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空區發生火災治理安全技術措施

采空區發生火災治理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181

2011年8月31日早3點左右,2111工作面推車工發現2111工作面運輸巷已回采段有煙霧。該推車工立即找來當班跟班礦長,跟班礦長一方面查找發火地點及原因,另一方面安排推車工向調度室匯報情況。礦長彭衛華接到報警電話后,立即到監控室查看CO的濃度,此時,地面監控室實測CO濃度最高為112.5ppm,而正常參數為0ppm。后隨即趕赴井下現場,地面組織人員準備打密閉的材料。在井下現場檢查發現距2111東石門揭煤30m左右處一煤斗處有煙霧往下冒出。該煤斗上部機巷以上已全部回采完,由于煤層頂板較破碎,煤未回收干凈,采空區留有部分殘煤。據此判斷采空區內已經發火。

8月31日早班,礦長彭衛華、工程師朱躍良一方面又趕赴現場查看起火火勢,另一方面組織人員對2111工作面進風巷采取打密閉、打開-150m風門等措施滅火,具體措施如下。

一、成立2111采空區發火治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職責:負責研究制定2111揉掩工作面火區治理方案并組織落實,協調方案實施過程中所需人員、設備、材料、技術指導等工作。

?為了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領導小組下設技術方案、設備和材料準備、現場組織實施、檢測監控和后勤保障等五個專業組,具體安排如下。

?(一)技術方案組:

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2111采空區發火治理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工作,組織編制《治理2111采空區發火治理安全技術措施》,對井下各可疑地點氣體濃度進行分析對比,并制定下一步治理措施;目前重點工作:繪制注水位置示意圖,2111采空區發火治理監測點位置示意圖。

(二)設備和材料準備組:

?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調運黃土、水泥、河沙、紅磚、短木子等材料,負責注水水泵、水管設備的安裝、使用、維護;保證井下運輸、通信系統暢通。

目前重點工作:準備打密閉的材料和注水設備的安裝和注水。

?(三)現場組織實施組:

組長:

1、打密閉(第一小組):

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2111進風運輸巷、機巷密閉封堵。

?目前重點工作:對2111進風運輸巷,西機巷密閉封堵。并用微風管對所打密閉進行氣密性檢查,發現漏風及時封堵。

?2、注水組(第二小組):

?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從2111回風巖石上山-123m水平石門向采空區注水;負責注水水泵、水管路的安設、調試、運行及注水情況工作的匯報。

?目前重點工作:近快從-150m水倉安裝水泵抽水向采空區注水。

?根據水流量的情況定時抽水注水,24小時不間斷。

(四)檢測監控組:

?組長:

?成員:。

小組職責:負責密閉內氣體的檢測(CO、CH4、溫度),地面監控室值班,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礦長或工程師匯報。

目前重點工作:負責密閉內氣體的檢測(CO、CH4、溫度)。

(五)后勤保障組

組長:

成員:后勤服務員

小組職責:負責治理采空區發火所需資金、各小組工作人員入井班中餐、洗浴,會議室準備等工作。

?目前重點工作:安排治理采空區發火所需資金、各小組工作人員入井班中餐、洗浴等。

二、施工方案

?根據井下具體實際情況,決定采取下面五個步驟來處理采空區發火。

?(一)調整通風系統,降低采空區壓力及漏風。打開-150m水平的所有風門,降低2111采空區的進風負壓。

(二)打密閉、對原密閉進行粉漿刷堵漏。對2111工作面的進風石門及機巷進行密閉。并對與2111采空區有關的原先的密閉的氣密性進行一次檢查,發現有漏風的地方及時封堵。

(三)對采空區進行注水。目前從-150m水倉安裝一臺水泵、水管到-123m回風石門向采空區注水。

(四)根據注水工作的施工進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及早恢復生產,通過揉掩面快速推進及采空區冷卻窒息帶理論將火區甩到后方。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入井治理采區火區的人員必須配帶好隔離式自救器。

2、礦井東翼采區(-150m、-200m)除治理火區有關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安排進入作業。

