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煤柱回收安全技術措施
為盡量減少投資損失和煤炭資源損失,按照礦井整合的批復和煤炭行業關井等相關規定、要求,計劃于**年**月**日始,對井筒煤柱組織開拓、回收和井下設備、物資的回撤,力爭**年**月**日前完成礦井關閉工作。為確保礦井煤柱回收期間安全,特編制措施如下:
一、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通風
由于煤柱回收主副風井聯絡巷、石門上山較多,為減少漏風、跑風,以確保工作面風量正常供給,在各聯絡巷分別安設風門、板障等控風設施,通過部分石門上山連接,回風直接進入總回風巷,利用主、副井進風,左翼回風巷作為回風,通過石門回風上山回風直接進入總回,工作面回采順序按照由下至上順序進行推采。
(二)工作面供電
主副井井筒煤柱開拓期間,將中央泵房變電所大型設備全部回撤升井,通過在第一聯絡巷以上15米位置安設移動式變電站,通過各石門上山、聯絡巷作為回收煤柱供電。
(三)提升運輸
主副井井筒煤柱回收,分別在主井兩側安設一部溜子,主井皮帶尾安設轉載溜子,通過溜子直接上主井皮帶,副斜井作為輔助提升運輸;
(四)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的選擇:
1、采煤方法
采用單一煤層傾斜長壁式采煤方法
2、循環進尺
?循環進尺1.0m,日進2個循環。
3、回采工藝
采用放炮落煤、人工裝煤、機械運煤、人工支回柱的回采工藝。
落、裝、運煤方式
1、落裝運煤方式及概述
采用人工打眼,爆破落煤、人工攉煤,溜子皮帶運輸。
2、煤破說明
〈1〉采用MSZ-1.5型手持式電煤鉆人工打眼。
〈2〉采用2#煤礦許用安全炸藥和毫秒延期電雷管爆破,MFB-100型防爆式電容晶體管發爆器引爆。
〈3〉依據實際情況和煤層硬度,如果采高低于1.5m,則炮眼采用對眼布置,眼距0.90m,裝藥量為頂眼300g,底眼525g;如果采高大于或等于1.5m,則炮眼采用三花眼布置,眼距0.9m,裝藥量為頂眼300g,腰眼450g,底眼525g。特殊情況下,如臥底挑頂等,裝藥量可適當增減。
〈4〉采用正向裝藥結構,串聯起爆,炮眼封泥長度不低于0.5m。
頂板管理
1、頂板特性
(1)該煤層屬Ⅱ-Ⅲ級中等穩定類頂板。
(2)頂板下沉量:日常10毫m,最大(來壓時)20毫m。
(3)支柱載荷:日常12MPa,最大(來壓時)24MPa。
2、頂板管理方法
(1)頂板管理方法:
采用3-4排支柱控頂,人工回柱放頂,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2)支護材料選型
支柱型號規格
DZ14-30/100?DZ16-30/100DZ18-30/100?
DZ20-30/100?DZ22-30/100DZ25-25/100
頂梁型號規格1.0m長B型鉸接頂梁
特殊支架材料規格:選用優質落葉松打設木垛
木垛料規格:1200mm×150mm×150mm
(3)支柱工作阻力確定:
初撐力≥12MPa,初工作阻力12MPa,最大工作阻力30MPa,選用平均工作阻力24MPa。
(4)基本支架:
排距1.0m,柱距0.8m。
采用齊梁齊柱正懸臂布置方式,支柱要垂直頂底板,達到足夠的初撐力,頂梁要平直,接頂要嚴實。
臨時支柱要求:
在頂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頂梁下帖煤壁挖柱窩打上臨時支柱(可隔一掛一頂梁);如果頂板壓力大、比較破碎,在攉煤前應棚棚掛梁子,所掛頂梁下距溜子沿(靠煤壁側)不大于400mm處挖柱窩打上臨時柱子,要求支柱支設有力。
(5)特殊支架及要求
①木垛
正常推采時,工作面溜子頭、溜子尾及皮帶巷溜子尾處各架設一個木垛,要求四面見線,接頂有力,架設正規,不得架設在浮煤、浮矸上。頂板完整的地段,如果沿工作面傾斜方向超過10m,老塘懸頂超過2m不落的,要增加木垛加強支護,木垛間距(中-中)8m。
②戧柱
③密集(或叢柱)
④機窩(運輸機)維護
使用調角定位鉸接頂梁(或工資鋼梁3.6m)與單體液壓支柱配合,在生產溜子頭、溜尾上方沿垂直工作面方向各架設四棚大棚,柱距0.8m。溜子頭四棚每根頂梁下都打成對柱加強支護,溜尾四棚支護密度與工作面內一樣。但溜子頭超前硐內的支護密度與工作面內一樣。
⑤充填帶(材料、尺寸及充填方法)
(6)控頂距和放頂步距:
最大控頂距4.2m,最小控頂距3.2m,放頂步距1.0m。
3、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時加強支護措施:
根據我礦工作面推采時,對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情況觀測,為了搞好來壓期間的頂板管理,特制訂以下措施:
