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探放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煤礦探放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030

一、編制說明

-700回風大巷2#掘進過程中因按坡度施工,根據-700回風大巷1#揭露資料,預計-700回風大巷2#掘進過程中將揭露三灰含水層。為了查明掘進迎頭前方及三灰含水層富水性,設計施工鉆孔進行探查。在-700回風大巷1#對三灰含水層進行探查(水量較大時進行注漿封堵),在-700回風大巷2#對迎頭前方進行探查。為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特制定鉆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后進行學習并認真貫徹執行。

二、水文概況及水文預測

(一)含水層

-700回風大巷2#掘進過程中的直接充水含水層是3煤層底板三灰含水層(“三灰”)。

“三灰”含水層,井田內厚度3.80~10.80m,平均7.78m,上距3煤層42.66~66.40m,平均54.27m。根據-700回風大巷1#鉆探資料顯示,3煤層與三灰含水層間距在45m左右,厚度4.5m。據L-7抽水試驗結果,水位標高+38.28m,單位涌水量0.0187L/s.m,滲透系數k=0.278m/d,水質類型為SO4-K+Na水,TDS(礦化度)4.451g/L,水溫穩定在48~51℃。據-700回風大巷1#鉆孔揭露,單孔最大水量35m3/h,水壓0.8-1.2MPa。

(二)水文情況預測

根據-700回風大巷1#施工的三灰孔實際情況預計,三灰探查孔單孔最大水量35-60m3/h,水壓在0.8-1.2MPa。

三、鉆孔設計

為保證施工安全及滿足疏放水要求,鉆孔終孔孔徑設計為73mm。所有鉆孔必須下置套管,做到安全可靠,放水孔水量可控。

H4?H4-5?330°?11?俯角36°?90m?

?H4-6?357°?11?俯角38°?90m?

?H4-7?27°?11?俯角40°?90m?

H5?H5-5?357°?11?俯角30°?90m?

四、勞動組織:

鉆場每班在冊鉆探人為4人,每個鉆場共12人,排定好輪休,保持每班出勤不少于3人。

五、安全技術要求

1、鉆場附近設電話,可以與調度室聯系。

2、鉆機用四根長度為1.5米的地錨錨桿固定,或者打設鉆機基礎進行固定。

3、孔口管固管采用注漿壓力大于5MPa的注漿機,注漿材料為水泥漿。

4、套管采用絲扣連接,孔口管末端開孔焊接接壓力表的短節及閥,孔口端加耐壓大于3MPa的高壓閘閥,水泥漿(固管,經3-7天凝固后,清水試壓達到3MPa,時間不小于30分鐘,試壓合格后方可進行鉆進。

5、詳細記錄巖層變化位置、出水位置及鉆進過程中的異常情況

6、鉆孔見水大于30.0m?/h時停鉆,上壓力表,關閉截門試壓。然后在礦井排水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有控制的疏放水。

7、鉆進操作嚴格執行鉆機操作規程。施工過程中均勻加壓,下鉆具前檢查鉆具質量,有斷紋、裂口、彎曲等質量問題鉆具嚴禁使用。

8、其它技術要求:

A、鉆進臺班設班報表,鉆機操作人員及時記錄時間、班次、鉆機總尺、巖性、厚度、見水距、水溫、水壓、注漿量等。

B、鉆場要配備米尺、壓力表、水箱、秒表等測量用品。

六、疏排水系統

鉆探用水及鉆孔出水能經水溝自然疏水至三采進風回風聯巷2→三采進風上山→輔二大巷水溝,不需專門的排水系統。

七、設備及電氣管理

1、設備管理由機電工負責,包機到人,掛牌管理,包機人負責設備日常檢修和保養,防止發生電氣設備事故。

2、包機電工應熟知設備的性能和原理,按照設備完好標準認真檢修,確保設備完好。

3、電工經常檢查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絕緣性能、保護性能,所有電氣設備嚴禁失爆,緊固部位都應達到防爆要求,接地極符合標準,對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和配件要及時更換,達到文明生產。