?3、在打密閉前,對2111工作面的電氣設備進行斷電,并上鎖。

4、對2111工作面-95m回風巷安排人員打好柵欄,嚴防人員入內。

?5、每班安排2人檢查密閉內氣體的變化情況,2人負責打水向采區注水。

6、礦燈房嚴格礦燈管理制度。出、入井人員嚴格執行掛牌、取牌制度。

7、地面監控室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制。

?7、42煤回風大巷內嚴禁人員進入,在42煤回風大巷電動風門處設置柵欄,由綜采三隊派人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凌新明、中班高冰、夜班薛俊平。

?8、22煤回風大巷從中部電動風門到工業廣場主扇處嚴禁人員進入,在地面工業廣場及22煤回風大巷中部電動風門處設置警戒,由綜采三隊派人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李航、中班張磊、夜班董云生。

?9、嚴禁人員經由22煤主運機頭破碎機電動風門處進入總回,運轉一隊設專人進行監護,監護人分別為早班史建軍、中班劉瑞剛、夜班楊勇。

?10、42102回順作業人員由救護隊安排專人三班進行監護,需要與采空區內管路對接時的作業由救護隊隊員佩戴儀器進行。

?11、進行通風設施施工的人員在作業完畢后要立即撤到地面。

?12對密閉進行噴漿堵漏的人員在作業完畢后要立即撤到地面。

?13、加強22煤綜采工作面采空區氣樣分析工作。

?(二)調整42101-2綜采工作面通風系統

?1、在42101回風順槽超前工作面100米處各設置一道臨時板閉,以方便注氮用。板閉施工由通風隊負責,由現場指揮。為加快施工進度,施工人員可站在防爆車輛上施工板閉,但要求站在車輛時必須攜帶安全帶,并將安全帶掛在頂板的鋼筋網或與錨索連接,防止人員掉落,同時做好安全監護工作。施工時車輛必須熄火、掛檔、拉好手剎,司機與板閉施工人員配合到位。

?2、對42101回風順槽原臨時水倉處作設施控風,調整42101回風順槽內的風量、負壓,原則上以42101-2工作面上隅角CO不涌出為準,調整風量工作由鐘國慶負責,杜建波配合。調整過程中隨時測量CO、O2、CH4等有害氣體的濃度,出現異常、危害人身安全時及時撤人。

?(三)采空區注氮

?1、注氮方式

?(1)注氮方法

現采用DM-1000型和DM-800型井下移動膜分離式制氮系統,通過采空區預埋注氮管道進行采空區連續注氮,注氮流量為1000~800m3/h,直到42101-2采空區氣體成分符合以下規定:

1)采空區內的空氣溫度下降到30℃以下,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

2)采空區內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降到5.0%以下。

3)采空區內空氣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濃度逐漸下降,并穩定在0.001%以下。

?4)采空區的出水溫度低于25℃,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出水溫度相同。

?5)注氮時的氮氣濃度要求不低于97%。

?(2)注氮地點及設備

利用42101進風配巷11聯巷已布置好的1#DM-1000型制氮機通過42101進風配巷內3個聯巷注氮管向42101(2)采空區注氮。同時將22煤9聯巷內的2#DM-1000型制氮機移至42102回風順槽42101-2切眼前2聯巷位置注氮。從唐公溝煤礦調來的3#DM-800型制氮機,設在42101-2切眼前3聯巷位置制氮。從錦界煤礦調來的4#、5#制氮機(DM-1000型)在地面機廠調試好備用。移設注氮設備由機電礦長楊永貴負責。

?2、42101(2)采空區防滅火注氮量計算

?按采空區氧化帶氧含量計算注氮量,注氮后采空區內氧氣濃度不得大于7%。

?Qn={(C1-C2)Qv}/(CN+C2-1)

?式中:Qv--采空區氧化帶漏風量,m3/min;

?Cn--注入氮氣的濃度,%;

C1--采空區漏風中氧濃度,%;

?C2--防滅火隋化氧氣濃度,%。

?則有:

?Q={(16.5%-7%)×9}/(97%+7%-1)=21.4m3/min(約1283m3/h)

