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明渠護岸工程落水淹溺專項救援預案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本工程可能發生落水淹溺事故的類型有:施工船舶人員水上作業,施工人員臨水作業或上落交通船時因防護措施不足所發生的失足落水事故,或臺風、霧季造成船舶傷害時所發生的失足落水事故,當發生落水淹溺事故時會造成人員傷亡,故危險程度屬較高等級。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應急處置時首先搶救落水人員,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科學救援,避免發生二次事故,救援時要反應迅速,措施得當。三、應急組織機構的組成、責任和分工1、指揮領導小組:指揮部設在項目部經理室,電話為:,由項目部經理李誠任總指揮,副經理謝登貴為副總指揮,負責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和組織,制定和修訂本工程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事故發生時,發布和解除救援命令,并組織指揮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和教訓。2、總指揮負責組織和指揮整個應急救援工作。3、副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和日常工作。4、安全保衛組由孫建擔任組長,陳偉新為副組長,組員為項目部員工,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和事故處置工作。5、機材組由李剛任組長,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的現場指揮,負責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6、醫療衛生組由陳春明任組長,負責現場傷員的護送轉院工作。7、通訊聯絡組由雷永鋒任組長,負責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和對外通訊任務;報警電話:110或防城港市公安局電話:0770-2880597;業主現場急救電話:6488110、光坡鎮衛生醫院電話:0770-2633133或撥打急救電話:120;業主現場消防隊應急電話:6488110或火警電話:119;公司安全辦電話020-四、落水淹溺事故的預防與預警1、項目部的落水淹溺事故監測監控由專職安全員進行,每天對各施工作業點進行巡查,發現隱患及時進行整改,施工點的兼職安全員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監控,發現臨水作業人員違規不穿救生衣作業立即糾正。2、臨水作業做好落水防護措施,臨水高處作業平臺牢固可靠,作業通道必須滿鋪。3、臨水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穿好救生衣。4、工地報警聯絡地址: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東面約8km,核電廠廣東航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一期取水明渠及護岸工程項目部。5、報警注意事項(1)按工地報警聯絡地址說明,講清楚事故(傷者)在什么地方,附近有什么特征。(2)報告事故類型;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3)說明事故地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以便救護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用電話聯系。打完報救電話后,應問接報人員是否還有不清楚的問題,如無問題才能掛電話,通完電話后要有人留守電話,并應派人在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警車),同時保證通往現場道路通暢。(4)如有幾部電話和手機,可由數人同時分別向有關救援單位報警求救,以便讓各種救援單位都能及時到達事故現場,報警救援電話及其他聯絡電話見附表。五、應急處置措施及注意事項1、最早發現者立即大聲呼救,并向落水者拋救生圈或救生繩,并根據情況立即采取正確方法控水或人工呼吸方式施救,并向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2、按照應急程序處置,迅速成立指揮部門。3、迅速搭救落水者,如同時因高處墜落一般會有骨傷傷害,因此在施救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防止給傷者造成二次傷害。