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钒踩鹿蕬本仍A案格式

?;钒踩鹿蕬本仍A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6959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危險化學品突發事故,提高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學校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應急救援工作原則

事故應急救援應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遵循學校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組織配備專業或兼職搶險、救援隊伍及救護設備設施,承擔本單位危險源發生事故時的搶救、救援和處理處置工作,并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二、組織管理

(一)成立學校危險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成立學校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秦培元擔任,副組長由副校長曹偉林、杜紅先擔任,成員由安全辦公室、教導處、教科室、功能室、后勤辦公室負責人及實驗室工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校安全辦公室,主任由蘇日新擔任。

下設:通訊聯絡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媒體接待組、善后處置組等。

(二)領導小組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明確職責,強化工作責任心,完善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向全體師生進行危化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范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要求配齊、配足設備和器材,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三、加強校園危險物品存放知識的宣傳教育

1、貫徹執行有關化學品事故預防與應急救援的法規、規章和政策;組織制定、修訂校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組建校?;窇本仍畬<医M和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演練;指導督促做好重特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專家組的主要職責是對危險化學品事故危害進行預測,為救援行動的指揮、決策提供技術依據和方案。

3、事故發生后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并組織成員單位按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營救受傷人員。

4、根據事故發生情況和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對危險化學品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處置危害源時,必須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5、配合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四、危險物品安全預警長效化

1、對試驗所用化學危險品應儲放在專用的房間或柜內,并有專人負責保管,應有化學危險品領用登記本,取存化學危險品應登記入冊,注明數量和時間,并由雙人簽字。

2、化學危險品應經有關人員鑒定確認后方可使用。(禁止用品嘗和正對瓶口用鼻嗅的方法來鑒別各化學危險品。)

3、失效變質化學危險品應經有關人員鑒定后,方可報廢,并采取適當方法予以銷毀。

五、快速有效的應急反應

學校突發危險物品安全事故后,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具體操作如下:

1、通訊聯絡組

(1)相關人員負責在第一時間撥打120請求救助,同時將事故情況口頭報告上級部門。

(對于發生事故原因不明的可在后續報告中說明情況;事故處理的進展在后續報告中

說明。)

(2)在1小時以內以書面形式報教育局。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

性質、危害程度等。

(3)在第一時間通知學生家長趕赴醫院協助救治。

我校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報警方法是直接撥打110、120報警電話,或撥打校長值班電話

,校安全辦主任電話61888。

2、醫療救護組

(1)第一時間開展自救,爭取時間,為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

A、濃酸濺到皮膚或衣服上時,應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再以3%~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當強堿濺到皮膚或衣服上時,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若眼睛中濺入稀酸或稀堿溶液,用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切不可揉眼睛),并聯系校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協助處理。

B、當有人受氯氣等毒氣輕微中毒后仍能行動者,應立即離開工作現場,口服復方樟腦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濕敷法救護,中毒較重者應吸氧;嚴重者如已昏迷,應立即做人工呼吸,并拔打120急救。

C、實驗室里備有救護藥箱,在實驗室的固定處放置。箱內貯放下列用品:

1.消毒紗布、消毒繃帶、消毒藥棉、膠布、剪刀、量杯、洗眼杯等。

2.碘酒(5~10%的碘片加入少量碘化鉀的酒精溶液)、紅汞水(2%)或龍膽紫藥水(供

外傷用)。

注意:紅汞與碘酒不能合用。

3.治燙傷的軟膏、消炎粉、甘油、醫用酒精、凡士林等。

4.硼酸(2%的水溶液)。

5.醋酸(2%的水溶液)。

6.高錳酸鉀晶體,用時溶于水制成溶液。

(2)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處置措施:

A、先控制,后滅火。針對危險化學品火災的火勢發展蔓延快和燃燒面積的特點,及

時采取堵截火勢、防止蔓延、重點突破、排除險情、分割包圍的滅火戰術。

B、撲救人員應占領上風陣地進行撲救,迅速查明燃燒范圍、燃燒品的名稱和主要危

害特性、火勢蔓延的途徑、燃燒產物是否有毒。

C、正確選擇合適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酒精、汽油等物質著火,應使用砂石滅火,

不可用水撲救,防止火勢蔓延。

D、明火撲滅之后,一定要消除余火,謹防死灰復燃。

3、現場保衛組

(1)現場保衛組立即趕赴現場維持秩序,控制可疑人員,調查情況,分析是否有人為引起危險品泄漏的可能,必要時報請公安部門介入并對現場進行隔離和戒嚴。

(2)設置警戒線,實施事故現場保護,安排人員維護現場秩序,勸退圍觀人員,避免擁擠和混亂。配合公安、醫療部門施救,防止事態擴大,造成嚴重損失。

4、后勤保障組

危險物品安全事件發生后,應立即封存現場及可疑化學品,追查化學品的來源,送上級檢疫部門檢驗。

(2)保障搶救機動車輛、醫療、消毒、搶救工具等搶救物資、用品到位,保障搶救必需品及時供應。

5、媒體接待組

(1)事發后應對媒體,必須由校應急領導小組按照上級指示及時、準確、客觀公布事件進展、政府措施、公眾防范措施和調查處理結果,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熱點,對謠言和不實傳言應當迅速予以澄清。

(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突發事件發生、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

