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鋪底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根據工程科給定的腰線,對巷道底板深度不符合要求的進行清理,如因淋水底板鼓起的地方必須在鋪底之前處理完畢。
2、兩幫及頂板有橛子、露出的網頭、錨桿必須處理掉。
3、隨鋪底的上行根據每班的鋪底長度拆除風水管路及軌道:①運輸壓風管、排水管及水管時放入箕斗內,鋼管下口墊設道木確保鋼管上口的高度不超過1.8m,在向箕斗內裝鋼管時箕斗兩側及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②裝鋼管時箕斗內提前進入一人做好接應工作,裝鋼管時人員分散開動作統一由專人指揮,防止鋼管滾落傷人;③運輸軌道時軌道裝在箕斗的兩側,用8#鐵絲綁扎牢固,綁扎鐵絲每側不低于4道,并用Ф15.5mm的鋼絲繩分別在軌道下方道眼中穿過,使用配套的U型卡子不少于3副與箕斗連接,防止軌道下滑,每次每側只能綁扎一根,運輸鋼管及軌道時應提前與絞車房聯系;④卸鋼管時箕斗兩側及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由專人指揮防止鋼管滾落傷人,嚴禁向下拋鋼管;⑤卸軌道時箕斗兩側及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由專人指揮,卸之前用Ф15.5mm的鋼絲繩分別在軌道上側道眼中穿過,使用配套的U型卡子不少于2副與地面棧橋立柱連接,防止軌道下滑及滾落傷人;⑥運送軌道時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由專人指揮動作統一,慢慢移動,防止軌道向下竄出傷人。
4、在鋪底施工前根據中腰線提前挖毛水溝,并根據腰線對底板進行整平,并在拆除軌道前將多余矸石清理干凈,根據每班澆筑施工任務拆除軌道及風水管路,拆一段澆筑一段,然后穩水溝及臺階模,再進行澆筑。
工藝流程:交接班--整平底板、清理--拆除軌道、風水管路--穩水溝模、臺階模--澆筑--抹面
5、嚴格工序檢查制度,進行班組自檢工作,具備砼鋪底條件后通知工程科、監理進行檢查。
6、砼必須連續澆筑,震動棒震搗密實。
7、砼與砼之間接茬處、砼與兩幫接茬處必須刷成毛面。
8、出水地點用導水管導水。
9、施工前將多余的電纜及管路拆除并運出井,邊鋪底施工邊拆除軌道,拆除的軌道及道木必須回收并運出井。
10、下料方式:利用箕斗下料,在箕斗前方用氧氣割開一個寬800mm,高400mm的口子,加工一個卸料口。井口設1臺350型攪拌機,采用PLD-1200型電子自動計量系統上料,拌好料后利用井筒預留的下料管及溜槽裝入箕斗內,運至施工地點。砼配比為:水泥:砂子:石子=1:1.36:2.92,水灰比為0.45。水泥標號為PO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粗砂,石子粒徑為20-40mm,水為飲用水。
三、質量要求
(一)水溝質量要求
1、水溝掘進: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0~+100mm,寬度-30~+150mm,深度±30mm。
2、水溝模板允許偏差:中心位置±50mm,上平面標高±20mm,寬度±30mm,深度±30mm。
?3、水溝混凝土允許偏差:中心位置±50mm,上沿標高±20mm,深度±30mm,寬度±30mm,壁厚≥-10mm。
(二)臺階質量要求
?1、臺階模板: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0mm,上平面標高±20mm,截面尺寸(長、寬)±20mm。
2、臺階混凝土:允許偏差長度±20mm,寬度±20mm,高度±10mm,上平面標高±20mm,位置±30mm。
(三)混凝土地坪質量要求
?1、配備振動泵或平板振動器,按要求正常使用。
2、混凝土地坪允許偏差:標高-30~+50mm,表面平整度≤10mm。
(四)設備基礎質量要求
1、外形尺寸允許偏差:±25mm。
2、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20mm。
3、縱橫軸線位置偏差:±10mm。
4、基礎便面標高:0-+10mm。
(五)軌道鋪設質量要求
1、軌距及兩軌面高低差:-2-+3mm、≤3mm。
2、接頭平整度及扣件質量:≤1、≤5%。
3、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0mm。
4、軌面標高:±30mm。
5、軌面前后高低及軌縫:≤10、≤5mm。
四、安全技術措施
(一)質量保證措施
1、工程開工前,技術員要將工程特征、技術要求、施工措施、操作要求和達到的質量標準以及安全注意事項,認真向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切實貫徹執行。
2、原材料的控制:鋪底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檢驗報告,受潮結塊和過期的水泥禁止使用;黃砂、石子雜質含量超過規定應進行沖洗,按規范要求對到場的材料做原材料試驗及砼配合比試驗,適當調整配比。測定黃砂、石子的含水量,及時調整水灰比。
3、每鋪底150米,必須在現場加工一組試塊,試塊每組為3塊。混凝土試塊強度不低于設計值。
4、雨季施工時,黃砂、石子用雨布遮蓋,水泥必須放入水泥庫。
5、實行專職質檢員對砼質量進行跟班檢查制度,砼質量不符合要求不準下井使用,確保砼的質量和強度。
