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運輸斜巷防誤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運輸斜巷防誤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4116

?11運輸斜巷從+1695.920m┳標高開始施工,以277°方位平推13.4m的平巷,再以307°方位平推23.5m的平巷,并以該點為起點以24°的坡度向上施工至+1775m標高與M6煤層貫通形成首采區的運輸系統;但由于勘探不詳,地質構造復雜,可能在掘進過程中出現偏差誤揭M28、M18、M13、M9、M8、M7等煤層,引發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為了我礦安全建設和確保職工的人身安全,依據《納雍縣王家寨煤礦初步設計》、《納雍縣王家寨煤礦安全專篇》、《納雍縣王家寨煤礦11運輸斜巷及聯絡巷作業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及《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等相關規定,特編制11運輸斜巷防止誤揭煤層安全技術措施。一、礦井概況巷道名稱:11運輸斜巷巷道作用:為首采區運煤(矸)、通風(一)區域地層區域出露地層從老至新有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缺失奧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第四系零星覆蓋在各時代地層之上。區域地層見表1-2-1。表1-2-1?區域地層簡表地層?單?位厚度(m)巖性及礦產簡述第四系(Q)0-50亞粘土、砂土、角礫侏羅系(J)下統下祿豐組第二段(J1*2)51-78粉砂質泥巖、泥巖平少量粉砂巖(未見頂)。三疊系(T)上統(T3)須家河組(T2*)146-300巖屑石英砂巖。底部夾炭質頁巖和煤線。中統(T2)法朗組(T2f)0-92灰巖夾泥質灰巖及白云巖。關嶺組(T2g)第三段(T2g3)194-319白云巖夾灰質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第二段(T2g2)157-369灰巖夾灰質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第一段(T2g1)121-172白云質泥巖、泥質白云巖、白云巖、灰巖。下統(T1)永寧鎮組(T1yn)第四段(T1yn4)51-128泥質白云巖、溶塌角礫巖。第三段(T1yn3)43-218灰巖夾泥質白云巖、白云質灰巖。第二段(T1yn2)41-85泥巖、含白云質泥巖夾泥灰巖、灰巖。第一段(T1yn1)154-272灰巖。底部為泥質灰巖。夜郎組(T1y)飛仙關組(T1f)九級灘段第二段63-388329-387粉砂質泥巖、泥巖夾粉砂巖。粉砂質泥巖、泥巖夾粉砂巖。玉龍山段第一段78-394114-275灰巖、鮞粒灰巖。泥巖、泥質粉砂巖夾少量粉砂巖,頂部4-60m為鮞粒灰巖。沙堡灣段9-163泥巖、粉砂質泥巖夾粉砂巖。二疊系(P)上統(P3)大隆組(P3d)1-32硅質泥巖夾凝灰巖。長興組(P3c)7-76鈣質泥巖、白云質灰巖。龍潭組(P3l)第二段(P3l2)94-443砂巖、粉砂巖、粉砂質粘土巖夾煤。第一段(P3l1)0-15粘土巖、凝灰質粘土巖及礫巖。峨嵋山玄武巖組(P3β)0-255玄武巖、凝灰巖、砂頁巖。中統(P2)茅口組(P1m)第二段(P2m2)0-300灰巖、白云質灰巖、含燧石灰巖、硅質巖。第一段(P2m1)70-251白云質灰巖、泥質灰巖、白云巖。棲霞組(P2q)73-180灰巖、燧石灰巖、泥質條帶灰巖。下統(P1)梁山組(P1l)13-67石英砂巖、炭質頁巖、煤。石炭系(C)上統(C2)馬平組(C2mp)0-73灰巖、白云質灰巖夾泥、頁巖。黃龍組(C2hn)0-62灰巖、白云質灰巖、瘤狀灰巖。下統(C1)擺佐組(C1b)0-158白云巖、白云質灰巖、重結晶灰巖。寒武系(∈)中上統(∈2-3)婁山關群(∈2-3ls)第二段(∈2-3ls2)0-515白云巖。第一段(∈2-3ls1)0-280白云巖、泥質白云巖、粉砂質白云巖。下統(∈1)金頂山組(∈1j)0-141粉砂巖、泥質粉砂巖、頁巖。