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底車場水倉開口掘進遇空巷掘進安全技術措施

井底車場水倉開口掘進遇空巷掘進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3574

編制依據:礦生產技術科提供的《井底車場、變電所、水泵房、水倉、預測空巷平面位置示意圖》、探孔報告。根據探孔報告推測前方7.6m處為空巷,因井底車場水倉為我項目部施工隊施工,為保證在掘進期間能順利穿過空巷,特編制掘進期間遇空巷掘進補充安全技術措施。一、空巷情況在巷道掘進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當探測到空巷后要及時將探放水報告成果告知施工隊組、項目部礦方、監理,探測到空巷后掘進隊組要每天向礦及項目部調度匯報剩余貫通距離。巷道掘進在距離空巷5m時(距巷道短邊),必須加強支護(縮短錨桿間排距至0.8m或根據現場圍巖情況確定)并采用放小炮的方式掘進,打設超前孔準確探測空巷內的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情況。預計本次掘進前方空巷內的瓦斯濃度在0.26%-1.66%(根據探水鉆空檢測),預計空巷寬度為3m??障飪韧咚節舛冉橛谠?.0%~3.0%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此時嚴禁放炮貫通,必須采用銅錘、銅鎬刨煤與空巷貫通一300㎜×300㎜小口,將風筒對著小口吹散小口附近瓦斯后,用風鎬擴大小口至1m×1m,用風筒對空巷內瓦斯進行排放,或由礦及項目部值班領導提出方案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必須有礦通風部門、項目部通風部門領導現場跟班,采用控制風流排放瓦斯,排放一定時間后瓦斯員檢查空巷內的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當瓦斯濃度低于1.0%二氧化碳濃度低于1.5%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則可采用打淺眼放小炮的方式與空巷貫通。若空巷內瓦斯濃度介于在1.0%~3.0%,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必須控制風流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執行如下措施:(一)、當空巷內的瓦斯濃度為1.0%~3.0%時,瓦斯排放必須有礦通風部門、項目部通風部門領導現場跟班指導。(二)、排放瓦斯的回風路線為:井底車場→軌道大巷→軌皮聯巷→皮帶大巷→150101回風順槽→舊總回風巷→回風斜井。井底車場→軌道大巷→出煤斜巷→皮帶大巷→軌回1#聯巷→總回風巷(北段)→軌回聯巷→軌皮聯巷→皮帶大巷→150101回風順槽→舊總回風巷→回風斜井。排放瓦斯工作必須由礦通風部門配合項目部通風部門執行。(三)、排放瓦斯期間的停電范圍:井底車場往下所經回風流巷道內所有非本質安全性電器設備電源。井下由礦及項目部通風部門現場指導瓦斯的排放工作:地面排放瓦斯指揮設在項目部調度,電話號碼:861,調度室、隊組應加強各自電話的檢查維護各自,保證通訊暢通。瓦斯排放前必須對由井底車場往下所經回風流中的局部通風機進行瓦斯電、風電閉鎖試驗,保證閉鎖靈敏可靠。(四)、排放瓦斯必須遵守下列程序:1、加強排放瓦斯有關人員學習、貫徹本安全措施,明確責任,責任落實到位。2、排放瓦斯前,礦及項目部通風領導安排井底車場往下所經回風流中的工作人員、無關人員撤離,斷電、設置警戒的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在措施上簽字。3、排放瓦斯前,由機電隊協調礦機電科在排放瓦斯地點附近的進風流中設置電話,并確保通訊暢通。排放瓦斯各項準備工作按措施就緒后,井下現指揮人員向地面調度匯報,征得同意后,方可下達排放命令。4、排放瓦斯后,由井下現場指揮組織檢查,確認排放區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符合規定后,方可向地面礦調度匯報,由地面指揮下令撤出警戒、恢復送電,宣布排放瓦斯結束。5、排放瓦斯采用限流排放法,嚴禁“一風吹”。6、排放瓦斯時要及時檢查瓦斯濃度,調整排放量,確保排放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匯合處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5%。排放時要在全風壓混合處懸掛便攜式瓦斯報警儀。7、瓦斯排放過程中,安排專人檢查瓦斯,只有確認被排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氧氣濃度不低于20%時,穩定30分鐘,瓦斯濃度無變化時,瓦斯排放方可結束。8、明確責任范圍和人員分工。警戒人由隊組人員擔任,井下現場指揮安排警戒人到指定位置擔任警戒工作,排放期間,嚴禁任何人進入排放區,瓦斯排放濃度控制由通風部門負責,停送電和電器設備檢查由機電部門負責,安監部門負責撤人和監督檢查措施的落實。9、對有積水、或冒頂巷道排放瓦斯,在排水或處理冒頂期間,必須有專人全程監護。10、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排放瓦斯:(1)無批準的措施或措施與現場情況不相符的;(2)排放措施未貫徹、責任未落實的;(3)井下現場指揮未到排放瓦斯現場的;(4)參加排放瓦斯的人員不齊、警戒人未安排到位、回風流撤人、斷電未完成的;11、排放瓦斯其它注意事項:(1)參加排放瓦斯人員的礦燈及所攜帶的便攜儀瓦斯報警儀要符合防爆和完好要求。