(3)加強現場新聞采訪的統一管理,遇新聞采訪的須請其出示記者證,同時向現場指揮部報告并向上一級領導部門請示,否則不予提供有關情況。

6、善后處置組

學校要立即組織教職工組成陪護人員隊伍,由陪護人員負責陪護。及時與危險物品安全事故中受傷的學生家長、教師家屬聯系,并做好思想工作及善后處理工作。

六、本預案由校安全辦公室負責修改、解釋。本預案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2017.2.26

篇2:高速公路危化品泄漏事故應急疏散預案

為了迅速、有效地控制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最大限度地減輕危害及其造成的損失。凡在路段內運輸危險化學品活動過程中發生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應急疏散,適用本應急疏散預案。

一、指揮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

當發生化學危險品事故,在上級主管領導到場前應當由管理處值班領導統一指揮,當上級主管領導到場后,應根據需要由上級領導實施統一指揮或指定人員負責指揮,并成立指揮部。地方政府等相關部門到場后,本單位指揮部并入現場總指揮部,服務總指揮部的指揮。

2、屬地指揮原則

本系統其他地區的增援力量到場后,服務本地指揮員的指揮。

3、分部門逐級指揮

本單位各部門指揮員服從于管理處指揮員的統一指揮,并負責指揮本部門的戰斗,上級指揮員不得越級下達命令,如有特殊情況要越級下達命令時,上級指揮員應將命令情況通報給被超越的指揮員,受命者應主動向本級指揮員報告情況。

二、指揮體系及任務

發生重、特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處置必須成立指揮部,根據本系統的工作特點在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疏散、分流等工作。

(一)指揮部人員構成及主要職責

總指揮:×××(負責與現場總指揮部工作協調,研究制定救援方案)

副總指揮:×××(負責本系統具體工作的指揮)

成員:路政、收費站、服務區、交巡等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各單位的具體工作)

(二)人員分組及職責

1、現場人員疏散組(注:具體人員名單和各人員所負責的工作應寫清楚)

2、現場車輛疏散組

3、車輛分流疏導組

4、周圍群眾疏散組

5、警戒組

6、后勤保障組

三、力量調集

當發生重、特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時,指揮中心接到報警或調度命令后,應當立即按照預案調派交巡、路政、養排等力量趕赴現場,并通知管理處值班領導,同時向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報告。

四、疏散程序及措施

(一)實施警戒。第一到場力量應對危險區域實施控制,在事故現場劃分警戒區、輕危區、重危區,設置警戒線;一般情況下重危區為50米、輕危區100米、警戒區為200米,對下風方向或泄漏量比較大時還要擴大警戒區。

(二)清除火源。迅速熄滅警戒區內的所有明火,關閉電氣設備,包括呼機、手機等通信工具;車輛熄火,并注意磨擦、靜電等潛在火源。

(三)維護秩序。節實對危險區嚴加控制,以防人員、車輛誤入危險區;在事故路段的主要進出口設安全檢查站,控制車輛進入,保證搶險救援車輛通行。

(四)組織人員撤離。對危險區域內的人員應及時組織疏散至安全地帶(上風或側上風方向),在污染嚴重、被困人員多、情況比較復雜時要注意自身安全。

1、撤離準備。救援人員首先應熟悉地形,明確撤離方向;準備好進入危險區應攜帶的標志物、擴音器以及強光手電筒等必要器材。

2、積極防護。撤離前應及時指導危險區群眾做好個人防護??删偷厝〔?采用簡易防護措施保護自己。對于一進無法撤出的人員,可將密封性好的房間設置為臨時避難間,指導他們緊閉門窗,用濕布將門窗縫塞嚴,關閉空調等通風設備和熄滅火源,等待時機再作轉移。

3、迅速撤離。組織群眾撤離危險區域時,應選擇合理的撤離路線,避免橫穿危險區域;對粘有毒害性物品的人員要在警戒區出口處實施洗消,進入安全區后再作進一步的檢查,造成傷害的要盡快進行救護。

五、要求

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處置危險性大,專業性強,需要有嚴密的組織,在處置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所有進入作業區的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不得擅自進入;

2、加強統一指揮,協同作戰;

3、每一個環節都應尊重科學,不可盲目行事;

4、事故處置完畢后,要清點人員和裝備,并進行洗消。

篇3:?;沸孤┲卸臼鹿蕬表憫A案

1.應急指揮中心:綜合管理部

2.應急電話:

對外應急救援電話:(027)

3.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綜合管理部、武裝保衛部、職工醫院

4.相關部門工作職責:綜合管理部負責現場指揮和應急措施的落實及對外聯絡、應急救援物質的準備工作,武裝保衛部負責組織和指揮搶險及現場保衛警戒,職工醫院()負責人員救護。

5.應急措施

5.1發生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泄漏、中毒事故,現場人員首先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和建立警戒區,并由武裝保衛部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警戒區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并由武裝保衛部派專人警戒,除消防、應急救援處理人員及必須堅守崗位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當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嚴禁火種和帶入任何易產生火花的通訊工具、金屬工具等。

5.2事故單位迅速組織,將警戒區及污染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人員安全撤離和疏散。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或采用簡易有效的防護措施,并由應急指揮中心派人進行現場監護?,F場及污染區內人員應向上風方向轉移,由綜合管理部、武裝保衛部負責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且不得在低洼處滯留。

5.3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職工醫院進行現場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要進行適當防護,燒灼傷人員送市第三醫院急救?,F場急救要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做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并防止發生繼發性傷害?,F場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互相照應,所用救援器材應具有防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