明心寺組(∈1m)165-548砂巖、粉砂巖、粉砂質泥巖。牛蹄塘組(∈1n)130-159泥巖、炭質頁巖、硅質巖、磷塊巖震旦系(Z)上統(Zb)燈影組(Zbdn)<374白云巖、含燧石白云巖、夾磷塊巖(二)區域構造區域構造上礦區位于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貴陽復雜構造變形區和畢節北東向構造變形區交匯部位,其主體構造為納雍東西向構造帶,礦區所處具體構造部位為該構造帶東段南側。(三)礦區地層及地質構造一)地層礦區內出露的地層由老至新有二疊系中統茅口組,上統峨眉山玄武巖組、龍潭組、長興組、大隆組,三疊系下統夜郎組和第四系。現分述如下:二疊系中統茅口組(P2m):出露于煤礦區東部外圍的韓家沖至譚家丫口一帶。巖性為淺灰、灰色厚層至塊狀粉至細晶灰巖,產大量蜓科化石。出露厚度大于80m。二疊系上統峨眉山玄武巖組(P3β):出露于井田西、西南和東部外圍,巖性以灰、深灰色塊狀拉斑玄武巖為主,頂部3.3~6.8m為灰、淺灰色塊狀沉凝灰巖、凝灰質玄武巖。厚度變化較大,整體呈東薄西厚,東部厚約50~80m,北西部厚約200~250m。與下伏茅口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l):分布于井田大部區域,但第四系覆蓋嚴重,主要出露于井田南部、南東部及東部化磋窩至垮巖腳一帶,出露面積約2.2km2。龍潭組為一套海陸過渡相含煤碎屑巖組合。由深灰色、灰色、黑灰色粉~細粒砂巖、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泥巖、炭質泥巖、粘土巖、煤及少量石灰巖等組成。薄層狀至中厚層狀構造為主。為區內含煤地層。該層厚度為240.38~261.45m,平均250.57m。其厚度變化不大。該地層與上覆、下伏巖層之間界線清楚,巖性較穩定,對比性較好。根據其巖性組合、厚度、沉積旋回及含煤特征,分別以M6煤層之頂和M15煤層之底為界將其劃分為三段,自下而上為龍潭組一段(P3l1)、二段(P3l2)、三段(P3l3):龍潭組一段(P3l1):以龍潭組底至中部M15煤層底為界。巖性為薄層狀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及泥巖互層。夾黑色煤(線)層和炭質泥巖,底部為淺灰色鋁土質粘土巖。龍潭組一段厚度為134.92~159.56m,平均138.84m。其中含大部可采煤層M30和零星可采煤層M18、M28、M32。龍潭組二段(P3l2):以M15煤層底至M6煤層頂為界。巖性為薄至中厚層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及泥巖互層,夾薄至中厚層或透鏡狀生物碎屑灰巖(上部)及黑色煤(層)線;粉砂巖為不等厚夾石主要分布于上部。龍潭組二段厚度為63.84~76.13m,平均66.36m。其中含全區可采煤層M6、大部可采煤層M15、零星可采煤層M7、M8、M9、M13。龍潭組三段(P3l3):以M6煤層頂至龍潭組頂為界。巖性為薄層狀粉砂質泥巖、粉砂巖、泥質粉砂巖及泥巖互層,夾黑色煤(線)層、炭質泥巖、薄至透鏡狀生物碎屑灰巖。厚度為38.57~46.11m,平均43.03m。含零星可采煤層M3、M5。二疊系上統長興組(P3c):零星出露于井田東部大坡腳—長沖埡口一帶,巖性為中至厚層狀細至中晶灰巖、含燧石結核灰巖。厚5.41~14.63m,平均9.05m。該組與下伏龍潭組呈整合接觸。二疊系上統大隆組(P3d):僅出露于井田東部長沖埡口。整合覆蓋于長興組之上,巖性為薄層硅質泥巖,頂部夾鮮黃綠色玻屑凝灰巖。厚3.53~6.90m,平均4.78m。三疊系下統夜郎組(T1y):出露于井田北部和北東部大白巖—猴子洞—路分丫—化以巖一帶。按巖性組合從下至上分為以下三段:夜郎組沙堡灣段(T1y1):巖性為薄至中厚層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鈣質泥巖及泥質灰巖,由下向上鈣質含量逐漸增多。厚187.85m。夜郎組玉龍山段(T1y2):巖性為厚層夾塊狀細至中晶灰巖、鮞粒灰巖,與下伏沙堡灣段泥巖呈漸變過渡。厚約129.05m。夜郎組九級灘段(T1y3):巖性為薄至中厚層泥巖、粉砂巖夾泥灰巖、灰巖及鮞粒灰巖。僅出露于井田北部路分丫一帶和北東部大白巖山頂,厚度大于70m。