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東軌大巷鋪永久軌安全技術措施

東軌大巷鋪永久軌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2704

一、工程概況:

東軌大巷根據設計鋪設永久軌道,軌道為30kg/m鋼軌,鋪底厚度150mm。鋪設長度1000m。

二、鋪軌技術措施:

1.鋼軌的型號、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采用30kg/m及其以上鋼軌時在使用前,必須逐根調直整平。

2.嚴禁在主要運輸線路使用磨損超過限度的鋼軌,嚴禁在同一條線路上鋪設雜拌道。

3.連接件及扣件的規格、型號必須與軌型配套,數量齊全。兩種不同軌型的軌道相接時,必須采用異型魚尾板,確保接軌平順。

4.運行架線機車的軌道回流線和該軌道與非回流軌道連接處的絕緣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軌道的軌距(曲線為加寬后)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不小于設計3mm,不大于設計5mm。

優良:不小于設計2mm,不大于設計3mm。

6.兩軌軌面高低差(曲線段為加高后)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直線段不大于5mm,曲線段不小于2mm,不大于5mm。

優良:直線段不大于3mm,曲線段不小于2mm,不大于3mm。

7.軌道接頭的平整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接頭的高低和內側錯距均不大于2mm。

優良:接頭的高低和內側錯距均不大于1mm。

8.軌道接頭方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懸接無墊接,直線段應對接,相對錯距不大于60mm,曲線段軌道應錯接,相對錯距應為軌長的1/3~1/4。

優良:懸接無墊接,直線段應對接,相對錯距不大于40mm,曲線段軌道應錯接,相對錯距應為軌長的1/3~1/4。

9.扣件釘連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道釘或螺栓、壓板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大于2mm的不大于10%,且不連續。

優良:道釘或螺栓、壓板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大于2mm的不大于5%,且不連續。

10.道碴道床的搗固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軌枕兩端軌底道碴密實,道岔及鋼軌接頭處無空吊板,其它部位無連續的空吊板,且單根空吊板不大于10%。

優良:軌枕兩端軌底道碴密實,道岔及鋼軌接頭處無空吊板,?其它部位無連續的空吊板,且單根空吊板不大于5%。

11.單、雙軌中心位置,主要運輸線路±50mm,一般運輸線路±50mm,掛中線尺量每檢查點上軌道中心線與設計值之差。

12.雙軌中心線的距離,直線0~+20mm,曲線±20mm,尺量檢查點兩軌中心線間距與設計值之差。

13.軌面標高,主要運輸線路±30mm,一般運輸線路±50mm,掛線尺量設計標高線至軌面的距離與設計值之差。

14.軌面前后高低,主要運輸線路,目視平順,用10m弦量≤10mm,一般運輸線路,目視平順,用10m弦量≤15mm。檢查點前后各5m處拉單絲尼龍線,尺量其正矢值±2mm(規定:單絲尼龍線10m撓度2mm)。

15.方向

直線:主要運輸線路,目視平順,用10m弦量≤10mm,一般運輸線路,目視平順,用10m弦量≤12mm。檢查點前后各5米處拉單絲尼龍線,尺量軌道內側正矢值。

曲線:主要運輸線路,目視平順,用2m弦量相鄰正矢值,R≥50米時≤2mm,R<50米時≤3mm。一般運輸線路,目視平順,用2m弦量相鄰正矢值≤3mm檢查點前后各拉2米弦,尺量軌道內側正矢值,求其差值。

16.軌縫(限值),直線≤5mm曲線≤8mm,塞尺檢查點前一對軌縫。

三、鋪設道岔技術措施:

1.道岔軌距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不小于設計2mm,不大于設計5mm。

優良:不小于設計值,不大于設計3mm。

2.道岔兩軌軌面水平質量檢驗應符合:

合格:直線段不大于5mm,曲線段不小于2mm,不大于5mm。

優良:直線段不大于3mm,曲線段不小于2mm,不大于3mm。

3.道岔接頭平整度質量檢驗應符合:

合格:接頭的高低和內側錯距均不大于2mm。

優良:接頭的高低和內側錯距均不大于1mm。

4.道岔尖軌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尖端與基本軌間隙不大于2mm,尖軌損傷長度不超過100mm,尖軌頂面不應高出基本軌頂面,不應低于基本軌頂面2mm。

