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防水密閉門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生產工作安排,由我隊在1100水平水泵房通道及變電所通道安裝防水密閉門,為保證施工過程中人員安全及施工質量,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安裝位置
在1100水平水泵房通道、1100水平變電所通道(一)及通道(二)巷道內各安裝一道防水密閉門,防水密閉門距1100水平水泵房巷道中心線、1100水平變電所巷道中心線距離分別為5.45m、5.4m。
二、施工標準及要求
1、地測科必須提前標定出各施工中腰線及密閉門安裝位置,施工隊組嚴格按照地測科標定位置安裝防水密閉門。
2、防水密閉門規格為毛寬、毛高均為1960mm,凈寬、凈高均為1800mm,密閉門兩底腳埋深為400mm。
3、防水密閉門中心線偏巷道中心線右110mm(人員面向1100水平車場方向看),門扇下邊線距離地平面100mm,密閉門朝1100水平車場方向開門。
4、防水密閉門的中心線與巷道中心線平行,門框豎直、水平,且在同一垂直平面內,門扇關閉平整。
5、施工隊組必須提前分別在1100水平水泵房通道、1100水平變電所通道(一)及通道(二)內,距巷道中心線左8300mm、右1040mm處各施工一個規格為毛長*毛寬*毛深=350mm*350mm*400mm的柱窩。
6、施工隊組必須提前在每個通道口處(靠1100水平變電所及水泵房側)、防水密閉門安裝位置處頂板上各施工兩根2m錨桿、錨桿間距為1.6m,用于起吊安裝防水密閉門。
7、登高作業必須搭設施工平臺,施工平臺規格為長×寬×高=2.5×2×1.5m,操作平臺使用2寸鋼管并使用管卡子進行搭接,操作平臺支撐腿不能少于4根,每條支撐腿之間(對角處)用2寸鋼管聯接固定,保證平臺作業時不晃動。平臺上鋪設長×寬×厚=3000×250×50mm木板,并用8#鐵絲與操作平臺相聯接牢固,木板與木板之間使用不少于4道扒釘固定連接,木板上鋪設廢舊皮帶,保證人員站立平穩。平臺四周安裝高度不低于1m的護欄,護欄與平臺之間通過雙股8#鐵絲捆綁固定。平臺上作業人數不得超過3人,作業人員必須全部佩帶保險帶。人員上下作業平臺必須有特制的人行梯,人行梯與作業平臺必須連接牢固,否則不得作業。
8、施工隊組必須按照施工規定,將防水密閉門門框框架固定安裝好后再進行澆灌,澆灌混凝土強度為C30,水泥標號為425,砂子為中粗砂,石子為直徑20-40mm礫石,水泥:砂子:石子=1t:1.12m?:2.2m?(20袋水泥:1車砂子:2車石子)。澆筑混凝土時,厚度每達到500mm時必須用風動震動棒對混凝土進行震動,避免出現蜂窩等澆注不實現象,以確保澆注質量。
9、澆灌混凝土時,施工隊組必須按規定要求在墻壁側預埋電纜穿線管,穿線管為長500mm、直徑108mm的鋼管。
三、危險源辨識、手指口述及安全確認
1、檢查施工地點周圍環境;作業地點頂板支護完好,無失效支護,確認完畢。
2、檢查風水管路連接情況:風水管理連接牢固可靠,無漏風、漏水現象,確認完畢。
3、檢查設備工具完好情況:設備工具各部件齊全完好,無損壞現象,確認完畢。
4、檢查作業平臺搭設牢固情況:作業平臺各部位扣件齊全、連接牢固,平臺穩固牢靠,確認完畢。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隊組必須提前對施工地點周圍環境安全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發現支護失效的地方,必須重新補打處理,確認無誤后方可施工。
2、施工前,必須對防水密閉門安裝位置處的纜線按照機電科要求重新進行整掛,避免將其砌在墻內。
3、人工用風鎬施工防水密閉門柱窩時,首先檢查好風管各處接頭是否連接完好,然后檢查風鎬、釬子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操作風鎬時,一只手握鎬柄,一只手托住鎬體,用力向巖壁推壓,推壓時不要硬頂強沖。