4、所有電氣設備保護裝置靈敏可靠,整定值準確,嚴禁甩保護運行。

5、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瓦斯,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0.8%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工作牌。

6、執行停、送電制度,要堅持停電閉鎖、掛牌,專人看管,誰停電誰送電。

7、電纜分類吊掛整齊,電纜不得拖地。

八、安全措施1、鉆機運輸:

(1)鉆機從井上向施工地點運輸或在井下轉運時,根據條件使用平板車或者單軌吊運輸。

(2)裝卸機器和其它重物時,要有專人指揮。不允許站在重物上隨吊起落。

(3)裝卸機器設備時,應用專用工具,嚴禁摔、碰、撞、擊,機器設備裝入集裝箱時,要墊上木板,以防損壞。

(4)設備在整體裝運時,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不得超長、超高、超寬、超重。拆下的零件,要用有蓋的木箱或鐵箱裝好。易于丟失的零件,由鉆工自帶,不得裝車。

(5)搬運機器設備時,要使設備處于正常狀態,不得傾斜或倒置,并要裝穩、捆扎牢固。

(6)設備搬運時,不得磕碰各操縱手把,更不得硬性扳扭。

(7)在斜巷中搬運機器設備時,斜巷的上、下方不得同時作業,坡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坡上人員不得向坡下滾放任何物體。

(8)機器設備分裝、分運時,要對油管及接頭、液壓閥、齒輪、齒條、滑移導軌等易損部件采取特殊保護措施,運輸時不得在地上拖拉。

(9)吊裝大件時,必須使用手拉葫蘆;手拉葫蘆固定在巷道頂部專用吊裝錨桿或單軌吊梁吊掛錨桿(錨索)上,嚴禁使用支護錨桿。

(10)在主要運輸大巷運送設備材料時,必須事先與調度部門及運輸工區聯系,用相應運輸工具運輸。機車行進時,務必依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執行。

(11)鉆機及動力設備等都必須安裝平穩、牢固。在容易積水的地方施工時,設備要適當墊高以防水淹。

(12)使用手拉葫蘆吊裝大件時,嚴禁人員在大件的下方,嚴禁人員站在大件上,操作手拉葫蘆人員應避開大件的滑動方向,并有專人監護。

(13)在遇有傾斜巷道拖運鉆機等設備時,要用兩部手拉葫蘆交替使用,拖運前檢查手拉葫蘆的完好性,嚴禁出現滑鏈、卡鏈現象。手拉葫蘆要在兩幫或底板固定牢固,嚴禁固定在松動的物體上。拖運期間鉆機下方及兩幫嚴禁有人員站立,所有人員都必須在鉆機的上方。

(14)操作手拉葫蘆人員及現場施工人員站在設備的上方,操作手拉葫蘆時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且有一名組長現場負責指揮。

2、鉆機安裝

(1)鉆機的安裝應遵守以下程序和要求:

①鉆機安裝前要清除、矸石,整平底板,選擇適當位置安放鉆機。

②鉆孔方位必須與設計一致。

(2)井下鉆場應保持整潔,鉆桿要用專用架,排放整齊。

(3)井下鉆場必須具備以下的安全設施及條件:?

①疏通事先挖好的水溝。

②工作人員進入鉆場必須檢查鉆場周圍的支架、頂板、兩幫的安全情況是否良好,如有不安全因素,不得工作。

(4)鉆探設備安裝完畢后,應與附近作業工區聯系好停、送電時間,然后接電。嚴格執行好停送電制度。

(5)在安裝、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先切斷電源,不得帶電作業,作業時必須有二人以上在場,有專人負責監護。?

