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清理安全措施
由于主井斜巷沉淀物過多,為了保證主皮帶能夠正常運行,防止設備損壞影響生產。現我單位計劃于2012年6月15日對主井皮帶機下於煤進行一次全面清理,特制定此安全措施,并嚴格按照此措施施工。
1、清理順序井筒由上向下的順序分階段進行清理。
2、清理前要對本班清理的范圍進行防護,皮帶機兩側采用錨網固定,將皮帶機兩側固定牢固,防止矸石滑落造成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
3、每班清理時要安排班組長,班組長對本班將要清理的范圍及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進行貫徹,由班組長負責安排具體清理工作。
4、由于清理過程中皮帶機正在運行,在清理時要特別注意人員與皮帶機之間的安全距離,保證安全施工。
5、由于清理時斜巷內有矸石,在清理過程中必須待皮帶機運行時將矸石清理至皮帶機上,防治矸石從皮帶機下滑造成不必要傷亡。
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完本措施簽字后,按照措施要求進行安全施工。
陜西安拓施工隊
篇2:主井清理梯子間浮煤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
主井井筒配備的梯子間作為是我礦主井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之一,為礦井的重要安全設施,《煤礦安全規程》第十九條規定,安全出口應經常清理、維護,保持暢通。由于主井擔負礦井主要出煤通道,加之長期未予清理,浮煤較厚,經檢查,自主井口以下約200m內共有梯子間55層,煤塵積聚在200-1000mm,積煤量在7t左右,厚重的積煤給加大了梯子間的承重載荷,且使無法滿足安全通道的暢通性,存在安全隱患。為此,決定對主井梯子間進行清理,為保證清理工作安全有序地完成,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施工順序(施工場地簡圖及所需工具圖附后)
施工方法:采用從上至下,逐級清理的順序,清理主井共計55層梯子間。
施工順序:施工自井口首層梯子間開始,順梯子間逐級向下,施工需兩人協同輪流操作,一人清理,一人于安全地點觀察。兩人必須于牢固地點掛好安全帶。每班作業結束后,待清理人員安全升井后,箕斗方可翻轉出渣。
三、勞動組織
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人員配備(7人):絞車司機、井口把鉤工、信號工、清理人員兩人、井底把鉤工、信號工。
施工時間:單班作業,八小時作業制即每天八點班。
質量要求:清理過的梯子間必須見當層底板,并用清掃干凈,不留死角。
四、安全措施
1、參加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施工安全措施,明確清理安全注意事項,確定組織分工;
2、井筒中作業,嚴格執行《井筒作業規程》,并參照《高空作業規范》,并嚴格執行;
3、施工前,必須保證主井底、井口至絞車房的聲光信號完好,否則嚴禁進入井筒作業;
4、主井絞車司機開車前必須詳細驗查絞車完好狀況,不完好不得開車;
5、每班入井人員入井前,必須空罐試運行;
6、施工前,主井底、井口10m范圍不得有閑雜人員逗留,并于顯著位置拉設警戒繩,防止無關人員誤入;
7、施工前,檢查主井箕斗及其轉載皮帶的完好情況;
8、施工前,主井底的噴霧降塵裝置必須完好;
9、施工前,必須把主井口的浮煤及雜物清理干凈,確保主井口周圍沒有雜物件;
10、施工前,主井井底周圍的煤矸、工字鋼、坑木料等必須清理干凈。
11、施工前,井底的躲避硐室內雜物清理干凈,聲光信號及電話安設至硐室內,井底信號工,必須躲避至硐室內打點;
12、施工前,主井底井窩,需用鋼管2500-2600mm鋼管鋪設,鋼管鋪設間距300-400mm,并使用8#鐵絲固定至穩繩梁上,其上鋪設大板,大板緊密鋪設不留空隙,固定至鋼管上,為利于清理可在大板上鋪設皮帶,防止清貨掉落至井窩;
13、進入井筒安全裝備要求:
進入井筒前,所有攜帶入井工具及施工用具必須配備安全掛繩,施工全程掛于防護網可靠位置(包括對講機),施工人員必須配備安全帶、安全繩(不低于20m),且安全繩與安全帶可靠連接,帶好礦燈自救器、手持式對講機,一人帶尖鍬,一人帶滑槽及護板。護板三塊必須捆扎牢固繩系下放。其他未列工具禁止攜帶,入井檢查工作衣口袋不得有任何小件物品。尖鍬木柄為利于操作在500-600mm左右,其上栓繩帶掛鉤,清理時根據情況,合理掛于防護網之上;