該組與下伏大隆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以大隆組硅質泥巖夾凝灰巖結束,該組沙堡灣產雙殼類化石的泥巖出現為分界標志。第四系(Q):為浮土型、殘積型、堆積滑塌型,不整合覆于各地層之上。為粘土、亞粘土、砂礫、卵石、碎石等。厚0~50m。二)地質構造區域構造上礦區位于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貴陽復雜構造變形區和畢節北東向構造變形區交匯部位,其主體構造為納雍東西向構造帶,礦區所處具體構造部位為該構造帶東段南側。位于井田北部的猴子洞斷層(F1)為該構造帶的組成成分,以北東東向橫跨井田,為井田北部邊界構造。褶皺:本礦井構造形態總體為一微型向斜構造。井田及鄰區褶皺有桃園向斜、化以巖向斜和大營坡向斜。對本礦井煤層賦存有影響的褶皺為桃園向斜。桃園向斜北起井田北部外圍,北東起從猴子洞向南西經桃園一帶,在井田南西側外圍的大溝頭匯于F2之上,總體呈北東向展布,區內長約2.5km。向斜核部及兩翼出露為T1y1中部至P3l地層,巖層產狀平緩,傾角一般5°~20°。兩翼巖層產狀不甚對稱,北西翼巖層產狀不穩定,傾向一般為150°~250°、傾角5°~30°,平均小于20°;南東翼巖層傾向250°~320°、傾角5°~15°。除局部地段外,總體上巖層呈緩傾斜產出。斷層:井田內已查明的斷層共有8條,其中除F1、F2、F3斷層斷距較大以外,其余位于井田以外或斷距較小,現分述如下:F1斷層:位于井田北部及外圍的龍頭山埡—大河溝—化以巖—猴子洞一線并延出井田以外,井田內長約1500m。呈北東東—南西西向展露,為逆斷層。斷距由北東向南西逐漸從約30~50m增大至>250m,斷層傾角為60~68°。為本礦井北部邊界斷層,對煤層開采影響較小。F2斷層:為一逆斷層,位于井田西部及外圍,北端交于F1之上,南端延伸出井田以外,井田內展布長度約1200m。呈北北東—南南西向展露。北西盤地層巖層傾向由北向南逐漸從南西—南東過度為北西向,傾角一般為6~13°;南東盤地層巖層傾向整體為北西向,傾角一般為6~15°,斷距約30~50m。該斷層地表附近為居民區,設計已將其劃在煤柱保護區內,因此對井下資源開采影響較小。F3斷層為逆斷層,位于井田東南角及外圍的柯家營—柵子門西側一線,北端在柵子門北西側尖滅,展布長度約>2700m。斷距約0~30m。該斷層為本井田東南邊界斷層,在井田范圍內對煤層開采影響較小。F4斷層:位于F1斷層以北,性質不明,對煤礦區內煤層沒有影響。F5、F6、F7、F8等斷層為井田內零星分布的一些次級小斷層,產出于含煤巖系巖層中,斷距一般為2~<10m,除F6為正斷層性質外,其它均為逆斷層。它們對煤礦區內含煤巖系及煤層造成小規模的錯斷,但破壞性不大。對煤層開采基本沒有影響。本礦井資源主要賦存于桃園向斜東南,煤層沿走向起伏較小,呈單斜構造。且F1、F2、F3位于村寨煤柱范圍內或井田邊界,對煤層開采影響較小。F4、F5、F6、F7、F8斷層斷距較小,呈零星分布,規模較小。因此,桃園向斜東翼構造簡單,桃園向斜西翼構造中等。總之,本礦井構造復雜程度為中等。(四)礦區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l)為本區含煤地層,底部與峨嵋山玄武巖組呈假整合接觸,頂部與長興組整合接觸。主要由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細砂巖、泥巖夾炭質泥巖、頁巖、灰巖和煤組成的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組合。含煤地層厚240.38~261.45m,平均厚250.57m。煤層(線)累計總厚度14.26~16.28m,含煤系數5.71~6.77%;全區可采、大部可采和零星可采煤層12層,其中全區可采煤層2層(M6、M30),大部可采煤層1層(M15),其余均為零星可采煤層。現將各煤層分述如下:M6煤層:位于龍潭組二段P3l2頂部,呈層狀產出,煤層厚1.44~6.08m,平均厚度2.95m,;變化系數為39.78%,穩定指數為8.63%。屬全區可采較穩定中厚煤層。該煤層在東部、南部一帶普遍含1~3層夾矸,沿傾斜方向夾矸數量及厚度減少。煤層直接頂板主要為粉砂質泥巖、炭質泥巖、泥巖,部分具炭質頁巖(泥巖)偽頂。煤層底板多為深灰色泥巖,部分為含炭質粉砂質泥巖。煤層結構復雜。上距P3C約50m左右,下距M15煤層62m左右。