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吊罐法掘進天井安全技術措施

吊罐法掘進天井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976

一、范圍

本措施適用于本礦山所有用吊罐法掘進天井施工作業范圍內的所有人員,包括鑿巖工、爆破工、信號工、絞車工、裝巖工以及運輸工。

二、存在的主要風險及危害

1、通風問題是影響天井作業安全的主要因素,其危害涉及到進入作業面的所有人員。其特點是不可見,事故后果無法預測,一旦中毒即失去自救能力,極易形成傷亡事故。

2、墜落事故是影響天井作業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其危害涉及到進入工作面的所有人員。特點是事故后果影響范圍大且嚴重,有可預防性。

3、設備事故是吊罐法掘進天井所特有的危害因素,其危害也特別大,特點是傷害系數較普通墜落加大,救援難度大,次生傷害發生的機率較大。

4、作業面浮石冒落也是影響天井作業的一大因素,俗稱冒頂片幫,但天井作業面的浮石比斜井、平巷的危害大得多,其危害同樣涉及進入作業面的所有人員,其特點是可見,可預防。

4、職業病危害也是影響安全的一大因素,而且特點是潛伏期長,不易察覺,危害性大,無法復原等特點。

5、觸電事故也是天井掘進中影響安全的因素,其危害涉及到所有進入工作面的所有人員,其特點不可預見,但可預防。

三、主要預防措施

1、設計要求

工程的設計要嚴格執行國家技術規范與礦山安全操作規程,符合環境地質條件,做到安全可靠。

2、作業人員要求

作業人員進入工作區域前,勞動保護用品必須佩戴齊全(安全帽、工作服、雨靴、手套、便攜應急照明工具、防塵口罩、耳塞、安全帶等,操作電動設備要著絕緣鞋、絕緣手套),并做到正確佩戴,安全工具攜帶齊全(CO檢測儀、長短撬棍、有毒氣體過濾式自救器等)。

3、通風要求

①作業人員進入作業面前必須由專職人員檢測作業面空氣質量,作業空間內空氣質量符合標準,作業人員才允許進入工作面。

②作業面掘進高度超過6m后,作業面通風強度要加大,由于安裝局扇通風不可行,可采用高壓風通風,并延長通風時間。

4、設備要求

①吊罐提升用的鋼絲繩的安全系數不小于13,任何一個捻距內的斷絲數不超過鋼絲總數的5%,磨損不超過原直徑的10%;不符合標準的要及時更換。

②吊罐絞車應鎖在短軌上,并與巷道鋼軌斷開。

③吊罐應裝設由罐內人員控制的升、降、停的信號操縱裝置。

④信號通訊、電源控制線路,不應和吊罐鋼絲繩共設在一個吊罐孔內。

⑤檢修吊罐應在安全地點進行。

⑥吊罐絞車應裝有兩個獨立供電系統的電源。

5、作業程序要求

①上罐前應檢查吊罐各部件的連接裝置、保護蓋板、鋼絲繩、風水管接頭,以及聲光信號系統和通訊設施等是否完善、牢固,如有損壞或故障,經處理后方準作業。

②升降吊罐時,應認真處理卡幫和浮石;作業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并站在保護蓋板內,頭部不應接觸罐蓋和罐壁;升降完畢,立即切斷吊罐穩車電源,綁緊制動裝置。

