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火災危害及預防措施

礦井火災危害及預防措施

2024-07-15 閱讀 5367

1礦井火災的危害

礦井火災對煤礦生產及職工安全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井下空間狹小,礦井通風及巷道聯通關系復雜,供風量有限,發生火災時人員避災會受到井下環境條件的限制。

(2)煤礦井下到處都存在大量的易燃物,火災極易發展蔓延,高溫火煙在巷道流經的路程上,摻入新鮮風流時,將會在摻風地點形成新的火源。

(3)產掌大量的高溫火焰及有害氣體,造成人員傷亡。火災能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如CO、CO2等,這些氣體隨高溫火煙一起流入井下各作業場所,造成人員中毒和窒息。

(4)引起瓦斯、煤塵爆炸。礦井火災不僅提供了瓦斯、煤塵爆炸的熱源,而且由于火的干餾作用,使井下可燃物(煤、木材等)放出H2和其它多種碳氫化合物等爆炸性氣體。因此,火災會引起瓦斯、煤塵爆炸,進一步擴大災情及傷亡。

(5)火災燒毀設備和煤炭資源。井下發生火災,因滅火措施不當或拖延時間,往往錯失滅火良機,使火勢擴大,這樣就會燒毀大量的設備、器材和煤炭資源。有時封閉火區也會導致一些設備長期被封閉在火區而損失,造成大量煤炭資源呆滯,影響礦井正常生產。

(6)火災使井下風流逆轉,導致災情擴大。礦井火災發生后,高溫濃煙流經區域的空氣發生變化,溫度升高。井巷中產生火風壓。火風壓一方面使礦井總風量發生變化,另一方面造成礦井通風網路風流方向變化,從而使煙氣的流動失去控制,造成通風系統紊亂,進一步擴大災區范圍,使更多的井下人員受到火災煙氣的毒害,同時給井下的安全撤退帶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增大了事故損失和滅火救災的困難。

2礦井火災的預防措施

2.1礦井外因火災的預防

外因火災的特點是:突然發生、來勢迅猛,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控制,往往釀成重大事故。在礦井火災的總數中,外因火災所占比重雖然較小(4%~10%),但不容忽視。據統計,國內有記載的重大惡性火災事故,90%以上屬于外因火災。做好礦井外因火災的預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具體措施如下:

(1)禁止一切人員攜帶煙草及點火工具下井。井下禁止使用電爐、燈泡取暖。井下和井口房內不準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特殊情況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報有關部門批準。井口房和通風機附近20m內,不得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

(2)井下不準存放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用過的要定期送到地面處理。

(3)井下必須采用防爆型或本質安全型電器設備,加強維修,保證電力系統和電氣設備性能良好,保證機械設備正常運轉,防止電火花、電弧及摩擦發熱造成事故。

(4)加強放炮管理,使用安全炸藥,不準將藥卷內的消焰粉倒掉,不準放明炮、糊炮,不準用明火、動力線放炮;炮眼封泥要裝滿,并使用水炮泥;嚴格按規程規定裝藥、連線和放炮。避免放炮火焰產生。

(5)井下按規定使用不延燃電纜、阻燃輸送帶和阻燃風筒等。

(6)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進風井筒、回風井筒、平硐、主要巷道的連接處、井下主要硐室和采區變電所等,都應采用不燃性材料支護或開鑿在巖巷內。

(7)進風井口和進風平硐口都應設防火門,以防井口火災和附近地面火災波及井下。進風井與各生產水平的井底車場的連接處都應設防火門,并定期檢查防火門的質量和靈活可靠性。

(8)礦井必須在井口附近100m以內設置消防材料庫,井下每個生產水平的主要運輸大巷中也應設消防材料庫,儲備消防器材,并備有消防列車。滅火材料和工具必須滿足礦井滅火時的需要,平時不準挪作他用。井下的火藥庫、充電硐室、絞車房、水泵房和采區變電所,都要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

(9)每個礦井都要建筑地面消防水池。開采下部水平的礦井,除地面消防水池外,也可用上一水平的水倉作消防水池。井下各主要巷道中應鋪設消防水管,每隔一定距離設消防水龍頭。