〈1〉初次來壓期間,為防止推倒支柱,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且初撐力要達到要求。另外,工作面增設木垛支護,木垛料選用優質落葉松,木垛間距(中一中)8-10m,規格1.2m×1.2m,要求接頂有力,架設正規,待初次放頂結束后,進入正常推采階段,工作面增加的支柱撤出工作面作為備用支柱使用,增加的木垛進行撤除。對于頂板完整的地段,如果沿工作面傾斜方向超過10m,老塘懸頂超過2m不落的,要增加木垛加強支護,木垛間距(中-中)8m。
〈2初次來壓過后,周期來壓期間,要保證戧柱支設正規有力。
4、回柱放頂方法:
〈1〉采用人工回柱放頂,可借用拔柱器輔助回料,正規循環作業時,采用見四回一。
〈2〉回料前正規支柱應支設完畢,且迎山有勁。
〈3〉工作面分段回料,每一小段由下而上,由老塘向煤壁逐棵逐排回柱。
〈4〉回柱時兩人協調操作,一人觀察頂板,一人回柱。
〈5〉回柱時,先打實水平銷,人在頂梁下,用手把卸液,待乳化液卸出后迅速將柱子拉出,然后退下水平銷,將梁子拉出。
〈6〉回出的柱子及時支設在切頂排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
5、上中下安全出口支護要求:
兩巷(三巷)出口超前加強支護不小于20m(靠近煤壁10m內雙排柱,10m外單排柱),均采用金屬鉸接頂梁配合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支護,用半圓木接頂,柱距1.0m,人行道寬度不小于0.8m。兩巷(三巷)超前切頂線至煤壁的支護,采用對柱支護。
6、坑代用品使用管理要求:
〈1〉由驗收員,全面負責支柱、頂梁等坑代用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2〉每班工作結束后,驗收員要清點支柱、頂梁數目,發現遺失及時組織人員尋找。
〈3〉驗收員要全面掌握柱梁的使用和損壞情況,并記錄在日報表上,以備核查。
〈4〉工作面回出的柱子全部支設在新切頂排的頂梁下,梁子立放,損壞的柱梁要及時運出工作面,集中存放以便上井維修。
〈5〉各種坑代用品必須分類碼放整齊,掛牌管理,不得占據人行道。
7、技術安全組織措施
防水措施:由于本工作面仰采,必須嚴防采空區積水滲入工作面。
(1)開拓左翼回風巷時要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原則。
(2)隨時觀察工作面的出水情況,在工作面涌水量驟然增大時及時分析出水原因,及時采取必要措施。
(3)工作面生產過程中要備足排水設備和管路,并加強對排水設備的維修和保養。
(4)加強工作面的水害分析預報。
防火措施
(1)加強工作面通風系統管理,減少采空區漏風,各種擋風設施必須設置齊全并及時調整。
(2)工作面盡可能減少丟頂、底煤現象,浮煤要回收清理干凈。
(3)井下必須使用不延燃皮帶和不延燃電纜。
(4)加強井下放炮管理,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放炮的規定,杜絕不正確的爆破作業所形成的爆破火焰。
(5)井下膠帶輸送機要安裝煙霧報警裝置和灑水裝置。
(6)加強電纜設備和油脂的管理,杜絕失爆現象的發生。
(7)嚴防電纜擊穿及其它電火花引燃煤塵、坑木、油脂等可燃性物質。
(8)變電所(移動變電站)、運輸巷膠帶輸送機機頭等易發生火災事故的場所要備足防火用沙和必要的消防器材。
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搞好采區內各用風地點的風量分配工作,完善通風系統及設施。
(2)及時、安全地處理瓦斯積聚。
(3)加強通風管理。
(4)加強瓦斯檢查和通風管理,工作面無風、微風嚴禁作業,杜絕空班漏檢。
(5)堅持“一炮三檢”制度,正常使用瓦斯斷電儀。
(6)井下供電符合要求,杜絕電器失爆現象。
預防冒頂事故的措施
(1)堅持正規循環作業,工作面不得超寬采煤,最大最小控頂距嚴格按作業規程執行。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3)嚴格支護質量管理,工作面支護質量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化的要求。
(4)加強支護材料管理,支柱損壞要及時上井維修,不得帶病工作,修復的支柱要嚴格進行試壓,不合格的支柱不得下井。
(5)嚴禁空頂作業,放炮后及時掛梁,破碎頂板處要掏梁窩,提前掛梁,梁梁接頂嚴實。
(6)采面放炮要用用毫秒雷管多段放炮,合理布置炮眼,嚴格控制裝藥量,放炮崩倒的支柱必須及時重新支設正規,否則不得繼續工作。
(7)加強采場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管理工作,監測數據要準確,反饋的問題要及時整改。
