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突發事故應急處理方案范本
1、卡埋鉆具
卡埋鉆具是旋挖鉆進施工中最容易發生的、也是危害較大的事故,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加以預防,一旦出現事故,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處理卡埋鉆的方法主要有:
①、直接起吊法,即用吊車或液壓頂升機直接向上施力起吊。
②、鉆頭周圍疏通法,即用反循環或水下切割等方法,清理鉆筒四周沉渣,然后再起吊。
③、高壓噴射法,即在原鉆孔兩側對稱打2個小孔(小孔中心距鉆頭邊緣0.5m左右)然后下入噴管對準被卡的鉆頭高壓噴射,直至兩孔噴穿,使原孔內沉渣落入小孔內,即可回轉提升被卡鉆頭。
④、護壁開挖法,即卡鉆位置不深時,用護筒、水泥等物品護壁,人工直接開挖清理沉渣。
2、主卷揚鋼繩拉斷
鉆進過程中如操作不當,易造成主卷揚鋼繩拉斷。因此,鉆進過程中,要注意提鉆時卷揚機卷繩和出繩不可過猛或過松、不要互相壓咬,提鉆時要先釋放地層對鉆頭的包裹力或先用液壓系統起拔鉆具。如果鋼繩出現拉毛現象應及時更換,以免鋼繩拉斷而造成鉆具脫落事故。
3、掉鉆落物
掉鉆后應及時摸清情況,若鉆錐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應首先清孔,使打撈工具能接觸鉆桿和鉆錐。打撈工具有如下幾種:
1、打撈叉
當大繩折斷或鋼絲繩卡環松脫,鉆錐上留有不小于2m長鋼絲繩時,可用打撈叉放入孔內上下提動,使鋼絲繩卡主提出鉆錐。
2、螺旋取物器和卡板取干器
這兩種工具可直接取出帶有接頭的圓方鉆桿。打撈時將取物器放入孔內斷桿處以下第一接頭處,按順時針方向旋轉,至轉不動時,即可上提。如果留入孔內鉆具過重或亂碰孔壁,也可在提拉鋼筋(鋼管)上加鋼絲繩保護,以防拉斷提拉桿。
3、打撈鉤
型式很多。打撈鉤的強度、尺寸應適當,并有一定重力,適用于設有打撈裝置的鉆錐。
4、打撈活套
只要掉入孔內的鉆錐留有一定的長度的鉆桿,可采用打撈活套打撈,該套由偏三腳架環和鋼絲繩活套兩部分用鋼絲繩(22號~24號)或細麻繩松松地扎在一起組成。打撈時提著直桿和鋼絲繩將打撈活套輕輕放入孔內。當感到打撈活套套進鉆桿或鉆錐時,收緊鋼絲繩,則細鋼絲或麻繩被拉斷,活套就將鉆桿或鉆錐套住,繼續提升大繩,即可撈出掉桿或掉錐。
5、偏鉤和鉆錐平鉤
偏鉤適用于淺空打撈,接頭處直徑大于鉆桿,用φ(20~25)mm鋼筋制成。打撈時用鋼絲繩穿幫于偏鉤孔眼,并用長竹竿和偏鉤捆綁在一起,放入孔內旋轉鉤柄,鉤住鉆桿后收提鋼絲繩撈上來。鉆錐平鉤是將兩個平鉤對稱的焊在比鉆孔直徑小40cm~50cm得鉆錐土(可用廢鉆錐),適用于打撈錐桿,由鉆桿將平鉤送入孔中,順時針方向旋轉,掉落的鉆桿就能卡入平鉤內被提上來。
對嚴重的坍孔埋錐,可采用比鉆錐直徑大得空心沖擊錐或沖抓錐將坍在原錐上面的土、石清除掉,接觸原錐后,再換用比原錐直徑稍大的柵式圓柱形的空心錐,沖鉆至原錐底部,使原錐與周圍孔壁分離后,提出空心錐;再將前述的打撈鉤入孔鉤撈,先將原錐身扶正,再用卷揚機會同鏈滑車同時提拉。
篇2:某鉆孔樁施工安全應急處理措施
鉆孔樁施工安全應急處理措施
1)路基橋臺變形應急措施
施工過程中每天沉降觀測不少于2次,在雨季或其他不利情況時加密觀測頻次,同時加強對線幾何狀態的監測。
如有超限立即停止施工,整修線路,雨季嚴格執行雨前、雨中、雨后的檢查。如觀測沉降、水平位移達到報警值,則首先停止當前作業,按照"先防護、后處理、寧停勿撞"的原則及時通知車站值班員,根據線路幾何狀態放行列車,并根據情況采取加固措施,請設計和有關專家重新會審施工方案后再施工。
2)路基塌方應急措施
施工前從物資堆放場地到線路位置,預留搶險通道,并要保持暢通。若由于施工、地質或天氣原因,發生塌方情況,危及線路安全,聯絡員立即先進行停車防護,通報車站、路局工務和運輸部門,采取措施防止列車發生事故。組長組織制定搶險方案,并立即組織搶險人員、設備(挖機等)、物資(枕木、草袋、道碴等)到位,及時搶修,安排監測人員對事故位置的線路進行連續不斷的觀測。要求在3小時內控制險情,在6小時內解決問題,并開通線路。
3)挖斷、破損電纜應急措施
在樁基施工前,請設備管理單位(供電、電務)進行現場交底,書面確認地上、地下有無光電纜,按照路局316號文及相關規定,由設備管理單位負責光電纜的遷移或挖出保護,我單位配合,在光電纜挖出后由設備管理單位負責安排專人監護,我單位在設備管理單位的監護下進行各項作業,不得挖傷、挖斷光電纜。
若在挖土過程中,不慎挖斷電纜或破損了管線設備,立即停止施工,現場施工員通知項目負責人,確認電纜性質,然后通報設備歸屬單位,由設備單位組織搶修,不隱瞞,也不擅自處理。
4)機械倒地侵入既有線應急措施
工地防護員必須熟練掌握應急處理措施,出現險情時要嚴格按照"先防護,后處理"的原則進行處置。當機械倒地影響營業線行車時,要按①電話通知兩端車站行車室扣車②設置響墩等停車信號的順序來處置,保證能夠及時攔停列車,確保行車安全。
5)防洪防臺應急措施