(2)如需進入停風區檢查瓦斯,必須由通風部門負責,兩人同行,前后相距5米,并攜帶甲烷和氧氣報警儀,其它人員不得進入停風區。(3)被高濃度瓦斯(指瓦斯濃度大于2.0%以上)淹沒區域的電氣設備排放瓦斯結束后,要把電器設備開關蓋打開,排除內部積聚的瓦斯。若空巷內瓦斯濃度大于3.0%,礦方聯系礦山救護隊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二、空巷貫通在揭露空巷時先開小口,開口后將局部通風機風筒接至小口處進行通風,瓦斯員要隨時檢查空巷內的瓦斯,然后逐步將小口擴大(可采用銅鎬、銅錘)。若掘進過程中頂板破碎不好控制時采用打設超前套管的方法控制頂板,必要時縮小循環進度、錨桿間排距。1、在揭露空巷之前必須保證巷道的通風正常,在距揭露空巷5m前必須在工作面準備好風筒、水管。若巷道內探測有積水必須在工作面配備水泵,水泵必須接好電源保證能及時將工作面的積水排除。2、貫通空巷時工作面必須配專職瓦斯員,瓦斯員要隨時監測工作面及超前孔內的氣體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3、貫通空巷時要有專人監測巷道頂、幫圍巖情況,在支護前、出矸前都要進行敲幫問頂作業。4、空巷揭露后,進行瓦斯排放工作時,必須通知由工作面往下所有回風流中工作的人員撤離,瓦斯排放時必須通知礦、項目部通風、安全部門,并執行本措施中的專項瓦斯排放措施。5、貫通空巷前,項目部值班領導要經常入井檢查貫通施工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6、瓦斯檢查員要對貫通處的瓦斯情況作重點檢測,專人專職。7、貫通空巷放炮警戒距離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8、放炮后由班長派專人通知方可撤離警戒人員。9、礦、項目部通風部門提前做好貫通后風流監測工作。10、嚴格控制掘進進度,當還有5m貫通時,整個掘進過程中要采用邊探邊掘的方法掘進。11、刷大時必須采用淺打眼,少裝藥的方法。炮眼深度不小于0.6m,裝藥量不大于1卷。12、貫通空巷后在空巷支護未處理完全前,任何人員嚴禁進入空巷。13、貫通空巷后,必要時及時補打錨桿加強支護,搞好現場管理。14、進入空巷工作地點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摘除頂幫的圍巖活石,以防頂板落石或溜幫傷人。15、嚴禁空頂作業和冒險作業,迎頭前探支護必須使用及時。16、空巷前后掘進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聯鎖放炮”制度,瓦斯濃度超限嚴禁裝藥爆破。17、嚴格執行綜合防塵制度,爆破前后距爆破地點30m范圍內,必須進行灑水滅塵,并且灑勻灑透。在與空巷貫通前必須對巷道灑水,必要時向空巷內灑水,但要隨時注意巷道圍巖情況,防止片幫冒頂事故。18、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及各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等相關規定執行。19、若在巷道掘進過程中打設的探眼內探明空巷有水,工作面必須挖臨水水倉并配備水泵及時對積水進行排放,并延巷道底板打設專用的排放水鉆孔對空區內積水進行排放,只有鉆孔內的水無明顯壓力后才可掘進,在掘進過程中必須加強巷道支護,必要時打設超前套管對頂板進行控制。在掘進過程中要在巷道上部或按一定傾角打設探水鉆孔,對空區內的氣體進行探明。貫通時必須認真檢查巷道圍巖情況及巷道支護情況,臨時支護緊跟迎頭,貫通時首先從巷道上部先開小口,有瓦斯員監測空巷內的氣體情況,只有空巷內的各中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方可貫通,若各中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必須執行本措施中排放瓦斯的相關內容。貫通后對空巷的積水要及時挖好臨時水倉,安設水泵進行排放。在空巷密閉時可在閉墻底部安設專用排水管,對積水進行排放。三、巷道支護及密閉掘進巷道前方空巷進過探測無水害威脅、無有毒有害氣體,考慮到后期混凝土澆筑支護,空巷的臨時支護采用以巷道輪廓為準向空巷里2m范圍內,采用錨網索進行支護,空巷口的臨時密閉采用編織袋裝煤矸充填的方式(編織袋充填墻厚度為1.5m),待后期澆筑時對空巷與巷道交叉口進行加強支護,加強空巷段混凝土澆筑質量并嚴把工程質量,澆筑完畢后空巷部份充填緊實(采用矸石充填)。附:《井底水倉開口處》探水報告;《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井下空氣成分必須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二)有害氣體的濃度不超過表1規定。表1?礦井有害氣體最高允許濃度名稱最高允許濃度(%)一氧化碳CO0.0024氧化氮(換算成二氧化氮NO2)0.00025二氧化硫SO20.0005硫化氫H2S0.00066氨NH30.004瓦斯、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允許濃度按本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礦井中所有氣體的濃度均按體積的百分比計算。

