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化項目多級離心泵排水安全技術措施
煤氣化項目氣化爐解剖工程排水工按照相關規定已逐步展開,現決定采用MD85-45*6型水泵進行排水,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訂本措施。
一、施工單位:煤氣化施工隊
二、施工負責人:梅金生
三、施工時間:2011年10月13日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必須組織所有施工人員學習本措施,并由隊上組織進行考試,做到措施落實,管理落實,責任落實。
所有參與施工人員必須熟知本措施,在施工全過程必須時刻提高警惕,注意施工場所變化情況,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做到自主保安。
2、由于巷道涌水過多,單臺水泵排水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故采用2臺水泵2條排水管路同時排水,在現有排水管路使用的同時另行鋪設一趟排水管路,使排水能力由現在的85m3/h提升為170m3/h,提高排水速度。
3、水泵下放必須采用大型平板車運輸,裝車時首先采用M22螺栓將水泵固定在平板車上,緊固牢固,防止水泵出現滑動。
裝車起吊時,要有專人指揮,檢查起吊裝置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起吊時禁止人員從起吊重物下通過。
4、運輸前需對運輸環節進行徹底檢查,檢查絞車、抱閘裝置、鋼絲繩、信號裝置等是否完好可靠,發現問題必須立即整改。
5、水泵到位后車輛必須停靠穩定,平板車四輪必須用卡軌器抱死,兩側用枕木墊平支實,防止發生側翻。后在平板車繩頭一端使用18.5mm鋼絲繩牢固固定在巷道兩幫,防止發生主繩斷裂。
6、在水泵就位安裝前,管路安裝必須首先完成,禁止水泵運輸和管路安裝在巷道內同時進行,管路施工作業前必須先清理干凈作業地點周圍阻礙施工及影響人員視線的障礙物,清除積水污泥,防止人員跌倒。施工現場設專人指揮,號令統一,協調一致。井筒以及軌下斜巷安裝管路時兩端必須設立警戒,施工器具放置可靠,防止材料及設備滾落、滑動。管道鋪設應在巷道底板水平以上使用8#鐵絲牢固固定在巖幫,鐵絲在管道上纏繞不得少于4圈,間距不大于3m。管路固定后不允許產生滑動,同時必須防止管路懸空。
管路入井運輸時,采用人力搬運,搬運時三人協作,兩端各一人,中間一人,由前段一人發布指示,三人口號一直,步伐相同,互相保護,保證安全。
管路在斜巷安裝時須由下口開始逐次向上安裝,快速接頭連接時必須檢查密封圈是否完好,如果發現密封圈破損必須更換。
快速接頭上U型卡禁止使用其它物體代替,如鐵絲等,防止管頭飛濺傷人。
6、供電設備(包括啟動器、總饋電開關)等設備檢漏裝置必須投用,整定值符合要求。
7、水泵排水前必須裝設逆止閥及截止閥,防止大揚程水泵運行時產生的流量變化,造成水泵電動機負荷過度而產生的水泵燒毀。排水時必須通過截止閥調節并減小流量,裝設逆止閥防止管道水倒流。水泵底座保持軸向及徑向水平,吸水管垂直高度不得大于3m,彎管上平面不得高于水泵進水口法蘭,防止發生汽蝕。
8、水泵啟動及運行時所有人員都必須遠離水泵及排水管高壓膠管,防止管道初次承壓導致部分接頭斷開,危及人員安全。
9、排水管出水口必須用鐵絲固定,防止出水口膠管飛濺傷人,同時要求安排專人定時檢查。
10、水泵初次運行現場必須有專人負責帶隊,檢查現場安全及施工,監視水泵運行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停機處理,保證安全運行。正常運轉中操作人員不能離開工作崗位,保證設備運轉正常。
11、其它未盡事宜以《煤礦安全規程》為準執行。
篇2:離心泵潛水泵成品酸泵污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保持設備清洗、完整。
2、定期按加油要求加換潤滑油、油浸潤滑離心泵加36#機械油,油面應保持在油窗2/3位置,3個月換油一次。油脂潤滑離心泵加鈣基潤滑脂第一次工作80小時后清洗軸承換油一次,以后每工作2400小時換油一次,每次換油量為油腔的2/3。成品酸泵加注一次,6個月清洗更換一次。污水泵加注鋰基潤滑脂。工作100小時加注鋰基潤滑油,軸承200小時加注一次,填料套每天加注一次,每500小時清換油一次。
3、填料室應保持盤根保滿,冷卻水應控制在每分鐘不大于20水滴,并根據密封狀況增補或更換填料。
4、運行中泵溫升允許40℃,表面溫度不得超過70℃,電機繞組允許溫度為65℃,電機軸承允許溫升為55℃,電源電壓允許波動范圍±5%。潛水泵電壓允許波動范圍±5%。
5、各設備的電流指示值不得超過允許值,污水泵不得超過65A;7.5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15A;18.5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37A;11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22A;成品酸泵不超過22A;污水泵不超過11A。
6、水泵啟動前檢查水池水位必須高于加壓泵吸水管(干吸循環泵必須加注引水)打開排氣螺栓,排盡空氣。
