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服務中心服務承諾
飲食服務中心服務承諾
一、牢固樹立服務育人宗旨,做好為師生員工飲食服務,確保伙食穩定運行,為學校發展提供穩固的飲食保障。
二、努力提高飲食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師生滿意度不低于85%。
三、嚴格貫徹《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食品衛生水平,確保食品衛生與安全。
四、加強價格管理,強化公益屬性,保持價格基本穩定。
五、優化就餐環境,豐富飲食品種,倡導健康飲食,提升飯菜質量,弘揚優秀飲食文化,滿足師生不斷增長的飲食文化和健康需求。
六、暢通、完善溝通渠道,建立良好炊餐關系,及時解決師生就餐意見,構建和諧餐飲。
篇2:十項學校飲食衛生安全規定
學校飲食衛生安全十項規定
為保證學生飲食衛生安全,保障學生健康成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和《山東省中小學安全工作暫行規定》等法規、政策規定,結合淄博市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一、師生普通餐、營養餐、課問餐生產經營的學校必須向所在區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領取衛生許可證。生產學生營養餐的學校,其衛生許可證中必須獲準"學生營養餐"的許可項目。
二、師生集體用餐的生產經營場所,其內外環境、衛生設施、工藝流程、生產用水、個人衛生、生產用具、貯存、消毒、運輸等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八條有關規定。
三、師生集體用餐的生產經營人員應按規定經體檢合格取得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凡患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炎、化膿性和滲出性皮膚病及其它有礙食品衛生的疾病人員不得從事師生用餐工作。未辦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手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內經營食品、冷飲等商品。
四、師生用餐必須采用新鮮潔凈的原料制作,嚴禁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禁用的食品制售師生用餐。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必須符合衛生標準和規定。師生集體用餐不得直接供應未經加熱的食品,制售涼拌食品菜肴必須保證衛生質量。學生課間餐的食品每份應單獨包裝。
五、如學校需向外單位訂購學生集體用餐及奶制品時,應當確認生產經營者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和保質期,不得訂購無食品衛生許可證和已過期的食品和奶制品。
六、供應師生集體用餐的學校應設有學生洗手、餐具清洗、消毒設備和符合衛生標準的飯菜、餐具暫存場所。
七、除國家法律規定的面向中小學生的預防接種外,教育部規定的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學生用藥和防治器材必須由省以上醫藥管理部門鑒定合格,經市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同意和下發具體實施方案后由學校組織實施。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允許私自組織學生集體購買服用保健用品和藥品。
八、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對師生進行健康知識、飲食衛生安全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的教育,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九、學校要設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學校師生飲食衛生的管理工作,制定詳細管理方案,明確各部門和各人員職責,強化監督、檢查,預防學校食物中毒、投毒和傳染病的發生。
十、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對學校飲食衛生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本著對師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從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安定、政治穩定和維護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高度出發,重視和加強師生飲食安全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建立師生飲食衛生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分工負責,明確責任,把安全責任落實到人,使飲食安全工作成為教育管理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列入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防止師生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收銀制度
篇3:某學校飲食衛生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衛生部、教育部下發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食堂工作人員應樹立良好的衛生意識,接受衛生意識培養。
2、膳食工作要堅持為師生員工生活服務的宗旨,以“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目的,開展各種形式的經營服務活動,堅持優質服務,講究職業道德。
3、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持有效的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方可上崗。上班時間要穿工作服,戴帽、口罩、號碼、胸卡等;出售直接入口食品時,必須使用售貨工具。
4、采購驗收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食品衛生標準和營養要求,且有良好的感官形狀。
5、加工烹飪食品的營養要搭配合理,要符合中學生生理發育的需求。
6、注意內外環境衛生,做到窗明幾凈、地面清潔、桌椅擺放整齊且清潔,后堂大廳的衛生要隨時打掃,定期消毒,不留死角。
7、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容器,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清洗干凈,保持清潔。
8、食品的洗切、加工必須采取“一洗、二浸、三燙、四炒”的烹飪程序,加工好的食品要徹底符合衛生要求,保證不受污染。
9、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食堂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防止食物中毒等方面知識的教育,杜*物中毒。
10、對出現違反安全、衛生規定,出現火災或食物中毒的食堂,視情節輕重,追究當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