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電氣火災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礦井電氣火災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2024-07-15 閱讀 2893

隨著我國煤礦采掘機械化和電氣化程度的提高,外因火災發生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低壓電纜著火、礦用變壓器著火、架線電車電弧引燃木支護棚著火等電氣火災事故也時有發生,而且礦井中環境復雜,電氣設備眾多,一旦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近幾年多次發生的礦井電氣火災事故,給礦井安全生產帶來重大威脅,并造成重大損失。根據1949年~1995年的統計資料,我國煤礦共發生58次一次死亡3人以上火災事故,其中電氣設備引起火災有27起,占總次數的46.55%。作者對礦井電氣火災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預防措施和對策。

1電氣火災主要特征

1)隱蔽性強。由于漏電與短路通常都發生在電器設備內部及電線的交叉部位,因此電氣起火的最初部位是看不到的,只有當火災已經形成并發展成大火后才能看到,但此時火勢已大,再撲救已經很困難。

2)隨機性大。礦井中電氣設備布置分散,發火的位置很難進行預測,并且起火的時間和概率都很難定量化。正是這種突發性和意外性給礦井電氣火災的管理和預防都帶來一定難度,并且事故一旦發生容易釀成惡性事故。

3)燃燒速度快。電纜著火時,由于短路或過流時的電線溫度特別高,導致火焰沿著電線燃燒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再借助巷道風流及其它助燃物質,使燃燒速度也大大加快。

4)撲救困難。電線或電氣設備著火時一般是在其內部,看不到起火點,且不能用水來撲救,所以帶電的電線著火時不易撲救。此外,礦井井巷眾多,電氣線路錯綜復雜,給火災撲救也帶來難度。

5)損失程度大。電氣火災的發生,通常不僅會單純導致電氣設備的損壞,而且還將殃及井下眾多生產設備。另外,電氣火災也會引發其它一系列的礦井事故,損失更為重大。

2電氣火災危害性

礦井電氣火災事故,一旦發生,可能會在井下引起“連鎖”反應,火焰借助電纜線、電氣設備、礦井風流、瓦斯和煤塵等引發其它事故,不僅造成財產損失,還會造成人員傷亡。其危害性主要表現為:

1)造成礦井電氣設備、生產材料的損失和破壞。

2)火災可能會燒毀生產設備或破壞現場工作條件,給礦井生產帶來嚴重影響。

3)引發其它事故的發生。火災往往會改變通風機原來的工作狀態,導致井下通風系統紊亂,火煙彌漫井巷,燒毀巷道和井筒,有時甚至可能引起瓦斯或煤塵爆炸等事故,造成更大的損失。

4)造成礦井內部環境污染。礦井電纜、電線及電氣設備的絕緣材料大多為易燃物,燃燒時會放出各種有毒有害氣體,造成整個礦井內部或者局部的空氣污染。

5)造成人身傷害。火災時有毒氣體會借助風流作用,波及的范圍較大,使災區或波及區的工作人員受有毒氣體侵襲而中毒、窒息或死亡。

3電氣火災原因

在使用電能時,引起火災的源由可能是電弧、火花,以及熾熱與發熱的高溫導電部分。起初可能致使電氣設備中的絕緣材料燃燒,接著火焰傳到巷道的支架、煤塵、瓦斯及礦內其它可燃材料上,這就發生礦井電氣火災。引起井電氣火災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過載、短路、接觸不良、電弧火花、漏電等原因。

1)短路。導線短路時,因有大量電流流過而使導體的發熱特別快,在幾秒鐘,有時更快些,導體就熾熱了,并且可能燒著與其連接的絕緣、木支架、煤塵和鄰近的可燃物品,造成火災。在有瓦斯及礦塵危險的礦井條件下,熾熱的導體與含有瓦斯或煤塵與空氣的爆炸混合物相接觸,到達爆炸條件,就可能引起爆炸。

2)過負荷。當過負荷不是短接的結果發生時,導體的發熱通常進行較慢,但是長時間積累,設備將達到使自己失去絕緣性能的危險溫度,最后就常常引起電氣設備中線路的短接而發火。

3)接地故障。中間接地的漏電,特別是礦內電纜線路兩相短接時漏電也會產生火花引起燃燒。

4)接觸不良。線路中個別部分接觸電阻的增加,主要是接觸不良的結果。實踐證明,井下電纜與電纜或者電纜與設備的連接部分(接頭)做得不好,往往是礦井巷道內因電流以產生火災最常見的原因。

5)漏電。漏電是引起電氣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更普遍更隱蔽。使用電器介電強度不夠或電線絕緣材料性能不好等,都容易發生漏電。另外由于絕緣材料的性能下降是不能逆轉的,因此漏電電流會逐漸加大,造成打火引燃周圍的可燃物而形成電氣火災。