優良:尖端與基本軌無間隙,尖軌無損傷,尖軌與基本軌的頂面水平一致。

5.護軌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零件齊全,安設牢固,心軌與護軌工作邊間距不小于設計值,不大于設計值2mm,心軌尖端與護軌工作邊中點連線應垂直于護軌工作邊,其偏差不大于50mm。

優良:零件齊全,安設牢固,心軌與護軌工作邊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心軌尖端與護軌工作邊中點連線應垂直于護軌工作邊,其偏差不大于20mm。

6.道岔的扣件釘連應符合以下規定:

合格:道釘或螺栓、壓板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大于2mm的不大于10%,且不連續。

優良:道釘或螺栓、壓板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大于2mm的不大于5%,且不連續。

7.尖軌開程,(限值),標準道岔80~110mm。

9.軌縫(限值):標準道岔,尖軌根部≤8mm,直線≤3mm,曲線≤5mm。

10.基本軌起點位置:標準道岔±100mm。

四、混凝土鋪底施工措施:

1、混凝土參數確定:

(1)、砼:普通325級硅酸鹽水泥,砂子為中砂,粒度20~30mm的石子,其配比為:水泥:砂:石子=1:2:3.6,水灰比為0.54。

(2)、混凝土厚為150mm。砼強度C10。

五、鋪軌安全措施:

開工前首先要檢查工作現場和所用工具是否齊全完好。?用釬子(或剁斧)鏟螺絲或支矸石時,掌釬人和打錘人不準站在一條線上,以防走錘傷人。?扎道或臥道時,扎道工或臥道工的前后距離不得小于2m。使撬棍起道和起道釘時,不得握滿把,以防壓手。?釘道釘時,人要站在內側,手指捏釘身,用錘輕輕穩牢,隨后加力釘進去,以防砸手或崩起傷人。?使用起道器時,必須隨起隨墊,以防起道器跑牙或歪斜傷人。?使用氧氣和電焊工具時,應按電氣焊工操作規程執行。?在東軌大巷內裝卸物料時,要有專人給架線停送電,并掛標志牌。開工前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更換返修軌道及道岔時,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并執行班組長驗收制度。?用礦車、材料車裝運材料時,物料高度不得超出車沿0.2m,兩側不得超出車寬。?在井上、下裝卸軌道應注意以下事項:?人工裝道要用專車或材料車,30kg/m鋼軌一次不得超過20根;裝卸鋼軌、道岔時,要由一人指揮,一頭先起或一頭先放;用專車或材料車運道時,軌道車兩側不準站人;在大巷用人力運道時,必須經調度站同意后方可進行,推車要慢行,遇交鋒車時,要停在直道上,待交鋒車過后再繼續前進,嚴禁在彎道交鋒。軌道車兩側不準站人;推車時車前50m必須有人探路,車后有人放哨,嚴禁放飛車。?修道時,所用工具不準碰觸電纜,電話線等電器設備。?凡雙道運送遇有特殊情況不能走雙線時,必須在此段線路的兩端用明顯的信號示警,并通知調度站或機運班、組長,以保安全運輸。?用彎道器加工彎道時,應遵守以下規定:?將要加工的鋼軌放平放好,軌底向下;將彎道器放平墊好,牢固地卡住;用釬子扳彎道器時,必須插滿眼,以防跑釬子傷人;用長釬子扳彎道器時,兩人用力要均勻,不準用力過猛和握滿把,并要墊好保險杠,以免壓手。

