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瓦斯抽排巷封閉安全技術措施

瓦斯抽排巷封閉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8694

一、概述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二百四十條的有關規定,決定對7223瓦斯抽排巷進行密閉,為了確保密閉期間的安全,特制定密閉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后望施工期間嚴格執行。

二、密閉前的準備工作

1、密閉前通風區防火隊要把紅磚、黃沙、水泥等所需材料運送到施工地點。

2、入井前要帶齊所需工具。

3、到達工作地點后,必須由外向里逐步檢查施工地點前后5米的支架,頂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時一人監護一人處理。

4、拆除密閉地點支架時,必須先加固其附近巷道支架,若頂板破碎應先打好托棚,再拆除棚腿,不準空頂作業。

三、施工密閉的安全技術要求

1、掏槽應按先上后下的原則進行,掏槽深度不小于0.3m,見實邦實底掏出的煤、矸及時運走,巷道應清理干凈,保持后路暢通。

2、施工密閉時要找到實底,并留有反水池并保證水流暢通又不能漏風。

3、用磚砌墻時,豎縫要錯開,橫縫要水平,排列必須整齊,砂漿要飽滿,灰縫要均勻一致,干磚要侵濕,墻心逐層用砂漿填實。

4、墻體砌到中上部時要留觀測孔、放水孔、措施孔、鐵管孔伸入密閉墻內1m以上,外口伸出墻體200㎜,外口設閥門,不用時關閉。

5、施工作業高度超過2m時要先搭腳手架,腳手架搭設要安全可靠,保證施工安全。

6、密閉封頂時要與頂幫接實,當頂破碎時托棚或探梁上的原支架棚梁要隨砌墻進度而逐漸拆除,應除去浮煤、浮矸再掏槽砌墻。

7、密閉墻厚度不小于0.5m,砌實后要抹平,墻體四周要抹有不少于0.2m的裙邊并打光壓實。

8、封閉施工后,修護區要盡快進行噴漿,保證墻體嚴密不漏水,噴漿厚度為200mm以上,施工完成后清理好現場雜物。

9、施工期間,現場必須懸掛瓦斯便攜儀,并配有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瓦斯超限嚴禁作業。

10、施工期間必須由施工負責人現場指揮,嚴格按封閉措施要求施工,并注意施工安全與施工質量,跟班人員和安監處人員對施工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篇2: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適用范圍

第一條?本操作規定適用于全國各類煤礦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

第二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應完成下列工作:負責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檢修、校定、充電和收發管理。

?二、上崗條件

第三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四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1、熟悉人井人員的有關安全規定。

2、熟悉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參數。

3、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配備及使用的有關規定。

4、會正確使用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5、掌握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計量標準。

三、安全規定

第五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必須每7天至少進行1次調校,誤差在規定的范圍之內。

第六條?嚴禁在井下拆機修理。

第七條?嚴禁私自拆開修理、查看,儀器的保養、修理等工作,只有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修工才能進行。

第八條?新儀器投人使用前,要先充、放電3次以上再使用。

第九條?維修后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檢定,發給合格證后方可使用。

第十條?使用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每年至少進行1次檢定,檢定要送有資質的單位進行。

第十一條?標準氣樣的存放使用,要符合規定要求。

四、操作準備

第十二條?保持室內清潔、明亮、干燥,準備好常用工具儀表、材料及工作臺。

第十三條?對便攜式瓦斯報警儀進行表面清潔,除去粘有的煤塵等雜物。

五、操作順序

第十四條?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下列順序進行:

維修:儀器檢查+故障排除+修理+標定+登記備檢。

發放:儀器檢查甘按規定發放+回收+檢查+存放登記。

?六、正常操作

(一)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發放

第十五條?發放前,先打開開關預熱l5min后,顯示器為零若有偏差,可以調整電位器給予校正,使其指示為零。

第十六條?發放前必須進行電壓檢查。如顯示欠壓或電池電壓不足,要重新充電。電池電壓不足時,不準投入使用。

第十七條?對維修的儀器各部分的檢查,應按照”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檢查維修”部分進行操作。

第十八條?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必須佩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人員,發放儀器,不得借故不發。按牌發儀器,進行登記,發完后將儀器牌掛到相應位置。

第十九條?交回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時,發放人員應將其領取儀器牌還給使用人。

第二十條?對收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應檢查、維護,使其符合規定的要求。還要使儀器干凈,外觀完好、結構完整、附件齊全,各調節旋鈕能工常調節,電源開關應靈活,顯示部分應有相應顯示,動作部件應能正常動作。

第二十一條?對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及時充電。

第二十二條?對當班使用并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因故末檢查完的,在交班時要交代清楚下一班檢查。

第二十三條?對當班使用、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進行登記。

第二十四條?對當班使用末交回的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及時匯報,查清原因,提出處理意見。