③進入工作面要先將照明打開,檢查照明線路有無損壞與跑、漏電現象,并及時處理。

④作業人員進入作業面,首先做好敲幫問頂,作業范圍內所有浮石處理完畢后,方可開始作業。

⑤鑿巖采用濕式鑿巖,爆破采用非電導爆管起爆,裝巖作業時要灑水除塵。

⑥裝巖與運輸人員在作業前還應檢查設備是否有故障,特別是設備制動系統,電動設備要檢查電流是否穩定、有無跑、漏電現象,存在故障要處理完畢后方可開始作業。

6、防護設施要求

①墜落基準面以下2m處設防墜安全網。

②作業面照明采用安全電壓照明(≤36伏)。

③吊罐內應備有大于天井長度的緊急逃生繩索。

7、支護要求

在不穩固巖層和斷裂帶內,應進行支護,一般采用錨桿支護,較寬斷裂帶支護要選用噴錨支護,鑿巖時要先進行較穩定的臨時支護。

8、地質管理要求

施工中要有專人對巖層的穩固性、裂隙與節理的發育程度、以及巖層含水量進行觀測記錄,并及時預報與施工人員。

篇2:普通法天井掘進施工安全措施

礦山企業是我國三大高危行業之一,在客觀上存在著諸多的不安全因素,而天井掘進更具危險。不同礦山天井掘進占井巷工程量的比例不盡相同,一般礦山天井掘進施工只占井巷工程量的10%左右、約占采切工程量的20%。但天井是礦山采切工程的關鍵。保證天井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促進基建礦山早日投產和生產礦山三級礦量的平衡,實現礦山安全、穩產、高效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大部分礦山天井掘進施工仍采用普通法或吊罐法,其中以普通法最為普遍。存在的危險因素較多,主要有炮煙中毒、高處墜落、冒頂片幫、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等。

眾所周知,井下爆破作業能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主要有毒有害氣體有:co、no、no2、n2o5、nh3。而普通法天井掘進施工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由于通風不良所造成。通常的做法是爆破作業后利用高壓風對作業面進行強制通風,由于高壓風的噴射,有毒有害氣體隨高壓風噴射成漩渦狀。但隨著天井掘進高度的增加,一些比空氣密度小的有毒有害氣體是很難被高壓風在井筒內一下子就排出的,當它下降到一定的高度時,受井底空氣浮力的影響,在這一高度又形成漩渦狀,隨著風流慢慢地被排出井筒,當停止通風時,受浮力作用,又重新淤積到作業面。也就是說:比空氣密度小的有毒有害氣體跟通風時間和井筒的掘進高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即:通風時間越長,井筒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越小;井筒掘進越高,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越高、體積越大,所需通風時間越長。這就是有些天井掘進施工由于通風時間短,作業人員在爬梯子過程中,肺活量增大,吸入有毒有害氣體較多,從而導致中毒而誘發墜落事故發生的原因。

為避免中毒事故的發生,可否將天井掘進施工的普通法與吊罐法相結合。首先,將該天井上下兩端的聯道打好;然后在聯道(天井位置)利用潛孔鉆或深孔鉆打一孔將上下聯道連通,供普通法天井施工通風用,上部聯道通風孔應加套管,高出底板,防止碴石墜落傷人和堵塞、再按普通法進行天井施工作業。其一,可防止中毒事故的發生,爆破作業后,有毒有害氣體可直接從孔中散出(此孔如煙囪之效果),不必進行高壓風強制通風,節約動力源,還可提高作業循環,加快生產進度,有利于天井中間采切工程掘進的通風;其二,可作超前探水,還可根據鉆機鉆孔的進度、巖樣,對巖石的性質有所了解,以便采取正確的支護方法和安全措施;其三,能提高天井貫穿的準確性,防止天井偏離正確位置;如果是帶有一定角度的天井,更有利于保持施工角度的準確性。

高處墜落引起的原因較多,一是由炮煙中毒誘發的高處墜落。二是梯子緊貼井壁,造成作業人員在攀爬過程中打滑發生墜落。大部分礦山在天井掘進施工期間,是不會按《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去搭設梯子間和溜碴間的。其一,受天井掘進斷面的影響;其二,成本高,進度慢,多增加一道生產工序。其三,溜碴間隔板為防止爆破時砸壞,通常使用較厚的木板,需大量木材,不利于環境保護和維護生態平衡。而經常采用的做法是:在井壁打錨桿掛梯子進行綁扎,供作業人員上下。如果梯子與井壁留有間隙,易受爆破碴石砸壞。三是綁扎不牢或綁扎不規范,當作業人員攀爬時,梯子受力后突然脫落,造成作業人員墜落。四是作業人員身體狀況欠佳,在攀爬梯子時發生眩暈而發生墜落。五是作業人員心存僥幸,違章搭設平臺。其一,是平臺木板未鋪密實或綁扎不牢,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不小心容易踏空或腳踏木板一端使重心偏移導致翹起而墜落;其二,是井壁巖石松軟,在鑿巖作業時,受鉆機向上鑿巖的振動和反作用力的影響,造成吊掛平臺錨桿松脫或錨桿長度不夠而脫落,導致作業平臺垮塌而發生墜落;其三是木板厚度不夠或木板質量不合格(蟲蛀、疤結),同樣受鉆機向上鑿巖的振動和反作用力的影響,造成木板斷裂而發生墜落;作業人員在受到上述幾種墜落的同時,還會受到墜落物體的打擊,加重人身傷害程度。六是作業人員在搭設平臺時未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身體碰撞井壁或其他物件而失去重心引起的墜落。