6)靜電。在井下,靜電的產生可能是因為:砂礫或其它含在壓縮空氣中的混合物與橡膠管、金屬管壁相摩擦,膠帶與輪子摩擦,橡膠帶在帶式輸送機卷筒上摩擦等,從而產生電弧及火花。靜電的電壓能達到極高的值(約數萬甚至數十萬伏),極易引起瓦斯爆炸與火災。

7)電氣照明設備引起火災。井下如果不很好地處理照明燈罩上覆蓋的煤塵,有時也能引起火災。細小的煤塵由于堆積在電燈的燈脖上或玻璃罩上,阻礙燈炮內部熱量的擴散,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致使煤塵發火。

4電氣火災預防對策

礦井電氣火災仍要堅持“預防火主”的原則,嚴格參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確定。筆者認為做好礦井電氣火災的預防工作的基本對策有如下幾處方面。

4.1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的電氣設計及防火的要求

1)井下電氣設備的選用和安裝要嚴格按照規程進行。在特定的工作場所,如在井下存在瓦斯、煤塵等易燃、易爆場所,必須按照專業的安全規程選用特制的電氣設備,如隔爆型電氣設備,以保證使用的安全性。為了防止電纜起火,必須選擇礦用阻燃電纜,電纜線路的連接和敷設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不準許盤圈成堆或壓埋送電,在使用過程中防止線路的過負荷,以避免出現短路失火等現象。

2)加強對井下電氣設備的管理,做好日常的檢查和維護工作。井下的各種電氣設備,要嚴禁超負荷運轉,確保電氣設備的正常使用。同時也要防止因設備內部的故障等原因導致設備起火。要定期檢查電纜線的絕緣程度及設備的運行完好狀況,并做好相應記錄。此外,應經常加強對礦井職工安全用電教育,防止人為造成電氣設備及線路的機械損傷造成漏電短路而引起火災等現象。

3)礦井電氣設備要有過流,過壓、漏電和接地保護措施。井下高壓電動機、動力變壓器的高壓控制設備,應具有短路、過負荷、接地和欠壓釋放保護。在井下由采區變電所、移動變電站或配電點引出的饋電線上,應裝設短路、過負荷和漏電保護裝置。低壓電動機的控制設備,應具備短路、過負荷、單相斷線、漏電閉鎖保護裝置及遠程控制裝置。井下配電網路均應裝設過流、短路保護裝置。電太在36V以上和由于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鉛皮或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

4.2加強礦井電氣管理,提高防火意識

1)建立、健全井下各項規章制度。井下電氣工作人員要各司其職,做到每臺電氣設備都有專人負責。建立各種電氣設備的操作規程,建立礦井電氣設備的檢修和維護制度,建立礦井電氣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制度、礦井職工持證上崗制度等等,用制度來規范預防電氣火災的具體要求。

2)做好礦工的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識。對廣大礦井職工進行安全用電教育,是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一條重要措施,也是避免電氣火災事故的可靠保證。對新工人,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要掌握安全用電的知識、電氣火災的處理方法、電氣設備的操作規程等,使其在思想上對電氣火災事故高度重視。

3)進行專項整治工作,消防電氣火災事故隱患。礦井企業內部應經常組織井下消防的專項整治工作,消防措施和設備是否齊全,安全職責是否落實到位,是否存在其它事故隱患等等,如發現問題,并及時整改,切實降低電氣火災的發生概率。

4)建立礦井電氣火災應急預案,并進行必要的事故模擬演練。各礦井應當建立電氣火災的應急預案,并進行電氣設備預防試驗性事故演習,以及模擬電氣事故處理演習,確保在一旦發生火災的情況下,具有相應的撲救、避難、救援等具體防范措施。

4.3應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提高防滅火能力

1)應用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目前應用在電氣防火的產品主要有防漏電報警系統、防過載報警系統、電纜溫度報警系統等類型,其特點是能準確地探測到電纜線路的異常狀態,通過處理將信息提供給維護人員,這樣可以將電氣火災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2)積極開展對礦井電氣火災發生、發展機理和規律研究,不斷研究開發礦用火災報警設備、滅火設備和逃生設備;使礦井電氣火災在預防、監測和撲救三方面,實現立體化的防治措施。

5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地預防礦井電氣火災的發生,減少因礦井火災造成的巨大損失,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注重預防,嚴格按照規范進行電氣設備的使用、檢查和維護;充分加強對井下電氣設備的管理,做好職工的宣傳教育,提高防范意識;建立應急預案,應用新技術和新裝備,提高防滅火應變和防治能力。