(二)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維修、檢查、標定

第二十五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要細致檢查,根據先簡后繁、先外后內的原則,壓縮分析故障的部位,再用測量電壓、電阻、屯流的方法,找出故障點。

第二十六條?清理傳感器網上的煤塵時,可用毛刷去塵,不準用濕布,以免損壞催化元件。

第二十七條?充電回路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有:認電源開關接觸不良、充電二極管損壞時,需更換新件。

2、連接線斷線時,焊接連接線。

第二十八條?電源部分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有:

1、電池損壞時,更換新品。

2、連接線斷線時,焊接連接線。

3、放電時間不足8h、有短路時,維修電路。

第二十九條?穩壓電路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顯示值隨電池組電壓下降而下降,穩壓電路有元件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條?傳感電橋的常見故障排除方法:開機顯示小數點或負極性點,黑白元件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一條?通甲烷標準氣體顯示值為負,黑白元件焊反,重新焊接。顯示數字不穩,肋D轉換器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二條?不能報警,報警集成塊壞,更換新品。

第三十三條?換電池時須整體更換,不能用其他類型的部件代替。更換元件時須關機,防止損壞集成塊。

第三十四條?維修過的儀器,必須重新進行檢定,合格后方可投人使用。

第三十五條?零點校準:接通電源,讓儀器穩定后用清潔空氣調準儀器零點。

第三十六條?示值校準:將1.0%的甲烷標準氣體,按儀器規定的流量流人儀器,標校3次,使儀器示值與標準氣體一致。

第三十七條?基本誤差檢定:分別通人1.0%、3.0%的甲烷標準氣體,讀取儀器示值,應分別不超過土0.1%、土0.3%。

第三十八條?用3.0%的甲烷標準氣體檢定儀器的響應時間,吸人時間不超過105,擴散時間不超過305。

第三十九條?用1.5%的甲烷標準氣體檢定儀器的報警誤差,報警設定值與報警時的示值之差應不超過士0.1%。

第四十條?報警強度及信號檢定,報警聲級度不小于75冊,光信號在黑暗申20m處應清晰可見。

第四十一條?位置誤差,儀器在正常位置與位置變動后的零值誤差應不超過士0.1%。

七、特殊操作

第四十二條?維修過程中,如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維修待處理正常后,再進行工作。

第四十三條?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的檢定應按要求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

第四十四條?檢定條件:環境溫度15~35C,相對濕度小于85%,大氣壓力86~106kPa,周圍無影響檢測的干擾氣體。

第四十五條?外觀及通電檢查:儀器外觀完好,結構完整,附件齊全,連接可靠,電源電壓符合儀器工作要求,并有欠壓指示燈,儀器各調節旋鈕應能正常調節,儀器測量值的指示器應清晰無缺陷。

第四十六條?儀器校準:檢定前,被檢儀器、檢定用甲烷標準氣體及配套設備應在同等條件下放置l2h左右。

第四十七條?檢定合格的儀器發給檢定證書,不合格的儀器發給檢定結果通知書,并注明不合格項目,檢定數據應記人原始記錄內,保存期2年,儀器的檢定周期不得超過1年。

?八、收尾工作

第四十八條?做好交接班工作,便攜式瓦斯報警儀臺賬要清楚。

篇3:瓦斯檢查員:技術操作規程

1、瓦斯檢查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2、要愛護儀器儀表,經常檢查和更換藥品,藥品顆粒以3--5mm為宜,儀器有故障時要及時上交處理。

3、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請示報告制度和交接班制度,井下所有檢查地點每班必須檢查兩次,嚴禁空班、漏檢、假檢、交接班時要向下一班瓦檢員交清井下通風,瓦斯等情況,異常情況要特別交待并匯報值班礦長,并認真填寫日報和臺帳。

4、儀器取樣范圍在巷道風流中距頂、底、幫各200mm的范圍內。巷道高冒區內做為臨時檢查,檢查沼氣時在巷道頂部吸取氣樣,檢查一氧化碳在巷道中部吸取氣樣,檢查CO2時在巷道底部吸取氣樣。

5、測定濃度,先測出該地點的瓦斯濃度,然后取下CO2日吸收管后再捏放氣球5-6次,測出CO2和瓦斯的混合濃度,由混合濃度值減去瓦斯濃度值,再乘以校正系數,即為CO2的濃度。

6、檢查空巷或停風地點必須二人同巡回檢查,二人應保持3-5米距離,隨時檢查瓦斯濃度,超過規定界限時,要迅速撤出,并在巷道入、出口增設醒目的柵欄、警標,并立即匯報礦值班負責人。

7、臨時停工地點不得停風,發現有停風點,瓦檢員必須按規程規定分別檢查停工地點內和電動機及其開關附近20m的巷道內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限時,方可恢復通風。

8、瓦檢員在巡回檢查中,發現瓦斯濃度超限時,有權命令作業人員立即撤出危險區域,立即匯報值班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