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雷電雨雪冰凍現場處置方案格式
1洪澇災害處置方案
1.1事故特征
礦井洪澇災害主要是在雨季,暴雨天氣導致河流水位上漲通過坑口潰入坑下,甚至有可能發生洪水泛濫而淹及采坑,給采坑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1.1.1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1)礦井洪澇災害一般多發在夏季,夏季暴雨天氣導致河流水位上漲。我礦坑口離神山溝較近,極有可能發生洪水泛濫而淹及采坑,給生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2)在雨季雨水將會順山而下,使采坑水量劇增;連續的降雨可能造成采場、排土場邊坡發生滑坡事故,發生洪澇災害會給正常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1.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
神山地區連降大雨致使采坑附近神山溝水位上漲,河水通過支流涌入采坑。
1.1.3事故發生可能造成危害程度
神山地區連續大雨,神山溝水位上漲至和坑口標高水平,河水不斷涌入采坑。致使電鏟、液壓挖掘機、運輸車、配電柜等設備被淹沒,造成設備損壞從而引起采坑大面積停電,給礦井的生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1.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氣象部門發出橙色降雨預警,連續降雨神山溝水位持續上漲。
1.2應急組織與職責
組長:現場值班礦領導
副組長:現場值班段領導
成員:現場各個班組成員、現場工作人員。
職責:現場發生事故后,值班礦領導負責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指揮現場搶險救災,處理突發災變以及事故匯報,并啟動相關的救援小組,進行救援行動。現場災難礦內無法處置的向上級匯報,上級指揮部判斷災情大小并組織救援或向上一級匯報。如果現場符合級別時應簡化報告程序,直接通知到救護大隊。礦級指揮部及救援小組負責組織全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系統應急救援過程。
1.3應急處置
1.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1)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事故處理方案,積極采取措施組織有關單位進行事故處理工作。
2)根據災情區域,指派各地點搶險救災負責人和救災隊伍,立即到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工作。
3)根據指揮部安排,立即組織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4)事故人員按礦調度通知精神,組織好人員撤離準備工作,重要崗位人員不得擅自撤離崗位。
5)供應站要組織好物資供應工作,按礦調度通知,立即將排水設備、設施,運、安到指定地點,生產指揮中心立即安排車輛進行物資調運工作。
6)生產指揮中心要做好供電系統的檢查維修工作,保證搶險救災正常、安全供電,并對有危險的地面架空線路進行排查,防止觸電事故。
7)救護隊按指揮部的命令,組織隊員進行采坑人員的搶救和探查工作。
8)各單位,各搶險地點的進展情況,隨時匯報指揮部。
1.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搶險救災工作要本著先人后物、先采坑后其他的順序,確保人員和采坑安全。
2)變電所等重要地點,在災情發生時,要及時停止采坑正常生產保安電源以外的所有負荷用電,防止設施因進水而損壞,對有危險的地面架空線路進行排查,防止觸電事故。
3)救援人員要穿戴齊全保護用具,以免在救援過程中發生意外。
1.3.3報警電話及報告內容
按照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電話(見附件二),“三防”辦公室設在礦生產指揮中心,聯系電話:(0477)8110066。匯報人員要匯報清楚災情所發生的時間、地點、現場自救情況和災情擴大的趨勢等重要信息。
1.4注意事項
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應急搶險人員應按規定佩帶符合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
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應采購符合國標的搶險救援器材,要嚴格采購、入庫、存放過程及使用前的檢查驗收,并按規定使用。
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制定的應急救援對策或措施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執行前有熟練的救援對策或措施。
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現場自救互救應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的原則,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損失。
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現場人員要確定清楚安全區域和危險區域,要在安全的區域內妥善避災救災。