《礦業安全與環保》(時訓先、蔣仲安、何理)

篇2:預防電氣火災制度范本

1、防爆電氣設備、小型電器入井前,應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方準入井。檢修后的防爆電氣設備,必須經有防爆設備檢驗資格證的人員驗收,并掛有驗收合格證,對下井的防爆電氣設備、小型電器應進行檢查,未掛合格證的禁止下井。

2、調進礦的新電纜或熱補后的電纜,絕緣電阻必須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電纜嚴禁下井。井下電線、電纜必須具有阻燃性,并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合格證等,否則不得入井使用。

3、井下高、低壓防爆開關,井上下高低壓饋電線路的保護裝置及礦井高壓電網單相接地電容電流,井下配電網路開關設備的校驗,整值,應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55--457條之規定。井下電氣設備的安裝必須符合供電設計要求。

4、“三大保護”齊全,確保靈敏可靠。任何人不得隨意指揮或擅自甩掉保護裝置不用。機電管理部門應及時根據負荷變化情況對井下電氣設備過流保護進行整定。機電隊要有值班人員對井下檢漏裝置每天上午9:30分試驗一次,并做好記錄。各頭、面對使用中的煤電鉆綜合保護裝置每班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漏電跳閘試驗,對電鉆電纜進線進行檢查,不合格的立即匯報調度室責成使用單位立即更換處理。

5、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

6、井下電纜的選型,懸掛及連接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之規定要求。做到無明接頭,無毛刺、防松脫。電氣設備不失爆。

7、井下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必須符合《規程》的要求。

8、機電管理部門負責在二月份中旬以前對全礦地面機房建筑防雷設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對避雷器接地電阻進行測定并有記錄。不合格的,督捉有關單位及時整改。

9、井下電氣設備必須干凈衛生,無積塵,無淋水。

10、嚴禁井下配電變壓器中性點直接接地;嚴禁井下電話利用大地作回路。井下照明和信號裝置應采用綜合保護裝置。

11、井下使用普通型攜帶式測量儀表進行驗電、放電時,必須實時監測巷中的瓦斯瓦斯濃度,在瓦斯濃度1%以下時方可作業。

12、井下電氣設備峒室處嚴禁使用油浸式低壓電氣設備,所有拖動設備的電動機,應采用真空電磁起動器控制。

13、井上、下必須裝設防雷電裝置,并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

篇3:住宅工程電氣火災預防措施

住宅樓工程電氣火災預防措施

a.施工組織設計時要根據電氣設備的用電量正確選擇導線截面,從理論上杜絕線路過負荷使用,保護裝置要認真選擇,當線路上出現長期過負荷時,能在規定時間內動作保護線路。

b.導線架空敷設時其安全間距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當配電線路采用熔斷器作短路保護時,熔體額定電流一定要小于電纜或穿管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2.5倍,或明敷絕緣導線允許載流量的1.5倍。經常教育用電人員正確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火災。

c.電氣操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規范,正確連接導線,接線柱要壓牢、壓實。各種開關觸頭要壓接牢固。銅鋁連接時要有過渡端子,多股導線要用端子或涮錫后再與設備安裝,以防加大電阻引起火災。

d.配電室的耐火等級要大于三級,室內配置砂箱和滅火器。嚴格執行變壓器的運行檢修制度,按季度每年進行四次停電清掃和檢查。

e.現場中的電動機嚴禁超載使用,電機周圍無易燃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設備正確運轉。

f.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子。使用碘鎢燈時,燈與易燃物間距要大于30cm,室內不準使用功率超過100W的燈泡,嚴禁使用床頭燈。

g.使用焊機時要執行用火證制度,并有人監護,施焊周圍不能存在易燃物體,并備齊防火設備。電焊機械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h.施工現場的高大設備和有可能產生靜電的電氣設備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接地,以免雷電花引起火災。

i.存放易燃氣體、易燃物倉庫內的照明裝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設備,導線敷設、燈具安裝、導線與設備連接均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

j.配電箱、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并派專人負責定期清掃。

k.設有消防設施的施工現場,消防泵的電源要由總箱中引出專用回路供電,而且此回路不得設置啟示電保護器,當電源發生接地故障時可以設單相接地報警裝置。有條件的施工現場,此回路供電應由兩個電源供電,供電線路應在末端可切換;

l.施工現場應建立防火檢查制度,強化電氣防火領導體制,建立電氣防火隊伍;

m.施工現場一旦發生電氣火災時,撲滅電氣火災應注意以下事項:

(1)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載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

(2)當電源線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另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應保持一定充分距離,必須穿戴絕緣用品。

(3)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