篇2:井底車場水倉開口掘進遇空巷掘進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編制依據:礦生產技術科提供的《井底車場、變電所、水泵房、水倉、預測空巷平面位置示意圖》、探孔報告。根據探孔報告推測前方7.6m處為空巷,因井底車場水倉為我項目部施工隊施工,為保證在掘進期間能順利穿過空巷,特編制掘進期間遇空巷掘進補充安全技術措施。

一、空巷情況

在巷道掘進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當探測到空巷后要及時將探放水報告成果告知施工隊組、項目部礦方、監理,探測到空巷后掘進隊組要每天向礦及項目部調度匯報剩余貫通距離。巷道掘進在距離空巷5m時(距巷道短邊),必須加強支護(縮短錨桿間排距至0.8m或根據現場圍巖情況確定)并采用放小炮的方式掘進,打設超前孔準確探測空巷內的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情況。

預計本次掘進前方空巷內的瓦斯濃度在0.26%-1.66%(根據探水鉆空檢測),預計空巷寬度為3m。

空巷內瓦斯濃度介于在1.0%~3.0%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此時嚴禁放炮貫通,必須采用銅錘、銅鎬刨煤與空巷貫通一300㎜×300㎜小口,將風筒對著小口吹散小口附近瓦斯后,用風鎬擴大小口至1m×1m,用風筒對空巷內瓦斯進行排放,或由礦及項目部值班領導提出方案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必須有礦通風部門、項目部通風部門領導現場跟班,采用控制風流排放瓦斯,排放一定時間后瓦斯員檢查空巷內的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當瓦斯濃度低于1.0%二氧化碳濃度低于1.5%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則可采用打淺眼放小炮的方式與空巷貫通。

