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現場防火安全教育培訓

施工現場防火安全教育培訓

2024-07-16 閱讀 3255

一、施工現場防火安全規定

(1)施工現場負責人應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防火安全工作,建設單位應積極督促施工單位具體負責現場的消防管理和檢查工作。

(2)施工現場都要建立、健全防火檢查制度,發現火險隱患,必須立即消除,一時難以消除的隱患,要定人員、定時間、定措施限期整改。

(3)施工現場發生火警或火災,應立即報告公安消防部門,并組織力量撲救。

(4)根據“四不放過”的原則,在火災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應共同做好現場保護和會同消防部門進行現場勘察的工作。對火災事故的處理提出建議,并積極落實防范措施。

(5)施工單位在承建工程項目簽訂的“工程合同”中,必須有防火安全的內容,合同建設單位共同搞好防火工作。

(6)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施工總平面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要符合消防要求。

(7)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等區域。

(8)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并要安排力量加強值班巡邏。

(9)施工作業期間需搭設臨時性建筑物,必須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拆除。不得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10)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

(11)在土建施工時,應先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有條件的應敷設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火栓。

(12)焊、割作業點,氧氣瓶、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如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13)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并嚴格執行“電焊十不燒”規定。

(14)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執行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氣火災。

(15)冬期施工采用保溫加熱措施時,應進行安全教育;施工過程中,應安排專人巡邏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二、施工現場防火須知

1、施工現場未經批準不得任意動用明火。

2、焊割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3、油漆間、木工棚及危險品倉庫等易燃易爆場所和規定的禁火區嚴禁吸煙。

4、非電工嚴禁擅自裝接用電器具、拉設電線。

5、禁止擅自使用非生產性電加熱和煤爐等明火器具。

6、消防器材不得挪作他用,周圍不準堆物,保持道路暢通。

○1、木工棚防火須知

1.木工棚內嚴禁吸煙。

2.木工棚內嚴禁動用明火。

3.木工棚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危險物品。

4.夜間作業不得使用碘鎢燈照明。

5.下班前必須將木屑、刨花、零星木塊清除干凈。

6.下班時必須切斷電源。

7.必須配備消防滅火器材。

○2、倉庫治安、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1.嚴格執行公安部《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庫房包括門窗設置必須牢固,大型和要害物件必須按規定設置報警器和避雷針。

2.配備相應的值班巡邏力量。認真執行值班、巡邏制度。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單獨設置倉庫存放,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3.各種材料應分類分規格存放整齊。

4.倉庫管理人員離庫時,應隨時關窗、斷電、鎖門。

5.管理員應認真執行各類物資器具的收、發、領、退、核制度,做到帳、卡、物相符。

6.提貨單、憑證、印章有專人保管,已發貨的單據應當場蓋注銷章。

7.倉庫內嚴禁用碘鎢燈取暖,不準私燒火爐、電爐。嚴禁火種進入。

8.倉庫通道禁止堆放障礙物,保持消防道路暢通。

9.按標準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經常進行防火安全檢查,發現大險隱患,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10.倉庫內嚴禁吸煙和帶有火種的人進入。倉庫附近動火須經審批。

11.下班前應作巡視檢查、關窗、斷電、鎖門,根據需要安排值班人員。

○3、施工現場防火措施

1.各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施工總平面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等區域。

3.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加強值班巡邏。

4.施工作業期間需搭設臨時性建筑物,必須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施工結束應及時拆除。但不得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5.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

6.在土建施工時,應先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有條件的,應敷設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防栓。

7.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30M;如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8.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存放間距離不得少于2M;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少于5M。

9.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執行市建委《施工現場電氣安全管理規定》,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氣火災。

○4、禁火區域劃分及審批規定

1.施工現場的動火作業,必須執行審批制度。

2.凡屬下列情況之一的屬一級動火:

(1)禁火區域內;

(2)油罐、油箱、油槽車和儲存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容器以及連接在一起的輔助設備;

(3)各種受壓設備;

(4)危險性較大的登高焊、割作業;

