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業蒸氣鍋爐操作規程

工業蒸氣鍋爐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9636

1.升火前

1.1查驗“交接班記錄”及鍋爐技術登記簿。

1.2檢查設備各部位和安全附件(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排污閥及通風除塵設備),確認正常后方可操作。

1.3對于新裝或大修以后的鍋爐,應對以下幾方面進行檢查操作:

1.3.1檢查鍋爐本體、給水系統、煙風系統、各檢測儀表等均應完好。

1.3.2檢查鍋筒或鍋殼,集箱內應無雜物及貴遺留工具,管路無阻塞。

1.3.3拆除各管路上因檢修而設置的盲板,人孔、手孔及連接法蘭等處的螺栓應擰緊,各管路閥門均調整至點火要求位置。

1.3.4開給水泵、經省煤器向鍋爐上水。上水溫度為40-50攝氏度。

1.3.5上水至鍋爐水位表的最低水位線時,停止上水,開啟低位水位計、遠傳水位計及水位報警器。

1.3.6開啟設備所有的冷卻系統。

2.升火與升壓

2.1對鍋爐機組煙道進行徹底通風。風機通風的時間約為5分鐘,自然通風應不少于15分鐘。

2.2鍋爐升水應按不同的燃燒設備所規定的操作方法進行。對于鏈條爐排可按下述步驟操作:

2.2.1在爐排的前部鋪上一簿煤層,并在其上鋪好木材及引燃物。

2.2.2啟動風機,點燃引燃物并調節風門。待木材燃燒穩定后,緩慢轉動爐排。

2.2.3待煤燃燒穩定后,逐漸增加給煤量,調節送風量,使之燃燒正常。

2.2.4按設備使用說明書規定,掌握鍋爐升火到供氣的時間性。當蒸汽從空氣閥中冒出時,即可關閉空氣閥,并密切注意鍋爐壓力表,適當開大煙道擋板,加強通風,準備升壓。

2.2.5升火期間應控制省煤器內水溫,在工作壓力下應低于飽和溫度400C。

2.2.6當汽壓上升到0.05-0.10兆帕時,應沖洗水位表。

2.2.7當汽壓上升到0.10-0.15兆帕時,應沖洗壓力表的存水彎管。

2.2.8當汽壓上升到0.20-0.29兆帕時,應檢查各聯接處有無滲漏現象。

2.2.9當汽壓上升到0.29-0.39兆帕時,應試用給水設備和排污裝置

3.供汽與并爐

3.1對單臺運行的鍋爐,當汽壓達到工作壓力時,校驗1次安全閥,然后進行暖管輸汽。

3.2對幾臺鍋爐向同一蒸母管供汽時,必須進行并爐操作。

3.2.1并爐前把至蒸汽管和蒸汽母管間的疏水閥打開,進行暖管操作。

3.2.2當升火鍋爐的汽壓低于蒸汽母管的汽壓0.05-0.10兆帕時,緩慢將主汽閥開啟1/4圈,接通鍋爐與母管間的蒸汽管道,待鍋爐壓力與母管中壓力相等時,再全部打開主汽閥。主汽閥全開后,回轉半圈,以防卡住。