2.2礦井內因火災的預防

內因火災是指煤炭在一定條件下,如破裂的煤柱、煤壁、集中堆積的浮煤,又有一定的風量供給,自身發生物理化學變化、吸氧、氧化、發熱、熱量聚集導致著火而形成的火災。

內因火災的發生,往往伴有一個孕育的過程,根據預兆能夠在早期發現。但由于火源隱蔽,經常發生在人們難以進入的采空區或煤柱內,要想準確地找到火源比較困難。因此,難以撲滅,以致火災可以持續數月、數年、甚至長達10a之久。有時燃燒的范圍逐漸蔓延擴大,燒毀大量煤炭,凍結大量資源。根據1985年的統計,由于發火而凍結的煤量累計已近6000萬t。

據統計,在我國統配與重點煤礦中,存在自然發火危險性的礦井占總礦井數的46%~49%,自然發火煤層占累計可采煤層數的60%。根據1953-1984年的統計資料,內因火災發生的次數占礦井火災總次數94%。因此,內因火災理所當然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研究的重點。

預防礦井內因火災的措施涉及到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

(1)減少發火隱患,預防煤炭自燃。在開采技術方面,要正確選擇礦井的開拓方式、采煤方法和開采程序,合理布置采區,不得任意采掘規定的段間、區間煤柱,以提高開采有自然發火危險煤層的礦井先天防火能力。在通風技術方面,要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正確設置控制風流的設施,采取均壓防火措施,加強通風防火管理等,以減少漏風,這對防止煤炭自然發火有重要作用。預防性灌漿,注阻化劑、惰性氣體等。

(2)掌握自然發火預兆,及時進行發火預測預報,把自然發火消滅在“萌芽”階段。

(3)對采掘生產過程中遺留下的各種發火隱患要及時處理,如加強對廢舊巷處理,及時充填煤巷碹,及時處理高溫火點等。

2.3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提高防滅火能力

(1)應用火災自動報警裝置。應用報警系統能準確地探測到異常狀態,通過處理將信息提供給維護人員,這樣可以將火災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積極開展對礦井火災發生、發展機理和規律研究,不斷研究開發礦用火災報警設備、滅火設備和逃生設備;使礦井電氣火災在預防、監測和撲救三方面,實現立體化的防治措施。

3不同地點火災的防治技術

(1)井口建筑物火災。進風井口建筑物發生火災時,應采取防止火災氣體及火焰侵入井下的措施:立即反轉風流或關閉井口防火門,必要時停止主要通風機;按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引導人員出井;迅速撲滅火源。

(2)井筒中的火災。進風井筒中發生火災時,為防止火災氣體侵入井下巷道,必須采取反風或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的措施。

(3)井底車場的火災。當進風井井底車場和毗連硐室發生火災時,必須進行反風或使風流短路,確保火災氣體不侵入工作區。回風井井底發生火災時,應保持正常風向,在可燃氣體不會聚集到爆炸限度的前提下,可減少進入火區的風量。礦山救護人員要用最大的人力、物力直接滅火和阻止火災蔓延。為防止混凝土支架和砌碹巷道上面的木垛燃燒,可在碹上打眼或破碹,設置水幕。如果火災的擴展危及關鍵地點(如井筒、火藥庫、變電所、水泵房等),則主要人力、物力應用于保護這些地點。

(4)井下硐室中的火災。硐室發生火災,且硐室無防火門時,應采取掛風障控制入風,用水、滅火器、高倍數泡沫或砂子滅火。

(5)傾斜巷道中的火災。傾斜進風巷道發生火災時,必須采取措施防止火災氣體侵入有人作業的場所,特別是采煤工作面。為此,可采取風流短路和局部反風、區域反風等措施。

(6)平巷石門和其他水平巷道中的火災。位于礦井或一翼總進風巷中的平巷、石門和其他水平巷道發生火災時,要選擇最有效的通風方式(反風、風流短路、多風井雙區域反風、正常通風等),以便救人和滅火。在防止火災擴大采取短路通風時,要確保火災有害氣體不逆轉。