(5)比較密封的室內、容器內、地下室等場所;

(6)現場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質的場所。

3.一級動火作業由所在單位行政負責人填寫動火申請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報公司保衛部門及消防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4.凡屬下列情況之一的為二級動火:

(1)在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非禁火區域進行臨時焊、割等用火作業;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業。

5.二級動火作業由所在工地,車間的負責人填寫動火申請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報本單位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6.在非固定的、無明顯危險因素的場所進行用火作業,均屬三級動火作業。

7.三級動火作業由所在班組填寫動火申請表,經工地、車間負責人及主管人員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8.古建筑和重要文物單位等場所動火作業,按一級動火手續上報審批。

○5、特殊建筑施工現場防火措施

1.24M高度以上的高層建筑施工現場,應設置具有足夠揚程的高壓水泵或其他防火設備和設施,并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要求,增設臨時消防水箱,保證有足夠的消防水源。

2.高層建筑施工樓面應配備專職防火監護人員,巡回檢查各施工點的消防安全情況。進入內裝飾階段,要明確規定吸煙點。

3.高層建筑和地下工程施工現場應備有通訊報警裝置,便于及時報告險情。

4.嚴禁在屋頂用明火熔化柏油。

5.古建筑和重要文物單位,應由主管部門、使用單位會同施工單位共同制訂消防安全措施,報上級管理部門和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工。

○6、滅火器材配備措施

1.臨時搭設的建筑物區域內應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一般臨時設施區,每100M2配備兩只10L滅火機;大型臨時設施總面積超過1200M2的,應備有專供消防用的太平桶、積水桶(池),黃砂池等等器材設施;上述設施周圍不得堆放物品。

2.臨時木工間、油漆間、木、機具間等、每25M2應配置一只種類合適的滅火機;油庫、危險品倉庫應配備足夠數量、種類合適的滅火機。

○7、焊、割作業“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作業。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作業。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或未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層、隔音、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作業。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作業。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作業。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焊、割作業。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焊、焊割作業。?

篇2: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煤礦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礦井職工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提高職工安全素質,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全礦職工必須定期接受安全教育與培訓,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制度。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龐莊煤礦機關部室、基層單位及所有干部職工。文秘部落

第四條各單位必須深入開展安全教育,扎實推進安全培訓工作,普及安全知識,倡導安全文化,使這項工作制度化、經常化、科學化。

第二章職責

第五條政工部負責編制安全宣傳教育計劃,統籌安排基層單位和包保部室結對子(必要時進行補充和調整),組織職能部門對基層單位的安全活動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進行材料匯總,考核基層單位和包保部室、包保人員落實兌現情況并負責定期通報。

第六條各機關部室負責對基層單位的安全活動情況進行包保、檢查、指導、督促,同時對包保單位的活動情況如實以書面形式在規定時間內送交政工部。

第七條基層單位負責對本單位職工的安全教育組織實施,有針對性開展好職工喜聞樂見的安全活動,同時按要求做好相關記錄,內容翔實、規范。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檢查、考核工作。

第八條班前十分鐘安全教育由本單位干部及班組長組織實施,并由當班班組長認真填寫班組安全活動記錄,做好保管、存檔。

第九條礦政工部負責制訂干部安全教育與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礦財資部負責制訂全礦職工安全教育與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學員的抽調、培訓、復訓合格的辦證、發放、建檔管理。

第十條安監部負責題庫編寫、對培訓教學計劃的審定,根據教學計劃制卷、出卷,負責要害工種、特種作業人員的儲備,填寫《考試處罰通知書單》。

第十一條四級安培中心負責國家規定的特種作業人員以外的一般工種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工作,制定教學計劃組織考試、學員成績登記、學員考勤、檔案管理。

第三章安全培訓對象、時間和內容

第十二條職工每年必須接受一次專門的安全培訓。

(一)礦長、礦主管安全生產的副礦長和副總工程師每年接受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30學時;

(二)礦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除按照有關要求,取得崗位合格證書并持證上崗外,每年還必須接受安全專業技術業務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

