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淹溺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淹溺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2024-07-16 閱讀 9006

1、總則

為了迅速有效地做好落水淹溺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將淹溺事故的損失與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區域和活動范圍內所發生的落水淹溺事故的應急救援。

3、機構、職責與聯絡

3.1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部門職務電話

公司副總經理(組長)

公司總工程師(副組長)

公司總經濟師(副組長)

公司公司工會主席(副組長)

安全質量監督部部門經理、副經理(成員)

設備管理部設備管理部經理(成員)

工程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經理(成員)

總經理辦總經理辦主任(成員)

綜合事務部綜合事務部經理(成員)

3.2公司應急救援車、船聯絡

設備名稱設備牌號聯系電話設備地點

轎車公司機關

面包車公司機關

面包車公司機關

拖輪船舶分公司

拖輪船舶分公司

3.3醫療救助中心聯絡

醫院地址聯系電話備注

市急救中心綜合急救

市紅十字血液中心血液聯系

醫科大附屬一院綜合類

醫科大附屬二院綜合類

大連大學附屬醫院綜合類

市中心醫院綜合類

市第二人民醫院綜合類

市第七人民醫院綜合類

市友誼醫院綜合類

市開發區醫院綜合類

解放軍210醫院綜合類

解放軍406醫院綜合類

3.4上級有關部門聯絡

上級部門地址聯系電話備注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綜合處工傷事故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一處工傷事故

市建委安全監督站工傷事故

國家大連海事局水上交通事故

上級安全保障部綜合事故

3.5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安全質量監督部)

電話:0000000

3.6職責

3.6.1指揮領導小組負責審定“應急救援預案”,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和演練;督促做好落水淹溺事故的應急救援各項準備工作。

3.6.2領導小組組長全面負責落水淹溺事故的應急救援,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總體指揮工作。

3.6.3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組織指揮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有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3.6.4安全質量監督部負責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落水淹溺事故的牽頭調查處理工作。

3.6.5工程管理部負責施工生產調度、事故現場通訊聯絡、搶險物資供應和運輸。

3.6.6設備管理部負責船機設備搶險搶修、救援船機設備的調度及船機設備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3.6.7綜合事務部負責醫療救護指揮、對落水淹溺人員的現場急救及護送溺水人員前往就近醫院。

4、工作程序

4.1應急準備和響應的范圍

4.1.1水上作業發生的落水淹溺

4.1.2船舶航行發生的落水淹溺

4.1.3船舶傾翻發生的落水淹溺

4.1.4搶險救災發生的落水淹溺

4.1.5其它原因發生的落水淹溺

4.2應急準備

4.2.1公司所屬臨水作業的各單位應建立本單位的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制訂應急救援預案、編制演練計劃。

4.2.2公司所屬臨水作業的各單位應成立相應的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應急救援器材、建立通訊聯絡方式、指定應急救援船只,進行必要的落水急救演練。

4.3應急響應

4.3.1發生緊急情況后,發現者應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同時向本單位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

4.3.2事故單位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同時報公司落水淹溺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應急救援辦公室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實施應急救援的指揮。

4.4應急措施

4.4.1落水淹溺事故發生后,按應急預案總體要求,首先組織自救。在自救過程中,應首先確保落水人員的安全,迅速組織救撈上岸。

4.4.2溺水人員的搶救程序

4.4.2.1將溺水人員迅速救出水面;

4.4.2.2傾倒出溺水者呼吸道內積水,呼吸停止者應立即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在胸外心臟擠壓的同時進行人工呼吸;

4.4.2.3若是寒冷季節或較長時間浸在水中,體溫下降者,應采取保溫措施;

4.4.2.4要快速急救防止引起肺炎;

4.4.2.5急救的同時,應盡快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4.3疏通事故現場通道,保證救援人員及車輛行駛道路通暢。

4.4.4必要時請求當地政府的專業救援隊伍實施救援。

4.5管理要求

4.5.1公司定期組織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納入公司管理考核評比中。

4.5.2公司所屬各單位應結合實際,充實完善本單位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并定期組織演練,提高應變和控制能力。

5、應急總結與獎懲

5.1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應當積極組織有關部門,相關人員進行總結、分析、吸取事件的教訓及時進行整改,并對有關人員進行獎懲。