(6)接電前應先檢查電源的電壓是否與電機規定電壓相符,電纜有無漏電現象等。

(7)電器設備的安裝,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規定。安裝完畢,在搬開動力設備旁邊的物體、無關人員遠離動力設備后,方可送電。

(8)檢修時,在開關上掛上“有人工作不準送電”的牌子,并閉鎖。

(9)電源接好后,先用手盤車試轉,判明無卡阻后再送電試運轉,并檢查電機的正反轉及運轉情況。

(10)電纜要用電纜鉤吊掛整齊,消除“雞爪子”、“羊尾巴”和明線接頭。

3、鉆機運轉前的檢查和準備

(1)每次施工前都要檢查鉆場的安全情況和場地安全設施(防火、防水、通風設施)是否齊全完好。

(2)鉆機開工前,必須由班長親自檢查開孔的方位、傾角是否與設計相符。

(3)檢查機組安裝是否平穩,地錨是否齊全牢固,防護設施是否完好,各部件聯接是否可靠,管路聯接是否正確。

(4)鉆機安裝必須牢固,各部分聯結緊固件可靠。

(5)檢查液壓油箱和變速箱油位是否合適,運動摩擦部位均應清除泥沙并加注潤滑油。

(6)各旋轉件是否靈活,有無阻力過大現象或異音。

(7)檢查油路各接頭是否擰緊,鉆機開動后,應先檢查油壓系統,有無漏油現象。觀察壓力表是否在規定的技術參數內工作,嚴禁無表操作。

(8)啟動電動機后,檢查離合器是否靈活可靠,檢查變速手把,分動手把變檔是否靈活。

(9)檢查操縱閥各操縱位置是否靈活可靠。

(10)施工人員要著裝整齊,遵章作業,加強自主保安。

4、鉆機的操作:

(1)鉆機不得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運轉。

(2)應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油泵,油泵用油必須保持清潔無雜質,加油時,應用漏斗向油箱口加入,油箱口內有過濾網,切不可在加油時拿去過濾網,加入的液壓油必須是同一牌號,牌號不同的液壓油不得加入油箱。

(3)在鉆進中,手不得離開給進手把。

(4)起下鉆具時,孔口要采取防滑措施,鉆桿要用方叉叉牢,方叉要預先有支撐措施,如支架等,防止方叉滑動。

(5)起下鉆桿時,要及時卡好鉆桿,防止跑鉆。

(6)鉆機移動至前面開孔位置,擰緊前后壓板的鎖緊螺釘后,才允許進行鉆進或提升工作,在鉆進或提升過程中,不得移動鉆機以免發生事故。

(7)各種液壓裝置工作壓力范圍按《鉆機說明書》中規定執行。

(8)鉆進中,應隨時注意壓力表和孔底壓力指示表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處理。

(9)運轉中,經常注意各運動部位有否異常的響聲和高溫,如有異常立即停鉆處理。

(10)在鉆進中,因故停鉆時,應設法將鉆具提出孔口,防止埋、燒鉆事故。

(11)下鉆前必須嚴格檢查鉆頭的鑲焊質量,不合格者禁止入內。

(12)鉆頭離孔底一定距離時,應提前開水,慢速掃孔,待鉆具掃到孔底,正常鉆進后,再給予所需的壓力和鉆速。正常鉆進時,嚴禁無故提動鉆具。發現孔內有異常時應立即采取措施。

(13)擰卸鉆頭時,嚴防管鉗咬傷合金或夾扁鉆頭。嚴禁猛墩鉆具。禁止將鉆頭在地面上拖拉。

(14)掌握合理鉆程、嚴格控制回次進尺時間,嚴禁打“懶鉆”。

(15)鉆具絲扣處應涂絲扣油或纏棉線,以減少絲扣磨損。

(16)下鉆速度要均勻,避免沖撞孔壁。鉆具下放遇阻時,應立即提鉆排除故障。發生墩鉆或跑鉆事故,應取出鉆具,檢查鉆頭。

(17)地層變軟時,要控制壓力,不得盲目追求進尺。當孔內發生燒鉆征兆,鉆頭磨鈍或鉆速明顯下降等情況時,應立即提鉆。

(18)在鉆進中,必須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①下鉆至鉆具離孔底0.5米時,應開水沖孔,待沖洗液從孔口返出后,才能開動鉆機鉆進。