4.供汽及并爐后

4.1開啟通往省煤器的煙道閘門,關閉旁通煙道閘門。

4.2給水自動調節系統投入運行,并觀察其工況應正常。

4.3打開連續排污閥門進行連續排污。

4.4對所有的儀表再次進行檢查,并對低位水位表、遠傳水位表,遠傳壓力表等和直接裝于設備上的水位,壓力表進行校對,以確保正常。

5.運行及管理

5.1按設備說明書規定要求對水位、壓力、溫度、煤層厚度及爐膛負壓等參數進行調整。

5.2給水和爐水的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局頒發的《低壓鍋爐水質標準》要求。

5.3鍋爐排污

5.3.1連續排污其排污量大小由爐水水質的化學分析而定。

5.3.2定期排污宜在低負荷及停爐時進行;排污時,應監視水位,排污管內不得發生汽水沖擊。

5.4鍋爐吹灰

5.4.1吹灰尖在低負荷時進行,禁止在升水和運行時進行。

5.4.2吹灰應按煙氣流動方向依次進行。不充許兩面個或兩個以上的吹灰器同時工作。

5.4.3吹灰應在加在爐膛負壓至49-78帕時進行。

5.4.4蒸汽吹灰時,吹灰前應疏通水暖管。壓縮空氣吹灰時,壓縮空氣的壓力應保持在0.4-0.6兆帕范圍內。

5.5日常工作

5.5.1每天沖洗水位表1次。

5.5.2每天排污1次,如排污量不夠,可增加次數。

5.5.3安全閥每周手動放汽不少于1次,每月自動放汽1次。

5.5.4每班吹灰1-2次。

5.5.5每日試驗高、低水位報警器1次。

5.5.6每班校對低水位表、遠傳水位表、壓力表1-2次。

5.5.7每小時巡回檢查一次,并填寫“運行記錄”。

5.5.8每班進行清潔、加油及做好交接班工作。

6.停爐

6.1暫時停爐

6.1.1根據停爐時間的長短,可適當的加厚煤層或用濕煤敷蓋煤層。停止風機,開啟旁路煙道,關閉省煤器煙道檔板。

6.1.2隨著負荷的減少,汽壓的降低,關閉主汽閥。

6.1.3暫時停爐期間,應維持爐內高水位,并監視鍋爐汽壓、水位表變化情況,防止燃煤滅火或復燃。

6.2正常停爐

6.2.1停止給煤,(一般檢修時間在1周以上的,必須將原煤斗中的煤用完),停止爐排運轉,關閉煤閘板。

6.2.2減少鼓風和引風,保持爐膛適當負壓,以冷卻爐排。當爐排上沒有火焰時,先停鼓風機,打開各級風門,再關閉引風機,稍開爐前的爐門,以自然通風的方式使爐排上的余煤燃盡。

6.2.3重新轉動爐排將灰渣放盡,并繼續運轉爐排,直至爐排冷卻。

6.2.4正常停爐當蒸汽負荷降低時,應并閉主蒸汽閥,關閉連續排污閥,關閉省煤器煙道,保持鍋爐正常水位。

6.2.5停爐后應緩慢冷卻,停爐6小時以后,方可開啟煙道檔板進行通風和上水。以后,每隔2小時上水,排污1次,使鍋爐各部分溫度均勻,當爐水溫度低于700C時,方可將爐水全部放盡,放爐水時應將打開鍋滬的空氣閥或抬起一個安全閥。

6.3緊急停爐

6.3.1停止給煤和送風、減弱引風。

6.3.2爐排應以最高速將燃煤送入落灰斗,并用砂土或濕爐灰將火壓滅,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往爐膛里繞水冷卻鍋爐。爐排未冷卻前不得停轉。

