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瓦斯爆炸安全措施

瓦斯爆炸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1892

1)瓦斯爆炸的條件

引起瓦斯燃燒與爆炸必須具備3個條件:一定濃度的瓦斯、一定溫度的引火源和足夠的氧。

2)預防瓦斯爆炸技術措施

(1)防止瓦斯積聚;

(2)防止瓦斯被引燃;

(3)防止瓦斯爆炸災害擴大。

防止瓦斯爆炸的技術措施很多,但不外乎以下三個方面:防止瓦斯積聚、防止瓦斯被引燃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擴大。根本措施是前面兩個。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

加強通風?

?1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的根本措施:

礦井必須根據規定配足風量。

所有礦井都要采用機械通風,且礦井主通風機的安裝、運轉等均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每一個生產水平、每一個采區都要布置單獨的回風道,實行分區通風。在瓦斯礦井中,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都應采用獨立通風。

(5)采空區必須及時封閉。控制風流的設施如風門、風橋、擋風墻、調節風門、風窗等設施的設置、質量和管理制度由礦務局統一規定。

(6)瓦斯礦井的掘進工作面,禁止使用擴散通風。對于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工作面,要根據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確定風機能力和風簡口到工作面的距離。無論在工作或交接班時,都不準停風。如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都要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2)及時處理局部積存瓦斯

井下易于積存瓦斯的地點有: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頂板冒落的空洞內、低風速巷道的頂板附近、停風的盲巷,采煤工作面采空區邊界處以及采煤機附近、煤壁炮窩、枝頭柱腳、煤巷掘進工作面的迎頭處。應向瓦斯積存地點加大風量或提高風速,將瓦斯沖淡排出;引風將盲巷和頂板空洞內積存的瓦斯排出;必要時要采取抽放瓦斯的措施。?

3)抽放瓦斯?

抽放瓦斯的方法一般是用在礦井瓦斯涌出量很大、用一般的技術措施效果不佳的情況下。?

4)加強檢查

對于井下易于積聚瓦斯的地方,強化管理,要經常檢查其濃度,盡量使其通風狀況合理。若發現瓦斯超限及時處理。

2防止瓦斯燃燒的措施

如前所述,引火源有明火、放炮和電火花、摩擦火花、沖擊火花等,必須做到:

(1)禁止攜帶煙草及點火工具下井。

(2)井下禁止使用電爐,井下和井口房內不準從事電焊、氣焊和使用噴燈接焊等工作。如果必須使用,則須制定安全措施,并報上級批準。

(3)對電弧、火花也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在瓦斯礦井應選用礦用安全型、礦用防爆型或礦用安全火花型電氣設備。在使用中應保持良好的防爆、防火花性能。電纜接頭不準有羊尾巴雞爪子、明接頭。要注意金屬支柱在礦山壓力作用下產生的摩擦火花。對電氣設備的防爆措施,除廣泛采用的防爆外殼外,采用低電流、低電壓技術來限制火花強度。掘進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與其他電氣設備間的閉鎖裝置。

(4)停電、停風時,要通知瓦斯檢查人員檢查瓦斯;恢復送電時,要經過瓦斯檢查人員檢查后,才準許恢復送電工作。?

(5)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制度。同時還必須加強對放炮工作的管理,封泥量一定要達到《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要求,決不允許在炮泥充填不夠或混有可燃物及炸藥變質的情況下放炮。

(6)為防止機電設備防爆性能失效或工作時出現火花以及放炮產生火焰等引燃瓦斯,《煤礦安全規程》還就以下幾種情況作了瓦斯濃度界限的規定:

①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時,必須停止用電鉆打眼;達到%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進行處理;采掘工作面個別地點積聚瓦斯濃度達到%時,要立即進行處理,附近內,必須停止機器運轉,并切斷電源。只有在瓦斯濃度降到%以下,才許開動機器。

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禁止放炮。?

③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面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

④礦井總回風或一翼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0.75%時,礦總工程師必須查明原因,進行處理,并報告礦務局總工程師。

3.防止瓦斯災害事故擴大的措施

(1)通風系統力求簡單,實行分區通風,各水平、各采區和工作面應有獨立的進、回風巷,無用的巷道應及時封閉,特別是連通進、出風井和總進、回風流的巷道都必須砌筑兩道擋風墻,以防止瓦斯爆炸勸風流短路。?

(2)主要局部通風機必須裝有反風設備,并應定期進行試驗。為了保證實現反風,連通主要進、回風流的巷道內要裝設兩道方向相反的風門(雙向風門)。

(3)要創造條件實現區域性反風。

(4)裝有局部通風機的井口,必須設置防爆門,以防止爆炸波沖毀局部通風機。?