6、對PLD-1200型電子自動計量配料系統定期校正。
7、班組之間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當班工程質量不合格不進行交接班。
8、嚴格按措施施工,做好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確保每個工序都在受控的條件下進行,并及時做好施工自檢工作。
9、嚴格按照砼配比通知單進行配比下料,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攪拌機每次攪拌時間不得低于3分鐘,確保砼攪拌均勻,每班第一罐料應多加半袋水泥,確保混凝土整體強度和不產生離稀現象。接茬處在間隔澆筑前,必須先用清水沖刷干凈,嚴禁有泥土、雜物,沖洗好再上一薄層灰漿,以確保接茬的密實性。
10、要經常復查模板尺寸,若發現跑模現象,必須立即停止澆筑,及時整改。待整模完畢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繼續進行澆筑。
11、鋪底施工前在主斜井井筒與主斜井通風行人平巷貫通處設置柵欄防止人員進入損壞已鋪好的地坪。
12、水溝及臺階模板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檢修,并對模板尺寸進行校核,變形嚴重整改不過來的嚴禁使用。
13、每次使用前必須把模板上的混凝土殘留物清理干凈并上油。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一坡三擋”管理,一坡三擋設施應齊全、靈活、可靠,處于常閉狀態,車輛通過時打開。
2、施工期間,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定。
3、堅持專人每天定時驗繩制度,并做好記錄,斷絲或銹絲,要符合規程規定,嚴格控制松繩余量,使鋼絲繩不致打結。
4、臨時軌道、管路等超高、超長物料上井時,必須在箕斗或平板車上捆綁好,確認無誤后方可提升。
5、提升設備必須做到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具備二級制動性能。
6、隨鋪底的上行,箕斗信號、電話、語音報警裝置及時上移,每班安排專職信號把鉤工,每班拆除軌道后及時通知絞車房做好標記,下過卷保護同時改變位置,提升機司機每班交接班時必須交接清楚提升容器終端位置。
7、加強日常軌道檢修工作,確保運輸軌道符合質量標準,道上的浮矸、雜物要及時清理,地滾安裝要平整、穩固、靈活,兩地滾之間不得大于20m,嚴禁鋼絲繩在底板上拖行。
8、每天檢查提升容器的鉤頭、銷子、鏈條、牽引臂、保險繩等連接裝置的完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提升系統必須聲光信號齊全,嚴禁超負荷運行,制動裝置靈敏可靠。
10、絞車提升時,鉤頭完好,保險繩齊全,有防脫鉤設施。
11、必須設置完整的聲光信號系統。信號要靈敏可靠,聲光齊全并符合完好要求,如遇故障應及時排除,否則停止運輸。
12、箕斗上下時,在前后方掛設警燈。
13、絞車司機、信號工、把鉤工司機要經過專門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五、避災路線
井下無論發生水災、火災及瓦斯煤塵事故均沿主斜井井筒撤離返回地面。
篇2:井巷鋪底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根據工程科給定的腰線,對巷道底板深度不符合要求的進行清理,如因淋水底板鼓起的地方必須在鋪底之前處理完畢。
2、兩幫及頂板有橛子、露出的網頭、錨桿必須處理掉。
3、隨鋪底的上行根據每班的鋪底長度拆除風水管路及軌道:①運輸壓風管、排水管及水管時放入箕斗內,鋼管下口墊設道木確保鋼管上口的高度不超過1.8m,在向箕斗內裝鋼管時箕斗兩側及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②裝鋼管時箕斗內提前進入一人做好接應工作,裝鋼管時人員分散開動作統一由專人指揮,防止鋼管滾落傷人;③運輸軌道時軌道裝在箕斗的兩側,用8#鐵絲綁扎牢固,綁扎鐵絲每側不低于4道,并用ф15.5mm的鋼絲繩分別在軌道下方道眼中穿過,使用配套的u型卡子不少于3副與箕斗連接,防止軌道下滑,每次每側只能綁扎一根,運輸鋼管及軌道時應提前與絞車房聯系;④卸鋼管時箕斗兩側及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由專人指揮防止鋼管滾落傷人,嚴禁向下拋鋼管;⑤卸軌道時箕斗兩側及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由專人指揮,卸之前用ф15.5mm的鋼絲繩分別在軌道上側道眼中穿過,使用配套的u型卡子不少于2副與地面棧橋立柱連接,防止軌道下滑及滾落傷人;⑥運送軌道時下方嚴禁站人及干其他工作,由專人指揮動作統一,慢慢移動,防止軌道向下竄出傷人。
4、在鋪底施工前根據中腰線提前挖毛水溝,并根據腰線對底板進行整平,并在拆除軌道前將多余矸石清理干凈,根據每班澆筑施工任務拆除軌道及風水管路,拆一段澆筑一段,然后穩水溝及臺階模,再進行澆筑。
工藝流程:交接班--整平底板、清理--拆除軌道、風水管路--穩水溝模、臺階模--澆筑--抹面
5、嚴格工序檢查制度,進行班組自檢工作,具備砼鋪底條件后通知工程科、監理進行檢查。
6、砼必須連續澆筑,震動棒震搗密實。
7、砼與砼之間接茬處、砼與兩幫接茬處必須刷成毛面。