?因此,42101(2)綜采工作面采空區防滅火注氮量取1300m3/h。

?3、注氮地點的安全通風量

?在輸氮管路沿途或工作面,假設最大輸送2000m3/h的氮氣wg部泄漏,能否造成泄漏區域缺氧。按工作場所空氣中氧含量為18.5%的要求,經計算,此時巷道的安全風量應為258m3/min(4.3m3/s),通風隊測風人員應隨時監測42101進風配巷、42101運順順槽、42101回順、42102回順風量,保證風量處于安全風量以上。

?4、注氮安全技術措施

?(1)注氮前應將42101(2)綜采面及進回風順槽內距工作面300m范圍內人員全部撤出、工作面確保停電,并在進回風順槽內距工作面50m處各施工一道板閉,板閉外設專人檢查CO、O2、CH4、CO2、N2等氣體濃度,發現異常立即匯報處理。

?42102回風順槽的42101(2)采空區閉前及回風順槽內必須設置監測點,發現自燃指標氣體有明顯變化時立即匯報防滅火負責人,發現氧氣濃度低于18%時應立即撤至全風壓進風流(42102回順內42101(2)采空區以后或42102運輸順槽)中并匯報處理。

?42101、42102回風順槽應在停電后將人員應全部撤出,并在42102回順口、42102切眼設置警戒,防止大量氮氣進入42101、42102回風后使人員窒息。

?(2)操作人員應掌握制氮機的工作原理、結構、性能、維護保養及排除故障的知識。

?(3)生產過程密閉操作,提供良好的通風條件。

?(4)開機前,首先對全部設備、冷卻水系統、電器、儀器儀表進行檢查。注意檢查空壓機油漆桶的油位,制氮機中各閥門的位置、水量水溫是否符合要求、各種電器設備是否符合絕緣、防爆要求、制氮機所有排污閥進行一次排放、檢查各號車的連接管路是否處于正常,有無螺絲松動和斷開現象,各號車必須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檢查電壓指示是否正常、電機轉向是否正確(應該符合電機旋轉指示方向,空壓機首次啟動及空壓機斷電檢修后,必須執行)。檢查一切正常后,方可送電。打開流量調節閥(開小一點),啟動開關,給制氮裝置送電。

?(5)制氮過程中,隨時檢查運轉聲音是否正常,觀察氮氣流量是否為所需流量,觀察玻璃管流量計中的小球是否在中間,如不是,要緩慢打開分析取氣量旋鈕,使流量為200~300ml/min。操作人員要每半小時巡查1次。注意觀察1號空壓機的排氣壓力是否為額定壓力,排氣溫度是否在75~95℃之間。觀察氮氣流量、氧氣含量(<3%)、氮氣壓力(≥0.8Mpa)、空氣壓力(≥0.9Mpa)、空氣溫度49℃左右,是否在正常值和允許誤差值范圍之內。每半小時檢查1號車觀油鏡上是否能看見油位,如不能應立即停機。每半小時檢查2號車中4臺精密過濾器底部的自動排污閥是否工作正常,并開動相應的各手動排污閥進行排污。當最后一級精密過濾器濾芯排污閥有油排出時,應在24h內檢查濾芯。

?(6)當空壓機及制氮裝置任何儀表有報警時,都應停機檢查。

?(7)制氮機在運行過程中應每30min作一次運行記錄。

?(8)停機時,先停止空壓機工作:將手動閥撥至“卸載”位置,60秒后,關閉空壓機電源,再關閉制氮機電源,最后關閉總電源。10分鐘后關閉冷卻水水源閥門。

?(9)操作人員必須按制氮設備操作規程正確無誤進行操作,嚴格按時間要求進行巡回檢查,并認真填寫各項記錄。

?(10)管路連接工作由救護隊員佩戴好呼吸器后進行,注氮作業地點必須配備不少于20臺的隔離式自救器,所有人員要會使用隔離式自救器。

?(11)由救護隊負責將42101進風配巷里的三道密閉打開,然后由救護隊員佩戴呼吸器進入里面,敷設108mm的高壓軟管,將高壓軟管接入三個聯巷內,并確保軟管直通入采空區里面。

?(12)注氮工作必須由救護隊人員現場監控。

?5、空壓機操作安全技術措施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后,持證上崗。

?(2)操作人員應熟悉所操作空壓機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技術特征。

?(3)空壓機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工作崗位責任制。接班前不得飲酒,接班后遵守勞動紀律,不得睡覺、打鬧。