M15煤層:位于龍潭組二段P3l2底部,呈層狀產出,煤層厚0.39~1.80m,平均厚度1.12m,變化系數為38.91%,穩定指數為22.25%,屬大部可采不穩定薄煤層。由東向西,煤層厚度增厚,變化趨勢明顯。煤層直接頂板主要為粉砂質泥巖、炭質泥巖、泥巖,部分具炭質頁巖(泥巖)偽頂。煤層底板多為深灰色泥巖,部分為含炭質粉砂質泥巖。煤層結構較復雜。下距M30煤層104m左右。M30煤層:位于龍潭組一段(P3l1)下部,呈層狀產出。煤層厚0.90~1.87m,平均厚度1.41m,變化系數為18.20%,穩定指數為8.28%,屬全區可采較穩定中厚煤層。厚度變化無明顯規律。煤層直接頂板主要為粉砂質泥巖、炭質泥巖、泥巖,部分具炭質頁巖(泥巖)偽頂。煤層底板多為深灰色泥巖,部分為含炭質粉砂質泥巖。煤層結構較簡單。各煤層厚度、變化系數統計見表1-2-2。根據煤層及其頂底板特征,可采煤層特征見表1-2-3。表1-2-2?煤層厚度、變化系數統計表可采性煤層編號均值(m)標準差變化系數(%)穩定指數(%)穩定程度全區可采M62.951.173839.788.63較穩定M301.410.255818.208.28較穩定大部分可采M151.120.435438.9122.25不穩定零星可采M50.720.309342.9638.19不穩定M70.700.307244.2040.70不穩定M80.640.251339.4639.65不穩定M90.800.377347.0637.56不穩定M130.650.371357.3756.74極不穩定M180.590.323954.5558.79極不穩定M200.400.206252.2084.58極不穩定M280.680.364653.9651.11極不穩定M320.630.296247.0147.76極不穩定表1-2-3可采煤層特征表煤層編號厚度(m)間距(m)煤層結?構煤層傾?角頂底?板?巖?性煤層穩定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夾石層數。頂板底板M61.446.082.9558.566.361.941-37~16粉砂質泥巖、炭質泥巖、泥巖泥巖較穩定,全區可采,煤層結構簡單~復雜M150.391.81.120-17~16粉砂質泥巖、炭質泥巖、泥巖泥巖不穩定,大部可采,煤層結構簡單~復雜73.5122104.2M300.91.871.4107~16粉砂質泥巖、炭質泥巖、泥巖泥巖較穩定,全區可采,煤層結構較簡單二、誤揭煤層的原因?由于本礦井內未進行詳查和精查的地質勘探工作,區域內的地質構造、煤層層數、煤層埋深、煤層產狀及斷層、褶曲等不甚了解;煤層瓦斯含量、瓦斯壓力、瓦斯釋放情況、瓦斯滲透情況等有待測定;再加上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或人為因素導致出現偏差,就有可能出現誤揭煤層現象,引發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三、加強組織領導(一)成立防止誤揭煤層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明國副組長:胡明華、鄭盛釵成?員:唐勇、郭祥、趙院生、趙紹林、歐夏斯、徐顯光、高懷斌、張進、柯貞舉、王桂蜜、婁現軍、劉家強、林加兵、林日品、郭密、李靜、譚佳喜、熊燦躍組長:對整個防止誤揭煤層統一安排,負主要責任。副組長:聽從組長指揮,負責安排、督促落實誤揭煤層的相關事宜。成員:負責落實防止誤揭煤層的具體工作。(二)成立探防隊王桂蜜為隊長,主要負責探放水及防突工作。成員由高懷斌、張進、柯貞舉、林加兵、劉家強、譚佳喜、林日品、熊燦躍、郭密、李靜組成,嚴格按設計鉆孔進行施工和記錄。四、安全技術措施1、巷道的掘進施工,必須嚴格做到“有掘必探,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鉆孔的深度、個數、方位必須符合《11運輸斜巷防止誤揭煤層鉆孔示意圖》的規定。必須保留20m的安全超前距離。2、加強鉆孔檢查驗收,提高鉆孔施工質量。打鉆過程中,必須安排一名專職瓦檢員現場盯守,密切注意打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隨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特別注意打鉆穿透的各個層位,并做好記錄檢查。