(5)采掘工作面不經批準,不許使用串聯通風。

(6)設置水棚或巖粉柵、巖粉帶,使瓦斯或煤塵爆炸的范圍減小。

(7)一旦發生瓦斯爆炸,局部通風機一定要保持正常運轉狀態,盡一切力量恢復由于爆炸而混亂的通風系統。

(8)發生瓦斯爆炸時,災區人員要鎮靜,應盡快地帶上自救器,無自救器的用濕毛巾掩住口鼻,逆著沖擊波的方向迅速進入就近的避難硐室等待搶救,在硐室中精神要放松。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來源:西部石化網時間:2010-7-8字體:大中小

(一)防止瓦斯積聚

所謂瓦斯積聚是指瓦斯濃度超過2%,其體積超過0.5m3的現象。

1、搞好通風有效地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的最基本最有效方法。瓦斯礦井必須做到風流穩定,有足夠的風量和風速,避免循環風,局部通風風筒末端要靠近工作面,放炮時間內也不能中斷通風,向瓦斯積聚地點加大風量和提高風速

2、及時處理局部積存的瓦斯。

1)、采面上隅角瓦斯積聚處理;

(1)迫使一部分風流流經工作面上隅角,將該處積存的瓦斯沖淡排出

(2)全負壓引排法

(3)高瓦斯工作面采用并聯摻新的通風系統

(4)上隅角排放瓦斯

2)、綜采面處理

(1)加大工作面風量。例如有些工作面風量高達1500~2000m3/min。為此,應擴大風巷斷面與控頂寬度,改變工作面的通風系統,增加進量。

(2)防止采煤機附近的瓦斯積聚。可采取下列措施:增加工作面風速或采煤機附近風速。國外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只要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工作面最大允許風速可提高到6m/s。工作面風速不能防止采煤機附近瓦斯積聚時,應采用小型局扇或風、水引射器加大機器附近的風速。采用下行風防止采煤機附近瓦斯更容易積聚。

3)、頂板附近層狀積聚處理;

(1)加大巷道的平均風速,使瓦斯與空氣充分地紊流混合。一般認為,防止瓦斯層狀積聚的平均風速不得低于0.5~1m/s。

(2)加大頂板附近的風速。如在頂梁下面加導風板將風流引向頂板附近;或沿頂板鋪設風筒,每隔一段距離接一短管;或鋪設接有短管的壓氣管,將積聚的瓦斯吹散;在集中瓦斯源附近裝設引射器。

(3)將瓦斯源封閉隔絕。如果集中瓦斯源的涌出量不大時,可采用木板和粘土將其填實隔絕,或注入砂漿等凝固材料,堵塞較大的裂隙。

4)、頂板冒落孔洞內積聚處理;用砂土將冒落空間填實;用導風板或風筒接岔(俗稱風袖)引入風流吹散瓦斯。

5)、恢復有大量瓦斯積存盲巷或打開封閉抽放瓦斯

4.經常檢查瓦斯濃度和通風狀況

(二)防止瓦斯引燃

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則,是對一切非生產必需的熱源,要堅決禁絕。生產中可能發生的熱源,必須嚴加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發生或限定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三)、防止瓦斯爆炸災害事故擴大的措施

萬一發生爆炸,應使災害波及范圍局限在盡可能小的區域內,以減少損失。

瓦斯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看不著聞不到。它比空氣輕(比重為0.554),常漂浮在巷道的上半部及獨頭上山和冒頂處,是煤礦安全生產最隱蔽的殺手。它具有能燃燒、能爆炸、能使人窒息的多種危害性。它主要的危害是燃燒爆炸,造成礦毀人亡事故,其損失較大,影響面較廣。?

瓦斯的燃燒爆炸是有規律的,不是在任何時候,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發生燃燒與爆炸。在什么條件下燃燒、什么條件下爆炸呢?這主要取決于瓦斯在正常空氣中的含量。其含量在5%以下遇到高溫火源只能發生燃燒不能發生爆炸,但如果井下含有其它爆炸氣體或煤塵,則混合氣體的爆炸限度將有很大變化,很可能降低在5%以下。因此,我們決不能機械地認為瓦斯含量在5%以下的絕對不會爆炸而麻痹大意,隨便改變、提高規程規定的瓦斯限度。《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采掘工作面風流中瓦斯不超過1%,局部不超過2%,是考慮了各種爆炸氣體的影響及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數規定的。因此,混合氣體的最低爆炸限度絕不低于2%,執行規程規定的瓦斯限度才是萬無一失的,才不會發生爆炸。瓦斯含量在16%以上時,也不能發生爆炸。這是因為瓦斯含量增加,空氣中的氧含量就相對地減少,同時因為瓦斯發涼、吸熱量比空氣大,燃燒時放出的熱量被多余的瓦斯吸收了,因此不能引起燃燒和爆炸。雖然瓦斯含量超過16%不能爆炸,但我們也不能順此而麻痹大意,因為瓦斯超過16%,雖然失掉了爆炸性,但卻帶來了嚴重的窒息作用。當瓦斯含量達到40%以上時,人就會立即窒息死亡。?

