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格式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9781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類型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在我礦所管轄區域內突然發生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1.2危險程度分析發生突發事件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狀況,造成或可能造成員工健康嚴重損害,甚至造成群體生命危險。1.?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發生突發事件后,救援人員應按照“緊急救援、妥善避難、安全撤退、救人優先”的原則進行搶險救災。2.1貫徹“安全第一,以防為主”的方針,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做到責任、措施徹底落實。2.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群眾基礎作用。2.3應急救援工作要實行礦長負責制,遵循局部利益服從全礦利益的原則,執行統一指揮。2.4全礦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自主保安的義務和監督的義務,提高警惕、自主保安、群監群治。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圖2-1-3神山露天煤礦突發事件應急組織指揮體系3.2指揮機構及職責:3.2.1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總指揮:董文明(礦長)第一副總指揮:馬金林(總工程師)副總指揮:蘇勇(生產副礦長);劉貴鵬(機電副礦長);王補在(經營副礦長);劉翔虎、陳瑞珠、楊四平(礦長助理);指揮部成員:史義寬(生產指揮中心主任);惠誠祥(安管辦主任);石志平(經營辦主任);鄭國翠(辦公室主任);梁二保(技術組主任);李向東(機電組主任);邱玉忠(調度組主任);王永峰(生產作業部主任);溫學峰、張華、李龍、林劍、王君、侯欣旺、張志剛(生產作業部副主任);楊炳文(物資供應站站長);何紅勇(后勤服務公司經理);蘇茹芝(醫務所所長);楊振剛(地測站站長);李志剛(康寧公司經理);3.2.1.1指揮部成員職責:1)總指揮職責:①組織指揮本礦各方面的資源,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搶險工作。②組織制定突發事件排險、搶險方案。③下達各種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令。④在處于應急狀態下,組織協調本礦的各種對外聯系。2)副總指揮職責:①協助總指揮負責突發事件應急搶險的具體指揮工作。②當總指揮不在現場時,副總指揮自動承擔總指揮的一切職責。3)成員職責:①服從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協助總指揮制定突發事件排險、搶險方案。②指揮各搶險小組落實突發事件排險、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及時向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本搶險小組的工作情況。3.2.2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神山露天煤礦生產指揮中心調度室。主任:蘇?勇副主任:馬金林劉貴鵬?王補在?劉翔虎?陳瑞住?楊四平成員:史義寬?石志平?鄭國翠?王永峰?惠誠祥?梁二保?李向東?邱玉忠?楊振剛?楊炳文?何紅勇?蘇茹芝?李志剛等相關人員。3.2.2.1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職責:1)負責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具體事務工作。2)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管理,根據突發事件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3)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保持聯系,傳達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命令。4)調動本礦應急救援力量,調配應急救援資源。5)提供技術支持,組織本礦應急救援技術組參加救援工作,協調本礦醫療救護工作。6)調用本礦應急救援基礎資料與信息。7)突發事件擴大或專業領域救援力量、資源不足時,協調相關救援力量及設備增援。8)完成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3.2.2.2設立救災辦公室救災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聯系電話:0477-8110066;主任:史義寬;副主任:邱玉忠調度員:孫建秀、王慶功、蘇玉梅、高瑞;職責:負責承辦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有關事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協調、信息處理、資料管理等工作;負責做好應急救援詳細記錄,必要時做好錄音。3.2.3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十個組,其職責如下:1)現場搶險救災組組長:蘇勇副組長:王永峰王君?張華?林劍?張志剛?侯欣旺?溫學峰成員:礦有關科室、作業部成員。職責:主要負責指揮現場搶險工作,實施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現場搶救,處理突發災變。2)技術組組長:馬金林?副組長:梁二保楊振剛成員:礦相關技術人員、地測站工作人員。職責:主要研究制定搶救技術方案和措施,解決搶險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協助現場搶險救災組搶險救災。