3、加強瓦斯地質預測預報,準確掌握煤層賦存位置情況,防止誤揭煤層。瓦檢員要不斷檢測鉆孔中瓦斯涌出情況,發現瓦斯異常或超限時,必須停止一切工作,切斷井下動力電源,撤出人員,加強通風稀釋瓦斯。4、鉆進過程中,如遇到破碎、頂鉆、卡鉆、噴孔等其他動力現象,必須立即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5、加強監測監控,保證監控有效。按照“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的要求,加強監控設備的日常檢修和維護,保證監控設備完好,數據準確上傳,實現井下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監控。6、必須保證井下所有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良好,杜絕一切火源入井。7、掘進中發現地質、礦壓、瓦斯異常,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待采取措施安全后方可恢復其他工作。8、必須保證掘進工作面有足夠的新鮮風流,風量必須滿足現場需用,嚴禁無計劃停風或微風作業。9、嚴格執行“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安全礦長加強防突知識的培訓,提高施工人員防突意識和能力。切實抓好突出煤層掘進、異常地質構造條件下防突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發生。10、掘進過程中注意事項:(1)剛開始鉆進時壓力不宜過大,要輕壓慢鉆,以免崩刃或打壞變速齒輪;待鉆進兩根鉆桿,工作平穩后,壓力再逐漸增大。(2)開鉆前先開水,并要保證足夠的流量,不許干式鉆眼。(3)鉆工在鉆進過程中要認真觀察鉆機運轉情況,即觀察油壓、鉆孔內的排水。鉆孔內的震動聲音等情況。(4)鉆孔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記錄鉆孔深度及多少根鉆桿時出現的異常情況,如涌水量大、瓦斯異常、遇到煤層等。(5)瓦檢員必須跟班檢查氣體濃度,隨時檢測掘進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濃度,如果掘進工作面瓦斯濃度超過1%(二氧化碳超過0.75%)時,必須停止鉆進,立即撤出工作面人員,加強通風,稀釋瓦斯(二氧化碳),并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和當班帶班領導。(6)鉆進過程中,出現噴孔嚴重時,必須停止鉆進并保持鉆進空轉,并及時匯報礦調度室和當班帶班領導。(7)鉆進過程中不可停風,如停風所有人員應立即撤出掘進工作面,切斷井下所有電源,恢復通風后應先由瓦檢員與當班班長(瓦檢員在前,班長在后)一起,由外向內的逐步檢查瓦斯濃度,一旦發現瓦斯、混合氣體濃度超過規定時要立即停止前進,等巷道中瓦斯、混合氣體濃度不超標時方可安排工人入井作業。(8)在鉆穿探孔或打穿溶洞后,如出現停風、停電,應立即撤出井下所有人員并在配電房手動切斷井下所有電源,恢復作業前由瓦檢員和當班班長(瓦檢員在前,班長在后)一起,由外向內的逐步檢查瓦斯濃度,若瓦斯濃度不超過1%,方可恢復井下電源,允許工人入井作業。(9)突發事件處理程序:井下工作面瓦斯急劇增加,工作面中瓦斯濃度超標;工作面瓦斯積聚;有毒有害氣體超標;鉆孔中涌水增大且有壓力;片幫、冒頂等突發事件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井下動力電源,撤出所有人員,上報礦調度室和當班帶班領導;礦領導和項目部領導開會研究處理方案,同時向公司匯報情況及研究處理方案。事故發生后當班班長第一時間在井口清點出井人員,若下井人員沒出井或井下還有人員,應立即向礦領導和項目部領導匯報,由礦領導和項目部領導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組織入井搜救,如災情嚴重,再向上級部門匯報,請求礦山救護隊援救。所有入井人員必須攜帶好自救器。(10)其他不足之處,請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等相關規定執行。五、附圖防止誤揭煤層鉆孔示意圖避災路線圖