②進退鉆具時,操作人員不準站在與孔內鉆具成一條線的位置上,防止鉆桿滑出傷人。

③認真做好“三看”、“二聽”、“一及時”,仔細判斷孔內情況。(“三看”即看給進壓力和進尺速度;看泵壓表和孔口上返水情況;看水接頭情況。“二聽”即聽機器運轉聲音;聽孔內震動聲。“一及時”即發現異狀及時處理。)

④不得開車過猛,以防扭斷鉆桿或損壞鉆頭。

⑤鉆機周圍的軟泥或泥漿要及時清理,以防滑倒傷人。

(19)嚴禁用鉆機上卸鉆具。

(20)鉆機具體操作按《鉆機操作說明書》中規定操作。

5、地錨施工

(1)鉆孔前,必須確保頂板與兩幫圍巖穩定,進行安全作業。

(2)鉆孔時,不準用帶手套的手去試握鉆桿。

(3)開眼位時,應扶穩鉆機,進行開眼作業。

(4)必須堅持濕式打眼。

(5)打眼時鉆桿不得上下左右擺動,鉆桿下方不得有人。

(6)打眼前要做到“三緊”.“兩不要”:既袖口.領口.衣角緊;不要戴布、線手套,不要把毛巾露在衣領外。

(7)打眼工要躲開眼口的方向,站在風鉆側面,兩腿前后錯開,腳蹬實地,防止卡鉆后鉆機將人扭傷。

(8)禁止在風鉆前方及鉆桿下站人。

(9)打眼時,風鉆與打眼方向要保持一致,推力要均勻適當,以防折斷鉆桿或夾鉆桿。

(10)打眼工要站穩,切忌左右晃動,不準多人頂推鉆進。

(11)·?×ê·?×ê?ò?±?÷·ò?ò

(12)將樹脂藥卷用錨桿人工推入錨桿眼內,推入樹脂時要用力均勻,不能把樹脂穿破。

(13)使用樹脂錨固劑進行錨固時,當樹脂錨固劑送入眼底攪拌完成后,至少停止5分鐘再進行緊固施工。

(14)在樹脂錨固劑沒有完全固化前嚴禁使錨桿桿體進行移動或晃動,停止4-6分鐘后再進行緊固施工。在停止期間(樹脂錨固劑沒有完全固化前),嚴禁將錨桿桿體進行移動或晃動。