?(4)如實填寫并保存好各種記錄。

?(5)工具、備件等擺放整齊。

?(6)空壓機所用潤滑油,必須是螺桿機專用油。

?(7)空壓機所用的配置的控制元件,安全保護裝置和儀表等出廠前均已調好。嚴禁無關人員隨意調整。

?(8)出現下列情況時禁止操作:

?1)在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的情況下禁止開機或運行。

?2)在電動機、電氣設備接地不良的情況下,禁止開機或運行。

?3)指示儀表損壞的情況下,禁止開機或運行。

?4)在設備運行中,禁止緊固地腳螺栓。

?5)汽缸、風包有壓時,禁止敲擊和碰撞。

?(9)機器在運行時不得拆除各種蓋帽、零部件,防止高溫液體和壓力空氣傷人。

?(10)停機檢修時必須確認:電源已斷開并閉鎖;機組內壓縮空氣已釋放;確認機組與其它氣源隔斷;確認機組已冷卻。

?(11)空壓機上配置的壓力和溫度等安全保護裝置,應按保養周期檢查試驗,以確保使用安全。

?(12)空壓機機組應安裝保護性接地裝置。

?(13)在輸氣管道上離機組附近要安裝一個閘閥,以便控制機組的排氣壓力。

?(14)啟動前,檢查空壓機外表是否干凈、開關各項保護是否靈敏、可靠、連接電纜有無破損、零部件是否完好,各保護裝置、儀表、閥門、管路及接頭是否有損或松動。檢查油氣罐內油位指針是否在綠色區域內,不足時應補充,注意加油前確認系統內無壓力(油位以停機十分鐘后觀察為準,在運轉中油位可能較停機時稍低)。在新機第一次開機或停用很久又開機,應先拆下空濾器蓋,從進氣口內加入約0.5升左右之潤滑油,以防止啟動時空壓機內缺油燒損。特別注意不要讓異物掉入空壓機機體內,以免損壞機體。觀察供水壓力值,應保證在正常范圍內。啟動前先點動,確認電動機轉向正確,點動時間為1-2秒,禁止超過數秒。

?(15)運行中,注意觀察運轉是否平穩,聲音是否正常,儀表讀數是否正常,是否有泄漏,如有異常聲音、振動、漏油、漏氣立即按“停止”停機檢查。如發現油位計指針在綠色區域下線附近或其下,則表明油位不足,待系統內無壓力時再補充。通過油氣分離器頂蓋上二路回油管的視油鏡,觀察回油情況,空壓機滿載時,應有較大流量,卸載時,流量很小,甚至沒有。主機排氣溫度、油溫正常,否則,應調整水量調節閥進行控制。觀察疏水閥是否有冷凝水正常流出。冬季低溫長時停用時,應將冷卻水進、出閥關閉,把冷卻器內的存水放掉。

?(16)當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緊急停機

?1)出現異常聲響或振動時;

?2)排氣壓力超過安全閥開啟壓力為打開;

?3)排氣溫度超過95℃時未自動停機;

?4)周圍發生緊急情況時。

?(17)必須按規定定期倒換空壓機運行。

?5、人員吸入氮氣處理措施

氮氣為無色無臭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不燃,微溶于水、乙醇。空氣中氮氣含量過高,使人員吸入氧氣分壓下降,會引起缺氧窒息。

氮氣泄露,人員吸入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最初感覺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態不穩,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吸入高濃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相應的現場急救措施為:吸入本品后,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初步的急救措施實施后,立即升井就醫。

?(四)采空區注漿

?1、注漿方案

?注漿目的:通過對采空區密閉以內松散層進行注漿,利用漿液充填松散煤巖層空隙,形成隔離帶,更好的封閉采空區,結合采空區注氮等措施,從而達到治理采空區自燃發火的目的。

?注漿方法:采用2NB-200/4-15煤礦用泥漿泵吸入稠化砂漿,經泵體、柔性軟管從42101(2)綜采工作面采空區聯巷密閉上已預先裝設的注漿管路直接注入采空區密閉內。