若空巷內瓦斯濃度介于在1.0%~3.0%,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其它有毒有害氣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必須控制風流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執行如下措施:

(一)、當空巷內的瓦斯濃度為1.0%~3.0%時,瓦斯排放必須有礦通風部門、項目部通風部門領導現場跟班指導。

(二)、排放瓦斯的回風路線為:

井底車場→軌道大巷→軌皮聯巷→皮帶大巷→150101回風順槽→舊總回風巷→回風斜井。井底車場→軌道大巷→出煤斜巷→皮帶大巷→軌回1#聯巷→總回風巷(北段)→軌回聯巷→軌皮聯巷→皮帶大巷→150101回風順槽→舊總回風巷→回風斜井。排放瓦斯工作必須由礦通風部門配合項目部通風部門執行。

(三)、排放瓦斯期間的停電范圍:

井底車場往下所經回風流巷道內所有非本質安全性電器設備電源。

井下由礦及項目部通風部門現場指導瓦斯的排放工作:地面排放瓦斯指揮設在項目部調度,電話號碼:861,調度室、隊組應加強各自電話的檢查維護各自,保證通訊暢通。

瓦斯排放前必須對由井底車場往下所經回風流中的局部通風機進行瓦斯電、風電閉鎖試驗,保證閉鎖靈敏可靠。

(四)、排放瓦斯必須遵守下列程序:

1、加強排放瓦斯有關人員學習、貫徹本安全措施,明確責任,責任落實到位。

2、排放瓦斯前,礦及項目部通風領導安排井底車場往下所經回風流中的工作人員、無關人員撤離,斷電、設置警戒的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在措施上簽字。

3、排放瓦斯前,由機電隊協調礦機電科在排放瓦斯地點附近的進風流中設置電話,并確保通訊暢通。排放瓦斯各項準備工作按措施就緒后,井下現指揮人員向地面調度匯報,征得同意后,方可下達排放命令。

4、排放瓦斯后,由井下現場指揮組織檢查,確認排放區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符合規定后,方可向地面礦調度匯報,由地面指揮下令撤出警戒、恢復送電,宣布排放瓦斯結束。

5、排放瓦斯采用限流排放法,嚴禁“一風吹”。

6、排放瓦斯時要及時檢查瓦斯濃度,調整排放量,確保排放回風流與全風壓風流匯合處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5%。排放時要在全風壓混合處懸掛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7、瓦斯排放過程中,安排專人檢查瓦斯,只有確認被排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氧氣濃度不低于20%時,穩定30分鐘,瓦斯濃度無變化時,瓦斯排放方可結束。

8、明確責任范圍和人員分工。警戒人由隊組人員擔任,井下現場指揮安排警戒人到指定位置擔任警戒工作,排放期間,嚴禁任何人進入排放區,瓦斯排放濃度控制由通風部門負責,停送電和電器設備檢查由機電部門負責,安監部門負責撤人和監督檢查措施的落實。

9、對有積水、或冒頂巷道排放瓦斯,在排水或處理冒頂期間,必須有專人全程監護。

10、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排放瓦斯:

(1)無批準的措施或措施與現場情況不相符的;

(2)排放措施未貫徹、責任未落實的;

(3)井下現場指揮未到排放瓦斯現場的;

(4)參加排放瓦斯的人員不齊、警戒人未安排到位、回風流撤人、斷電未完成的;

11、排放瓦斯其它注意事項:

(1)參加排放瓦斯人員的礦燈及所攜帶的便攜儀瓦斯報警儀要符合防爆和完好要求。

(2)如需進入停風區檢查瓦斯,必須由通風部門負責,兩人同行,前后相距5米,并攜帶甲烷和氧氣報警儀,其它人員不得進入停風區。

(3)被高濃度瓦斯(指瓦斯濃度大于2.0%以上)淹沒區域的電氣設備排放瓦斯結束后,要把電器設備開關蓋打開,排除內部積聚的瓦斯。

若空巷內瓦斯濃度大于3.0%,礦方聯系礦山救護隊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二、空巷貫通