(三)礦其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每年接受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四)特種作業人員在通過專業技術培訓并取得崗位操作證后,每年仍須接受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五)礦其他職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15學時。

(六)礦待崗、轉崗、換崗的職工,在重新上崗前,必須接受一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第十三條新進礦的工人,必須接受礦、區隊、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與培訓,經礦有關部門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一)礦安全教育與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國家、省及有關部門制訂的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范、規程和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等。教育與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15學時。

(二)區隊安全教育與培訓的主要內容是:煤礦技術作業規程、操作規程、施工現場環境、工種特點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教育與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15學時。

(三)班組安全教育與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事故案例剖析、勞動紀律和崗位講評等。教育與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第四章安全教育的實施與管理

第十四條安全教育以職工周五安全活動、班前十分鐘教育和上級部署的以及針對礦井工作實際開展的各類安全活動為主要載體,宣傳貫徹上級安全指令、精神,突出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第十五條每周五為職工安全教育的時間,分上、下午兩次或者分早、中、夜班三次進行。

第十六條安全活動必須由行政主管主持,無特殊情況不得由其他人員代替主持。

第十七條安全教育主持人必須提前備課,有活動課案和授課計劃,課案字跡工整。

第十八條安全教育活動的時間一般為40分鐘,出勤率要達到95%以上,補課率達到100%。

第十九條安全活動實行實名考勤,對于因假、因休班未參加安全活動的,必須在下周安全活動日之前或上崗前進行補課,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參加補課的人員要簽名備案。

第二十條安全活動必須要有“四問法”的內容,針對本單位或其它單位發生的人身、機械等事故進行系統追問,指定職工發言,并做好相關記錄。

第二十一條凡涉及基層單位安全教育的各項計劃、總結等材料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報送,嚴禁敷衍了事。職能部門對此項工作要進行定期通報,嚴格考核。

第二十二條機關包保人員對基層單位的安全活動要適時予以督促、指導和幫助,加強對包保單位的考核力度,實事求是,嚴禁弄虛作假打人情分。

第二十三條“雙向”考核表在每周六上午8:00前以書面的形式報送政工部,需要匯報的內容包括:安全活動時間、主講人、出勤補課情況、“四問法”的主要內容等。

第二十四條安全教育實行三項制度:即周五“雙向”考核制、三井互(抽)查制和周一早調度會、黨支部書記例會通報制?!半p向”考核由機關部室與基層單位結對子包保;互(抽)查分為三井包保人員互(抽)查和閉卷考試,以查看安全教育效果為主;將互(抽)查情況和每周五的包保情況在下周一進行通報。

第五章安全培訓的實施與管理

第二十五條安全教育與培訓實行登記制度。礦必須建立職工安全教育與培訓檔案,沒有按本辦法有關規定定期參加安全教育與培訓的職工,不得在工作現場從事作業或者管理活動,否則按“三違”論處。

