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模板施工應急救援預案
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后,項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進行搶救。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清除傷病員口鼻內的泥砂、嘔吐物、血塊或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
3.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病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
5.觀察受傷人員摔傷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而造成二次傷害。
6.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
7.由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8.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
二、觸電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如果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斷開電源。項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進行搶救。
2.如果電源開關在較遠處,則可用絕緣材料(如木條等)把觸電者與電源分離。
3.高壓線路觸電:馬上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如一時無法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則可拋擲導電體(如裸導線),讓線路短路跳閘,再把觸電者拖離電源。
4.觸電者脫離電源后馬上進行搶救,同時通知110送往最近的醫院。
5.由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6.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
三、機械傷害應急救援預案
1.一旦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項目部應立即切斷電源并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進行搶救。
2.對傷員進行必要的處理,如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
3.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
4.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
四、模板、腳手架坍塌
1.一旦發生模板、腳手架坍塌事故,現場搶救組應首先進行疏散,清點人員,確定有無人員失蹤、受傷。了解事發前該區域施工人員情況,作業人數,如有施工人員失蹤或被壓埋,立即組織有效的挖掘、移除工作。
挖掘、移除應采用人工挖掘、移除,禁止采用機械挖掘、移除,防止及機械對被埋人員造成傷害。人工挖掘、移除盡量避免使用尖銳性工具。搶救挖掘、移除人員應分班組,合理按照工作面安排人力,及時換班,保障搶救挖掘、移除人員體力,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將被壓埋人員搶救出來。
2.如有人員失蹤、受傷,安全保衛組應立即報警。并做好救助車輛引導。
3.在專業醫療人員到達前由現場傷員搶救組對受傷人員進行簡單救助。
(1)爭分奪秒搶救被壓埋者,使頭部先露出,保證呼吸暢通。
(2)出來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然后進行正規心肺復蘇。
(3)傷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帶。
(4)切忌對壓傷進行熱敷或按摩。
4.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
五、消防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減小火災的影響,有效搶救受傷人員,特制訂如下應急預案:
一、緊急狀況響應步驟:
1.發生火災后,應大聲喊:"起火了!起火了!",并撥打110報警;
2.現場搶救組立即展開撲救防止火在蔓延,并立即通知公司消防組;
3.消防組接到報警后立即到現場組織撲救;
4.報警時一定要講清發生火災的部署、著火的材料、大概面積并留下報警人的電話;
5.撥打110報警后,報警人到場外馬路上等候消防車的到來并做好向導工作;
6.接到報警后,消防組立即通知醫務室人員到達現場組織搶救;
7.安全保衛組組織人員按照疏散圖指示及時疏散留在現場的工作人員;
8.安全保衛組安排人員管理現場,預防趁亂偷盜行為的發生;
9.現場搶救組隨時與現場傷員營救組保持聯系,如需送往醫院治療立即通知現場傷員營救組;
10.發生火災后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撲救過程中造成觸電;
11.在火災現場如有易爆物質,首先轉移該物質以防止爆炸的發生;
12.如電器起火應首先切斷電源再組織撲救;
13.如精密儀器起火應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
14.如油類、液體膠類發生火災應使用泡沫或干粉滅火器,嚴禁使用水進行撲救;
15.在撲救燃燒產生有毒物質的火災時,撲救人員應該佩戴防毒面具后方可進行撲救;
16.在撲救火災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嚴禁因拯救物資而置生命于不顧;
17.對傷者實施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18.消防組值班人員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下情上達工作,對事件發展情況,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做好記錄,直至事件完全解決;
19.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評價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事故調查組將事件發生、處理的全過程和預防的方案及時向公司匯報。
20.滅火材料準備:
二氧化碳泡沫
滅火器/臺干粉滅火器/臺消防水帶/條
公司綜合加工廠403015
公司倉庫202015
公司本部202020
項目部1010
六、項目部安全急救援預案
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出現安全事故時,能夠做到及時,有效的針對事故發生而采取的措施,使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降低到最低限度,項目部特別成立安全事故緊急救援小組,并且經常演練,達到在安全事故發生能夠迅速、及時的處理妥當。
一、安全事故緊急救援小組名單: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各成員職責:
1、組長:發生安全事故后,負責總體調度指揮,總體策劃,及時與上級主管部門及各救護單位第一時間取得聯系。
2、副組長:負責現場指揮實施救護工作,安排人員疏散、管理,保持穩定現場,冷靜沉著處理。