5.2對瞞報、遲報、漏報、誤報重大特大事故和突發事件中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不認真負責、臨陣脫逃的人員和擾亂妨礙重大特大事故搶險的人員應按照有關規定給與責任追究或行政處分。

6、附則

6.1本預案由公司安全質量監督部負責解釋。

篇2:淹溺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1事故類型及危險程度分析

本工程涉及臨水、水上作業和船舶作業。作業區域夏季長、溫度較高,海區夏季臺風頻發、秋冬季節季候風盛行,自然環境比較惡劣,作業過程中發生人員墜海淹溺事故可能性較大。

2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2.1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2.1.1充分利用現場救助資源,迅速、果斷、自救、互救的原則;

2.1.2溺水時間長、體質弱的先營救的原則;

2.2組織機構及職責:見(3.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3淹溺事故應急救援組織為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

3、淹溺事故的預防措施

3.1水上作業、甲板上臨邊操作的人員必須正確穿救生衣,舷外作業系救生繩(安全帶)。

3.2臨水作業時的風力等級不得超過六級,超過六級停止作業。

3.3臨邊、臨水作業區及海上作業平臺(碼頭)空洞處設置安全網(平網、立網)圍蔽,孔洞用木板蓋上,無圍蔽措施處須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

3.4在小艇、排筏水上作業時必須2人以上,嚴禁單獨水上作業。

3.5乘坐及駕駛交通船的安全措施:

3.5.1交通船持有有效適航證書,配置符合載員要求的救生設備。

3.5.2交通船上限定載量和最高載客人數,不許超載。

3.5.3乘坐交通船的人員上船后,要坐下或蹲下,手扶船上固定物(欄桿),不準嘻鬧,遇到風浪大時,不能走到同一則,船未停穩不得上落。

3.5船舶靠泊、移船、定位帶纜作業時,人員要站在安全位置和站穩,防止船舶碰撞瞬間站立失穩掉海。

3.6水上作業人員須正確穿救生衣,臨水作業點放置一定數量的救生圈;

3.7定期檢查船體狀況及安全設施齊備情況,保證船舶安全適航。

4、報告制度與應急處置

4.1報告制度: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流程圖)

4.2現場應急處置

4.2.1施救人員救護措施

4.2.1.1第一個發現有人落水的人員應及時進行施救,立即向落水者下游、下風或附近拋下救生圈,系有救生繩的救生圈應把繩頭留在手上,同時大聲通知附近人員或船只協助救援。可能時,直接救落水者脫險。

4.2.1.2現場帶班負責人聽到有人落水的消息,應立即組織搶救并通知工地負責人。

4.2.1.3值班救護船接通知后,應立即前往出事地點,從下風、下游接近落水者,如風浪大要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船碰撞落水者。

4.2.1.4救護船接近落水者后,放下舷邊掛梯,伸出竹竿或拋下帶救生繩的救生圈,使落水者拉住扶物,自行上船或拖近船旁上船。

4.2.1.5如落水者落水后暈迷或受傷,施救人員下水施救時,應穿好救生衣,系上救生繩,接近傷者后,仰面托起受傷者頭部,把傷者救離水面后,立即根據傷情給予現場搶救。