為防止天井墜落事故的發生,一是作業人員下井作業或爬梯子前,應確保精力充沛。二是禁止使用園鋼之類的材料制作梯子(在爬梯子時容易使腳步打滑),應使用不小于30mm的角鋼制作,梯子與井壁形成自然間隙,如間隙稍大,梯子在受爆破碴石砸壞的同時,梯子蹬檔與井壁間還會夾有碴石,造成作業人員在攀爬梯子時受到碴石的打擊。作業人員在攀爬梯子時,應雙手抓緊梯子兩邊的豎梁,腳步踏實,邊攀爬邊察看梯子蹬檔和綁扎的物件是否被爆破碴石砸壞,切不可匆忙攀爬。三是杜絕僥幸心理:其一,必須搭設雙層平臺,平臺木板要鋪密實,綁扎要牢固,并選用質量合格,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其二,搭設平臺錨桿的長度和角度必須符合《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的要求,對圍巖不穩固的井壁,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應采用每循環進行一次木垛支護,與作業面保持不大于1米距離,可直接在木垛間隙上搭設平臺。四是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其一,在搭設平臺時,為防止人體碰觸井壁或物體而失去重心造成墜落,必須佩戴安全帶;其二,平臺搭好后,為防止平臺因各種不安全因素發生垮塌,應在作業平臺的下部掛設安全網,安全網的四角掛在吊掛平臺的四根錨桿上,即使平臺垮塌或人員墜落,也能極大限度地避免或減輕傷害程度。其三,為防止人員在攀爬梯子時發生墜落,在天井的下部掛設安全網,避免人員直接墜落在碴石上而加重傷害程度。

爆破后,頂板井壁存在浮石,梯子蹬檔與井壁間夾有浮石,在一定情況下,梯子與井壁間距越大,所夾的碴石較大,間距越小,所夾的碴石越小,對人員傷害程度越輕,當作業人員進行新一輪鑿巖作業時,梯子在作業人員攀爬的作用下,所夾的碴石隨時會掉落而打擊作業人員。另一方面是巖石結構較差,頂板、井壁易發生冒落和井壁邊幫,使作業人員受到傷害。

針對此種不安全因素,一是正確穿戴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二是每節梯子端部錨桿綁扎處與井壁間應形成自然間隙。三是加強敲幫問頂。因天井作業空間狹小,只能使用短撬棍或手錘擊打浮石,處理浮石過程中,井口下部周圍禁止站人,防止浮石掉下產生飛石傷人。出碴過程中,嚴禁出碴作業人員進入井筒暴露面下出碴。對巖石結構較差的,應從井底開始每循環進行一次“井”字型的木支護。

機械傷害主要是在鑿巖過程中發生斷釬所造成的傷害。一是斷釬后,鉆機失穩對人體造成打擊傷害;二是斷釬桿從鉆孔內滑出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三是風管接頭松脫,對人體造成傷害。鑒于此種原因,作業人員應堅持每班作業前對施工機具進行認真檢查,確保風管與機具連接牢固,并按章操作,禁止作業人員站在鉆桿下沖的方向作業。

造成觸電的原因一是未使用安全電壓;二是使用安全電壓其線路破損,包扎不嚴產生漏電。由于天井掘進施工空間潮濕、狹小,而每個人的人體電阻大小都不一樣。一般情況下,人體電阻應以不受外界因素影響其體內電阻在1000-2000歐,在安全環境較差的情況下,人體電阻應以500歐進行考慮。為此,天井掘進施工必須使用安全電壓,照明線路采用雙重絕緣的小電纜或護套線,且井筒內線路應無接頭、無破損。

以上只是個人對普通法天井掘進施工安全之拙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