6、下套管與注漿

(1)下套管前注意事項

①下套管前,應準確丈量鉆具全長,以校正鉆孔長度。

②下套管前須詳細檢查套管質量以及絲扣,不合格者不準使用。事先配好長度并詳細記錄在班報表內,準備好下套管所用的用具,如麻、棉線、絲扣油、套管夾板等。

(2)下套管

①下套管時,先用絲扣油涂抹套管絲口,緩緩使用鉆機頂入孔內。

②當套管下到位置后,使用鐵鏈將套管夾板固定在孔口附近錨桿上,方可退鉆下入第二根。

③下套管遇阻時,使用鏈鉗旋轉后再下,禁止使用鉆機猛頂套管。

④下套管時用麻纏緊孔口部位的套管,以備注漿時用。

(3)注漿固管

①套管下好,鉆孔沖洗完畢,即可進行注漿封孔。

②注漿用水泥漿,先用鐵桶將水泥漿拌好,然后用注漿泵進行注漿。

③注漿時,使用專用接頭向套管內注漿,直至孔內水泥砂漿充滿孔壁與套管之間空隙,使水泥砂漿滲出孔口。

④注漿前應先檢查注漿泵、高壓膠管及接頭是否完好,否則,需處理后再注漿;注漿完畢后,及時將注漿泵、高壓膠管沖洗干凈。

⑤用水泥漿將套管注實,一天后進行掃孔,掃孔完畢后進行打壓實驗,實驗水壓不小于3Mpa,持續時間不少于30分鐘。

(4)封孔

當需要對鉆孔進行封孔時,及時對鉆孔進行封孔,封孔完成后回撤閘閥。

①使用注漿泵進行封孔,封孔前將水泥運至施工地點,并連接好管路。

②封孔用水泥漿,先用鐵桶將水泥漿拌好,然后用注漿泵進行注漿。

③注漿時,使用專用接頭向孔內注漿,直至注不動時,間歇20分鐘后繼續注漿,最后無法注入泥漿時關閉閥門。

④注漿前應先檢查注漿泵、高壓膠管及接頭是否完好,否則,需處理后再注漿;注漿完畢后,及時將注漿泵、高壓膠管沖洗干凈。

⑤鉆孔注實后,3-7天后水泥凝固,封孔完成。

7、起吊重物

1、使用手拉葫蘆起吊重物時,要先檢查手拉葫蘆的各部件,確保各部件的完好,手拉葫蘆不準有滑鏈和跑鏈現象。

2、核對起重量,嚴禁帶傷和超負荷使用手拉葫蘆。

3、起吊時必須選擇牢固的專用起吊點,起吊重物要固定在巷道頂部專用吊裝錨桿上,嚴禁使用支護錨桿。

4、起吊前先試吊,確認無誤后方可正式起吊。

5、起吊工程中嚴格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

6、重物起吊的過程中,起吊物的下方嚴禁有人工作,以及站在重物上起吊。嚴禁施工人員身體的任何部位在起吊物的下方。

7、所有施工人員要躲開起吊物傾倒后所能涉及的部位,繩索受力兩側嚴禁有任何人員。

8、其他安全技術措施

(1)下井前要對薄弱人物進行排查,嚴禁薄弱人物下井。

(2)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正規操作程序及手指口述作業內容進行施工,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提醒。

(3)到達施工現場首先對危險源進行排查,確認危險源后并對其消除如當時消除不了對其做到有防范措施。

(4)施工過程中做到有專人監護,做到三不傷害。

(5)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做好高溫熱害預防工作,帶夠足量飲用水,當出現中暑現象時立即停止工作,轉移至風流暢通溫度適宜地點并注意休息。

(6)行人通過時,在鉆探人員指導下安全通過。

九、避災路線

發生不可控制突水或閘閥失控時應及時通知調度室,加大泵房排水能力,現場進行鉆孔處理;處理失敗、突水量大于排水能力、有威脅礦井安全傾向險情時,匯報調度室,由調度組織及時按礦井應急預案規定的避災路線撤人。

路線1:鉆場→北風井井底車場聯巷→北風井→地面;

路線2:鉆場→-700回風大巷1#→三采進風回風聯巷2→三采進風上山→輔二大巷→副井→地面。

十、附圖

1、-700回風大巷2#掘進探放水設計平面圖

篇2:煤礦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制度

為了有效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潞礦王地字【2012】78號《關于下發集團公司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安全原則,防治礦井重特大水害事故的發生,進一步規范我礦探放水工作,切實實現礦井安全生產,最大限度保證職工生命和礦井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領導機構

組長:賈雙春吳曉東

副組長:楊建立趙學雷張日林汪健民蘇海

石兵

成員單位:地測科生產中心機電中心安監處通風科

開發辦調度室勞資科計劃科財務科

企管科督查辦職工學校采、掘、開隊組

辦公室設在地測科,電話5932619。

二、職責

工作流程:

編制設計(地測科)→制定措施(探放水隊)→各部門審批(生產、安全等)→具體施工(探水隊)→工程驗收(接收安全員、驗收員)→監督管理(地測、生產、安全、調度等)→考核(地測科)