生產技術組負責提供與搶險救災相關的圖紙、資料,參與救災搶險及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機電部門負責救災過程中機電設備的供應、搶修和正常運轉,掌握地方政府停送電工作,搶險救災物資及人員的運輸。?3)物資供應組組長:楊炳文副組長:施長順成員:礦相關科室負責人、供應站其他人員。職責:主要保證搶險救災中物資和設備的及時供應,并及時迅速運送到指定地點。4)資金保障組組長:石志平副組長:陳志麗成員:礦相關科室負責人、經營辦其他人員。職責:主要負責搶險救災中所需的資金,并及時迅速的發放到到指定地點。5)警戒保衛組組長:溫學峰副組長:李龍?成員:作業部穿爆組全體成員。職責:主要負責在各大門口、采場、篩分廠工業廣場設置警戒,疏散、戒嚴和維持秩序、交通等工作。6)醫療救護組組長:蘇茹芝成員:駐礦醫務所工作人員。職責: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的醫療救護。7)后勤保障組組長:何紅勇副組長:屈金太季蘭超?成員:生活服務部工作人員。職責:負責接待有關人員,安排吃、住、行等工作。8)安全監察組組長:劉翔虎副組長:惠誠祥?成員:安管辦所有人員。職責:負責統計出入人數和被控人數,迅速匯報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按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的救災方案,配合救護隊的救護工作及撤離事故現場人員,監督檢查救災方案的實施情況。9)善后處理組組長:史義寬副組長:王永峰鄭國翠趙永剛成員:參與救治傷員的醫院領導及醫護人員。?職責:負責核實遇難者身份并通知遇難者家屬。安排遇難者喪葬事宜,負責洽談撫恤條件和家屬的安撫工作。10)信息發布組組長:鄭國翠副組長:白國君徐永紅成員:綜合辦、安管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職責:應急救援指揮部向公眾及媒體發布事故信息。3.2.4聯絡方式聯系電話、應急救援有關人員及聯系方式(見附件二)。4.預防與預警4.1危險源監控4.1.1危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健全礦、區隊、班組三級監測網絡,駐礦生活服務部、醫務所負責開展突發事件的日常監測,并確保監測與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監測與預警工作應根據突發事件的類別,制定監測計劃,科學分析、綜合評價監測數據。礦里定期組織突發事件危險性分析評估,各區隊、班組設立健康協調員(礦已下文任命),負責疫情登記和報告,設立班組監測點和傳染病管理檢查員(由班組長擔任),負責責任單位的檢查、技術指導和情況報告;設立傳染病管理監督員(由醫務所相關工作人員擔任),對傳染病預防、治療、監測、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進行監督檢查。4.1.2預防措施黨政辦負責開展健康教育,普及突發事件應急知識和常識,增強全礦員工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并對神東公司神山露天礦生活服務公司定期進行環境衛生、食品衛生等進行檢查。以加強飲食衛生及個人衛生管理。4.1.2.1食物中毒預防措施:1)各餐飲服務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建立有關規章制度,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宣傳普及有關衛生知識,提高食品從業人員衛生意識和責任心,重視食品安全,杜*物中毒發生。2)餐飲從業人員要定期體檢,發現有不適宜從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帶菌者,應及時辭退。3)嚴把采購關,從正規渠道進貨,提高對有毒或無毒動植物的識別能力,在采購食品或收貨時,應查驗供應商的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肉類食品原料要有當地的衛生檢疫合格證,嚴格執行有關衛生要求,杜絕不合格食品和原料進入庫房。4)食品在加工、制作、保存、配送過程中,要嚴格按操作規程和安全要求執行。4.1.2.2預防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應對食品加強衛生管理,特別是肉類、魚類和奶類等食品,要防止在制作過程中的污染。2)控制細菌的污染,控制細菌生長繁殖的措施主要是低溫保藏。按照食品低溫保藏的衛生要求貯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爛變質。3)殺滅病原菌。殺滅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溫滅菌,當肉類食品深部溫度達80度時,經12分鐘可徹底殺死沙門氏菌。4.1.2.3預防常見化學性食物中毒的措施1)農藥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時清水浸泡30分鐘后再沖洗,烹調前再經燙泡1分鐘,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農藥。2)豆漿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漿燒煮時將上涌泡沫除凈,煮沸后再以溫火維持煮沸5分鐘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徹底分解破壞。應注意豆漿加熱至80℃時,會有許多泡沫上浮,出現“假沸”現象。3)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烹調時先將四季豆放入開水中燙煮10分鐘以上再炒。4)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加強亞硝酸鹽的保管,避免誤作食鹽使用。在腌制肉制品時,所使用的亞硝酸鹽不得超過《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的限量。4.2預警行動4.2.1根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提供的監測信息,按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做出預警。4.2.2相關單位將突發事件監測監控分析結果及隱患報礦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對相關信息進行處理、識別、診斷、評價和判斷后,確定需要預警的突發事件類型和預警級別。