?2、注漿參數

?(1)注漿材料:稠化砂漿水沙體積比:2:1,水沙質量比:3:2,另外加入適量懸浮劑,由天隆化工廠直接制作并運送到我礦井口。

?(2)注漿孔參數:現42101(2)綜采工作面回風采空區有5個聯巷已密閉,準備全部進行注漿;每一個聯巷密閉上均已安裝了2根108注漿管路。

?(3)注漿壓力: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選用的注漿泵型號,本次注漿壓力取4Mpa,同時考慮漿液有可能流失至采空區內,現場注漿時壓力應以不使漿液大量流失為準。

?(4)注入量的估算

?42101回風順槽處形成的隔離帶初定為6米,裂隙率取10%,漿液損失系數為1.2,經計算:每個聯巷采空區隔離帶需充填的體積約20m3,采空區聯巷考慮采空區密閉內體積150m3,再減去施工采空區密閉時在每個聯巷內打的6-8個木垛所占體積,最終初定每個聯巷需充填的體積約為150m3。

?稠化砂漿水?沙體積比:2:1,水沙質量比:3:2,另外加入適量懸浮劑,材料由天隆化工廠直接提供。經計算五個聯巷注漿共需稠化砂漿5*150*1.2=900m3,施工時應以實際發生的量為準。

?3、施工前準備

?(1)材料運輸:稠化砂漿由天隆化工廠制作并運輸到我礦井口,需由我礦自行運送至井下注漿地點。現已提前加工好4個1.5m*1.5m*1m鐵箱,運輸時固定在防爆車上,在井口直接將注漿材料從天隆化工廠運料車倒在鐵箱內,由我礦車隊提供的防爆車運輸至注漿地點。

?(2)注漿系統的形成:在注漿點提前安裝好注漿泵、開關、注漿管等,形成系統并接好電。

?(3)將22103回風順槽內另外一臺2NB-200/4-15煤礦用泥漿泵調至42101(2)采空區閉前一同進行注漿作業。

?4、注漿施工

?(1)稠化砂漿運輸工作由車隊和準備隊負責,車隊隊長韓新勝、準備隊隊長王軍現場負責,保證注漿材料及時運送至工作地點;

?(2)注漿作業由通風隊隊長杜建波協調指揮,通風隊派6人進行現場注漿作業,機電隊派一名電工負責現場接電及電氣系統維護,安全管理中心派1人負責施工現場安全監督工作。

?(3)救護隊派專人現場監護,管路對接工作由救護隊員佩戴儀器進行。現場作業人員連接好注漿管路后,首先進行壓水試驗,一切正常后即可進行注漿。

?(4)因注漿量較大,注漿時先注兩根注漿管中的任何一根均可;注漿開始時流量可調至最大,注漿收尾時可將流量適當減小,防治稠化砂漿溢出。

?(5)注漿過程中要注漿觀察壓力表的開壓情況,及時調整注漿泵流量要設專人觀察巷頂,巷幫、墻體、孔口管及跑漏漿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注處理,達壓力后即可停止該孔注漿。

?(6)注漿作業施工人員必須攜帶瓦斯、氧氣、一氧化碳檢查儀器,保證作業地點安全;登高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礦相關登高作業管理規定,系好安全帶,確保安全作業。

?(7)作業地點必須配備不少于20臺的隔離式自救器,所有人員要會使用隔離式自救器。

?(8)注漿時必須由救護隊人員現場監控。

?(五)采空區密閉噴漿堵漏

?為防止采空區密閉漏風,決定對CO超限處的8道密閉進行噴漿,噴漿工作由生產辦高平具體協調、負責,施工單位分別為北京中礦、天隆礦建的工作人員,外施工單位分別由胡軍、李體春現場負責。

?1、噴漿人員聽從生產辦高平的現場指揮,高平聽從現場總指揮的安排,施工現場必須有瓦檢員現場監護作業。

?2、噴漿范圍為5道密閉及密閉兩側的幫部,噴漿規格為M10號砂漿,噴厚50mm,要求將所有幫部完全蓋住。

?3、噴射混凝土的工藝要求

?噴射順序為:自下而上進行,噴槍頭與受噴面應盡量保持垂直。噴槍頭與受噴面的垂直距離以0.8~1.0m為宜。人工拌料時采用潮料,水泥、砂和石子應清底翻拌三遍使其混合均勻。