1、地測科主要負責依據年度生產采掘銜接計劃編制探掘年度總體規劃;負責編制、健全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相關制度;負責編制超前鉆探、探放水施工設計;負責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成果的驗收;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情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跟班進行技術指導;負責匯總、整理、分析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原始資料并建立相關臺帳;編制鉆探、掘進進尺日調度通報臺帳;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類防治水鉆探成果資料進行集中匯診分析。

2、生產中心負責嚴格監督掘進、回采工作面的推進進度;負責鉆探現場施工環境的協調;配合完成對鉆探資料的匯診分析等相關工作。

3、機電中心負責配備各類鉆探設備及其相關耗材配件,確保設備及配件的及時性和完好性,保證隨時滿足礦井生產需要;負責對鉆探新技術、新設備的調研與引進等。

4、安監處負責監管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其他相關環節的安全工作落實和執行情況。

5、通風科負責安排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瓦斯含量的監測;協助井下超前鉆探、探放水鉆施工過程中因地質條件變化引起的瓦斯涌出量變化的監測、分析與治理等相關工作。

6、探放水隊負責按設計進行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的施工作業;負責對各類鉆探設備的維護與管理;負責編制探放水隊關于設備保管、人員管理等各類崗位職責;負責鉆探實施過程中原始記錄的編錄;負責對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并及時上報礦地測科;

7、采、掘、開隊組負責根據生產安排,結合各類工作面鉆孔打設情況開展日常工作

8、調度室:負責探放水和超前鉆探期間的調度工作;

9、勞資科:負責落實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所涉及的人員配備;

10、計劃科:負責鉆探設備購置計劃的審批和上報;

11、企管科:負責探放水隊組專項費用的審批;

12、財務科:負責設備購置所需資金的落實;

13、職工學校:負責探放水人員的培訓工作。

三、技術管理

1、全礦開拓、掘進、回采隊組不再進行井下探放水作業,探放水工程由專業探放水隊伍組織實施。

2、地測科要結合現場情況綜合分析,特殊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下的鉆探、探放水工程必須堅持物、化、鉆相結合的綜合超前探測原則,防止因直接鉆探導致礦井水害事故的發生。

3、探放水和超前鉆探等各類鉆探工程技術人員,從業人員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4、地測科編制探放水和超前鉆探設計。設計要根據煤層賦存條件和巷道掘進實際情況針對性的編制,鉆探設計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實施超前鉆探的目的;

②實施超前鉆探區域的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

③超前鉆探現場布置鉆孔的位置、角度、孔數及示意圖和說明;

④相關的技術要求及安全措施。

5、掘、開隊組必須根據地測科編制的超前鉆探設計,在作業規程中編制專業章節。

6、特殊區域的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程,由地測科編制專項探放水和超前鉆探設計,專項設計須經礦總工程師組織地測、生產、機電、通風、安全等相關部門審批通過后生效。

7、正常掘進巷道中實施超前鉆探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30米,特殊區域的安全距離要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中防隔水煤柱的留設具體計算而定。

8、在探放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時,必須排查清楚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積水范圍和積水量后,才能安排探放水。探放水時,最小超前水平鉆距不小于30米,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米。還需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水患事故的發生。

9、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程施工現場應進行牌板標識,牌板內容標識要全面、清楚,牌板懸掛要符合規定要求。

10、井下鉆探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由探放水隊、安全員、瓦檢員共同監督進行,并在現場作業記錄、管理牌板上簽字確認,鉆探施工各環節要實現閉合管理。

11、探放水技術人員要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嚴格按照要求填寫相關臺賬、記錄,做到資料及時準確,同時要做好探、掘臺賬資料安全確認移交工作。

12、各類防治水鉆探設備由探放水隊統一管理,各采、掘工作面放置的設備各采掘隊組有義務協助管理,探放水隊要建立鉆探設備維護及配件、耗材使用等相關管理制度,設備要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