4.2.3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將確定的突發事件預警類型和預警級別報總工(第一副總指揮)審核、礦長(總指揮)審定后,通過電話、內網、電子顯示屏等向有關單位和人員發布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情況緊急時,必須及時利用警笛報警、通訊網絡信息傳遞、人員廣播等方式進行預警。4.2.4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后需要采取下列措施:1)相關單位啟動預警行動方案,采取相應預防性處置措施;2)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3)根據突發事件處理需要,調集本區域內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參加應急處理工作;4)劃定控制區域: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劃定疫區范圍;對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故,根據污染食品擴散和職業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圍,劃定控制區域;5)疫情控制措施:在本區域內采取限制人群聚集的活動;停工、停業;封閉或者封存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用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等緊急措施;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和設備,進行避災。6)進行檢疫查驗,對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觸者實施臨時隔離、留驗或向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機構移交;7)礦各應急工作組根據現場情況進入應急準備階段;8)一旦達到突發事件標準時,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4.2.5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事態跟蹤情況,確定事故預警符合終止條件后,經總工同意、礦長批準后,撤消發布的事故預警信息。5.信息報告程序5.1當發生突發事件時,現場人員或事故地點附近人員了解事故情況和事故性質后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礦調度室負責事故記錄,并立即應急救援總指揮和相關領導報告。根據突發事件情況和總指揮的批示,礦調度室向公司調度室報告。現場人員同時向本單位匯報,由值班領導啟動現場處置方案。5.2礦調度室設立24小時值班專用電話,電話號碼:0477—8110066,各應急救援小組組長、主要部門(區隊)負責人聯系電話見附表二,手機保持24小時開通狀態。5.3報告的內容:突發事件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簡要經過、發生范圍、嚴重程度、人員傷亡情況、初步原因判斷、已采取的應急措施、事故搶險情況等。5.4發生突發事件后,現場受困人員在立即開展自救和互救的同時,可通過喊話、敲擊物體等方式向周邊人員及救援人員求救。5.5當突發事件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時,由礦調度室統一向礦山救護隊等外部救援機構進行協調,請求外部救援隊伍增援。5.6當接到地方部門發布橙色預警或紅色預警調度室迅速按應急響應計劃規定順序匯報礦領導及有關單位和部門。根據領導指示組織搶救工作。并迅速向事故影響范圍的人員發出預警,組織人員撤離,啟動應急預案,減少人身和財產的損失。6.應急處置6.1響應分級根據突發事件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本礦將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級別分為如下四個等級:6.1.1特別重大突發事件:采場、篩分廠或工業廣場發生大面積突發事件,造成30人以上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30人以上死亡,或人員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導致生產停止。為I級響應。6.1.2重大突發事件:采場、篩分廠或工業廣場發生大面積突發事件,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或人員健康受到威脅,影響正常生產。為Ⅱ級響應。6.1.3較大突發事件:采場、篩分廠或工業廣場發生較大面積突發事件,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9人死亡,或人員健康受到威脅,不影響正常生產。為Ⅲ級響應。6.1.4一般突發事件,采場、篩分廠或工業廣場發生局部突發事件,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被圍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人員健康未受到威脅,不影響正常生產。為Ⅳ級響應。6.2響應程序6.2.1應急啟動1)礦井發生一般、較大突發事件時,應立即啟動本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開展事故搶險。2)礦井發生重大、特大突發事件時,經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由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下達命令,啟動《神東煤炭分公司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3)礦調度室接到總指揮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命令后,立即通知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成員單位相關人員到達指定地點,參加事故搶險。