?噴射時,噴漿機的供風壓力在0.4MPa,水壓應比風壓高0.1MPa左右,加水量憑射手的經驗加以控制,最合適的水灰比是0.4~0.5之間。噴射過程中應根據出料量的變化,及時調整給水量,保證水灰比準確,要使噴射的濕混凝土無干斑,無流淌,粘著力強,回彈料少,一次噴射混凝土厚度30~50mm,并要及時復噴,復噴間隔時間不得超過2個小時。否則應用高壓水重新沖洗受噴面。

?4、噴射工作

?開機時必須先給水,后開風,再開機,最后上料;停機時,要先停料,后停機,再關水,最后停風。噴射工作開始后,嚴禁將噴射槍頭對準人員,噴射中突然發生堵塞故障時,噴射手應緊握噴頭并將噴口朝下。

?5、噴射質量

?噴射前必須沖洗巖幫,清理浮矸,噴射均勻無裂隙,無“穿裙,赤腳”。

?6、空壓機的操作

?操作空壓機嚴格按照《空壓機操作規程執行》。

?(六)束管監測

?現我礦42102回風順槽內已布置一條2路束管,經4-2煤盤區變電所、4-2煤盤區變電所繞道、2-2煤回風大巷及回風斜井與束管監測機房相連。

?為準確掌握42101(2)采空區內有害氣體狀況,通風隊監測組必須應用好現有設備、設施做好采空區有害氣體采集和氣樣分析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1、通風隊檢測監控副隊長楊樹雄統一負責束管監測系統的管路敷設、系統維護、取樣分析工作;束管監測機房操作人員二十四小時在崗不間斷作業,做好系統維護、氣樣分析、報表整理和報送工作。

?2、將42102回風順槽內現已安裝的2路束管連接至42101(2)采空區密閉附近(從切眼往4-2煤輔運大巷1#-5#聯巷)并安裝單芯束管,接至42101(2)各采空區密閉上預留的有害氣體監測管(寸半管、帶閥門)內進行有害氣體取樣分析。

?3、通風隊監測組對每一道42101(2)采空區1#-5#聯巷密閉內氣體進行循環不間斷取樣分析,已完成注漿、氣體觀測管與采空區不再聯通的密閉不需在進行取樣分析;制作報表,立即上報通風隊、通風辦、通風副總和總工程師。

?4、通風隊檢測監控組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JSG-8礦用火災束管監測系統,保證系統穩定、可靠,數據準確。

?5、通風隊檢測監控組每班派專人負責42101(2)采空區閉前束管的連接和檢查工作,并另派專人檢查整個束管監測系統束路狀況,發現束路有壓死、漏風狀況立即進行處理。

?(七)排水及風門看護

?1、由于42煤涌水量較大,需對各順槽進行排水,要求排水人員必須攜帶便攜式CO、O2、CH4檢測儀,且必須兩人作業,進入巷道排水前填好人員出入記錄。

?2、42102回風順槽內從42102-1切眼到42102-1主回撤通道范圍內抽水工作由服務隊負責,人員行走路線為42102運順(42103回風)--42102-1主回撤通道--42102回風順槽--42102切眼,嚴禁進入42102回風順槽的其他地段,人員安排早班為雷曉峰、趙衛征、王文戰,夜班為王懷斌、張海紅、劉長江。

?3、42101回風順槽嚴禁排水,42102回風順槽從跳采切眼至風門處需抽水,抽水由服務隊負責,人員安排早班為史春法、楊全堂,夜班為王順坤、閻松勝,抽水工作由救護隊派專人監護。

?4、42101運輸順槽及進風配巷抽水工作由服務隊負責,人員安排早班為姜再永、安積會,夜班為耿進友、張興鎖。

?5、42102運輸順槽及42103回風順槽抽水工作由服務隊負責,人員安排早班為蔡長保、郭安軍、付孝法、藏宏博、萬智慧,夜班為鄭富倉、李潤軍、周德乾、焦占輝、劉世雄。