篇3:煤礦井下探放水制度范本

一、探放水的原則

采掘工作必須執行“八字”原則,即“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因而,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進行探水。

?(1)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窯或小窯時。

?(2)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含水裂隙密集帶、溶洞和陷落柱時,或通過它們之前。

?(3)打開隔離煤柱放水前。

?(4)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或裂隙發育帶時。

?(5)接近可能涌(突)水的鉆孔時。

?(6)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漿區時。

?(7)采動影響范圍內有承壓含水層或含水構造,或煤層與含水層的隔水巖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時。

?(8)接近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地段,采掘工作有涌(突)水預兆或情況不明時。

?(9)接近其他可能涌(突)水地段時。

二、探放水鉆孔布置

1、探放老空水鉆孔,應按巷道的設計方向在其水平面和豎直面內呈扇形布置;鉆孔應成組布設,其孔數視超前距和幫距而定。

(1)豎直扇形面內鉆孔間的終孔垂距不得超過1.5m。

(2)水平扇形面內各組鉆孔間的終孔水平距離不得大于3m。

(3)探水鉆孔的最小超前距或幫距10m。

(4)一般傾斜煤層平巷的探放水孔,應呈半扇面形布置在巷道正前和上幫。

(5)傾斜煤層上山巷道探放水孔,呈扇面形布置在巷道的前方。

2、探放斷層水及底板巖溶水的鉆孔,必須沿掘進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鉆孔不得少于2個。

3、探放水鉆孔除兼做堵水或疏水用外,終孔孔徑一般不得大于58mm。

4、巷道接近可能導水的老鉆孔探水線時,應向老鉆孔布設扇形探水鉆孔。

5、對水壓大于1MPa的斷層水、陷落柱水或強含水層水,不宜沿煤層布置探放水鉆孔。

三、探放水鉆孔孔口安全裝置

探放水鉆孔應安設孔口安全裝置。孔口安全裝置由孔口管、泄水測壓三通、孔口水門和鉆桿逆止閥。(必要時安裝)等組成。

1、孔口管的安裝與固定:

?(1)?選擇巖層堅硬完整地段開孔,孔徑應大于孔口管直徑1~2級,鉆至預定深度后,將孔內沖洗干凈。注漿使孔口管(管周圍應焊扶正肋骨片)與孔壁間充滿水泥漿。待孔口管周圍水泥漿凝固后掃孔,掃孔深度應超過孔口管長度0.5m。?

?(2)掃孔后對孔口管必須進行耐壓試驗。試驗壓力應大于預計水壓并穩定30min后,孔口管周圍不漏水時,方可鉆進。

?(3)節理裂隙發育,巖石松軟或破碎,無條件另選放水地點時,應注漿加固后,再安設孔口管。

2、探放強含水層水或需要收集放水時的水量、水壓等資料時,應在孔口管上安裝水壓表、水門(閘門)和匯水短管等。

3、對水壓高于1MPa且水量較大的積水或強含水層進行探放水時,孔口應安設防噴逆止閥。

4、在高壓水噴出條件下繼續鉆進時,斜孔應使用孔口防噴逆止閥,傾角50°~90°的鉆孔可使用“孔口防噴帽”或“盤根密封防噴器”,鉆具可使用“防噴接頭”,上下鉆可用“孔口反壓裝置”。