①認真貫徹《鐵道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細則》,以"預防為主,以消為輔"為指導思想,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制定防汛計劃,及時部署、落實好各施工項目的防汛安全工作,確保施工期間安全渡汛。及時了解氣象臺預報和氣象變化,以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②在臺風來臨前,對工地處的臨時建筑物、工料棚、進行全面檢查,對于零星料、枕木等應捆扎、加固,防止因臺風登陸時,將施工料具卷起,而侵入限界,影響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在臺風來之前,所有高支架樁機停止作業,將機架與地面放平,以防止機架傾倒;現場吊裝作業全部停止。
③在臺風來臨前,對施工現場的電線、配電箱做全面的整理檢查,采取防水措施,以防止雨水滲入,使配電箱短路造成停電,對于老化、絕緣破損的電線應立即更換。
④在臺風來臨前,應組織好值班人員,做好線路的防護工作,并派人24小時檢查施工場地,所有路料、工地用料均不得侵入限界。
⑤在臺風來臨時,所有作業人員均應撤離作業場地,現場值班人員應加強對調度的聯系,發現危及行車等不良情況,應立即通知調度或者就近車站,現場設置好防護措施。
⑥在臺風過后,立即對臺風造成的破壞處進行搶修,以保證施工盡快正常運行,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篇3:鉆孔樁施工安全應急處理措施
1)路基橋臺變形應急措施
施工過程中每天沉降觀測不少于2次,在雨季或其他不利情況時加密觀測頻次,同時加強對線幾何狀態的監測。
如有超限立即停止施工,整修線路,雨季嚴格執行雨前、雨中、雨后的檢查。如觀測沉降、水平位移達到報警值,則首先停止當前作業,按照"先防護、后處理、寧停勿撞"的原則及時通知車站值班員,根據線路幾何狀態放行列車,并根據情況采取加固措施,請設計和有關專家重新會審施工方案后再施工。
2)路基塌方應急措施
施工前從物資堆放場地到線路位置,預留搶險通道,并要保持暢通。若由于施工、地質或天氣原因,發生塌方情況,危及線路安全,聯絡員立即先進行停車防護,通報車站、路局工務和運輸部門,采取措施防止列車發生事故。組長組織制定搶險方案,并立即組織搶險人員、設備(挖機等)、物資(枕木、草袋、道碴等)到位,及時搶修,安排監測人員對事故位置的線路進行連續不斷的觀測。要求在3小時內控制險情,在6小時內解決問題,并開通線路。
3)挖斷、破損電纜應急措施
在樁基施工前,請設備管理單位(供電、電務)進行現場交底,書面確認地上、地下有無光電纜,按照路局316號文及相關規定,由設備管理單位負責光電纜的遷移或挖出保護,我單位配合,在光電纜挖出后由設備管理單位負責安排專人監護,我單位在設備管理單位的監護下進行各項作業,不得挖傷、挖斷光電纜。
若在挖土過程中,不慎挖斷電纜或破損了管線設備,立即停止施工,現場施工員通知項目負責人,確認電纜性質,然后通報設備歸屬單位,由設備單位組織搶修,不隱瞞,也不擅自處理。
4)機械倒地侵入既有線應急措施
工地防護員必須熟練掌握應急處理措施,出現險情時要嚴格按照"先防護,后處理"的原則進行處置。當機械倒地影響營業線行車時,要按①電話通知兩端車站行車室扣車②設置響墩等停車信號的順序來處置,保證能夠及時攔停列車,確保行車安全。
5)防洪防臺應急措施
①認真貫徹《鐵道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細則》,以"預防為主,以消為輔"為指導思想,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制定防汛計劃,及時部署、落實好各施工項目的防汛安全工作,確保施工期間安全渡汛。及時了解氣象臺預報和氣象變化,以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②在臺風來臨前,對工地處的臨時建筑物、工料棚、進行全面檢查,對于零星料、枕木等應捆扎、加固,防止因臺風登陸時,將施工料具卷起,而侵入限界,影響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在臺風來之前,所有高支架樁機停止作業,將機架與地面放平,以防止機架傾倒;現場吊裝作業全部停止。
③在臺風來臨前,對施工現場的電線、配電箱做全面的整理檢查,采取防水措施,以防止雨水滲入,使配電箱短路造成停電,對于老化、絕緣破損的電線應立即更換。
④在臺風來臨前,應組織好值班人員,做好線路的防護工作,并派人24小時檢查施工場地,所有路料、工地用料均不得侵入限界。
⑤在臺風來臨時,所有作業人員均應撤離作業場地,現場值班人員應加強對調度的聯系,發現危及行車等不良情況,應立即通知調度或者就近車站,現場設置好防護措施。
⑥在臺風過后,立即對臺風造成的破壞處進行搶修,以保證施工盡快正常運行,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