6.2.2應急行動1)神山露天煤礦發生較大以上突發事件后,在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到達前,應首先啟動本礦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控制事故擴大,進行搶險自救。2)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根據現場情況,對突發事件原因做出初步判斷。制定搶險方案和符合現場搶險救災的安全技術措施,經總指揮批準后組織實施。3)專業搶險人員到達現場后,要按照應急預案、搶險方案進行搶險救災,并隨時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態發展和搶險進展情況。4)搶險過程要由現場搶險指揮部統一指揮,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協調處理,提供必要的搶險所需物資及設備。5)礦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根據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進展情況,及時向事故單位、搶險單位提出事故搶險救援指導性意見或建議。事故單位、搶險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和領導指示進行應急處理和事故搶險。6)礦山救護大隊、公司總醫院在接到事故搶險命令后,應迅速派人趕赴指定地點,協助事故單位進行搶險救援。7)各部門應保持與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通信暢通。由礦調度室統一協調各方關系,并負責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6.2.3資源調配1)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本礦物資儲備情況,為事故地點搶險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資供應。同時將突發事件搶險救災經驗的人員調往事故現場協助處理。2)事故單位在搶險過程中,如出現搶險物資短缺,需及時向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指揮部接到匯報后,立即與物資供應站、公司設備管理中心或其他單位協調處理,保證救災物資及時到位。6.2.4應急避險1)突發事件發生后,事故地點人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積極進行自救,控制事態擴大,被困的人員要立即尋找安全地點躲避,等待救援。2)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要尋找最佳搶險路線和方法,盡可能縮短搶救時間,確保被困人員安全。3)在搶險過程中,要指派專人觀察周圍設備設施變化情況,檢查事故地點周圍情況是否安全。6.2.5擴大應急1)在突發事件應急過程中,當事故災情擴大時,由礦總指揮部決定擴大應急響應級別。2)擴大應急響應后,礦現場搶險指揮部根據突發事件現場實際情況和救援能力,確定需要外援時,及時向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6.2.6應急結束當應急救援完成,突發事件現場得以控制,作業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安全隱患消除,全體搶救人員安全撤離后,由調度室向指揮部進行匯報,指揮部總指揮下達命令,宣布應急結束。6.3應急處置措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神山露天煤礦在開展救治時,要遵循受害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防止事故擴大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同時響應準旗人民政府、鄂爾多斯市政府、神東公司相應的應急預案。6.3.1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事故處理方案,積極采取措施組織有關單位進行事故處理工作。6.3.2根據災情區域,指派各地點搶險救災負責人和救災隊伍,立即到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工作。6.3.3根據指揮部安排,立即組織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搶險救災工作。6.3.4供應站要組織好物資供應工作,按礦調度通知立即將設備、設施運、安到指定地點,調度室立即安排車輛進行物資調運工作。6.3.5營救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災情和現有條件進行施工,行動中必須保證統一的指揮和嚴密的組織,防止災情擴大,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6.3.6事故單位在搶救過程有困難時,指揮部可抽調其他單位有經驗、有技術的骨干力量,進行緊急增援。6.3.7搶救出傷員后,必須判斷傷性的輕重,人員較多時先搶救重傷人員,后搶救輕傷人員,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則,即①對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②對出血傷員必須先止血后搬運。③對骨傷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后搬運。6.3.8救護隊按指揮部的命令,組織隊員做好受災人員的搶救和探查工作。6.3.9各單位,各搶險地點的進展情況,隨時匯報指揮部。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醫務室要配備創傷急救急救器械,確保在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對傷者進行正確的創傷急救。7.2所有應急物資、應急工具及裝備沒有特殊情況不得使用,每天要有專人進行維護和檢查,其它原因使用后必須及時進行補充。7.3所有應急救援所需物資、設備、設施、工具,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況、隨時可以投入正常使用。(應急物資詳見附件五)。