以上所說瓦斯在5%以下只能燃燒,不能爆炸,在16%以上只能窒息也不能爆炸,只有在5%以上,在16%以下遇火才發生爆炸,含量在9?5%爆炸威力最猛烈,這就是瓦斯爆炸的規律。我們絕不能違反它,違反它,一定會發生爆炸事故,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但是我們也不要害怕它。因為我們確實認識了瓦斯爆炸規律,就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瓦斯爆炸。如,加強通風不讓瓦斯的含量達到爆炸限度;加強防火(其中包括靜電火源),不讓井下發生任何引爆火源。同時要嚴格加強“一通三防”管理,加強瓦斯檢查人員技術培訓,提高瓦斯檢查人員檢查質量,嚴格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以防空班、漏檢或誤檢,杜絕微風和無風作業,及時封閉盲巷,有效地控制井下瓦斯含量不超過爆炸限度及杜絕井下引爆火源,防止瓦斯爆炸可以說是很保險、很有把握的。

篇2:某礦防瓦斯爆炸措施制度

一、建立健全礦井瓦斯管理的有關規定和制度,主要包括:健全專業機構,配合檢查人員,定期培訓和不斷提高專業人員技術素質,建立各級領導和檢查人員(包括瓦斯檢查工)區域分工巡回檢查、匯報制度;建立礦長、總工程師每天閱簽瓦斯日報表制度;建立盲巷、密閉啟封等瓦斯管理規定;健全放炮過程中的瓦斯管理制度;健全排放瓦斯的有關規定及瓦斯監測裝備的使用、管理有關規定。

二、建立完善合理的礦井通風系統,做到穩定、可靠、連續地向井下所有用風地點輸送足夠數量的新鮮空氣,以保證及時排放和沖淡礦井瓦斯和粉塵,使井下各處的瓦斯濃度符合《規程》的要求,實行分區通風,各采區要有單獨的專用回風道,不得串聯通風。

三、加強盲巷和采空區瓦斯的日常管理

四、加強排放瓦斯的分級管理。凡因停電或停風造成瓦斯積聚的采掘工作面,恢復瓦斯超限的停工區或已封閉的停工區以及采掘工作面接近這些地點時,通風部門必須編制排放瓦斯安全措施。不編制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不準進行排放瓦斯工作。

五、加強放炮過程中的瓦斯管理,放炮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放炮,放炮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放炮”制度。

六、加強瓦斯引爆火源的治理

1、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爆破作業和嚴格執行瓦斯管理制度。

2、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以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必須確保完好,消滅失爆。

3、嚴格消除明火、電火花、電弧、井下火災以及機械摩擦火花等。

七、防止瓦斯爆炸災害擴大

1、礦井每年必須編制有針對性的、切合實際的“礦井災害預防處理計劃”每季度根據礦井變化的情況及時修訂和補充,并組織職工認真學習、貫徹,使每個入井人員都了解和熟悉一發生瓦斯爆炸時的撤出和躲避路線,每年由礦長組織一次實戰演習。

2、必須安裝防突風門、反風裝置、隔爆設施等安全裝置、每個入井人員必須隨身佩帶自救器。

篇3:某某煤礦瓦斯爆炸事故調查組組成

一、事故經過

20**年1月26日8時,某煤礦92人下井作業,分四個組作業,一個組到413采煤工作面17號眼出煤,2個組到17號切眼掘進。另外一個組去采面回風巷回收鐵棚子,他們8時左右到達工作場所開始進行回收作業,完成任務后往外走,感到雙耳突然氣壓增大,約兩min聽不到任何聲響,他們感覺出事了,可能是413采煤工作面發生了瓦斯爆炸,立即報告調度室。調度室接到報告后立即通知救護隊、醫院、礦領導及有關人員,煤礦組成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派救護隊進入413工作面進行搶救。救護隊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先后發現28名遇難人員尸體,搶險救災領導小組考慮救護隊已非常疲勞,且遇難的29人中已有28人已找到,因此決定27日上午讓救護隊員休息半天,下午再繼續尋找另1名遇難者。27日12:00搶險救災領導小組安排救護隊到413工作面尋找另1名遇難者的同時,又安排26人到413工作面外進風巷清理維修,為尋找另1名遇難人員做準備,當救護隊和維修作業人員還未到達作業地點時發生了第二次爆炸,使走在前面的21人當場死亡,5人受傷。

問題:

一、事故調查組成員應該具備那兩方面的條件,具體到這起事故,主要需聘請哪方面的專家進行爆炸技術鑒定。

二、這起事故是由兩次事故組成的,第一次是在生產作業時發生的事故,第二次時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兩次事故的性質不同,是否應該按兩次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

三、這起事故應該由哪一級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組織調查。

四、調查組應該由哪些部門參加。

參考答案:

一、調查組成員應該具備的條件:

1.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專長;

2.與所發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這起事故應該聘請瓦斯爆炸方面的專家進行技術鑒定。

二、按照《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這是一起特別重大事故,不能按兩起特大事故進行調查處理。

三、這是一起特別重大事故,應當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組織調查。

四、調查組應該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公安部門、煤炭管理部門、監察部門和工會組織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