在揭露空巷時先開小口,開口后將局部通風機風筒接至小口處進行通風,瓦斯員要隨時檢查空巷內的瓦斯,然后逐步將小口擴大(可采用銅鎬、銅錘)。若掘進過程中頂板破碎不好控制時采用打設超前套管的方法控制頂板,必要時縮小循環進度、錨桿間排距。

1、在揭露空巷之前必須保證巷道的通風正常,在距揭露空巷5m前必須在工作面準備好風筒、水管。若巷道內探測有積水必須在工作面配備水泵,水泵必須接好電源保證能及時將工作面的積水排除。

2、貫通空巷時工作面必須配專職瓦斯員,瓦斯員要隨時監測工作面及超前孔內的氣體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貫通空巷時要有專人監測巷道頂、幫圍巖情況,在支護前、出矸前都要進行敲幫問頂作業。

4、空巷揭露后,進行瓦斯排放工作時,必須通知由工作面往下所有回風流中工作的人員撤離,瓦斯排放時必須通知礦、項目部通風、安全部門,并執行本措施中的專項瓦斯排放措施。

5、貫通空巷前,項目部值班領導要經常入井檢查貫通施工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瓦斯檢查員要對貫通處的瓦斯情況作重點檢測,專人專職。

7、貫通空巷放炮警戒距離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8、放炮后由班長派專人通知方可撤離警戒人員。

9、礦、項目部通風部門提前做好貫通后風流監測工作。

10、嚴格控制掘進進度,當還有5m貫通時,整個掘進過程中要采用邊探邊掘的方法掘進。

11、刷大時必須采用淺打眼,少裝藥的方法。炮眼深度不小于0.6m,裝藥量不大于1卷。

12、貫通空巷后在空巷支護未處理完全前,任何人員嚴禁進入空巷。

13、貫通空巷后,必要時及時補打錨桿加強支護,搞好現場管理。

14、進入空巷工作地點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及時摘除頂幫的圍巖活石,以防頂板落石或溜幫傷人。

15、嚴禁空頂作業和冒險作業,迎頭前探支護必須使用及時。

16、空巷前后掘進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聯鎖放炮”制度,瓦斯濃度超限嚴禁裝藥爆破。

17、嚴格執行綜合防塵制度,爆破前后距爆破地點30m范圍內,必須進行灑水滅塵,并且灑勻灑透。在與空巷貫通前必須對巷道灑水,必要時向空巷內灑水,但要隨時注意巷道圍巖情況,防止片幫冒頂事故。

18、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及各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等相關規定執行。

19、若在巷道掘進過程中打設的探眼內探明空巷有水,工作面必須挖臨水水倉并配備水泵及時對積水進行排放,并延巷道底板打設專用的排放水鉆孔對空區內積水進行排放,只有鉆孔內的水無明顯壓力后才可掘進,在掘進過程中必須加強巷道支護,必要時打設超前套管對頂板進行控制。在掘進過程中要在巷道上部或按一定傾角打設探水鉆孔,對空區內的氣體進行探明。貫通時必須認真檢查巷道圍巖情況及巷道支護情況,臨時支護緊跟迎頭,貫通時首先從巷道上部先開小口,有瓦斯員監測空巷內的氣體情況,只有空巷內的各中氣體濃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方可貫通,若各中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規定時,必須執行本措施中排放瓦斯的相關內容。貫通后對空巷的積水要及時挖好臨時水倉,安設水泵進行排放。在空巷密閉時可在閉墻底部安設專用排水管,對積水進行排放。