5、探得水壓高于2MPa、水量大于60m3/h,需長期保留時,孔口應使用雙水門,下門備用。

四、安裝鉆探水前的技術要求

1、安鉆地點與積水區間距小于探水規定的超前距,或有突水征兆時,應在采取加固措施或用水閘墻封閉后,另找安全地點探放水。

2、鉆窩應避免做在斷層帶或松軟巖層內。

3、按《煤礦安全規程》第262條四款規定執行。

4、鉆機安裝必須平穩牢固。安好鉆機接電時,要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

5、按預計流量設置排水管路,清理巷道并掛好風筒、電纜、管道等。

6、按《煤礦安全規程》第262條一款規定執行。

7、按《煤礦安全規程》第265條第一句規定執行。

五、探放水施工中的技術要求

1、鉆進中應做好巖芯的采取和編錄工作;必要時可保留巖芯。

2、鉆進時應準確判別煤、巖層厚度并記錄換層深度。一般每鉆進10m或更換鉆具時,測量一次鉆桿并核實孔深。終孔前再復核一次,如有可能應進行孔斜測量。

3、鉆進時,發現煤巖松軟、片幫、來壓或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現象時,必須立即停鉆,記錄其孔深并同時將鉆桿固定。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鉆進中發現有害氣體噴出時,應立即停止鉆進、切斷電源,將人員撤到有新鮮風流的地點。立即報告礦調度室,采取措施。

5、鉆孔內水壓過大或噴高壓水時,應采用反壓和防噴裝置的方法鉆進,應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巖)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1)背緊工作面,在攔板外面加設頂柱或木垛,必要時還應在頂、底板堅固地點砌筑防水墻,之后方可放水。

?(2)對于水壓大于2MPa,中間要穿過煤層的探斷層水鉆孔,在打穿斷層或含水層前,還應下第二層孔口管并超過煤層1m以上。

6、在探水孔施工中,見到含水層、斷層、陷落柱和積水區之前,應停止鉆進,安好水門后再繼續鉆進。

7、遇高壓水頂鉆桿時,可用立軸卡瓦和逆止閥交替控制鉆桿,使其慢慢地頂出孔口,操作時禁止人員直對鉆桿站立。

8、應做到交接班時不停鉆。

9、探放斷層水的探水孔終孔后,孔內有水應進行放水試驗。孔內無水時應選擇一個孔進行壓水試驗,檢驗斷層隔水性能;壓力一般應略大于斷層所承受的靜水壓力。

10、探放水鉆孔,完成探測任務后必須全孔注漿封閉,并做好封孔記錄。

?(1)鉆孔探到水后,要觀測水壓、水質、水量和估計積水量或補給量。根據礦井排水能力及水倉容量,控制放水孔的流量或調整排水能力,并清理水倉、水溝等。

?(2)煤層頂板有含水層和水體存在時,應當觀測“三帶”發育高度,當導水裂隙帶范圍內的含水層或老空積水影響安全開采時,必須超前探放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統。

?(3)加強放水地點的通風,增加有害氣體的觀測次數。

?(4)必須監視放水全過程,放水結束后,應立即核算放水量與預計積水量的誤差,查明原因。

六、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1、探水的上山、下山及平巷,中間不得有低洼積水段。

2、探水巷必須在探水鉆孔有效控制范圍內掘進,探水孔的超前距、幫距及孔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每次探水后、掘進前,應在起點處設置標志,并建立掛牌制度。

3、巷道支護應牢固,頂、幫背實,無高吊棚腳,傾斜巷有撐桿,使巷道有較強的抗水流沖擊能力。

4、探放水地點必須安設電話和報警裝置。

5、必須向受水威脅地區的施工人員貫徹、交待報警信號及避災路線。

6、探水巷道應加強出水征兆的觀察,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工作,及時處理。情況緊急時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

7、“鉆孔接近老空,預計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涌出時,必須有瓦斯檢查員或礦山救護隊員在現場值班,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超過本規程有關條文規定時,必須立即停止打鉆,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報告礦調度室,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8、上山探水時,一般應雙巷掘進。其中一條超前探水、匯水,另一條隨后用來安全撤人。雙巷間每隔30~50m掘一聯絡巷并設擋水半墻。

9、放水工作應盡量避免在雨季進行。

10、探放水人員必須按照批準的設計施工,未經審批單位允許,不得擅自改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