?6、42103運順順槽、42104回風順槽排水工作由連采隊負責,人員安排早班為樊宏、霍三保,中班為王小平、胡宏偉,夜班為王向軍、姚亞強。

?7、42102回風順槽風門看護由服務隊負責,人員安排為早班胡建中、郭小城,夜班為李寶山、楊建德。

?8、42煤盤區變電所、水泵房看護由機電隊看護,人員安排早班為劉文兵、艾曉旭,中班為侯志東、王永杰,夜班為楊青、杜喜文,要求帶好各種檢測儀器。

?9、以上人員在作業地點檢測儀器報警后,必須沿進風路線撤人,并報礦防滅火負責人;如氧氣檢測儀報警后,必須戴好自救器撤退。

?(八)其他

?1、所安排的人員必須按照班次嚴格執行,如臨時換人必須通知生產指揮中心。

?2、所有的礦領導、部門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機關人員、施工單位的班組長、跟班隊長進入42煤作業時必須攜帶便攜式CO、O2、CH4檢測儀。

?3、以上安排的注漿、注氮、噴漿等作業需要停送電時,必須由機電信息中心安排專人施工,嚴格按照《***煤礦停送電管理制度》執行。

?4、各種報表必須及時上報礦長及總工程師,并及時向公司總調度室上報各項工作的最新進展情況。

?5、先進行密閉噴漿工作,注氮、注漿工作在密閉噴漿完畢后方可施工,注氮期間如42101-2綜采工作面生產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附:1、治理42101-2工作面采空區發火噴漿、監測位置、注漿位置、注氮位置、井下42煤人員位置示意圖

篇2:外因火災治理規定范本

1、井口房、風井井口和抽風機房附近20米范圍內不準有明火,尤其是抽風機房和風井井口周圍,安全距離必須符合《規程》規定,要制定嚴格管理制度和強有力的防火措施,杜絕禁區內有明火。

2、運輸機要安裝使用防止皮帶打滑、跑偏、滿倉自動停機、煙霧報警和自動灑水滅火等裝置,并有專人檢查維修,保證靈敏可靠。

3、杜絕非阻燃皮帶下井,并堅持樣品送檢制度,不合格嚴禁下井使用。

4、機頭、機尾及周圍的浮煤必須及時清理干凈。

5、運輸機巷防塵管路必須安裝齊全,每隔5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皮帶機頭、機尾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和滅火沙等消防材料和工具。

6、井下電氣設備的管理,杜絕失爆,堅持使用好過流、短路、漏電等保護裝置。

7、峒室,工作面移動變電站和其它電器設備處,要按規定配齊滅火器、滅火沙箱和其它消防材料,現場工作人員要熟悉存放地點并會熟練操作使用。

8、井下燒焊管理,要嚴格按照《規程》規定,制定嚴密的措施,燒焊現場要安排專人負責,有安監員、瓦斯檢查員監視檢查,嚴格按措施施工。

9、火工品的管理,嚴格火藥、雷管的發放、領用和清退制度,各放炮地點要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的要求進行放炮作業。

10、脂品的管理,嚴格按規定要求存放。

11、工思想教育,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

12、車場設置井下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庫內要儲存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檢查和更換。

篇3:自然火災治理規定范本

1、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預防自然發火的各項規定,礦總工程師和分管的副總工程師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執行《規程》和措施的審批制度,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中必須明確有預防自然發火的措施條款,施工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并落實到現場。

2、合理的采煤工藝,努力做到少丟浮煤。當煤層賦存厚度超過采高時,必須沿頂留底。

3、工作面在生產過程中回料時,要將物料回撤干凈,特別是工作面的兩道和兩線地點。

4、做好回采工作面阻化劑的噴灑工作,阻化劑的配比濃度和噴灑量要嚴格按措施執行。

5、送巷的掘進巷道,要加強對巷道的支護和噴漿封阻措施,嚴防巷幫漏風。

6、工作面結束后,必須按照《規程》規定,立即安排回撤,在規定的45天內回撤完畢,進行永久性封閉。

7、自然發火的預測預報工作,提高早期預防精度,及時為防滅火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

8、煤的工作面,要加快工作面的推進度,并制定專門的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