(8)加強工作面三巷安全出口的支護,端頭支護要符合規程要求,支護密度不得低于工作面里的支護密度。
(9)三巷超前支護范圍不得低于20m,支架正規,接頂嚴實。
過舊巷措施
由于所過舊巷多數都在工作面上方、下方等,特采取以下措施過巷
(1)為保證過巷安全,過巷前適當調采溜子頭或溜子尾,使工作面與巷道形成一定夾角,實現斜交過巷(或跳面過巷)。
(2)在過巷期間,過巷段左右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
(3)過舊巷期間,攉煤前必須逢梁必掛,臨時支護逢梁打柱,必要時可先打臨時柱子,頂梁要全部鉸接,并用木料接實頂板,嚴禁空頂作業。
(5)過巷期間放炮時,應放小炮或松動炮,以減輕對頂板的震動,發現因放炮崩倒的支柱應及時扶起。
(6)邊采邊支護,減少空頂時間和空頂面積。
(7)在巷道兩側各架設一個木垛,木垛間距大于8m時,在木垛之間再增加一個木垛,要求架設正規,接頂有力,巷道兩側5m范圍內支護均采用對柱支護。
當工作面推采到各聯絡巷前,另報過巷措施
舉例:過第三聯絡巷措施
(1)為保證過巷安全,過巷前適當調采溜子頭(或溜子尾),使工作面與巷道形成一定夾角,實現斜交過巷。這樣在工作面內影響范圍小,避免了整個工作面同時進入空巷,破碎頂板面積增大造成頂板不易控制而發生事故。
(2)在過巷期間,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另外在巷道的兩側增設木垛支護頂板,木垛間距大于8m時,在木垛之間再增加一個木垛,要求架設正規,接頂有力。
(3)過舊巷期間,攉煤前必須逢梁必掛,臨時支護逢梁打柱,必要時可先打臨時柱子,頂梁要全部鉸接,并用木料接實頂板,嚴禁空頂作業。
(4)過巷期間放炮時,應放小炮或震動炮,以減小對頂板的破壞,發現因放炮崩倒的支柱應及時扶起。并且放炮前要在老巷設警戒,防止人員通過和在老巷工作。
(5)由于此舊巷在工作面的上方,要用大于舊巷寬度的長木梁托頂,木梁一頭伸入煤壁梁窩,打上貼幫柱,長木梁上用木料剎緊背嚴,再沿工作面傾斜方向打上托棚。移設溜子后,靠采空區側打上木垛。
(6)要適當加快推進速度,邊采邊支護,減少空頂時間和空頂面積,防止冒頂。
篇2:井筒煤柱回收安全技術措施
為盡量減少投資損失和煤炭資源損失,按照礦井整合的批復和煤炭行業關井等相關規定、要求,計劃于**年**月**日始,對井筒煤柱組織開拓、回收和井下設備、物資的回撤,力爭**年**月**日前完成礦井關閉工作。為確保礦井煤柱回收期間安全,特編制措施如下:
一、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通風
由于煤柱回收主副風井聯絡巷、石門上山較多,為減少漏風、跑風,以確保工作面風量正常供給,在各聯絡巷分別安設風門、板障等控風設施,通過部分石門上山連接,回風直接進入總回風巷,利用主、副井進風,左翼回風巷作為回風,通過石門回風上山回風直接進入總回,工作面回采順序按照由下至上順序進行推采。
(二)工作面供電
主副井井筒煤柱開拓期間,將中央泵房變電所大型設備全部回撤升井,通過在第一聯絡巷以上15米位置安設移動式變電站,通過各石門上山、聯絡巷作為回收煤柱供電。
(三)提升運輸
主副井井筒煤柱回收,分別在主井兩側安設一部溜子,主井皮帶尾安設轉載溜子,通過溜子直接上主井皮帶,副斜井作為輔助提升運輸;
(四)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的選擇:
1、采煤方法
采用單一煤層傾斜長壁式采煤方法
2、循環進尺
?循環進尺1.0m,日進2個循環。
3、回采工藝
采用放炮落煤、人工裝煤、機械運煤、人工支回柱的回采工藝。
落、裝、運煤方式
1、落裝運煤方式及概述
采用人工打眼,爆破落煤、人工攉煤,溜子皮帶運輸。
2、煤破說明
〈1〉采用MSZ-1.5型手持式電煤鉆人工打眼。
〈2〉采用2#煤礦許用安全炸藥和毫秒延期電雷管爆破,MFB-100型防爆式電容晶體管發爆器引爆。
〈3〉依據實際情況和煤層硬度,如果采高低于1.5m,則炮眼采用對眼布置,眼距0.90m,裝藥量為頂眼300g,底眼525g;如果采高大于或等于1.5m,則炮眼采用三花眼布置,眼距0.9m,裝藥量為頂眼300g,腰眼450g,底眼525g。特殊情況下,如臥底挑頂等,裝藥量可適當增減。
〈4〉采用正向裝藥結構,串聯起爆,炮眼封泥長度不低于0.5m。
頂板管理
1、頂板特性
(1)該煤層屬Ⅱ-Ⅲ級中等穩定類頂板。
(2)頂板下沉量:日常10毫m,最大(來壓時)20毫m。
(3)支柱載荷:日常12MPa,最大(來壓時)24MPa。
2、頂板管理方法
(1)頂板管理方法:
采用3-4排支柱控頂,人工回柱放頂,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2)支護材料選型
支柱型號規格
DZ14-30/100?DZ16-30/100DZ18-30/100?