4.2.1.6如傷者情況嚴重或無法現場搶救,救護船在現場搶救的同時,邊通知項目部負責人做好送傷者到醫院就醫準備。

4.2.2落水人員自救措施

4.2.2.1人員一旦落水,浮升到水面后,應大聲呼救,可能情況下,盡量抓住固定物,避免漂遠或被海浪打向岸邊。但要注意身體不要碰撞固定物。

4.2.2.2落水人員如被壓船底,應手托船底板,設法順流游離船底。

4.2.2.3落水人員在待救時,要背向風浪,防止嗆水。

篇3:暴雨水毀淹溺事故應急預案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目的為提升暴雨、水毀、淹溺事故應對能力,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第二條編制依據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以及公司《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規定》和《突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準備及響應規定》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第三條適用范圍適應于暴雨、水毀、淹溺事故的應急控制和處置。第四條工作原則遵循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統一指揮、快速反應的原則,強化救援意識,服從指揮,各盡其職,確保事故應急高效、快速、有序開展。第二章事故危害分析第五條在暴雨、水毀、淹溺事故中,可能會影響一定區域中人們的正常生活、生產等,發生了暴雨、水毀、淹溺事故可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時可造成財物損失、人員傷亡。第三章組織機構第六條發生暴雨、水毀、淹溺事故后,為保證能夠有效應急和處理,特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為副組長,項目各部門工作人員為組員的暴雨、水毀、淹溺事故安全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項目部辦公室,具體負責發生施工暴雨、水毀、淹溺事故后信息傳遞、指令傳達和資料歸集等工作。第四章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第七條預防措施一、項目應制定暴雨、水毀、淹溺事故保護方案,建立健全各項安全防護制度,嚴格遵守各項制度紀律。二、項目應設專人與當地氣象臺站、水利水務部門、當地政府建立中短期氣象水文報告收集發布制度,特別要關心掌握當地的水文氣象情況,提前預報、提前準備、掌握主動。三、加強對全體人員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教育,使人人養成身處危險地帶時時刻小心謹慎的習慣,嚴禁私自下到深水區或到自然水域游泳。四、項目需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如護擋墻、護欄、圍欄、隔擋,強化管理對安全防護用品如篷布、救生繩、救生衣、救生艇等的使用。五、加強危險作業區域的風險告知工作。在施工危險地帶外圍設置警示牌、警告標志、標語等提醒物。六、項目實施橋面鋪裝等工程施工和水中、低洼河溝中施工的構筑物等,在施工前就要做好防暴雨、水毀等自然災害的施工安全設計,其防護設施要先于或同步于主體工程設置。七、施工項目現場專、兼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要加強對安全防護設施巡查;現場施工員和安全員要對施工操作環境經常檢查;機械設備管理人員和駕駛操作人員要對機械設備重要的怕水部分如電機、發動機、儀表盤等提前做好防水保護或及時撤離到安全地帶;行政后勤管理員要對職工駐地、辦公區域等場所不定期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落實解決。八、惡劣和災害天氣如雨季或暴雨、臺風、春季解凍后等,專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要會同施工技術人員、作業隊長等對重大危險源逐一進行巡查、評估,兼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人員要會同現場技術人員、作業組長等對自己作業范圍內的一般危險源進行檢查、評估,發現問題及時落實解決。九、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第八條應急救援一、暴雨、水毀、淹溺傷害事故發生后,立即通知救護人員迅速到達現場,安排專人及時切斷有關電源、閘門,迅速確定人員傷亡情況。二、以快制快、行動果斷的原則。處置行動必須做到接警調度快、行動措施果斷、到達快、準備快、疏散救人快。三、迅速確定暴雨、水毀、淹溺傷害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人員傷亡等情況,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置。四、淹溺事故附近的其他人員,在采取可靠防護措施情況下立即有組織的開展搜救、打撈遇險遇難人員,將傷員移出到空氣流通的安全空曠地點,進行人工呼吸、催吐、倒水、清洗等臨時救護,爭得寶貴的搶救時間。五、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視情況在現場成立臨時救護所,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六、暴雨、水毀事故發生時,應急領導小組立即組織所有將受影響的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組織安排好人員的生活,特別是老弱病殘傷人員,必要時向地方政府求援。七、事故搶險組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重要材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自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八、事故現場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對現場進行聲像資料的收集,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第九條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器械和藥品一、常用器械(一)醫療器械1、體溫計、聽診器、血壓計、冰袋、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2、各種常用小夾板、石膏繃帶、擔架、止血帶、氧氣袋;3、急救包(內含無菌敷料、繃帶)、毛巾、醫用膠帶、刀剪。(二)其他器材1、救生繩索、救生衣、救生圈及其代用品、救生艇、長桿、應急燈、帳篷等;2、吊車、挖掘機、裝載機、自卸車、交通車等。二、消毒用品及藥品70%酒精、2%碘酒、3%過氧化氫、0.9%鹽水、紅汞、滅菌棉球、棉簽、持物鉗、創可貼等。第十條報警電話一、急救電話:120二、消防隊電話:119第十一條本預案自2013年?月?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