6.3.3鍋爐滅火后,應關閉主汽閥、引風機。視事故的性質,必要時可開啟安全閥、空氣閥,排放蒸汽,以降低壓力。

6.3.4開啟省煤器旁路煙道閘門、灰門和爐門,提高冷卻速度。

6.3.5緊急停爐如無缺水和溢水現象,可采用上水和排污的方式來加速冷卻和降低鍋爐壓力。當水溫降到700C以下時,方可將爐水放凈。

6.3.6如鍋爐滅因缺水事故而停爐時,嚴禁向鍋爐進水,也不能進行有關加強排汽的調整工作。

6.3.7判明為溢水事故時,應立即停止上水,減弱燃燒,開啟排污閥放水,使水位適當降低,同時對有關蒸汽管道進行疏水。

6.3.8鍋爐停爐冷卻放水后,應在汽水管路中裝置一定強度的盲板,使之與其它運行鍋爐的聯接系統隔開。

7.停爐保養

7.1鍋爐停爐保養期間應做好防腐保養工作(方法有:熱力保護、濕法保養、干法保養和充分保養等)。具體采用的保養方法,使用單位可按實際情況選用。

篇2:蒸氣發生器:安全操作規程

一、目的杜絕人為操作事故的發生,確保設備按預期使用。二、適用范圍蒸汽發生器系統。三、職責1.操作人員按本規程使用和衛生清潔。2.維修人員按本規程維修和保養。3.生產部負責監督本規程的執行。四、內容1.使用1)檢查設備標識牌為“正常”。檢查有無漏汽。2)試運行開機前打開冷凝水排放閥、排空閥、濃縮閥的閥把開啟45。其余閥門應處于關閉狀態。將蒸汽管路內的沉積物及冷凝水排凈后,先打開電源開關,然后緩緩打開蒸汽閥,壓力表壓力控制在0.3-0.35MPa之間。觀察水泵壓力表,表值應在0.3-0.5MPa之間,.可通過料水控制閥調節。根據性能參數表調定流量,然后觀察水位視鏡水位保持在視鏡1/2處下方穩定不動,當純蒸汽出口處溫度在120~C以上,機器進入正常運行。3)正常運行每天開機前檢查一下工作條件,蒸汽、純化水條件具備時開機。操作過程與4.1.2試運行過程相同。4)停機停機時先關閉蒸汽閥、待純蒸汽出口處溫度下降至100~C以下,最后關閉電源開關,其余閥門不動。5)大負荷運行當蒸汽壓力達到0.4MPa時,為大負荷運行,這時進料水量按性能參數表中值給水(料水閥),安全閥開啟壓力調整到0.4MPa蒸汽閥門適當關小些。6)小負荷運行當蒸汽壓力低于0.3MPa時為小負荷運行,進料水量按性能參數表中標值給水。并隨時觀察水位,蒸汽閥門適當開大。7)填寫相關記錄。2.清洗1)取下‘‘正在運行’,’標識牌進行清洗。2)使用數年后,蒸發器、預熱器及冷凝器的換熱面有可能形成垢層,使傳熱系數降低,蒸餾水產量下降,可用藥液進行清洗。清洗溶液:在純化水中加入2%鹽酸和氫氟酸,使用溫度為60℃清洗l小時即可。3.注意事項1)蒸汽與純蒸汽管等是高溫管道,外表應包復絕熱材料防止灼傷。2)電器線路應有安全可靠接地,防止漏電傷人。3)操作前應了解設備性能,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嚴禁違章操作。4)純蒸汽的質量,關系到生命安全,因此原料水必須經過嚴格處理。如果水質不合格,務必查明原因。5)蒸汽管道的安全閥必須調整好,并應定期檢查,防止超壓。6)純蒸汽發生器冬季貯存庫房溫度不得低于0℃。7)如果進料不泵輸出流體壓力很低時,請將上方排空方螺釘擰下排空。8)操作壓力不得超過0.3MPa。五、相關文件與記錄。1.設備管理規程。2.蒸汽發生器運行記錄表。

篇3:蒸氣匯集器安全操作規程

1.接班前必須認真檢查蒸氣匯集器(汽包)、閥門和主要接頭附件是否完備、正常,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

2.水位表應保持嚴密、清晰。沖洗時,應帶手套,玻璃管式水位表應有防爆玻璃。每班應將水位表沖洗,試驗1~2次。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1次,校表時,指針應在零位,安全閥試驗1次。排污—至多次。

3.汽包水位不得過滿,更不可缺水。發現嚴重缺水時,應采取緊急停爐、排汽措施。

4.鍋爐汽包應加強維護保養,定期清洗檢查,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定期檢驗。

5.如遇緊急情況時,專職操作人員有權停爐,并速報有關部門,和填寫值班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