篇2:CB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DZ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指導和規范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保障酒店賓客及員工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內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二、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提高全體員工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行分級管理,遵循逐級管理責任制的原則。總經理負責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屬有關部門按照預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3、依法規范,措施果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立健全系統、規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制度,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可能發生的公共衛生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及時、有效開展自救、報告和處理工作。

4、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要重視開展防范和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培訓、演練,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提供有力的保障。各部門要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全力組織、動員所有員工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

三、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總經理***

第一副組長:總值經理

第二副組長:銷售部總監***

成員:客房部經理、餐飲部經理、保安部經理、人事部經理、財務部經理、前廳部經理、工程部經理。

注: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處理小組成員到達之前,由現場值班經理負責處理。

四、公共衛生應急小組職責:

為切實做好本酒店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成立麗景商務酒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領導小組負責對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做出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大決策:

1.負責設立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總經理擔任總指揮,負責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2.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

3.負責向當深圳市**區疾控中心報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相關信息,電話:

4.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現場控制、善后協調處理。

五、日常管理機構

總辦公室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公室,負責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指導、管理工作。

六、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與報告

1、預警:按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做出預警。

2、報告:任何部門和個人都有權向部門負責人或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隱患,也有權向聯絡處領導舉報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職責的部門、單位及個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辦公室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準確地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處置情況。

七、應急反應原則

1、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各部門要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做出相應級別應急反應。同時,遵循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發展,要根據不同類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和特點,注重分析事件的發展趨勢,對事態和影響不斷擴大的事件,應及時升級預警和反應級別;對范圍局限、不會進一步擴散的事件,應相應降低反應級別,及時撤銷預警。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要采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八、應急反應措施

1、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2、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需要,調集本部門員工、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設備參加應急處理工作。涉及危險品管理和運輸安全的,相關關部門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防止事故發生。

3、劃定控制區域:根據酒店相關通知文件,按照部門責任制原則,屬地管理。

4、疫情控制措施:發生疫情部門應及時向領導小組反映,報經上一級批準后,所屬部門應緊急采取限制或封存相關物品等緊急措施。

5、事故報告制度:突發衛生事件發生后,及時逐級向突發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及領導辦公室報告,要按照有關規定逐級作好信息報告發布工作,及時主動、準確把握信息,實事求是,注重社會效果。

6、如有賓客要求與某位人士通話,應謹慎處理可將電話轉接給應急處理小組成員。

7、酒店情況發生任何變化,話務員須將應急處理小組的指示及時通知各部門負責人。

8、保安部負責到事故區域進行警戒,嚴禁無關人員進出,禁止閑雜人員圍觀、逗留。

9、在事件發生后應教育并通知各部門員工,嚴禁散布無關輿論和制造恐慌。

10、如執法部門到達后,警戒人員應指引其從后方區域到達事發現場,保安人員須保持警惕直到緊急情況結束。

11、如發生人員意外,首先應組織人員搶救和疏散。

12、如事件現場涉及到電器和機械設備,工程部須配合警方工作。

九、傳染病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公共場所要保持衛生潔凈,空氣流動更新。賓客接觸設施設備及時消毒清潔。

2.客房客用棉織品及易耗品一客一換,日常用品一客一消毒。

3.當酒店公共場所發生疑是傳染病事件,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電話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在報告的同時,及時隔離疑是傳染病區域,監控相關人員。必要時請酒店保安部人員協助完成。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送醫就診、是否向當地衛生地報告。

6.由當地衛生預防保健科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后工作。

十、飲用水安全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向賓客提供飲用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規范,向飲用水供應商索要相關證件備查。包

括飲用水及飲水機生產單位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批件、檢測報告。

2.向賓客提供的杯具要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確保杯具潔凈安全。

3.當酒店發生飲用水安全事件時,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電話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經理在報告的同時,保護好現場。密切關注相關人員,及時送醫就診。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向深圳南山區疾控中心報告,電話:。