14、進入梯子間要求:
?每次清理本層時,安全繩必須一頭拴掛與其上三層的牢靠地點,一頭于保險帶相連,所用工具必須5-6米繩栓下放至清理地點后,人員逐一進入,梯子上不得同時兩人上下。進入首層前,拴好安全繩,由清理人員喊話,并站到安全地點,讓井口把鉤人員,蓋上蓋板,方得作業;
15、使用繩子下放工具至清理層底板,人員逐個下到清理層,站到安全地點后,掛好安全帶,使用對講機喊話,示意井口把鉤工蓋好梯子間入口;
16、一人清理好本層的下行梯子間口周圍浮煤,使用木護板,蓋好下行口。使用對講機聯系,使至箕斗運行至待清理層合適位置(箕斗上口與待清理層底板下方1m左右時)。停穩后從梯子間防護網網格中伸出滑槽,并使用安全鉤掛好(每次伸出滑槽前必須使用安全繩系到護網上直至本次清理結束滑槽拉回梯子間后,才能解掉)。
17、清理時兩人輪流作業,一人站在安全地點(除護板下的出口外的地點)觀察,一人使用尖鍬把浮煤攉到滑槽上,使其自溜至箕斗內,嚴禁直接拋向井筒;
18、本層清理完后,解掉安全鉤,收回護板,解掉安全繩,放置本層合適位置,一人觀察,一人去掉護板,并捆扎好,系上安全繩。把護板、滑槽、尖鍬系好安全繩,逐一下放至下一待清層底板,人員逐一去掉本身安全帶,下到待清層。
19、當班清理結束,檢查工具情況,完好的工具使用安全鉤、安全繩拴固定可靠好后,人員逐一由梯子間升井,一人爬梯,另一人不得在梯子上或者梯子間下口逗留。損壞的工具必須拴好,待不拿工具人員升井至地面后,方可由梯子間帶至地面;
20、待55層梯子間清理過后,方能清理落至井底的浮煤;
21、清理人員所需工具必須繩系下放至每層梯子間平臺,嚴禁扔、竄等無安全繩的方式移動、下放工具;
22、每班施工前,必須準備好使用工具,佩戴礦燈、自救器、安全帶,并檢查其安全、可靠性;
23、每班施工前,檢查聲光信號的完好性,并進行試聯絡,確保安全可靠;
24、每班施工前,準備好井筒間通訊用的手持式對講機,并與井口信號工、絞車司機試講通訊,保證通訊可靠;
25、作業人員到達待清層后,首先觀察周圍環境的安全情況,有不安全情況時應先排除再作業;
26、清理間歇休息時,不能在護欄不完好處的地點,應選擇已清理好的較平整的地方,且不準在梯子間嬉耍打鬧。
27、清理過程中發生異常情況時跟井口信號工聯系,遇有緊急情況及時向聯系絞車司機并地面報告,采取措施,必要時選擇撤離。
28、清理期間提升機司機集中精神監聽對講機和信號,聽清遵從施工人員的信號指示,不得隨意開、停車;
29、下部個別層,淋水底板濕滑,時刻注意腳下,防止摔倒;
30、清理期間,井底打開噴霧降塵設施,降塵;
31、清理期間,遇有防護網開焊或者松動的,檢查其牢靠程度,確定可靠的才能固定滑槽;
32、清理期間,井口除井口把鉤工、信號工外其他人員不得作業和逗留,每天入井前清理井口周圍的雜物;
33、清理期間,井底把鉤、信號工,只準在井底躲避硐內打點,直至當班清理人員全部升井后,方可出躲避硐升井;
34、其它注意事項:
(1)從事井筒施工作業的人員,必須進行身體檢查合格。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及其他不適宜井筒作業的人,一律不準從事該作業。
(2)所有施工及相關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考試合格后方可作業。
(3)攜帶工具都應配備安全繩,作業期間不得把工具隨意放置,不用時應找適當位置放好,并用繩索捆綁牢靠。以免掉入井中。
(4)作業前應仔細檢查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鐵鍬、護板、滑槽等,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應立即改進或拒絕作業。
(5)作業只能由上至下逐層進行,不得上、下層同時進行作業。
(6)其他其它嚴格執行有關規程規定及審批意見。
五、避災路線:
1、發生災變及其他危險狀況時,施工人員要沉著冷靜,分清何種災變,災變初期要積極搶救,并向地面進行匯報,災變不能控制時,主井梯子間→地面,逃生撤退。
篇3:主井煤倉清理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根據井下生產實際情況,保證煤倉儲煤量,經礦領導研究決定,需要對主井煤倉進行清理。為了保證安全生產,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技術要求