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應急救援結束后,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對本次救援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存在問題,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2.雷電災害處置措施
2.1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
受雷擊威脅的區域:工業廣場、變電站等均在山坡平臺上修建,極易受雷電的威脅,雷擊事故可導致地面建筑物倒塌、變電所起火等,使得電力系統損毀、加油車爆炸起火、通訊系統癱瘓,可能通過管線導入采坑致使采場設備大面積損壞導致采場無法正常生產。
2.1.1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雷擊事故可導致地面10kv和6kv變電站電力系統損毀,造成神山礦區大面積停電、礦建筑物毀壞、通訊系統癱瘓,可能通過管線導入采坑致使采坑設備大面積損壞,導致無法正常生產。
2.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
神山地區突然下起了雷雨,雷聲一直變電站上空附近,突然在一陣雷聲過后,采場設備發生停電。
2.1.3事故發生可能造成危害程度;
采場設備停電致使無法正常運行,給礦井的生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2.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接到地方氣象部門通知近日神山地區有雷雨天氣注意防雷電;神山地區突然下起了雷雨,雷聲一直在變電站上空附近。
2.2應急組織與職責
組長:現場值班礦領導及值班人員。
副組長:現場值班段領導
成員:現場各個班組成員、現場工作人員。
職責:現場發生事故后,值班礦領導負責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指揮現場搶險救災,處理突發災變以及事故匯報,并啟動相關的救援小組,進行救援行動。現場災難礦內無法處置的向上級匯報,上級指揮部判斷災情大小并組織救援或向上一級匯報。如果現場符合級別時應簡化報告程序,直接通知到救護大隊。礦級指揮部及救援小組負責組織全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系統應急救援過程。
2.3應急處置
2.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指揮部負責指揮應急救災工作,當發生災情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應急救災指揮部,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批準現場救災方案,組織現場搶險,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演練等工作。
1)立即召集礦井汛期“三防”事故處理組織機構人員到指揮部(礦調度室)待命。
2)根據指揮部制定的方案,立即通知有關單位到崗搶險。
3)根據指揮部安排,通知集團公司、市縣有關單位,請求協助。
2.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由于雷電天氣致神山變電站供電線路故障時,生產指揮中心(調度室)迅速聯系變電站值班人員,判斷故障線路并作出反應,采取相應的程序恢復其它供電。
2)組織應急救援人員立即到神山變電站查明原因,對損毀的設備積極搶修,保證礦井正常生產。
3)發生雷電天氣致通訊中斷,應立即聯系通訊公司啟用其它通訊網絡,保持礦井指揮通訊暢通。
4)救援人員要穿戴齊全保護用具,以免在救援過程中發生意外。
2.3.3報警電話及上級管理部門、相關應急救援單位聯絡方式和聯系人員。“三防”辦公室設在礦生產指揮中心,聯系電話:(0477)8110066。匯報人員要匯報清楚災情所發生的時間、地點、現場自救情況和災情擴大的趨勢等重要信息。
2.4注意事項:
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應急搶險人員應按規定佩帶符合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
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應采購有國標的搶險救援器材,要嚴格采購、入庫、存放過程及使用前的檢查驗收關,并按規定使用。
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制定的應急救援對策或措施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最好執行事前熟練的救援對策或措施。
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現場自救互救應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的原則,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損失。
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發生雷擊災害后立即向生產指揮中心匯報情況,盡量避免在雷雨天時戶外作業,以免造成雷擊傷亡事故。