3、各組員:負責實施救護工作,保證事故發生后,能使救護工作做到最佳,確保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在發生安全事故時,緊急動員小組組員和各班班組進行迅速、針對性的處理,保護好現場。
緊急救援電話:
火警:119急救:120報警:110
篇2:建筑施工應急救援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保證施工生產發生各類事故后能有效得到控制,傷員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努力將事故損失和不良影響降至最低限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條:建立各職能部門的組織機構和崗位職責。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設指揮中心和搶險救災前線指揮及救援隊伍。應急搶險救災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和分頭負責的原則,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做好各項工作。
第三條:做好應急救援裝備、器材、設施及維修保養。
項目部在施工前應備齊救援物資:草袋、鉛絲、鍬、鎬、滅火器材、急救箱、擔架等,由現場總指揮統一調動。
救援物資能夠滿足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需要且其性能處于良好狀態。
每年定期對救援物資中的年檢設施進行維修、保養、檢測,由項目部負責組織,安全設備科負責實施。
第四條:制定事故的報告程序及報警系統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應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總公司安全處及本公司安全科的主管領導,由總公司迅速分別轉報企業上級主管部門(安監站、安監局、建設局、工會、消防機關、勞動部門、公安機關、檢察院)。
事故報告包括的內容: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事故報告單位。
第五條:做好事故搶險救災緊急處理措施
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單位的項目負責人或安全管理人員立即電話通知本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及總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簡明敘述事故發生的項目名稱、地點、時間、事故情況(傷亡人員及財產物資)、事故類別,并派人保護事故現場,必要時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或蔓延。
總公司及發生事故單位所屬公司的安全主管部門根據事故的性質、嚴重等級采取相應的應急救援措施,封鎖事故現場,疏散現場作業人員,調動搶險救援的器材、設施,首先搶救傷員,了解傷員情況,原則上是就地搶救,傷勢較重或不能就地搶救,立即與社會救援醫療部門取得聯系,同時,與社會救援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得到有效控制。
為了適應建筑業的特殊性,應對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事故、起重機械發生折臂、倒塔、墜落等事故、坍塌事故、中暑事故、中毒事故、火災、爆炸事故等各類事故的發生,采取事故應急救援處置措施。
第六條:潛在危險性與危險目標的確定
在工程施工中,事故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必須準確的將潛在危險性的危險目標確定出來,加以有效的預防,才能杜絕事故的發生。
第七條:應急救援組織或人員的培訓和演練
加強對應急救援組織或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工作。應急救援人員應了解和掌握如何識別危險,如何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如何啟動緊急報警系統,如何使用救援設備,增強專業技能的操作規程知識,正確掌握和懂得應急救援操作規程和報警程序。
前線救災領導和救援隊伍應掌握專業應急救援常識,包括如何安全疏散人群,控制事故擴大發展,實施堵源技術及搶運物資,并正確給受傷人員清洗消毒、急救等基本知識。
提高應急救援專業技能,隨時隨地實施應急救援。總公司安全處及其他主管部門要抓好演練培訓工作,演練培訓工作重點放在施工現場,由項目部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演練,主要是增強報告程序、救援專業技術、方法的掌握和安全疏散人群、控制事故擴大發展的能力及對傷者的醫療急救基本知識。
第八條:明確經費保障系統的落實。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涉及到搶險所需的經費必須要有所保障,做到款項到位,專款專用。總公司、分公司財務部門、經營部門應在工程進場前將此項工作納入工程或成本預算當中。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各級指揮中心在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搶險救災過程中有權支配一定數額的搶險救災經費。
第九條:事故后的恢復程序
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在恢復過程中,發生事故的項目部及所屬單位的相關部門對上級主管部門或總公司成立的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負責實施處理和落實,達到安全要求時,宣布恢復生產。
事故調查組將依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對事故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發生事故的項目部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恢復,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不重復發生類似事故。
篇3:建筑施工應急救援制度
1、開工前,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施工、安全、財務等相關人員根據公司(或分公司)預案制定施工現場的應急救援預案。
2、施工現場的應急救援預案應根據項目部危險源辨識情況來制定,要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3、應急救援預案應報公司(或分公司)相關部門審核后報主要負責人批準。
4、建立應急救援組織,確定組織成員和分工職責,登記聯系方法。
5、確定所需的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配備,明確專人負責。
6、確定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的資金來源,明確專人負責。
7、確定救護單位的聯系電話和行駛路線。
8、組織1-2次預案演練,對演練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及時對預案進行完善和改進。
9、應急救援預案應報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監督機構備案。
10、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設立“應急預案公示牌”,將主要內容向現場人員進行公示。
11、補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