篇2:X煤層運輸巷維修技術安全措施

為保證c8煤運輸巷維修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此安全技術措施:

技術措施:

一、概況:該巷道屬我礦c8煤老舊巷道,頂幫局部垮落。因采掘需要,決定對此運輸巷道進行維修。

1、維修時巷道凈斷面要求:上凈寬2.2米,下凈寬2.8米,凈高度2.1米,s凈=5.25米2。

2、臨時支護:采用吊掛前探梁支護作為臨時支護,前探梁由15kg/m的兩根軌道制作,長度不小于4m,間距不大于0.6米,用金屬吊環固定,前探梁必須及時跟頭,最大控頂距0.5米,前探梁上用兩塊規格長×寬×厚=1.5m×0.10m×0.05m半圓木和木桿接頂。維修過程中,嚴格前探支護,嚴禁空頂作業。

3、永久支護:頂板破碎地段,采用11號工字鋼架棚支護,架距不小于0.6米,允許最大偏差0.1米,每架工字鋼柱腳窩不小于0.1米。頂板情況穩定地段使用180×1800的托盤式樹脂錨桿和管縫錨桿掛網支護。間排距為800,不得大于900,合格率不小于95%。

嚴格按巷道中線架設工字鋼或打錨桿掛網。

安全措施

1、頂板管理:

