。法蘭盤中間應夾有橡膠墊,且墊的厚度不宜小于5mm。
5.4.9新敷設的管路應按規定進行漏氣檢驗。
5.4.10當采用專用管道井敷設管路時,專用管道井的直徑應大于管道外形尺寸200mm。
5.4.11管路不得與動力電纜敷設在巷道的同一側。
5.4.12地面管路布置及敷設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避免布置在車輛通行頻繁的主干道旁。
2?不得將管路和其他管線敷設在同一條地溝內。
3?主、干管應與城市及礦區的發展規劃和建筑布置相結合。
4?管道與地上、地下建(構)筑物及設施的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50187的有關規定。
5?管道不得從地下穿過房屋或其他建(構)筑物,一般情況下也不得穿過其他管網,當必須穿過其他管網時,應按有關規定采取措施。
5.5管路附屬裝置及設施
5.5.1主管、干管、鉆場及其他必要地點應裝設瓦斯量測定裝置。
5.5.2鉆場、管路拐彎、低洼、溫度突變處應設置放水器,管路宜每隔200~300設置一個放水器,最大不應超過500m。
5.5.3在管路的適當部位設置除渣裝置和測壓裝置。
5.5.4管路分岔處應設置控制閥門,閥門規格應與安裝地點的管徑相匹配。
5.5.5地面主管上的閥門應設置在觀察井內,觀察井應位于地表以下,并應采用不燃性材料砌成,且不應透水。
5.5.6干式瓦斯抽采泵吸氣側管路中,應裝設具有防回火、防回氣和防爆炸作用的安全裝置。
5.6管路系列規格及技術指標
5.6.1管路系列規格
公稱外徑mm公稱壓力mmpa0.10.60.81.01.251.62.02.5最小壁厚mm12_______2.016------2.02.220------2.22.725----2.02.32.83.432----2.32.93.64.340--2.02.42.93.64.45.450--2.42.93.64.55.66.863-2.33.03.74.65.77.08.575-2.73.64.45.46.88.3io.l90-3.24.35.36.58.210.012.2110-4.05.36.58.010.012.214.9125-4.56.07.49.011.413.916.9140-8.26.78.210.112.715.618.9160-5.87.79.411.614.517.821.6180-6.58.610.613.016.420.024.3200-7.29.511.814.518.222.227.0225-8.110.713.216.320.425.030.4250-9.011.914.718.122.727.833.8280-10.113.316.520.325.431.137.8315-11.315.018.522.828.635.042.6355-12.816.920.925.732.239.448.04002.014.419.023.529.036..216.221.426.532.640.950.060.85002.518.023.829.436.245.455.667.65602.820.226.732.940.650.962.275.56303.122.730.037.045.657.370.085.17103.525.633.841.851.464.578.9-8004.028.838.147.058.072.788.99004.532.442.952.965.281.8.--10005.036.047.658.872.5---
管道規格
公稱內徑
(mm)最小平均內徑
(mm)最大平均內徑
(mm)pc覆層厚度
(mm)鋼帶厚度
(mm)重量
kg/m長度
(mm)1501461721.21.06/.21.08/.61.011/.61.013/.61.216/.21.221/.21.230/.21.533/.51.545/.51.560/.51.870/.81.8109/.81.8119/7
主管路管徑應與泵站入口、出口管徑一致或匹配。請參見某公司-性能表中的入口、出口連接管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