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斜井巷提升兼作行人道安全措施
1、在斜井(巷)的上部水平車場設自動常閉的阻車器,并保持動作靈活。只有礦(料)車與提升鋼絲繩掛接好而準備不放時,方可打開阻車器。
2、在上部水平車場變坡點下方20m處設擋車器;并由上把鉤工控制,礦車下放前方可打開,礦車上提通過后即時放下。
3、掘進工作面的上方,設置堅固的安全擋,且隨工作面前進而移動;安全擋距工作面最大距離20m,并設專人負責操作,不通車時不應打開,礦車通過后必須立即關閉。
4、斜井(巷)一側,要設專用人行道,人行道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從碴面起垂高1.6m內,必須留有寬0.8m以上的人行道;
2)人行道必須暢通無阻,嚴禁堆放任何物料影響行人。
3)坡度大于16o以上時,人行道應設臺階或扶手,以方便行走。
5、在人行道一側間隔40m設一個躲避硐;且凈高有1.8m,寬深各1.5m。如有可利用的硐室或巷道,可不另設躲避硐。躲避硐內不得有積水或堆放雜物。
6、在每個躲避硐口、橫川口,應安裝紅信號燈,信號燈應與絞車電路閉鎖;絞車運轉前,提前預告井巷中的行人。
7、嚴禁行人離開人行道到軌道上行走。行人必須隨時注意紅色信號燈。紅燈亮時必須盡快進入附近的躲避硐內,待礦車上行到坡底或上提到上部水平車場,放下擋車器關閉紅燈后,人員方可行走。
8、躲避硐和人行道,要與掘進同步施工。靠近工作面的硐室,暫可作存放即將使用的一次爆破材料用量。但在放炮前,未用完的爆破材料,必須移出放炮警戒線外的安全地方。
9、斜井(巷)中和井口附近,嚴禁堆集,存放能夠沿斜井(巷)滾下的物料。在運輸中掉落的物料,應隨時回收,以防滾動傷人或損壞設施。
10、對提升鋼絲繩應每日檢查斷絲、銹蝕,直徑磨損縮小和繩長等損傷情況,不符合安全規定時,立即處理或更換。
篇2:井巷維修報廢安全技術規程
第一條煤礦企業必須制定井巷維修制度,加強井巷的維修,保持巷道設計斷面,保證通風、運輸的暢通和行人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過規定。
第二條井筒大修時必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維修井巷支護時,必須有安全措施。嚴防頂板冒落傷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擴大和維修井巷連續撤換支架時,必須保證有在發生冒頂堵塞井巷時人員能撤退的出口。在獨頭巷道維修支架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并嚴禁人員進入維修地點以里。
撤掉支架前,應先加固工作地點的支架。架設和拆除支架時,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換支架的工作應連續進行;不連續施工時,每次工作結束前,必須接頂封幫,確保工作地點的安全。
維修傾斜井巷時,應停止行車;需要通車作業時,必須制定行車安全措施。嚴禁上、下段同時作業。
第三條修復舊井巷,必須首先檢查瓦斯,當瓦斯積聚時,必須按規定排放,只有在回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空氣成分符合本規程第一百條的要求時,才能作業。
第四條報廢的立井應填實,或在井口澆注1個大于井筒斷面的堅實的鋼筋混凝土蓋板,并應設置柵欄和標志。
報廢的斜井應填實或在井口以下斜長20m處砌筑1座磚、石或混凝土墻,再用泥土填至井口,并加砌封墻。
報廢的平硐,必須從硐口向里用泥土填實至少20m,再砌封墻。
報廢井口的周圍有地面水影響時,必須設置排水溝。
封填報廢的立井、斜井和平硐時,必須做好隱蔽工程記錄,并填圖歸檔。
第五條報廢的巷道必須封閉。報廢的暗井和傾斜巷道下口的密閉墻必須留泄水孔。
第六條報廢的井巷,必須在井上、下對照圖上標明。
從報廢的井巷內回收支架和裝備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
篇3:某井下機械提升傾斜井巷敷設電纜保護措施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六十二條“在總回風巷、專用回風巷及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中不應敷設電力電纜。確需在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中敷設電力電纜時,應當有可靠的保護措施,并經礦總工程師批準”的規定,經排查,我礦存在在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不包括輸送機上、下山,以下同)中敷設電力電纜的情況。為了可靠的保護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結合我礦實際,特制定本安全措施。
一、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保護措施
1.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由井巷區域管理責任單位和電力電纜使用單位共同負責保護,保護具體工作的實施由熟悉電力電纜敷設情況的專職電工負責,且遵守礦上有關供用電管理制度的規定。
2.機械提升的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應盡量避免中間接頭,確需有中間接頭的,必須使用專用的電纜連接器、電纜接線盒進行連接,高壓電纜使用金屬連接器連接的,連接器的金屬外殼必須裝設局部接地極可靠接地,防止纜線表面液化水滲入連接裝置。
3.在機械提升的傾斜井巷中敷設電纜高度應大于礦車的高度,不致于礦車掉道時,擠壓電纜。
4.在敷設電力電纜的傾斜井巷中運輸支架等大型設備時,應提前加工模擬車進行試驗,當車輛不能順利通過時,應采取措施,確保車輛順利通過。
5.在敷設電力電纜的傾斜井巷中運輸大型設備時,應提前對車輛、軌道及安全設施完好情況進行細致檢查,確保完好、可靠。
6.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上一端饋出開關柜、配電開關裝置必須裝有線路短路、過負荷和檢漏等保護,并整定準確、可靠投用。
7.進風傾斜井巷中敷設的電力電纜的敷設要求必須滿足:
(1)電纜必須用吊鉤、夾子、卡箍或者它夾持裝置吊掛敷設整齊,電纜有適當的弛度,在意外受力時可以自由墜落,懸掛間距不得超過3m;
(2)電纜不得懸掛在管路上,不得遭受淋水,不得下垂到水溝中,嚴禁在電纜上懸掛任何物件;
(3)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間距。
(4)通信和信號電纜應當與電力電纜分掛在井巷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應當敷設在距電力電纜0.3m以外的地方。
(5)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當大于0.1m。
(6)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m。
8.電纜的連接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電纜與電氣設備連接時,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線鼻子或者快速連接器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2)不同型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者母線盒進行連接。
(3)橡套電纜的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已損壞的橡套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材料進行硫化熱補或者有與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
9.每周安排人員對固定敷設電纜懸掛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掉落、淋水等情況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