8、出水地點用導水管導水。
9、施工前將多余的電纜及管路拆除并運出井,邊鋪底施工邊拆除軌道,拆除的軌道及道木必須回收并運出井。
10、下料方式:利用箕斗下料,在箕斗前方用氧氣割開一個寬800mm,高400mm的口子,加工一個卸料口。井口設1臺350型攪拌機,采用pld-1200型電子自動計量系統上料,拌好料后利用井筒預留的下料管及溜槽裝入箕斗內,運至施工地點。砼配比為:水泥:砂子:石子=1:1.36:2.92,水灰比為0.45。水泥標號為po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粗砂,石子粒徑為20-40mm,水為飲用水。
三、質量要求
(一)水溝質量要求
1、水溝掘進: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0~+100mm,寬度-30~+150mm,深度±30mm。
2、水溝模板允許偏差:中心位置±50mm,上平面標高±20mm,寬度±30mm,深度±30mm。
3、水溝混凝土允許偏差:中心位置±50mm,上沿標高±20mm,深度±30mm,寬度±30mm,壁厚≥-10mm。
(二)臺階質量要求
1、臺階模板: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0mm,上平面標高±20mm,截面尺寸(長、寬)±20mm。
2、臺階混凝土:允許偏差長度±20mm,寬度±20mm,高度±10mm,上平面標高±20mm,位置±30mm。
(三)混凝土地坪質量要求
1、配備振動泵或平板振動器,按要求正常使用。
2、混凝土地坪允許偏差:標高-30~+50mm,表面平整度≤10mm。
(四)設備基礎質量要求
1、外形尺寸允許偏差:±25mm。
2、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20mm。
3、縱橫軸線位置偏差:±10mm。
4、基礎便面標高:0-+10mm。
(五)軌道鋪設質量要求
1、軌距及兩軌面高低差:-2-+3mm、≤3mm。
2、接頭平整度及扣件質量:≤1、≤5%。
3、中心位置允許偏差:±50mm。
4、軌面標高:±30mm。
5、軌面前后高低及軌縫:≤10、≤5mm。
四、安全技術措施
(一)質量保證措施
1、工程開工前,技術員要將工程特征、技術要求、施工措施、操作要求和達到的質量標準以及安全注意事項,認真向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切實貫徹執行。
2、原材料的控制:鋪底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檢驗報告,受潮結塊和過期的水泥禁止使用;黃砂、石子雜質含量超過規定應進行沖洗,按規范要求對到場的材料做原材料試驗及砼配合比試驗,適當調整配比。測定黃砂、石子的含水量,及時調整水灰比。
3、每鋪底150米,必須在現場加工一組試塊,試塊每組為3塊。混凝土試塊強度不低于設計值。
4、雨季施工時,黃砂、石子用雨布遮蓋,水泥必須放入水泥庫。
5、實行專職質檢員對砼質量進行跟班檢查制度,砼質量不符合要求不準下井使用,確保砼的質量和強度。
6、對pld-1200型電子自動計量配料系統定期校正。
7、班組之間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當班工程質量不合格不進行交接班。
8、嚴格按措施施工,做好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確保每個工序都在受控的條件下進行,并及時做好施工自檢工作。
9、嚴格按照砼配比通知單進行配比下料,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攪拌機每次攪拌時間不得低于3分鐘,確保砼攪拌均勻,每班第一罐料應多加半袋水泥,確保混凝土整體強度和不產生離稀現象。接茬處在間隔澆筑前,必須先用清水沖刷干凈,嚴禁有泥土、雜物,沖洗好再上一薄層灰漿,以確保接茬的密實性。
10、要經常復查模板尺寸,若發現跑模現象,必須立即停止澆筑,及時整改。待整模完畢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繼續進行澆筑。
11、鋪底施工前在主斜井井筒與主斜井通風行人平巷貫通處設置柵欄防止人員進入損壞已鋪好的地坪。
12、水溝及臺階模板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檢修,并對模板尺寸進行校核,變形嚴重整改不過來的嚴禁使用。
13、每次使用前必須把模板上的混凝土殘留物清理干凈并上油。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一坡三擋”管理,一坡三擋設施應齊全、靈活、可靠,處于常閉狀態,車輛通過時打開。
2、施工期間,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規定。
3、堅持專人每天定時驗繩制度,并做好記錄,斷絲或銹絲,要符合規程規定,嚴格控制松繩余量,使鋼絲繩不致打結。
4、臨時軌道、管路等超高、超長物料上井時,必須在箕斗或平板車上捆綁好,確認無誤后方可提升。
5、提升設備必須做到保護裝置齊全、動作可靠,具備二級制動性能。
6、隨鋪底的上行,箕斗信號、電話、語音報警裝置及時上移,每班安排專職信號把鉤工,每班拆除軌道后及時通知絞車房做好標記,下過卷保護同時改變位置,提升機司機每班交接班時必須交接清楚提升容器終端位置。