5、防水密閉門由齒軌車經過副斜井、1360車場、軌道下山運輸至1100車場,然后人工推運平板車至1100變電所,最后由人工通過導鏈牽引至安裝地點。
6、防水密閉門通過錨鏈捆綁運輸,運輸前,必須由運輸隊當班跟班隊干對防水密閉門捆綁牢固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確保捆綁牢固后,方可運輸。
7、在斜坡運輸期間,必須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運輸管理規定,由運輸隊當班跟班隊干負責監督落實。
8、運輸至1100水平變電所后,采用人工使用導鏈進行牽引,導鏈選用2臺3T導鏈,使用導鏈前,必須對導鏈完好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確認靈活可靠。
9、人員將導鏈吊掛在預先打好的錨桿上,嚴禁將導鏈懸掛在支護錨桿(索)上,固定牢靠后通過導鏈交替牽引至施工地點。牽引過程中,人員必須站在防水密閉門兩側進行操作,防止磕碰受傷。
10、人員通過使用導鏈,將防水密閉門調整至安裝位置并進行固定,同時在防水密閉門兩側各支設2根戧柱、戧柱間距為1m,戧柱底端必須支設至實底上,防止防水密閉門晃動影響施工。
11、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斜坡運輸管理規定》及礦有關規定。
12、本措施由施工隊組隊長組織,技術員向作業人員貫徹,未貫徹人員嚴禁上崗作業。
篇2:避難硐室密閉門安全技術措施
一、為完善二礦安全避險六大系統,根據安全生產需要,需施工避難硐室密閉門。為保證施工期間的安全和施工質量,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貫徹執行。二、所有上崗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密閉門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三、開門前,要由外向里逐米檢查并加強開門點附近10m范圍內的支護,發現開裂、離層噴漿體及時找掉,并補打錨桿加強支護。四、避難硐室隔離門(密閉門)結構概況
張山子二礦避難硐室采用向外開啟的兩道門結構。外側第一道門為防護密閉門(簡稱:外門),主要功能是抵抗1MPa的沖擊波和阻擋有毒有害氣體;第二道門為密閉門(簡稱:內門),主要功能是抵抗0.3MPa的沖擊波和阻擋有毒有害氣體。兩道門之間為過渡室,密閉門之內為避險生存室。
本防護密閉門為順時針方向開啟(“正”門),兩道門框墻的厚度均為600mm;其兩道門框墻的間距不小于4.0米。
避難硐室用防護密閉門安裝時,應依照安裝方法,安裝后應鉛直平整,門框與墻體結合牢固,門扇開啟靈活,并保證兩道門的密封性能。
五、安裝方法
安裝工具:小線、木楔、錘子、扳手、鉗子、螺絲刀、手拉葫蘆(3噸)、拖線板、線墜、水平尺、鋼尺等;1、門的運輸
外門和內門運輸到安裝地點時采用3噸手拉葫蘆,通過吊裝從專用運輸工具上卸下。運輸中要防止破壞成品或碰撞傷人,到位卸下后,門下方應墊厚度不小于100mm的砧木,并放置平穩。門應處于關閉鎖緊狀態。2、門的固定
安裝時首應先確定兩道門的安裝位置;在安裝位置的頂部施工兩根錨桿并臨時固定好葫蘆,用葫蘆通過吊裝孔將內門框(與門扇一起)提起到安裝位置,檢測其門框的水平和垂直,位置調整準確后,用木方或磚塊將門墊穩卡牢,進行臨時固定。
安裝時先進行內門的安裝施工,內門框墻體施工建設完成,檢查內門開啟無誤后,再進行外門的安裝施工。3、門框墻施工方法