篇2:某某煤礦永久軌鋪設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及施工方案現高河煤礦二期工程井底車場及車場交叉點已經施工完畢,已經具備永久鋪軌及底板硬化工作,特編制本措施以指導施工。永久軌鋪設及底板硬化嚴格按設計及中腰線施工,嚴格按照《煤礦井巷工程驗收規范》中有關規定執行,嚴把質量關。二、施工方法及順序1、施工方法先安排測量人員根據巷道設計方向及坡度放出鋪軌巷道的中腰線,再根據設計要求找平巷道底板后,方可按中腰線進行軌道鋪設工作。鋪軌前必須清理干凈道床,并鋪30~50mm厚混凝土后,方可鋪設軌道,并保證每塊枕木下墊實,然后按設計要求進行澆注混凝土硬化底板。2、施工順序施工考慮盡量減少對各掘進頭掘進施工的影響,施工路線分兩路,具體如下:副井出車線→東翼輔助大巷水溝側軌道(包括各交叉點單開道岔及車場渡線道岔)→東翼輔助大巷剩余軌道及道岔副井進車線→西翼輔助運輸大巷水溝側軌道(包括各交叉點單開道岔及車場渡線道岔)→西翼輔助大巷剩余軌道及道岔→消防材料庫三、永久軌鋪設施工1、找平巷道底板:根據測量人員放鋪軌巷道的中腰線,按設計要求把巷道底板找平,清理干凈積水、淤泥,并鋪設30~50mm厚混凝土。2、永久軌鋪設井底車場采用38kg/m鋼軌,除道岔外軌枕用12#工字鋼,長1500mm,間距700mm,軌距900mm,每套軌枕采用兩個固軌器、兩個楔子及兩個膠點直接卡在軌道上。道岔軌枕采用[20a槽鋼加工,間距650mm,軌距900mm,在廠家技術人員指導下施工。直線段永久軌鋪設施工嚴格按中腰線施工,保證軌道平直,軌距600mm。曲線段按曲率半徑施工,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加寬加高。彎道施工先畫出彎道大樣圖,采用液壓千斤頂調整彎道。3、道岔鋪設:道岔來到現場后在廠家技術人員指導下先組裝,檢查其規格、類型、質量和曲線半徑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和各加工件齊全可靠,并用紅漆編號堆放整齊。下井后鋪設嚴格中腰線施工,保證道岔上面水平。4、澆筑混凝土:軌道及道岔鋪設好,經調試并用重車試運行后,經監理和甲方驗收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鋪底厚度為300mm,強度等級為C20,配比為:水泥:水:砂子:石子=1:0.42:1.22:2.59。混凝土采用JS-40型攪拌機拌制,人工上灰,風動振動棒振搗,連續澆筑。施工時,永久水溝一起砌筑。澆筑時,攪拌機距離視現場情況安裝。四、道床及枕木質量技術要求1、道床基底和無碴道床軌枕槽密實,無淤泥,無雜物2、道床基底整平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1m2范圍內凸凹不大于100mm。優良:1m2范圍內凸凹不大于50mm。3、道床材料的品種、材質、粒度、強度(C20)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混入軟巖、礦物、木塊等雜物。4、混凝土固定道床床面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床面整潔,無明顯脫皮、麻面、干縮紋。優良:床面整潔,無脫皮、麻面、干縮紋。5、軌枕、岔枕的材質、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的規定。鋼軌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五、永久軌鋪設質量技術要求1、軌道的軌距(曲線加寬后)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不小于設計3mm;不大于設計5mm。優良:不小于設計2mm;不大于設計3mm。2、兩軌軌面高低差(曲線為加高后)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直線段不大于5mm;曲線段不小于2mm;不大于5mm。優良:直線段不大于3mm;曲線段不小于2mm;不大于3mm。3、軌道接頭的平整度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接頭的高低和內側錯距均不大于2mm。優良:接頭的高低和內側錯距均不大于1mm。4、扣件釘連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道釘或螺栓、壓板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大于2mm的不大于10%,且不連續。優良:道釘或螺栓、壓板俯仰歪斜或浮離量大于2mm的不大于5%,且不連續。5、甩車場的鋪設位置及高低道高差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位置偏差不超過300mm;直線與曲線銜接圓順通暢;高低道高差不大于設計值50mm,不小于設計值50mm。