4、在項目部自救的同時,有關人員迅速與業主現場醫療機構聯系醫生來工地,應急電話:6488110或撥打120急救,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知識救護傷員,在等待醫生或送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停止和放棄施救,是否死亡應由醫生來判斷。六、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項目部按規定在生活區、辦公區和施工現場配置應急器材,項目部倉庫存放的應急物資有:救生衣10件、救生圈5個、鐵鏟10把、鐵撬2支、纜繩200米、太平斧1把、雨衣20件、水鞋20雙、電筒5把、應急燈3把,千斤頂2個,挖掘機1臺,25噸吊車1臺,救助車輛1臺應急藥品有:體溫計、醫用酒精、碘酒、雙氧水、生理鹽水、止血貼、棉簽、紗布、繃帶、擔架等,放于現場辦公室,所有應急物資由倉管員妥善保管維護,不得挪用。附件:事故應急通訊錄單位或姓名電話單位或姓名電話火警電話119總指揮李誠防城港市公安局0770-2880597或110副總指揮謝登貴光坡鎮醫院0770-2633133安全保衛組孫建防城港市醫院0770-3299088或120醫療衛生組陳春明公司安監辦020-通訊聯絡組雷永鋒業主安監辦0770-6488751機材組李剛防城港市安監辦0770-2881716安全部羅龍江業主現場應急電話6488110安全員陳旭鵬業主現場消防隊電話6488110司機熊金成公司經理陳卓希公司副經理張松彬
篇2:淹溺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本工程涉及臨水、水上作業和船舶作業。作業區域夏季長、溫度較高,海區夏季臺風頻發、秋冬季節季候風盛行,自然環境比較惡劣,作業過程中發生人員墜海淹溺事故可能性較大。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2.1.1充分利用現場救助資源,迅速、果斷、自救、互救的原則;
2.1.2溺水時間長、體質弱的先營救的原則;
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3淹溺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3、淹溺事故的預防措施
3.1水上作業、甲板上臨邊操作的人員必須正確穿救生衣,舷外作業系救生繩(安全帶)。
3.2臨水作業時的風力等級不得超過六級,超過六級停止作業。
3.3臨邊、臨水作業區及海上作業平臺(碼頭)空洞處設置安全網(平網、立網)圍蔽,孔洞用木板蓋上,無圍蔽措施處須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
3.4在小艇、排筏水上作業時必須2人以上,嚴禁單獨水上作業。
3.5乘坐及駕駛交通船的安全措施:
3.5.1交通船持有有效適航證書,配置符合載員要求的救生設備。
3.5.2交通船上限定載量和最高載客人數,不許超載。
3.5.3乘坐交通船的人員上船后,要坐下或蹲下,手扶船上固定物(欄桿),不準嘻鬧,遇到風浪大時,不能走到同一則,船未停穩不得上落。
3.5船舶靠泊、移船、定位帶纜作業時,人員要站在安全位置和站穩,防止船舶碰撞瞬間站立失穩掉海。
3.6水上作業人員須正確穿救生衣,臨水作業點放置一定數量的救生圈;
3.7定期檢查船體狀況及安全設施齊備情況,保證船舶安全適航。
4、報告制度與應急處置
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
4.2現場應急處置
4.2.1施救人員救護措施
4.2.1.1第一個發現有人落水的人員應及時進行施救,立即向落水者下游、下風或附近拋下救生圈,系有救生繩的救生圈應把繩頭留在手上,同時大聲通知附近人員或船只協助救援??赡軙r,直接救落水者脫險。
4.2.1.2現場帶班負責人聽到有人落水的消息,應立即組織搶救并通知工地負責人。
4.2.1.3值班救護船接通知后,應立即前往出事地點,從下風、下游接近落水者,如風浪大要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船碰撞落水者。
4.2.1.4救護船接近落水者后,放下舷邊掛梯,伸出竹竿或拋下帶救生繩的救生圈,使落水者拉住扶物,自行上船或拖近船旁上船。
4.2.1.5如落水者落水后暈迷或受傷,施救人員下水施救時,應穿好救生衣,系上救生繩,接近傷者后,仰面托起受傷者頭部,把傷者救離水面后,立即根據傷情給予現場搶救。
4.2.1.6如傷者情況嚴重或無法現場搶救,救護船在現場搶救的同時,邊通知項目部負責人做好送傷者到醫院就醫準備。
4.2.2落水人員自救措施
4.2.2.1人員一旦落水,浮升到水面后,應大聲呼救,可能情況下,盡量抓住固定物,避免漂遠或被海浪打向岸邊。但要注意身體不要碰撞固定物。
4.2.2.2落水人員如被壓船底,應手托船底板,設法順流游離船底。
4.2.2.3落水人員在待救時,要背向風浪,防止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