DZ20-30/100?DZ22-30/100DZ25-25/100
頂梁型號規格1.0m長B型鉸接頂梁
特殊支架材料規格:選用優質落葉松打設木垛
木垛料規格:1200mm×150mm×150mm
(3)支柱工作阻力確定:
初撐力≥12MPa,初工作阻力12MPa,最大工作阻力30MPa,選用平均工作阻力24MPa。
(4)基本支架:
排距1.0m,柱距0.8m。
采用齊梁齊柱正懸臂布置方式,支柱要垂直頂底板,達到足夠的初撐力,頂梁要平直,接頂要嚴實。
臨時支柱要求:
在頂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頂梁下帖煤壁挖柱窩打上臨時支柱(可隔一掛一頂梁);如果頂板壓力大、比較破碎,在攉煤前應棚棚掛梁子,所掛頂梁下距溜子沿(靠煤壁側)不大于400mm處挖柱窩打上臨時柱子,要求支柱支設有力。
(5)特殊支架及要求
①木垛
正常推采時,工作面溜子頭、溜子尾及皮帶巷溜子尾處各架設一個木垛,要求四面見線,接頂有力,架設正規,不得架設在浮煤、浮矸上。頂板完整的地段,如果沿工作面傾斜方向超過10m,老塘懸頂超過2m不落的,要增加木垛加強支護,木垛間距(中-中)8m。
②戧柱
③密集(或叢柱)
④機窩(運輸機)維護
使用調角定位鉸接頂梁(或工資鋼梁3.6m)與單體液壓支柱配合,在生產溜子頭、溜尾上方沿垂直工作面方向各架設四棚大棚,柱距0.8m。溜子頭四棚每根頂梁下都打成對柱加強支護,溜尾四棚支護密度與工作面內一樣。但溜子頭超前硐內的支護密度與工作面內一樣。
⑤充填帶(材料、尺寸及充填方法)
(6)控頂距和放頂步距:
最大控頂距4.2m,最小控頂距3.2m,放頂步距1.0m。
3、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時加強支護措施:
根據我礦工作面推采時,對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情況觀測,為了搞好來壓期間的頂板管理,特制訂以下措施:
〈1〉初次來壓期間,為防止推倒支柱,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且初撐力要達到要求。另外,工作面增設木垛支護,木垛料選用優質落葉松,木垛間距(中一中)8-10m,規格1.2m×1.2m,要求接頂有力,架設正規,待初次放頂結束后,進入正常推采階段,工作面增加的支柱撤出工作面作為備用支柱使用,增加的木垛進行撤除。對于頂板完整的地段,如果沿工作面傾斜方向超過10m,老塘懸頂超過2m不落的,要增加木垛加強支護,木垛間距(中-中)8m。
〈2初次來壓過后,周期來壓期間,要保證戧柱支設正規有力。
4、回柱放頂方法:
〈1〉采用人工回柱放頂,可借用拔柱器輔助回料,正規循環作業時,采用見四回一。
〈2〉回料前正規支柱應支設完畢,且迎山有勁。
〈3〉工作面分段回料,每一小段由下而上,由老塘向煤壁逐棵逐排回柱。
〈4〉回柱時兩人協調操作,一人觀察頂板,一人回柱。
〈5〉回柱時,先打實水平銷,人在頂梁下,用手把卸液,待乳化液卸出后迅速將柱子拉出,然后退下水平銷,將梁子拉出。
〈6〉回出的柱子及時支設在切頂排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
5、上中下安全出口支護要求:
兩巷(三巷)出口超前加強支護不小于20m(靠近煤壁10m內雙排柱,10m外單排柱),均采用金屬鉸接頂梁配合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支護,用半圓木接頂,柱距1.0m,人行道寬度不小于0.8m。兩巷(三巷)超前切頂線至煤壁的支護,采用對柱支護。
6、坑代用品使用管理要求:
〈1〉由驗收員,全面負責支柱、頂梁等坑代用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2〉每班工作結束后,驗收員要清點支柱、頂梁數目,發現遺失及時組織人員尋找。
〈3〉驗收員要全面掌握柱梁的使用和損壞情況,并記錄在日報表上,以備核查。
〈4〉工作面回出的柱子全部支設在新切頂排的頂梁下,梁子立放,損壞的柱梁要及時運出工作面,集中存放以便上井維修。