¨1施工前由外向里進行認真檢查,用長把工具處理掉頂幫活煤、活矸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2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3架設支護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嚴禁一次架設2架以上,嚴禁超控頂作業。支護要用背板、木楔關接嚴實,安全可靠,在作業過程中要設專人觀察頂幫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將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待隱患處理結束后,方可進入作業。

¨4支護必須支設在實底上,并保證有不低于0.1米的柱窩,嚴禁在浮煤上架設支架,必要時要穿鞋戴帽。

2、瓦斯管理:

(1)開工前先檢查作業點瓦斯濃度,濃度超過1%時,禁止進入作業。

(2)在維修過程中要保證風路暢通,風筒距作業點距離不大于5米

(3)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設專職瓦檢員、安全員進行瓦斯檢查和安全監督。在整個施工期間要密切注意瓦斯涌出情況,瓦檢員要認真檢查作業點瓦斯情況,杜絕空班漏檢。班組長要攜帶便攜式甲烷報警儀,并將其懸掛在工作地點距頂板不大于30厘米處。

3、放炮管理:.

(1)在維修過程中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

(2)爆破時嚴格執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4、綜合防塵管理:

(1)爆破之后及時打開巷道中的防塵水幕進行降塵處理。

(2)機電設備上的煤塵必須隨時清掃,保持清潔。

(3)調節合理的風速,使之達到既能吹走浮塵,又不吹起落塵的效果。

5、運輸管理:

(1)在運送維修所需要的材料時,運料的車速不得太快,允許一輛一輛的運送,并且車與車間的距離不小于25米,確保運料安全。

(2)在運輸的過程中嚴禁蹬車,嚴禁在軌道中嬉戲打鬧。

6、其它:

(1)在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后路暢通。嚴禁雜物亂堆亂放。

(2)在維修工作中,當班發現的問題,當班處理,當班未處理完的,在交接班中必須交接清楚。

(3)在施工過程中隊長必須跟班作業,統一指揮,現場把好質量關、安全關。

篇3:運輸巷掘進工作面煤層注水安全技術措施

因我礦的煤塵具有爆炸性,并且掘進期間煤體干燥,煤塵較大,為預防煤塵爆炸,防止煤塵堆積,減少掘進期間的產塵量特編訂此措施。

一、巷道煤層情況

1032運輸巷掘進工作面巷道為炮掘工作面,巷道凈斷面5.3㎡,煤層傾角24-28°,煤塵平均厚度為2.1m,煤質為低灰、低硫、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煤層硬度f=0.9-1.0,掘進時適用于煤層注水減少粉塵的要求。通過煤體動壓注水的方式,可充分濕潤煤體。深部煤體受壓裂,瓦斯將會均勻釋放,還可有效預防瓦斯事故。

二、注水技術參數及工藝

1、鉆孔布置及施工

①采用手持式氣動鉆機,人工進行打眼,孔徑42mm,孔深9m,在巷道迎頭并排布置2個注水孔,鉆孔方位與巷道施工方位一致(注水孔具體位置見附圖),鉆孔濕潤半徑為2-4m,水壓8-10MPa。

②鉆孔布置及施工:鉆孔布置在煤厚度的中部距頂板約0.8m,為方便排屑鉆孔應有1-2°仰角。

2、煤層注水鉆孔施工及注水工作必須在掘進前進行,注水期間施工單位必須指派一名跟班隊長專門負責注水工作。

3、封孔參數及封孔工藝:封孔采用橡膠快速封孔器封孔,封孔器長1m,封孔深度不小于1m。

4、注水參數

①注水壓力:采用動壓注水,清水泵的泵壓控制在8-10MPa之內,10MPa為掘進期間最適宜壓力,最小注水壓力不得小于6MPa。

②單孔注水時間:一般為間歇性注水5分鐘一次,注水量以每次5分鐘1.6m3為宜。實際單孔注水時間以煤壁出水時為準。

三、注水系統

注水系統由清水泵(含壓力泵、水箱、壓力表、安全閥、溢流閥等),高壓鋼絲膠管,雙功能高壓水表,高壓橡膠自動封孔器組成。

注水系統主要設備主要參數數量及規格如下:

1、PB320-6.3清水泵2臺,額定流量19.2m3/h。額定壓力6.3MPa,最大可達16MPa。2臺均布置在1031運輸石門處。

2、自動封孔器15支,型號ZF-A22內徑22mm,外徑30mm。適用孔徑42-50mm的注水孔。

3、雙功能高壓表4塊,型號SGS,最大流量5m3/h,最大水流量0.1m3/h,額定壓力18MPa。

4、高壓水管:干管規格3×25×18(鋼絲層數×內徑×壓力),每根長10m,總長度根據清水泵位置至采面注水孔的距離而定。支管規格3×16×26,每根長10m。

5、減壓閥8個,直徑25mm,可以在0-20MPa之間任意調節。

6、截止閥16個,直徑25mm。

7、變徑接頭:25mm變16mm三通,22mm變16mm兩通各16個。

四、1032運輸巷掘進工作面注水安全技術措施

1、打眼注水前,由跟班班長對工作面頂板、煤壁及支護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無危險后方可進行作業。

2、注水孔采用手持式氣動風鉆施工,專職打眼工負責打眼。打眼前要認真檢查風鉆的啟閉是否靈敏可靠,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打鉆時兩人一組,嚴禁單人作業,并嚴格按規定的布控進行施工。打眼時,應控制鉆桿不要劇烈晃動,防止形成偏移無法進行封孔注水。

3、打眼人員的打眼作業位置距離正在注水的注水孔1.5m以上。

4、注水孔打夠深度后,要來回抽動,排盡煤粉,注水器播入鉆孔深度不得小于1m。

5、鉆孔盡量布置在煤厚的中部,距頂板不小于0.8m,以防頂板片冒。打鉆前首先進行敲幫問頂,搗去虛煤浮矸。打鉆時,應采用長鉆桿遠距離的打鉆方法,防止煤壁片幫傷人。鉆桿使用2m長鉆桿,打鉆時接長鉆桿,打鉆人員在打鉆過程中始終與煤壁距離不得小于1.5m。

6、注水前要檢查注水系統和注水管線的密封情況,在高壓管路密封性不好或破損時禁止注水。同時要認真檢查注水槍的接頭連接情況,若發現松動,必須及時接好,防止脫落傷人。當高壓管處于泵壓狀態或注水期間,禁止連接拆卸和修理高壓管件。

7、打眼注水期間必須安排專人觀察頂板、煤壁及支護情況,若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8、注水時嚴禁人員站在正對注水孔及上下5m的位置。注水時封孔器要用8#鐵絲牢固拴在棚梁護幫板或前梁下,固定點不得少于2處,防止封孔器噴出傷人。

9、注水期間要加強工作面瓦斯的管理工作,地質構造帶處應停止注水工作,遇到斷層時應觀察注水量,發現跑水時應停止注水。

10、工作面在地質異常帶范圍內及片幫嚴重處,經跟班瓦檢員、安檢員及跟班礦領導鑒定同意后,經礦總工程師批準,方可進行打眼注水。

11、打鉆時,現場瓦檢員要檢查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當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0.8%時,停止打鉆進行處理,待安全隱患消除后,方可繼續工作。

12、注水過程中,發現孔口附近一定范圍內的煤壁滲水,應先關閉截止閥停止注水。待注水孔內水壓降下以后,再抽出封孔器,防止封孔器突然噴出傷人。

13、工作面片幫深度超過0.8m時,不進行打眼注水。

14、施工中必須對風、水管注意保護,防止擠壞、砸壞。

15、必須有專人負責操作和看管注水泵。

16、本措施與《1032運輸巷掘進作業規程》一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