三、巷道支護及密閉

掘進巷道前方空巷進過探測無水害威脅、無有毒有害氣體,考慮到后期混凝土澆筑支護,空巷的臨時支護采用以巷道輪廓為準向空巷里2m范圍內,采用錨網索進行支護,空巷口的臨時密閉采用編織袋裝煤矸充填的方式(編織袋充填墻厚度為1.5m),待后期澆筑時對空巷與巷道交叉口進行加強支護,加強空巷段混凝土澆筑質量并嚴把工程質量,澆筑完畢后空巷部份充填緊實(采用矸石充填)。

附:

《井底水倉開口處》探水報告;

《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條:

井下空氣成分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

(二)有害氣體的濃度不超過表1規定。

表1?礦井有害氣體最高允許濃度

名稱最高允許濃度(%)一氧化碳co0.0024氧化氮(換算成二氧化氮no2)0.00025二氧化硫so20.0005硫化氫h2s0.00066氨nh30.004

瓦斯、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允許濃度按本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礦井中所有氣體的濃度均按體積的百分比計算。

篇3:掘進機司機操作規程范本

一、一般規定

第1條司機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熱愛本職工作,責任心強,并經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第2條司機必須熟悉機器的結構、性能、動作原理,能嚴格按操作規程準確、熟練地操作機器,懂得設備的一般維護保養和故障處理知識。

第3條司機必須堅持使用掘進機上所有的安全閉鎖和保護裝置,不得擅自改動或甩掉不用,不能隨意調整液壓系統、霧化系統各部的壓力。

第4條各種電氣設備控制開關的操作手柄、按鈕、指示儀表等要妥善保護,防止損壞、丟失。

第5條司機除應會熟練操作機器外,還應對其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在發現掘進機有故障時,應積極配合維修人員進行處理,不能處理時,要立即向班隊長匯報。

第6條機器必須配備正副兩名司機,正司機負責操作,副司機負責監護。司機必須精神集中,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不得委托無證人員操作。

第7條在掘進機停止工作、檢修及交接班時,必須斷開機器上的隔離開關,并將順槽供電開關打到停電位置。檢修時還應在順槽供電開關上掛停電牌。

第8條司機必須嚴格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填寫交接班日志,對機器運轉情況和存在問題要向接班司機交待清楚。

二、開機前準備工作

第9條接班后,司機應配合班組長認真檢查工作面圍巖和支護、通風、瓦斯及掘進機周圍情況,保證工作區域安全、整潔和無障礙物。

第10條開機前,對機器必須進行以下檢查:

1.各操縱手把和按鈕應齊全,靈活、可靠。

2.機械、電氣、液壓系統,安全保護裝置應正常可靠,零部件應完整無缺,各部連接螺絲應齊全、緊固。

3.電氣系統各聯接裝置的電纜卡子應齊全牢固,電纜吊掛整齊,無破損、擠壓。

4,液壓管路、霧化系統管路的管接頭應無破損、泄漏,防護裝置應齊全可靠。將所用延長的電纜、水管沿工作面準備好,懸吊整齊,拖拉在掘進機后方的電纜和水管長度不得超過10米。

5.減速器液壓油箱的油位、油量應適當,無滲漏現象,并按技術要求給機器注油、潤滑。

6.轉載膠帶機應確保完好,托輥齊全。

7.切割頭截齒、齒座應完好,發現有掉齒或嚴重磨損不能使用的,必須斷開掘進機電氣控制回路開關,打開隔離開關,切斷掘進機供電電源,并在順槽開關箱上掛停電牌后再進行更換。

8.裝載爬爪、鏈輪要完好。刮板鏈垂度應合適,無斷裂丟銷現象,刮板齊全無損,應擰緊防松螺帽,防止刮板松動。轉載機的膠帶和接口無破裂,膠帶松緊程度適當。

9.履帶、履帶板、銷軸、鏈輪保持完好,按規定調整好履帶的松緊度。

10.水霧化(噴霧)裝置系統、冷卻裝置、照明應良好。

水質、水壓、流量應符合規定,噴水管路、噴嘴應暢通。

第11條經檢查確認機器正常并在作業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后,方準合上電源總開關,按操作程序進行空載試運轉,禁止帶負荷起動。