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應急救援結束后,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對本次救援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存在問題,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3.雨雪冰凍災害處置方案
3.1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分析
雨雪冰凍災害可能給采場平盤、運輸道路、工業場區道路行人、行車帶來不安全因素。
3.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
近期來氣溫連續下降前期積雪未完全消解,部分路面結冰,氣溫攝氏零下28о度,篩分廠運輸皮帶,因天氣過冷而無法啟動。
3.1.3事故發生可能造成危害程度
路面積雪結冰致使運輸車輛無法行駛,影響全礦井正常生產。
3.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近期來氣溫連續下降前期積雪未完全消解,路面結冰。
3.2應急組織與職責
組長:現場值班礦領導及值班人員。
副組長:現場值班段領導
成員:現場各個班組成員、現場工作人員。
職責:現場發生事故后,值班礦領導負責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指揮現場搶險救災,處理突發災變以及事故匯報,并啟動相關的救援小組,進行救援行動。現場災難礦內無法處置的向上級匯報,上級指揮部判斷災情大小并組織救援或向上一級匯報。如果現場符合級別時應簡化報告程序,直接通知到救護大隊。礦級指揮部及救援小組負責組織全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系統應急救援過程。
3.3應急處置
3.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指揮部負責指揮應急救災工作,當發生災情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應急救災指揮部,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批準現場救災方案,組織現場搶險,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演練等工作。
1)立即召集礦井“三防”事故處理組織機構人員到指揮部(礦調度室)集合。
2)根據指揮部制定的方案,立即通知有關單位進行搶險工作。
3.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冬季來臨前應做好地面供暖和防寒防凍工作,并對整個供暖系統、設施進行全面檢修,認真檢查供暖設備的安全、運行狀況,做好值班人員、檢修人員的安排,定時巡查設備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安排專人定時查看水溫,加大供暖鍋爐的檢修及供暖設備等設施的維護力度,對供暖管道進行保溫。
2)行駛的車輛必須安裝防滑鏈,最高時速不能超過道路限速的50%。
3)冬季遇冰雪天氣應及時派人清除工業場區路面上的冰雪,保證車輛行駛安全。
4)應急指揮辦公室設在礦生產指揮中心調度室,聯系電話:(0477)8110066。匯報人員要匯報清楚災情所發生的時間、地點、現場自救情況和災情擴大的趨勢等重要信息。
3.3注意事項
1)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應急搶險人員應按規定佩帶符合標準的個人防護用品。
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應采購有國標的搶險救援器材,要嚴格采購、入庫、存放過程及使用前的檢查驗收關,并按規定使用。
3)采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制定的應急救援對策或措施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最好執行事前熟練的救援對策或措施。
4)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現場自救互救應遵循保護人員安全優先的原則,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損失。
5)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a.注意個人防凍保護,由于氣溫過低在室外作業人員首先做好個人防寒工作
b.路面結冰人員在乘車行走時注意防滑等。
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應急救援結束后,領導小組應組織人員對本次救援工作進行總結,找出存在問題,修訂完善應急。
篇2:某雨雪冰凍災害事件現場處置方案
一、雨雪冰凍災害特征
雨雪冰凍災害主要發生在冬季,但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之際偶爾也會出現。這種氣象災害是由降雪(或雨夾雪、霰、冰粒、凍雨等)或降雨后遇低溫形成的積雪、結冰現象。
雨雪冰凍災害可導致供電設施嚴重積雪冰凍損壞、施工現場建筑物覆冰、路面濕滑或積雪造成交通困難、供暖供氣供水管路凍結中斷、機械設備損壞、腳手架和現場臨建設施坍塌等,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甚至引發人身傷害事故。
二、現場處置
第一步發生雨雪冰凍災害,應及時向項目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應急準備情況,同時啟動雨雪冰凍災害事件現場處置方案,應急救援處置隊伍各小組按照預先設置進入崗位。
