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泵潛水泵成品酸泵污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保持設備清洗、完整。
2、定期按加油要求加換潤滑油、油浸潤滑離心泵加36#機械油,油面應保持在油窗2/3位置,3個月換油一次。油脂潤滑離心泵加鈣基潤滑脂第一次工作80小時后清洗軸承換油一次,以后每工作2400小時換油一次,每次換油量為油腔的2/3。成品酸泵加注一次,6個月清洗更換一次。污水泵加注鋰基潤滑脂。工作100小時加注鋰基潤滑油,軸承200小時加注一次,填料套每天加注一次,每500小時清換油一次。
3、填料室應保持盤根保滿,冷卻水應控制在每分鐘不大于20水滴,并根據密封狀況增補或更換填料。
4、運行中泵溫升允許40℃,表面溫度不得超過70℃,電機繞組允許溫度為65℃,電機軸承允許溫升為55℃,電源電壓允許波動范圍±5%。潛水泵電壓允許波動范圍±5%。
5、各設備的電流指示值不得超過允許值,污水泵不得超過65A;7.5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15A;18.5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37A;11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22A;成品酸泵不超過22A;污水泵不超過11A。
6、水泵啟動前檢查水池水位必須高于加壓泵吸水管(干吸循環泵必須加注引水)打開排氣螺栓,排盡空氣。
7、盤車檢查轉動是否靈活,無卡住、摩擦、撞擊現象。
8、關閉出口閥,使設備在空載狀態啟動,啟動后緩慢天啟,調整至所需位置,停泵關閉出口閥方可停泵。
9、水泵和成品酸泵不得在無水或酸液情況下運行,不得在閘門關閉長時間下運行。需經常檢查填料的密封情況,填料處和各密封點,不允許有滲滴現象,水泵吸水管淹沒深度不應小于0.5米。
10、運行中如發生不正常現象和故障,應按所屬范圍及時處理,禁止故障運行。
篇2:離心泵潛水泵成品酸泵污水泵:安全操作規程
1、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保持設備清洗、完整。
2、定期按加油要求加換潤滑油、油浸潤滑離心泵加36#機械油,油面應保持在油窗2/3位置,3個月換油一次。油脂潤滑離心泵加鈣基潤滑脂第一次工作80小時后清洗軸承換油一次,以后每工作2400小時換油一次,每次換油量為油腔的2/3。成品酸泵加注一次,6個月清洗更換一次。污水泵加注鋰基潤滑脂。工作100小時加注鋰基潤滑油,軸承200小時加注一次,填料套每天加注一次,每500小時清換油一次。
3、填料室應保持盤根保滿,冷卻水應控制在每分鐘不大于20水滴,并根據密封狀況增補或更換填料。
4、運行中泵溫升允許40℃,表面溫度不得超過70℃,電機繞組允許溫度為65℃,電機軸承允許溫升為55℃,電源電壓允許波動范圍±5%。潛水泵電壓允許波動范圍±5%。
5、各設備的電流指示值不得超過允許值,污水泵不得超過65A;7.5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15A;18.5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37A;11千瓦離心泵不得超過22A;成品酸泵不超過22A;污水泵不超過11A。
6、水泵啟動前檢查水池水位必須高于加壓泵吸水管(干吸循環泵必須加注引水)打開排氣螺栓,排盡空氣。
7、盤車檢查轉動是否靈活,無卡住、摩擦、撞擊現象。
8、關閉出口閥,使設備在空載狀態啟動,啟動后緩慢天啟,調整至所需位置,停泵關閉出口閥方可停泵。
9、水泵和成品酸泵不得在無水或酸液情況下運行,不得在閘門關閉長時間下運行。需經常檢查填料的密封情況,填料處和各密封點,不允許有滲滴現象,水泵吸水管淹沒深度不應小于0.5米。
10、運行中如發生不正常現象和故障,應按所屬范圍及時處理,禁止故障運行。
篇3:立式污水泵操作規程
該泵安裝于污泥控制室,負責消化池的污泥投配。
一、起動:
1、起動泵及泵運行時,預熱池泥位必須達2.00M以上。
2、手動轉動泵主軸,手感應輕松、連續、轉動均勻,無明顯卡滯振動感覺。
3、打開進泥閥,并打開進泥管放氣閥和泵體放氣閥,將內部氣體排出,到放氣口液體連續均勻后關上兩放氣閥。
4、起動電機,觀察電流變化及泵起動情況,到達規定轉速后慢慢打開出泥閥門,并調整到工藝要求的工況。
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出現泵體不正常振動或電流達不到要求狀況,則要及時停泵,查明原因,給予排除后再次起動。
兩次起動時間必須相隔15分鐘以上。
二|、運行:
1、泵在運行時操作工應隨時注意檢查運行情況,如有不正常的振動、雜音、空轉應及時停泵檢查。不平穩的運行將嚴重損壞機械密封。
2、絕對避免泵空轉,以免損壞橡膠軸承,并應避免長時間在關閉出口閥門情況下運轉。
二、停車:
1、關閉泵出口管道閥門和泵進口管道閥門。
關閉電源,停止泵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