1、將煤倉從上到下層層清挖,清挖到幫、到底。
2、先清虛煤,如有必要再放炮,但必須經礦領導研究同意后另行補充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3、施工時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
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施工前煤倉上口所有電器設備必須停電,并派專人看管。
2、清倉前,必須放空煤倉,專職瓦檢員先對倉內CO、CO2、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允許施工人員進入工作。
3、施工前,施工隊首先準備好所有工具,具體為:軟梯、短梯、保險繩、保險帶、鏟子、手鎬、風鎬等。
4、施工前,施工隊先將煤倉口附近10m以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并檢查煤倉硐室頂部是否完好,如有不安隱患,應先進行處理好后,方可進行清挖。四、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時,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確保施工安全。
2、每個工作人員下倉及升倉前,必須由跟班隊長和現場班長詳細檢查棕繩、綰結乘坐的繩套及保險帶,是否有損傷,是否完好、合格、帶卡是否能夠卡嚴卡實,繩套是否綰正確,若有問題,必須立即更換。
3、施工過程中煤倉上口必須安排一名專職人員佩戴好保險帶進行把口警戒和監視上下人員繩子運行情況,不得與煤倉入口四周摩擦,跟班隊長嚴格檢查落實到位。
4、向下吊放工具時必須捆綁牢靠,拉繩人員必須精力集中確保安全,必須做到進倉時先下工具后下人,出倉時先上人員后上工具。
5、每次下倉人員以3-6人為宜,清挖工具為長釬子、鎬和鋼锨。先下1人將人員作業站立腳底及四周活矸虛煤清理干凈再通知安排其他作業人員下去清挖。人員之間應相互聯系、相互配合,且間隔不小于2m,確保相互不干擾保險帶與棕繩固定牢靠。
6、清挖工作要確保質量,煤倉倉壁、倉底的所有銹煤及其它雜物必須清理干凈,不留死角。如有短坑木、椽子等物品,必須用繩捆好拉到倉口上面,然后擺放到10m以外安全的地方。
7、施工人員往上拉人員、工具或雜物時,倉底其他人員必須靠倉壁站立,避免砸傷。
8、清挖過程中,必須由一人專職負責觀察清挖頂部倉壁四周情況,發現異常立即通知倉內人員躲避或撤出。
9、施工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檢儀,如倉口下1m處瓦斯濃度大于0.5%時嚴禁作業,撤出人員,并及時向調度室匯報。
10、施工隊必須有專人看管溜煤嘴,溜煤嘴應處于常開狀態(有人作業時允許開500mm寬),確保煤倉下口不堵塞,以保證煤倉正常通風,發現煤倉下口堵塞,倉內人員必須立即撤出煤倉。
五、組織措施
1、施工前,施工隊必須組織工人認真學習本安全措施,否則不準施工。
2、施工時,安全監察部每班指派一名責任心強的專職安全員和瓦斯檢查員到現場跟班,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要求施工隊整改。
3、施工時,施工隊必須安排經驗豐富的工人操作,發現險情及時撤人處理。
4、落實隊長跟班制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5、施工中,調度室要及時協調處理施工中的環節問題,處理不了的,必須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解決。
6、施工中,礦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要到現場實地查看,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和本措施落實情況。
六、本措施如有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生產技術部
201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