〈5〉各種坑代用品必須分類碼放整齊,掛牌管理,不得占據人行道。
7、技術安全組織措施
防水措施:由于本工作面仰采,必須嚴防采空區積水滲入工作面。
(1)開拓左翼回風巷時要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原則。
(2)隨時觀察工作面的出水情況,在工作面涌水量驟然增大時及時分析出水原因,及時采取必要措施。
(3)工作面生產過程中要備足排水設備和管路,并加強對排水設備的維修和保養。
(4)加強工作面的水害分析預報。
防火措施
(1)加強工作面通風系統管理,減少采空區漏風,各種擋風設施必須設置齊全并及時調整。
(2)工作面盡可能減少丟頂、底煤現象,浮煤要回收清理干凈。
(3)井下必須使用不延燃皮帶和不延燃電纜。
(4)加強井下放炮管理,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放炮的規定,杜絕不正確的爆破作業所形成的爆破火焰。
(5)井下膠帶輸送機要安裝煙霧報警裝置和灑水裝置。
(6)加強電纜設備和油脂的管理,杜絕失爆現象的發生。
(7)嚴防電纜擊穿及其它電火花引燃煤塵、坑木、油脂等可燃性物質。
(8)變電所(移動變電站)、運輸巷膠帶輸送機機頭等易發生火災事故的場所要備足防火用沙和必要的消防器材。
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搞好采區內各用風地點的風量分配工作,完善通風系統及設施。
(2)及時、安全地處理瓦斯積聚。
(3)加強通風管理。
(4)加強瓦斯檢查和通風管理,工作面無風、微風嚴禁作業,杜絕空班漏檢。
(5)堅持“一炮三檢”制度,正常使用瓦斯斷電儀。
(6)井下供電符合要求,杜絕電器失爆現象。
預防冒頂事故的措施
(1)堅持正規循環作業,工作面不得超寬采煤,最大最小控頂距嚴格按作業規程執行。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3)嚴格支護質量管理,工作面支護質量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化的要求。
(4)加強支護材料管理,支柱損壞要及時上井維修,不得帶病工作,修復的支柱要嚴格進行試壓,不合格的支柱不得下井。
(5)嚴禁空頂作業,放炮后及時掛梁,破碎頂板處要掏梁窩,提前掛梁,梁梁接頂嚴實。
(6)采面放炮要用用毫秒雷管多段放炮,合理布置炮眼,嚴格控制裝藥量,放炮崩倒的支柱必須及時重新支設正規,否則不得繼續工作。
(7)加強采場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管理工作,監測數據要準確,反饋的問題要及時整改。
(8)加強工作面三巷安全出口的支護,端頭支護要符合規程要求,支護密度不得低于工作面里的支護密度。
(9)三巷超前支護范圍不得低于20m,支架正規,接頂嚴實。
過舊巷措施
由于所過舊巷多數都在工作面上方、下方等,特采取以下措施過巷
(1)為保證過巷安全,過巷前適當調采溜子頭或溜子尾,使工作面與巷道形成一定夾角,實現斜交過巷(或跳面過巷)。
(2)在過巷期間,過巷段左右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
(3)過舊巷期間,攉煤前必須逢梁必掛,臨時支護逢梁打柱,必要時可先打臨時柱子,頂梁要全部鉸接,并用木料接實頂板,嚴禁空頂作業。
(5)過巷期間放炮時,應放小炮或松動炮,以減輕對頂板的震動,發現因放炮崩倒的支柱應及時扶起。
(6)邊采邊支護,減少空頂時間和空頂面積。
(7)在巷道兩側各架設一個木垛,木垛間距大于8m時,在木垛之間再增加一個木垛,要求架設正規,接頂有力,巷道兩側5m范圍內支護均采用對柱支護。
當工作面推采到各聯絡巷前,另報過巷措施
舉例:過第三聯絡巷措施
(1)為保證過巷安全,過巷前適當調采溜子頭(或溜子尾),使工作面與巷道形成一定夾角,實現斜交過巷。這樣在工作面內影響范圍小,避免了整個工作面同時進入空巷,破碎頂板面積增大造成頂板不易控制而發生事故。