三、掘進機操作

第12條開機前必須發出報警信號,合上隔離開關,按機器技術操作規定順序起動。一般起動順序是:液壓泵→膠帶轉載機→刮板輸送機(裝載機)→截割部。

第13條按規程要求進行切割工作,根據不同性質的煤巖,確定最佳的截割方式。

第14條巖石易破碎的,應在巷道斷面頂部開始掘進;斷面為半煤巖,應在煤巖結合處的煤層開始掘進。司機要按正確的截割循環方式操作,并注意下列事項:

1.掘進半煤巖巷道時,應先截煤,后截割巖石,即按先軟后硬的程序。

2.一般情況下,應從工作面下部開始截割,首先切底掏槽。

3.切割必須考慮煤巖的層理,截割頭應沿層理方向移動不應橫斷層理。

4.切割全煤,應先四面刷幫,再破碎中間部分。

5.對于硬煤,采取自上而下的截割程序。

6.對較破碎的頂板,應采取留頂煤或截割斷面周圍的方法。

第15條截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巖石硬度大于掘進機切割能力時,應停止使用掘進機,并采取其它措施。

2.根據煤巖的軟硬程度掌握好機器推進速度,避免發生

截割電機過載和壓刮板輸送機等現象,切割時應放下鏟板。如果落煤量大而造成過載時,司機必須立即停車,將掘進機退出,進行處理。嚴禁點動開車處理,以免燒毀電動機或損壞液壓馬達。

3.截割頭必須在旋轉狀況下,才能截割煤巖。截割頭不許帶負荷起動,推進速度不宜太大,禁止超負荷運轉。

4.截割頭在最低工作位置時,禁止將鏟板抬起。截割部與鏟板間距不得小于300毫米,嚴禁截割頭與鏟板相碰。截割上部煤巖時應防止截齒觸網、觸梁。

5.司機應經常注意清底及清理機體兩側的浮煤(巖),掃底時應一刀壓一刀,以免出現硬坎,防止履帶前進時越墊越高。

6.煤巖塊度超過機器龍門的寬度和高度時,必須先行破碎后方可裝運。

7.當油缸行至終止時,應立即放開手柄,避免溢流閥長時溢流;造成系統發熱。

8.掘進機向前掏槽時,不準使切割臂處于左、右極限位置。

9.裝載機、轉載機及后配套運輸設備不準超負荷運轉。

10.注意機械各部、減速器和電機聲響以及壓力變化情況,壓力表的指示出現問題時應立即停機檢查。

11.風量不足、除塵設施不齊不準作業。

12.截割電機長期工作后,不要立即停冷卻水,應等電機冷卻數分鐘后再關閉水路。

13,發現危急情況,必須用緊急停止開關切斷電源,待查明事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開機。

第16條截割頭變速時,應首先切斷截割電機電源,當

其轉速幾乎為零時方可操作變速器手柄進行變速。嚴禁在高速運轉時變速。

第17條司機工作時精神要集中,開機要平穩,看好方向線,并聽從迎頭人員指揮。前進時將鏟板落下,后退時將鏟板抬起。發現有冒頂預兆或危及人員安全時,應立即停車,切斷電源。

四、收尾工作

第18條按規定操作順序停機后,應將掘進機退到安全地點,并將裝載鏟板放在底板上,截割頭縮回,切割臂放于底板上,關閉水門,吊掛好電纜和水管。

第19條清除機器上的煤塊和粉塵,不許有浮煤留在鏟板上。

第20條在淋水大的工作面,應將帆器墊高,確保電機不被淹沒。在角度大的上,下山工作面停機時應采取防滑措施。

第21條將所有操作閥、按鈕置于零位,放松離合器,切斷電源,關好供水開關。

第22條全面檢查掘進機各部件及各種安全保護裝置,有問題時應記錄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