6.由當地衛生預防保健科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后工作。

十一、食物中毒事件應急措施

在酒店內如發現任何人士有中毒情形,無論是誤服或故意服毒,除立即報警外,還需采取以下措施:

1、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呼救,如醫務人員沒有及時趕來,中毒者有生命危險,要將中毒者送附近醫院搶救,并通知中毒者的單位或親友。

2、保護中毒者所在現場,不要讓任何人觸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藥物、容器、飲品及食物、嘔吐物等)。

3、安排好車位以便警車和救護車到達及離開時用。

4、將中毒者之私人物品登記交與警方。

5、防止閑雜人員圍觀。

6、將有關資料(包括警車、救護車到達及離開之時間、警方負責人姓名等資料)登記備案。

7、發現投毒者或可疑人員,立即滯留,交警方處理。

十二、非事件發生部門的應急措施

未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部門應根據其他部門發生事件的性質、特點、發生區域和發展趨勢,分析本地區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密切保持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的聯系,確保及時獲取相關信息。

2、組織做好本轄區應急處理所需的人員與物資準備。

3、加強相關疾病與健康監測和報告工作,

4、開展重點人、重點物品、重點場所和重點環節的監測和預防控制工作防患于未然。

5、開展防治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6、演練:根據上級政府部門要求,按照"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適應需求"的原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演練。

十三、善后處理及善后與恢復:

突發衛生事件處置完成后,工作重點馬上從應急轉向善后與恢復工作。及時積極做好善后工作,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酒店正常營業秩序。

1、妥善處理客人對事故威脅的恐慌,謹慎回答賓客的疑問。

2、積極配合政府執法部門進行有關調查并與有關人員保持密切聯系。

3、做好事故中受傷害人員的求治、慰問工作。

4、及時查明事故原因,嚴格信息發布制度,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穩定在駐賓客的情緒,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動蕩。

5、加強酒店安全保衛和各項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查,對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對部門自身無力解決的問題,積極總經理反映,請求協助解決,避免事故再次發生。

6、總結經驗教訓,完善酒店應急管理機制,切實提高酒店有效防范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所有員工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和互救與自救能力。

十四、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散布無關輿論和制造恐慌言論應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玩忽職守、推委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為進行嚴肅追究處理。

DZ國際酒店

酒店公共衛生應急辦公室

篇3:某賓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酒店賓客及員工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酒店公共衛生應急預案。

一、成立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

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總經理助理。

成員:(質檢部經理、客房部經理、餐飲部經理、保安部經理、人事部經理、財務部經理、工程部經理、值班經理)。

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在處理小組成員到達之前,由現場值班經理負責處理。

二、酒店公共衛生應急小組職責:

1.負責設立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總經理擔任總指揮,負責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

2.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

3.負責向衛生監督所報告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相關信息,電話:。

4.負責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現場控制、善后協調處理。

三、傳染病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公共場所要保持衛生潔凈,空氣流動更新。賓客接觸設施設備及時消毒清潔。

2.客房客用棉織品及易耗品一客一換,日常用品一客一消毒。

3.當酒店公共場所發生疑是傳染病事件,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衛生監督所報告。電話aaaaa,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經理在報告的同時,及時隔離疑是傳染病區域,監控相關人員。必要時請酒店保安部人員協助完成。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送醫就診、是否向衛生監督所報告。

6.由當地衛生預防保健科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后工作。

四、飲用水安全事件應急措施

1.酒店向賓客提供飲用水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規范,向飲用水供應商索要相關證件備查。包括飲用水及飲水機生產單位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批件、檢測報告。

2.向賓客提供的杯具要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確保杯具潔凈安全。

3.當酒店發生飲用水安全事件時,現場工作人員及時向部門經理報告。所在部門經理及時向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報告,由總機通知小組成員及時到位。

4.所在部門經理在報告的同時,保護好現場。密切關注相關人員,及時送醫就診。

5.公共衛生應急處理小組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是否向衛生監督所報告,電話:aaa。

6.由衛生監督所查明事件真相,酒店應急處理小組協助處理相關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