(2)在過巷期間,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另外在巷道的兩側增設木垛支護頂板,木垛間距大于8m時,在木垛之間再增加一個木垛,要求架設正規,接頂有力。
(3)過舊巷期間,攉煤前必須逢梁必掛,臨時支護逢梁打柱,必要時可先打臨時柱子,頂梁要全部鉸接,并用木料接實頂板,嚴禁空頂作業。
(4)過巷期間放炮時,應放小炮或震動炮,以減小對頂板的破壞,發現因放炮崩倒的支柱應及時扶起。并且放炮前要在老巷設警戒,防止人員通過和在老巷工作。
(5)由于此舊巷在工作面的上方,要用大于舊巷寬度的長木梁托頂,木梁一頭伸入煤壁梁窩,打上貼幫柱,長木梁上用木料剎緊背嚴,再沿工作面傾斜方向打上托棚。移設溜子后,靠采空區側打上木垛。
(6)要適當加快推進速度,邊采邊支護,減少空頂時間和空頂面積,防止冒頂。
篇3:井筒煤柱回收安全技術措施
為盡量減少投資損失和煤炭資源損失,按照礦井整合的批復和煤炭行業關井等相關規定、要求,計劃于**年**月**日始,對井筒煤柱組織開拓、回收和井下設備、物資的回撤,力爭**年**月**日前完成礦井關閉工作。為確保礦井煤柱回收期間安全,特編制措施如下:
一、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通風
由于煤柱回收主副風井聯絡巷、石門上山較多,為減少漏風、跑風,以確保工作面風量正常供給,在各聯絡巷分別安設風門、板障等控風設施,通過部分石門上山連接,回風直接進入總回風巷,利用主、副井進風,左翼回風巷作為回風,通過石門回風上山回風直接進入總回,工作面回采順序按照由下至上順序進行推采。
(二)工作面供電
主副井井筒煤柱開拓期間,將中央泵房變電所大型設備全部回撤升井,通過在第一聯絡巷以上15米位置安設移動式變電站,通過各石門上山、聯絡巷作為回收煤柱供電。
(三)提升運輸
主副井井筒煤柱回收,分別在主井兩側安設一部溜子,主井皮帶尾安設轉載溜子,通過溜子直接上主井皮帶,副斜井作為輔助提升運輸;
(四)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的選擇:
1、采煤方法
采用單一煤層傾斜長壁式采煤方法
2、循環進尺
循環進尺1.0m,日進2個循環。
3、回采工藝
采用放炮落煤、人工裝煤、機械運煤、人工支回柱的回采工藝。
落、裝、運煤方式
1、落裝運煤方式及概述
采用人工打眼,爆破落煤、人工攉煤,溜子皮帶運輸。
2、煤破說明
〈1〉采用msz-1.5型手持式電煤鉆人工打眼。
〈2〉采用2#煤礦許用安全炸藥和毫秒延期電雷管爆破,mfb-100型防爆式電容晶體管發爆器引爆。
〈3〉依據實際情況和煤層硬度,如果采高低于1.5m,則炮眼采用對眼布置,眼距0.90m,裝藥量為頂眼300g,底眼525g;如果采高大于或等于1.5m,則炮眼采用三花眼布置,眼距0.9m,裝藥量為頂眼300g,腰眼450g,底眼525g。特殊情況下,如臥底挑頂等,裝藥量可適當增減。
〈4〉采用正向裝藥結構,串聯起爆,炮眼封泥長度不低于0.5m。
頂板管理
1、頂板特性
(1)該煤層屬ⅱ-ⅲ級中等穩定類頂板。
(2)頂板下沉量:日常10毫m,最大(來壓時)20毫m。
(3)支柱載荷:日常12mpa,最大(來壓時)24mpa。
2、頂板管理方法
(1)頂板管理方法:
采用3-4排支柱控頂,人工回柱放頂,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
(2)支護材料選型
支柱型號規格
dz14-30/100?dz16-30/100dz18-30/100
dz20-30/100?dz22-30/100dz25-25/100
頂梁型號規格1.0m長b型鉸接頂梁
特殊支架材料規格:選用優質落葉松打設木垛
木垛料規格:1200mm×150mm×150mm
(3)支柱工作阻力確定:
初撐力≥12mpa,初工作阻力12mpa,最大工作阻力30mpa,選用平均工作阻力24mpa。
(4)基本支架:
排距1.0m,柱距0.8m。
采用齊梁齊柱正懸臂布置方式,支柱要垂直頂底板,達到足夠的初撐力,頂梁要平直,接頂要嚴實。
臨時支柱要求:
在頂板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頂梁下帖煤壁挖柱窩打上臨時支柱(可隔一掛一頂梁);如果頂板壓力大、比較破碎,在攉煤前應棚棚掛梁子,所掛頂梁下距溜子沿(靠煤壁側)不大于400mm處挖柱窩打上臨時柱子,要求支柱支設有力。
(5)特殊支架及要求
①木垛
正常推采時,工作面溜子頭、溜子尾及皮帶巷溜子尾處各架設一個木垛,要求四面見線,接頂有力,架設正規,不得架設在浮煤、浮矸上。頂板完整的地段,如果沿工作面傾斜方向超過10m,老塘懸頂超過2m不落的,要增加木垛加強支護,木垛間距(中-中)8m。
②戧柱
③密集(或叢柱)
④機窩(運輸機)維護
使用調角定位鉸接頂梁(或工資鋼梁3.6m)與單體液壓支柱配合,在生產溜子頭、溜尾上方沿垂直工作面方向各架設四棚大棚,柱距0.8m。溜子頭四棚每根頂梁下都打成對柱加強支護,溜尾四棚支護密度與工作面內一樣。但溜子頭超前硐內的支護密度與工作面內一樣。
⑤充填帶(材料、尺寸及充填方法)
(6)控頂距和放頂步距:
最大控頂距4.2m,最小控頂距3.2m,放頂步距1.0m。
3、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時加強支護措施:
根據我礦工作面推采時,對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情況觀測,為了搞好來壓期間的頂板管理,特制訂以下措施:
〈1〉初次來壓期間,為防止推倒支柱,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且初撐力要達到要求。另外,工作面增設木垛支護,木垛料選用優質落葉松,木垛間距(中一中)8-10m,規格1.2m×1.2m,要求接頂有力,架設正規,待初次放頂結束后,進入正常推采階段,工作面增加的支柱撤出工作面作為備用支柱使用,增加的木垛進行撤除。對于頂板完整的地段,如果沿工作面傾斜方向超過10m,老塘懸頂超過2m不落的,要增加木垛加強支護,木垛間距(中-中)8m。
〈2初次來壓過后,周期來壓期間,要保證戧柱支設正規有力。
4、回柱放頂方法:
〈1〉采用人工回柱放頂,可借用拔柱器輔助回料,正規循環作業時,采用見四回一。
〈2〉回料前正規支柱應支設完畢,且迎山有勁。
〈3〉工作面分段回料,每一小段由下而上,由老塘向煤壁逐棵逐排回柱。
〈4〉回柱時兩人協調操作,一人觀察頂板,一人回柱。
〈5〉回柱時,先打實水平銷,人在頂梁下,用手把卸液,待乳化液卸出后迅速將柱子拉出,然后退下水平銷,將梁子拉出。
〈6〉回出的柱子及時支設在切頂排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
5、上中下安全出口支護要求:
兩巷(三巷)出口超前加強支護不小于20m(靠近煤壁10m內雙排柱,10m外單排柱),均采用金屬鉸接頂梁配合單體液壓支柱進行支護,用半圓木接頂,柱距1.0m,人行道寬度不小于0.8m。兩巷(三巷)超前切頂線至煤壁的支護,采用對柱支護。
6、坑代用品使用管理要求:
〈1〉由驗收員,全面負責支柱、頂梁等坑代用品的日常管理工作。
〈2〉每班工作結束后,驗收員要清點支柱、頂梁數目,發現遺失及時組織人員尋找。
〈3〉驗收員要全面掌握柱梁的使用和損壞情況,并記錄在日報表上,以備核查。
〈4〉工作面回出的柱子全部支設在新切頂排的頂梁下,梁子立放,損壞的柱梁要及時運出工作面,集中存放以便上井維修。
〈5〉各種坑代用品必須分類碼放整齊,掛牌管理,不得占據人行道。
7、技術安全組織措施
防水措施:由于本工作面仰采,必須嚴防采空區積水滲入工作面。
(1)開拓左翼回風巷時要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原則。
(2)隨時觀察工作面的出水情況,在工作面涌水量驟然增大時及時分析出水原因,及時采取必要措施。
(3)工作面生產過程中要備足排水設備和管路,并加強對排水設備的維修和保養。
(4)加強工作面的水害分析預報。
防火措施
(1)加強工作面通風系統管理,減少采空區漏風,各種擋風設施必須設置齊全并及時調整。
(2)工作面盡可能減少丟頂、底煤現象,浮煤要回收清理干凈。
(3)井下必須使用不延燃皮帶和不延燃電纜。