內外門框墻厚度要求都為600mm,墻體整體澆筑。采用磚胎膜,厚度為120mm,中間夾層用鋼筋混凝土澆筑。密閉墻掏槽深度不小于0.2米。(1)門框墻鋼筋配置按照《GJBT-997鋼筋混凝土門框墻》進行施工:①門框墻中間鋼筋混凝土澆筑層均采用HRB335鋼筋和C30混凝土振搗成型。②門框墻受力鋼筋不小于φ12,長度不小于150mm;間隔距離不大于250mm;受力鋼筋最小配筋率為0.25%。③門框四周錨鉤伸入模板中間,與不小于φ16的鋼筋捆扎牢固后澆筑混凝土。④門洞四角均配置3-φ16的斜向45º鋼筋,其長度不小于1100mm。⑤門框墻中心線兩側鋼筋應對稱布置。(2)門框與門框墻應澆鑄成一整體,澆鑄混凝土前要將固定錨鉤檢查、校正、與墻體內鋼筋捆扎固定、可靠。門框墻混凝土澆筑主要注意事項:①開工前嚴格按照C30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配合,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實性、耐久性,達到設計要求的抗壓、抗滲指標。②鋼筋混凝土四周與巖體接實,保證足夠的強度和氣密性。③門框墻混凝土均應左、右側對稱澆筑,保證兩側灌注高度差不超過0.5m,防止單側混凝土擠壓跑模或變形。④鋼筋混凝土施工,注意留好拱和墻、施工縫等處的接頭筋,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和連續性。⑤振搗時,要盡量振搗到每個拱、墻部位的角落,防止過搗或漏搗現象出現,保證混凝土密實,表面光滑,無蜂窩麻面。(3)門框墻下方澆筑到門高3/4處,取下門硐頂棚臨時的吊環或撤除吊掛支架,讓門處于微開狀態,檢查門開啟是否靈活、可靠。如門開啟可靠,讓門處于關閉并鎖死狀態,然后再進行頂部的澆筑。封頂處混凝土由里往外倒退逐漸澆筑,以確保拱頂混凝土澆筑密實。(4)在門硐頂棚中心線上應相應預埋吊裝環一個備用。(5)外墻進行抹灰處理。(6)按照安裝內門的步驟和方法進行外門的安裝施工。
六、維護保養
1、凡有防銹料脫落或碰掉處均應隨時補涂。
2、密封橡膠條如有損傷或脫膠應及時更換或粘接,密封條更換期為2年左右。
3、門樞轉動部分如有銹蝕應擦洗干凈并應重新涂油。
4、安裝使用后,至少半年保養檢修一次。
5、密封膠條應經常涂滑石粉,防止老化。七、建立煤礦避難硐室,對于緊急情況的幸存者來說,就是一個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轉加油站,而避難硐室隔離門的是避難硐室的咽喉之地,所以避難硐室隔離門(密閉門)安裝的好壞直接決定避難硐室避災能力。八、避災路線若迎頭發生水、火、瓦斯、煤塵等災害時,施工人員應按如下路線進行撤離并熟悉各避災路線:1、若迎頭發生水災時,施工人員應按如下路線進行撤離。施工迎頭→-76m運輸大巷→主井→地面。施工迎頭→-76m運輸大巷→-76m總回風巷→風井→地面。2、若迎頭發生瓦斯爆炸,迎頭施工人員應按如下線路進行撤離。施工迎頭→-76m運輸大巷→主井→地面。本措施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我礦安全管理規定執行。
篇3:安裝防水密閉門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礦生產工作安排,由我隊在1100水平水泵房通道及變電所通道安裝防水密閉門,為保證施工過程中人員安全及施工質量,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安裝位置
在1100水平水泵房通道、1100水平變電所通道(一)及通道(二)巷道內各安裝一道防水密閉門,防水密閉門距1100水平水泵房巷道中心線、1100水平變電所巷道中心線距離分別為5.45m、5.4m。
二、施工標準及要求
1、地測科必須提前標定出各施工中腰線及密閉門安裝位置,施工隊組嚴格按照地測科標定位置安裝防水密閉門。
2、防水密閉門規格為毛寬、毛高均為1960mm,凈寬、凈高均為1800mm,密閉門兩底腳埋深為400mm。
3、防水密閉門中心線偏巷道中心線右110mm(人員面向1100水平車場方向看),門扇下邊線距離地平面100mm,密閉門朝1100水平車場方向開門。
4、防水密閉門的中心線與巷道中心線平行,門框豎直、水平,且在同一垂直平面內,門扇關閉平整。
5、施工隊組必須提前分別在1100水平水泵房通道、1100水平變電所通道(一)及通道(二)內,距巷道中心線左8300mm、右1040mm處各施工一個規格為毛長*毛寬*毛深=350mm*350mm*400mm的柱窩。
6、施工隊組必須提前在每個通道口處(靠1100水平變電所及水泵房側)、防水密閉門安裝位置處頂板上各施工兩根2m錨桿、錨桿間距為1.6m,用于起吊安裝防水密閉門。