第二步臨災前啟用雨雪冰凍災害事件應急物資,油布、草墊、纜索、鏈條葫蘆、鏟鍬、雨具、工業鹽、應急照明用具、車輛、醫藥用品等物資;儲備食品、飲用水、御寒用品。
第三步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確定施工現場禁入區域,設定并圍欄危險區域,停止高空作業,并派出專人警戒;
檢查深基坑側壁支護,基坑護欄掛好安全警示標志,封閉基坑安全通道,基坑四周排水通暢,及時清掃基坑周邊大雪;
詳細排查起重機械:1、流動式起重機械嚴禁停靠在基坑邊坡、山坡邊上、山腳下;2、塔吊、龍吊做好攬風等加固措施;3、塔吊基礎排水暢通;
詳細排查大型模板支撐系統:1、檢查剪刀撐、水平、縱向橫桿和外排架的拉結點、剪刀撐、小橫桿的搭設情況,做到基礎平整、堅實,保持排水暢通;2、清除架子上積雪,確保架子整體的抗風、積雪抗壓性和穩定性;
詳細排查變電所及線路:1、對導線或瓷瓶結冰現象留意觀察,及時對瓷瓶、導線進行停電除冰,防止倒桿斷線、瓷瓶爆裂;
詳細排查施工生活臨建:加固臨建房屋,及時清理屋面積雪,防止雪壓過大,造成房屋坍塌,保持房屋四周排水通暢有效;
詳細排查現場圍擋:及時加固或翻修傾斜、變形或不穩固圍擋;
詳細排查施工配電設施(如二、三級盤)的防雨雪、防冰凍措施,對配電箱、照明燈進行安全防護。檢查用電線路有無老化、破皮現象,及時進行修復、更換。
對現場易損設備做好防雨雪措施,進行覆蓋或搭設防護棚。
對生活用水、供暖、供氣管路做好保溫措施,防止凍結凍裂管路,影響正常生產生活。
對主要道路進行清積雪、清積冰工作,同時做好防滑、防結冰措施,減少不必要車輛外出。
第四步及時收集雨雪冰凍災害信息,根據公司通知或項目應急小組指令,實施避險措施,中止施工現場搶險活動,啟動人員撤離方案,轉移重要設備物資。
第五步遭受破壞性雨雪冰凍災害后,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有較大的損失應進行拍照、攝像和記錄,并在雨雪冰凍災害解除后24小時內,將檢查情況以及損失評估報告,向項目應急小組和公司報告,并提供給業主和監理。報告內容(不限于):雨雪冰凍災害發生時間;雨雪冰凍災害破壞程度和人員傷亡情況;職工生活等情況。
第六步根據項目專項預案規定和應急領導小組部署,進入災后恢復重建階段。
三、應急領導小組、現場處置小組人員組成及職責
1、組長:項目經理(劉勝恒)
職責:全面負責本項目雨雪冰凍災害事件現場處置工作。
2、副組長:項目副經理(馬寶),成員:項目經理助理(程煜)、安全組(孫琪、蔡靈)
職責:根據應急救援處置分工,分別負責搶險救災組、綜合協調組、醫療救護組、安全保衛組、應急保障組、穩定生產組、恢復重建組、善后處理組的工作。
3、搶險救災工作組:由項目副經理(馬寶)、安全組(孫琪)及各班組長(江偉、徐輝、郝尚清、李志強、劉佳)組成。
職責:負責各部門、班組現場排查、清障、人員有序撤離、人員清點及重要物資設備轉移。
4、綜合協調工作組:由項目副經理(馬寶)、綜合辦(李立群)、安全組(孫琪)組成。
職責:負責與項目應急領導小組、指揮組和外部聯系、協調、配合,調度各類應急資源。
5、醫療救護工作組:由項目副經理(馬寶)、綜合辦(李立群)、各班組長(江偉、徐輝、郝尚清、李志強、劉佳)及指定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受傷人員尋找、轉移、救護和轉送醫院。
6、安全保衛工作組:由項目副經理(馬寶)、安全保衛部(孫琪、蔡靈)、各班組長或指定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生活區內部治安秩序維護;保障救援處置行動、應急物資運送、人員疏散有序實施;防范外力侵害及哄搶事件發生,開展災害調查評估。
7、應急保障工作組:由項目經理助理(程煜)、綜合辦(李立群)、協調組(孫琪)、技術專工及指定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水電供應,通訊保障,生活用品采購供應、救災物資采購供應工作。
8、穩定生產工作組:由項目副經理(馬寶)、項目經理助理(程煜)、綜合辦(李立群)、協調組(孫琪)、各班組長及指定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災害事件救援處置期間及恢復重建階段,生產、經營及隊伍穩定工作。
9、恢復重建工作組:由項目副經理(馬寶)、綜合辦(李立群)、協調組(孫琪)、各班組長及指定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災后設施設備搶修、危房改造、生產恢復工作。
10、善后處理工作組:由項目副經理(馬寶)、綜合辦(李立群)、協調組(孫琪)、各班組長及指定人員組成。
職責:負責接待、安撫傷亡人員家屬,進行有關理賠、撫恤等善后處理。
四、注意事項
1、在災害處置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負責災害信息收集、傳輸工作,保證災害應對及時有效。
2、對任何可能產生的危害,必須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手段、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將預警信息傳達給員工,采取有力措施,保護員工安全。
3、對可能的發生災害,受損房屋、建筑物垮塌危險性等危險源進行監測控制,明確人員躲避、撤離等措施。
4、對現場恢復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危險,要有提出環境安全基礎保障等要求。
5、參與災害事故處置的人員要加強自我保護,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措施。
五、應急電話
1、項目應急電話:8978143
2、電廠應急電話:8978110
3、當地政府職能部門應急電話: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