7、加強日常軌道檢修工作,確保運輸軌道符合質量標準,道上的浮矸、雜物要及時清理,地滾安裝要平整、穩固、靈活,兩地滾之間不得大于20m,嚴禁鋼絲繩在底板上拖行。
8、每天檢查提升容器的鉤頭、銷子、鏈條、牽引臂、保險繩等連接裝置的完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提升系統必須聲光信號齊全,嚴禁超負荷運行,制動裝置靈敏可靠。
10、絞車提升時,鉤頭完好,保險繩齊全,有防脫鉤設施。
11、必須設置完整的聲光信號系統。信號要靈敏可靠,聲光齊全并符合完好要求,如遇故障應及時排除,否則停止運輸。
12、箕斗上下時,在前后方掛設警燈。
13、絞車司機、信號工、把鉤工司機要經過專門培訓,做到持證上崗。
五、避災路線
井下無論發生水災、火災及瓦斯煤塵事故均沿主斜井井筒撤離返回地面。
篇3:某井下機械提升傾斜井巷敷設電纜保護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六十二條“在總回風巷、專用回風巷及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中不應敷設電力電纜。確需在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中敷設電力電纜時,應當有可靠的保護措施,并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規定,經排查,我礦存在在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以下同)中敷設電力電纜的情況。為了可靠的保護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一、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保護措施
1.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由井巷區域管理責任單位和電力電纜使用單位共同負責保護,保護具體工作的實施由熟悉電力電纜敷設情況的專職電工負責,且遵守礦上有關供用電管理制度的規定。
2.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應盡量避免中間接頭,確需有中間接頭的,必須使用專用的電纜連接器、電纜接線盒進行連接,高壓電纜使用金屬連接器連接的,連接器的金屬外殼必須裝設局部接地極可靠接地,防止纜線表面液化水滲入連接裝置。
3.在機械提升的傾斜井巷中敷設電纜高度應大于礦車的高度,不致于礦車掉道時,擠壓電纜。
4.在敷設電力電纜的傾斜井巷中運輸支架等大型設備時,應提前加工模擬車進行試驗,當車輛不能順利通過時,應采取措施,確保車輛順利通過。
5.在敷設電力電纜的傾斜井巷中運輸大型設備時,應提前對車輛、軌道及安全設施完好情況進行細致檢查,確保完好、可靠。
6.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上一端饋出開關柜、配電開關裝置必須裝有線路短路、過負荷和檢漏等保護,并整定準確、可靠投用。
7.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敷設要求必須滿足:
(1)電纜必須用吊鉤、夾子、卡箍或者它夾持裝置吊掛敷設整齊,電纜有適當的弛度,在意外受力時可以自由墜落,懸掛間距不得超過3m;
(2)電纜不得懸掛在管路上,不得遭受淋水,不得下垂到水溝中,嚴禁在電纜上懸掛任何物件;
(3)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間距。
(4)通信和信號電纜應當與電力電纜分掛在井巷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應當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3m以外的地方。
(5)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當大于0.1m。
(6)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m。
8.電纜的連接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電纜與電氣設備連接時,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線鼻子或者快速連接器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2)不同型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者母線盒進行連接。
(3)橡套電纜的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已損壞的橡套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材料進行硫化熱補或者有與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
9.每周安排人員對固定敷設電纜懸掛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掉落、淋水等情況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