優良:位置準確,直線與曲線銜接圓順通暢;高低道高差符合設計。6、無縫軌道和道岔焊縫質量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兩股鋼軌始終端相錯均不大于40mm;焊縫邊距軌枕邊大于70mm;焊縫無裂紋、外形平直,其矢度不大于1mm。優良:兩股鋼軌始終端相錯均不大于20mm;焊縫邊距軌枕邊大于70mm;焊縫無裂紋、外形平直,其矢度不大于0.5mm。7、鋼軌鋪設允許偏差:鋼軌鋪設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工(mm)1單雙軌中心位置±50雙軌中心線的間距直線:0~+20曲線:±202坡度±13軌面標高±304軌面前后高低目視平順,用10m弦量≤105方向直線目視平順,用10m弦量≤10曲線目視圓順,用2m弦量相鄰正矢差R≥50m時≤2;R<50m時≤36軌縫(限值)直線≤5,曲線≤8五、道岔及其他鋪設質量技術要求1、道岔軌距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不小于設計5mm;不大于設計5mm。優良:不小于設計;不大于設計3mm。2、道岔尖軌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尖端與基本軌間隙不大于2mm;尖軌損傷長度不超過100mm;尖軌頂面不應高出基本軌頂面,不應低于基本軌頂面2mm。優良:尖端與基本軌無間隙;尖軌無損傷;尖軌與基本軌的頂面水平一致。3、護軌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零件齊全,安設牢固;心軌與護軌工作邊間距不小于設計值,不大于設計值2mm;心軌尖端與護軌工作邊中點連線應垂直于護軌工作邊,其偏差不大于50mm。優良:零件齊全,安設牢固;心軌與護軌工作邊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心軌尖端與護軌工作邊中點連線應垂直于護軌工作邊,其偏差不大于20mm。4、轉轍器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位置偏差不大于10mm,零件齊全,聯結牢固,優良:位置準確,零件齊全,聯結牢固規整,動作靈敏可靠。5、轉盤應符合以下規定:合格:轉盤基礎符合設計要求,加載不晃動;轉動輕便,定位容易;與軌面和內側互錯不大于5mm,接縫不大于8mm。優良:轉盤基礎符合設計要求,加載平穩;轉動輕便靈敏,定位準確;與軌面和內側互錯不大于2mm,接縫不大于5mm。六、澆注混凝土質量技術要求1、加強材料驗收制度,沙、石含泥量不超過規范要求,過期結塊、無出廠合格證的水泥不得使用。2、砼澆灌時要加強組織管理,保證連續澆注。3、砂、石、水泥、按規范要求定期送質檢站作實驗,無配合比通知單不得澆注砼。4、砼拌料嚴格,按砼配合比配料。每100m3鋪底必須在監理單位的認可下隨機取樣做一組試塊送質檢站檢測,每組3個試塊應在同一盤中取樣。5、砼攪拌時間不低于90s/盤,入模溫度保持在15~20oC。6、施工時接茬,應把已打好底板接茬部位打成毛面,用水沖洗干凈,并加強振搗。7、每一段高完成后,必須及時填寫砼、水溝掘進、模板支護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8、混凝土面2m范圍內平整度不大于10mm。七、勞動組織及工期安排:采用〝三八〞作業制,每班配備人員18人,圓班18×3=54人。勞動人員配備表序號工種人數作業內容1班長12跟班隊長1統一指揮生產、安全監督3技術員1技術質量檢查4釘道工85混凝土攪拌工46打灰震搗工17輔助工2排水、清理、聯絡合計18工期計劃從2008年5月25日至2008年7月20日竣工。八、輔助系統各輔助系統利用原我單位現在使用的臨時輔助系統。九、全技術措施:1、井下禁止燒焊作業。2、由地面下大料鋼軌到井下時,嚴格按下大料措施執行,井下運輸時,應放在平板車上下墊木軌枕,并用8#鐵絲幫扎牢固可靠,人工推車,嚴禁放飛車運到使用地點。沿途要喊話通過,以防碰傷行人。近距離可人工肩抬運到使用地點。4、各種緊固件必須牢固可靠。5、下井工作人員工作服穿戴整齊。6、所有作業人員一定要勤觀察過往車輛,施工時要注意觀察來往車輛,并聽清來往車輛發出的信號;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好礦燈及自救器,并把礦燈打開;有礦車經過時,工作人員停止作業必須并站在人行道等安全地帶,礦車通過后方可繼續作業。在輔助大巷作業時,要在作業地點兩頭設置警戒牌。7、人工抬道時,每根道必須由4個人抬,每頭2個人,其中一個人喊口號,4人一起把軌道放在右肩上;放道時,要一起放,先從右肩舉起,然后用雙手抓住軌道,慢慢放在底板上,嚴禁直接從肩上扔下。8、其他未盡事項,嚴格按《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