7、登高作業必須搭設施工平臺,施工平臺規格為長×寬×高=2.5×2×1.5m,操作平臺使用2寸鋼管并使用管卡子進行搭接,操作平臺支撐腿不能少于4根,每條支撐腿之間(對角處)用2寸鋼管聯接固定,保證平臺作業時不晃動。平臺上鋪設長×寬×厚=3000×250×50mm木板,并用8#鐵絲與操作平臺相聯接牢固,木板與木板之間使用不少于4道扒釘固定連接,木板上鋪設廢舊皮帶,保證人員站立平穩。平臺四周安裝高度不低于1m的護欄,護欄與平臺之間通過雙股8#鐵絲捆綁固定。平臺上作業人數不得超過3人,作業人員必須全部佩帶保險帶。人員上下作業平臺必須有特制的人行梯,人行梯與作業平臺必須連接牢固,否則不得作業。
8、施工隊組必須按照施工規定,將防水密閉門門框框架固定安裝好后再進行澆灌,澆灌混凝土強度為C30,水泥標號為425,砂子為中粗砂,石子為直徑20-40mm礫石,水泥:砂子:石子=1t:1.12m?:2.2m?(20袋水泥:1車砂子:2車石子)。澆筑混凝土時,厚度每達到500mm時必須用風動震動棒對混凝土進行震動,避免出現蜂窩等澆注不實現象,以確保澆注質量。
9、澆灌混凝土時,施工隊組必須按規定要求在墻壁側預埋電纜穿線管,穿線管為長500mm、直徑108mm的鋼管。
三、危險源辨識、手指口述及安全確認
1、檢查施工地點周圍環境;作業地點頂板支護完好,無失效支護,確認完畢。
2、檢查風水管路連接情況:風水管理連接牢固可靠,無漏風、漏水現象,確認完畢。
3、檢查設備工具完好情況:設備工具各部件齊全完好,無損壞現象,確認完畢。
4、檢查作業平臺搭設牢固情況:作業平臺各部位扣件齊全、連接牢固,平臺穩固牢靠,確認完畢。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隊組必須提前對施工地點周圍環境安全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發現支護失效的地方,必須重新補打處理,確認無誤后方可施工。
2、施工前,必須對防水密閉門安裝位置處的纜線按照機電科要求重新進行整掛,避免將其砌在墻內。
3、人工用風鎬施工防水密閉門柱窩時,首先檢查好風管各處接頭是否連接完好,然后檢查風鎬、釬子是否完好,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操作風鎬時,一只手握鎬柄,一只手托住鎬體,用力向巖壁推壓,推壓時不要硬頂強沖。
5、防水密閉門由齒軌車經過副斜井、1360車場、軌道下山運輸至1100車場,然后人工推運平板車至1100變電所,最后由人工通過導鏈牽引至安裝地點。
6、防水密閉門通過錨鏈捆綁運輸,運輸前,必須由運輸隊當班跟班隊干對防水密閉門捆綁牢固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確保捆綁牢固后,方可運輸。
7、在斜坡運輸期間,必須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運輸管理規定,由運輸隊當班跟班隊干負責監督落實。
8、運輸至1100水平變電所后,采用人工使用導鏈進行牽引,導鏈選用2臺3T導鏈,使用導鏈前,必須對導鏈完好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確認靈活可靠。
9、人員將導鏈吊掛在預先打好的錨桿上,嚴禁將導鏈懸掛在支護錨桿(索)上,固定牢靠后通過導鏈交替牽引至施工地點。牽引過程中,人員必須站在防水密閉門兩側進行操作,防止磕碰受傷。
10、人員通過使用導鏈,將防水密閉門調整至安裝位置并進行固定,同時在防水密閉門兩側各支設2根戧柱、戧柱間距為1m,戧柱底端必須支設至實底上,防止防水密閉門晃動影響施工。
11、其它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斜坡運輸管理規定》及礦有關規定。
12、本措施由施工隊組隊長組織,技術員向作業人員貫徹,未貫徹人員嚴禁上崗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