(7)采煤工作面的火災。采煤工作面發生火災時,一般要在正常通風的情況下進行滅火,并必須做到:從進風側進行滅火,要有效地利用滅火器和防塵水管。急傾斜煤層采煤工作面著火時,不準在火源上方滅火,防止水蒸氣傷人;也不準在火源下方滅火,防止火區塌落物傷人。而要從側面(即工作面或采空區方向)利用保護臺板和保護蓋接近火源滅火。在進風側滅火難以取得效果時,可采取局部反風,從回風側滅火,但進風側要設置水幕,并將人員撤出。采煤工作面回風巷著火時,必須采取有效方法防止采空區瓦斯涌出和積聚。用上述方法無效時,應采取隔絕方法和綜合方法滅火。

(8)獨頭巷道的火災。獨頭巷道發生火災時,要在維持局部通風機正常通風的情況下,積極滅火。要保持獨頭巷道的通風原狀,即風機停止運轉的不要隨便開啟,風機開啟的不要盲目停止,進行偵察后再采取措施。

篇2:車管部機動車輛火災預防措施

1、各類機動車輛應配置滅火器,司機應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

2、車輛出行前,事先檢查油箱和輸油管是否牢固,防止車輛在行駛中松動、脫落或斷裂,老化的機械零件要及時更換。

3、電源線路的接頭也要經常檢查是否牢固,老化的分電器、點火線圈和高壓線,要及時更換。車輛在行駛中發現電線被燒,應立即斷開電源,車輛減速停放在安全地帶并立即采取撲救措施,防止火勢蔓延。

4、清洗車輛時,必須先將電瓶線拆掉,使用汽油清洗車輛零件時,一定要用毛刷并將機件搬到室外遠離火源的空曠地方,需要照明時應使用手提式應急燈。

5、車輛應停放在有人管理的停車場內或安全可靠的單位內部,以防止犯罪分子進行放火破壞。

6、禁止把擦車用的油棉絲到處亂扔。嚴禁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

篇3:住宅工程電氣火災預防措施

住宅樓工程電氣火災預防措施

a.施工組織設計時要根據電氣設備的用電量正確選擇導線截面,從理論上杜絕線路過負荷使用,保護裝置要認真選擇,當線路上出現長期過負荷時,能在規定時間內動作保護線路。

b.導線架空敷設時其安全間距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當配電線路采用熔斷器作短路保護時,熔體額定電流一定要小于電纜或穿管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2.5倍,或明敷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1.5倍。經常教育用電人員正確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火災。

c.電氣操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規范,正確連接導線,接線柱要壓牢、壓實。各種開關觸頭要壓接牢固。銅鋁連接時要有過渡端子,多股導線要用端子或涮錫后再與設備安裝,以防加大電阻引起火災。

d.配電室的耐火等級要大于三級,室內配置砂箱和滅火器。嚴格執行變壓器的運行檢修制度,按季度每年進行四次停電清掃和檢查。

e.現場中的電動機嚴禁超載使用,電機周圍無易燃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設備正確運轉。

f.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子。使用碘鎢燈時,燈與易燃物間距要大于30cm,室內不準使用功率超過100W的燈泡,嚴禁使用床頭燈。

g.使用焊機時要執行用火證制度,并有人監護,施焊周圍不能存在易燃物體,并備齊防火設備。電焊機械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h.施工現場的高大設備和有可能產生靜電的電氣設備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接地,以免雷電花引起火災。

i.存放易燃氣體、易燃物倉庫內的照明裝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設備,導線敷設、燈具安裝、導線與設備連接均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

j.配電箱、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并派專人負責定期清掃。

k.設有消防設施的施工現場,消防泵的電源要由總箱中引出專用回路供電,而且此回路不得設置啟示電保護器,當電源發生接地故障時可以設單相接地報警裝置。有條件的施工現場,此回路供電應由兩個電源供電,供電線路應在末端可切換;

l.施工現場應建立防火檢查制度,強化電氣防火領導體制,建立電氣防火隊伍;

m.施工現場一旦發生電氣火災時,撲滅電氣火災應注意以下事項:

(1)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載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

(2)當電源線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另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應保持一定充分距離,必須穿戴絕緣用品。

(3)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