(4)加強井下放炮管理,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放炮的規定,杜絕不正確的爆破作業所形成的爆破火焰。
(5)井下膠帶輸送機要安裝煙霧報警裝置和灑水裝置。
(6)加強電纜設備和油脂的管理,杜絕失爆現象的發生。
(7)嚴防電纜擊穿及其它電火花引燃煤塵、坑木、油脂等可燃性物質。
(8)變電所(移動變電站)、運輸巷膠帶輸送機機頭等易發生火災事故的場所要備足防火用沙和必要的消防器材。
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搞好采區內各用風地點的風量分配工作,完善通風系統及設施。
(2)及時、安全地處理瓦斯積聚。
(3)加強通風管理。
(4)加強瓦斯檢查和通風管理,工作面無風、微風嚴禁作業,杜絕空班漏檢。
(5)堅持“一炮三檢”制度,正常使用瓦斯斷電儀。
(6)井下供電符合要求,杜絕電器失爆現象。
預防冒頂事故的措施
(1)堅持正規循環作業,工作面不得超寬采煤,最大最小控頂距嚴格按作業規程執行。
(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3)嚴格支護質量管理,工作面支護質量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化的要求。
(4)加強支護材料管理,支柱損壞要及時上井維修,不得帶病工作,修復的支柱要嚴格進行試壓,不合格的支柱不得下井。
(5)嚴禁空頂作業,放炮后及時掛梁,破碎頂板處要掏梁窩,提前掛梁,梁梁接頂嚴實。
(6)采面放炮要用用毫秒雷管多段放炮,合理布置炮眼,嚴格控制裝藥量,放炮崩倒的支柱必須及時重新支設正規,否則不得繼續工作。
(7)加強采場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管理工作,監測數據要準確,反饋的問題要及時整改。
(8)加強工作面三巷安全出口的支護,端頭支護要符合規程要求,支護密度不得低于工作面里的支護密度。
(9)三巷超前支護范圍不得低于20m,支架正規,接頂嚴實。
過舊巷措施
由于所過舊巷多數都在工作面上方、下方等,特采取以下措施過巷
(1)為保證過巷安全,過巷前適當調采溜子頭或溜子尾,使工作面與巷道形成一定夾角,實現斜交過巷(或跳面過巷)。
(2)在過巷期間,過巷段左右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
(3)過舊巷期間,攉煤前必須逢梁必掛,臨時支護逢梁打柱,必要時可先打臨時柱子,頂梁要全部鉸接,并用木料接實頂板,嚴禁空頂作業。
(5)過巷期間放炮時,應放小炮或松動炮,以減輕對頂板的震動,發現因放炮崩倒的支柱應及時扶起。
(6)邊采邊支護,減少空頂時間和空頂面積。
(7)在巷道兩側各架設一個木垛,木垛間距大于8m時,在木垛之間再增加一個木垛,要求架設正規,接頂有力,巷道兩側5m范圍內支護均采用對柱支護。
當工作面推采到各聯絡巷前,另報過巷措施
舉例:過第三聯絡巷措施
(1)為保證過巷安全,過巷前適當調采溜子頭(或溜子尾),使工作面與巷道形成一定夾角,實現斜交過巷。這樣在工作面內影響范圍小,避免了整個工作面同時進入空巷,破碎頂板面積增大造成頂板不易控制而發生事故。
(2)在過巷期間,工作面增加一排支柱加強支護,增加的支柱全部打設在切頂線排的頂梁下,打成戧柱形式,另外在巷道的兩側增設木垛支護頂板,木垛間距大于8m時,在木垛之間再增加一個木垛,要求架設正規,接頂有力。
(3)過舊巷期間,攉煤前必須逢梁必掛,臨時支護逢梁打柱,必要時可先打臨時柱子,頂梁要全部鉸接,并用木料接實頂板,嚴禁空頂作業。
(4)過巷期間放炮時,應放小炮或震動炮,以減小對頂板的破壞,發現因放炮崩倒的支柱應及時扶起。并且放炮前要在老巷設警戒,防止人員通過和在老巷工作。
(5)由于此舊巷在工作面的上方,要用大于舊巷寬度的長木梁托頂,木梁一頭伸入煤壁梁窩,打上貼幫柱,長木梁上用木料剎緊背嚴,再沿工作面傾斜方向打上托棚。移設溜子后,靠采空區側打上木垛。
(6)要適當加快推進速度,邊采邊支護,減少空頂時間和空頂面積,防止冒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