第二十六條基層各單位應根據礦的統一安排和培訓計劃,制訂本單位職工安全教育與培訓規劃和年度計劃,并在每年10月底向財資部上報下年度需培訓工種、人員計劃并備案。

第二十七條財資部根據各單位需求和上級有關規定,組織培訓班。有關專業工種的培訓信息,應提前通知教學單位。

弟二十八條四級安全培訓中心根據文件要求,按照上級規定的教學大綱、安全培訓教材,制定教學計劃,配備師資。并將相關情況在開學前制表,一式兩份分別送到安監部和財資部。

第二十九條學員報到后,四級安培中心負責將學員自然情況錄入微機,并校對無誤,發給礦安監部、財資部。

第三十條安監部對教學計劃審核后簽署意見返回。

第三十一條培訓班結束,四級安培中心提供參加考試學員名單,安排考場,提交《缺額學員通知單》。

第三十二條安培中心、財資部、安監部等部門分別提交培訓工作小結,四級安培中心負責匯總后,報相關單位和分管領導。

第三十三條參加教學計劃編制、審定、試卷命題、監考、巡考、閱卷等相關人員,應在附表涉及的欄目內簽名存檔,發現問題追究有關責任者的責任。

第六章獎懲

第三十四條安全活動時間不夠或周五安全活動每少一次罰單位黨政主管和包保單位部室負責人各30元。如無特殊情況行政主管不主持會議的,每次罰款50元。

第三十五條補課率達不到要求者,每次給予黨政主管和包保部室負責人各罰款100元;沒有備課材料或備課不認真的罰黨政主管100元。

第三十六條機關部室包保人員弄虛作假,每發現一次給予責任人罰款200元;凡遲交或不交報表的每次罰部室責任人30元。

第三十七條凡在集團公司等上級部門組織的安全檢查中,被通報扣分的,給予責任單位罰款2000元,并對機關包保部室罰款200元。

第三十八條連續兩次(含兩次)以上以相同的原因和問題被礦通報的,罰責任單位200元。

第三十九條對于各項安全教育的材料報送不及時或不報送被全礦通報的,一次罰款200元。

第四十條每月初礦將按照“雙向”考核的要求對上月安全活動情況進行綜合考核,對排名前三名的基層單位和包保部室各獎勵1000元,對安全包保先進個人各獎勵100元。礦年底對安全教育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第四十一條在礦、集團公司舉辦的各專業工種安全技術培訓、復訓學習班中,各單位必須按照下達的指標安排參訓人員,選派合格的學員參加培訓,發現一名學習“專業戶”,對學員單位處罰2000元;每缺一人次,不經請假的,對單位罰款500元,履行請假手續的,對單位罰款100元,由四級安培中心、安監部簽署罰款單送交財資部辦理。請假以書面形式,并經礦分管安全培訓的領導簽字后有效。

第四十二條對考試不及格人員由安監部通知財資部,由財資部、四級安培中心安排一次補考,個人負擔補考費30元。

第四十三條對巡考、監考失職者,給予一次罰款200元,并取消其參加巡考、監考的資格。

第四十四條泄漏試卷、試題秘密者,給予責任者罰款500元,并不準其從事與此相關的工作。

第四十五條在抽查考試中對成績不及格的職工進行補考,每人每次交補考費30元,補考仍不及格者進行脫產培訓。培訓期間工資待遇按最低生活費標準支付。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六條職工安全教育與培訓費用按1.5元/噸提取由礦考委按規定,與本制度有抵觸的,按本制度執行。

第四十七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與本制度有抵觸的,解釋權屬某某煤礦。

篇3: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培訓班招生簡章

青少年宮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培訓班招生簡章

青少年宮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培訓班招生簡章

21世紀,人類正邁入知識化、信息化高度發展的社會。在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科學文化水平、創新能力對個體、對地區、對國家發展的推動作用都越來越顯著。如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科學素養水平,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思維能力,開拓青少年的聰明才智,教育部和中國科協在借鑒美、日、法等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總結我國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經驗教訓,并經在北京、上海、南京、汕頭等地開展多年先期實驗的基礎上,形成了面向全國推廣的、成熟的“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方案。

市少年宮以該“做中學”科學教育項目方案為藍本,常年開設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培訓,由我市具有多年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培訓經驗的優秀科技輔導員主講。

培訓方式及目標:

1.根據青少年求知欲強、好奇心重、活潑好動的特點,結合現行中、小學教材,選擇青少年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數、理、化等各科的科學實驗項目開展“做中學”科學教育活動,從做中學,培養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激發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熱愛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初、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小班施教,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通過系統的創新思維能力訓練,小發明、小論文、小創造、小科幻,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培養每個學生的自信心、獨立動手能力,塑造個性、發揮特長,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后進變先進,先進更優秀。

3.選拔優秀學生參加省市級、國家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選手在高招和中招中可以享受免試保送和加分的殊榮,我市每年都有一些學生因此而被免試保送名牌大學深造!)。

招生對象:八歲以上中、小學生

開課時間:2004年10月,周日上課

學費:每人每學期480元

報名地點:市青少年宮天文館辦公室電話: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