7、盤車檢查轉動是否靈活,無卡住、摩擦、撞擊現象。
8、關閉出口閥,使設備在空載狀態啟動,啟動后緩慢天啟,調整至所需位置,停泵關閉出口閥方可停泵。
9、水泵和成品酸泵不得在無水或酸液情況下運行,不得在閘門關閉長時間下運行。需經常檢查填料的密封情況,填料處和各密封點,不允許有滲滴現象,水泵吸水管淹沒深度不應小于0.5米。
10、運行中如發生不正常現象和故障,應按所屬范圍及時處理,禁止故障運行。
篇3:變頻外輸離心泵啟的停運操作規程
JLGC/FC-0054-2013風險提示:螺絲松動或軸承、盤根損壞導致設備損壞,油氣水刺漏;檢查電器設備,易導致觸電;開關閥門時易發生磕碰傷及飛物傷人。操作順序操作項目、內容、方法及要求存在風險風險控制措施應用輔助工具用具1離心泵啟動前準備工作1.1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1.2準備工具、用具:375mm活動扳手,螺絲刀,400mm管鉗,運行牌,排污桶,絕緣手套,試電筆,F扳手防爆工具2檢查2.1檢查機泵周圍有無雜物。2.2檢查各部位的固定螺絲有無松動螺絲松動泵震動確認螺栓緊固到位活動扳手2.3檢查泵體、盤根、軸承盒、連軸器、連軸器防護罩,外觀完好,無刺漏現象油氣水刺漏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4檢查軸承盒油位處于1/2—2/3之間,油質合格(顏色、雜質)機泵損壞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5檢查出口閥門、管線,外觀完好,無滲漏現象,出口閥門處于關閉狀態,轉動閥門手輪,確認閥門能夠開關設備損壞、油氣水刺漏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6聯軸器兩軸是否同心,端面間隙是否合適(為3—8毫米)。盤車3—5圈,看轉動是否靈活,有無卡阻和雜音。碰傷、絞傷平穩操作,禁止用手盤車管鉗2.7打開泵的進口閥門,向泵內灌滿液體,同時打開放空閥門,放掉泵內的氣體后,關閉放空閥門,活動出口閥門。環境污染、設備損壞用桶接放空液體,避免液體飛濺;按規程對泵排氣排污桶2.8檢查調整好泵密封松緊程度,污油管、污油盒有無堵塞現象,污油伴熱系統是否循環碰傷、環境污染正確操作2.9檢查各種儀表是否齊全準確,靈活好用。壓力表不準導致憋壓壓力表完好在校檢期內2.10電工檢查電氣設備和接地保護是否好用齊全,檢查系統電壓在360~420伏之間,檢查三相電是否平衡,合上電源閘刀送電。觸電平穩操作絕緣手套、試電筆2.11與有關單位及崗位進行聯系,做好啟泵前的準備工作憋壓造成泄露聯系確認后開泵3啟動操作3.1打開泵入口閥門,緩慢打開出口閘門(2-3扣)扭傷、飛物傷人、燒電機側身開閘門3.2按啟動按鈕,待泵運轉后,觀察電流變化調整出口。根據生產需要,緩慢調節泵運轉頻率,直至調節滿足生產需要。燒電機觀察電流變化調整出口。3.3檢查前后密封漏失量污染適時調整活動扳手3.4檢查管線、閥門、法蘭是否漏失環境污染認真檢查,及時處理3.5檢查電機組有無震動(0.03—0.05毫米),運轉無雜音3.6觀察處理泵和電機的異常響動、震動、過熱等異常現象設備損壞及時觀察泵和電機運行情況,出現異常現象立即停泵3.7確認泵出口壓力在合理范圍之內油氣水刺漏及時調整泵出口壓力,控制壓力在正常運行范圍之內3.8確認運行電流在正常范圍之內機泵損壞確保運行電流在正常范圍之內,出現異常及時停泵3.9檢查電機軸承溫度,滾動軸承不超過80℃,滑動軸承不超過70℃。定子繞組溫度不超過電機銘牌的允許溫度。燙傷輕輕觸摸迅速離開3.10運轉正常后,隨時注意觀察,防止泵抽空,掛上運行牌冒罐、設備損壞隨時注意觀察油罐液面變化在規定范圍3.11每小時對機組運行情況檢查,隨時錄取各種生產資料和數據,并做好運行全部記錄。4離心泵停泵操作4.1將泵運轉頻率調小,當電流下降時按停止按鈕,然后關閉出口閥門。側身關閘門,電流下降后按停止按鈕手套、F扳手4.2泵停穩后盤車3—5圈碰傷,絞傷平穩操作,禁止手直接盤車管鉗4.3掛上停運牌做好停運記錄運行牌5收拾工具,清理現場應急處置程序:1.磕碰傷、飛物傷人應急處置發現有人受傷后,關閉設備電源,立即呼救,迅速開展救援,情況嚴重的,立即撥打120求救;創傷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醫院救治。2.油水泄漏/刺漏應急處置?首先戴上防毒面具,進入泵房/操作間內立即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檢查漏油氣部位。應視情況導通旁通流程或切換事故流程,不要立即停泵,以防電器打火花引起爆炸。必要時立即匯報,與相關變配電所/崗位聯系,由變電所/崗位切斷該側電源。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3.觸電應急處置發生觸電事故時,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有絕緣性能的木棍棒挑開和隔絕電流;主要救護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情況嚴重的,立即撥打120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