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熱水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1.1編制目的:
為規范和加強我公司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使應急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此預案適用于本單位鍋爐事故、火災事故、(或者有可能發生)鍋爐爆炸的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預案是供熱廠熱水鍋爐事故的綜合與處置相結合的預案體系。
1.5應急工作原則
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專業救援搶險與單位自救相結合。
2、危險源及風險性分析
2.1鍋爐概況
本單位為專業供熱廠,主要負責區民小區供熱,現有SHL14-1.25-130/70AⅡ型熱水鍋爐三臺,為兩用一備,主要運行參數壓力為1.0MPa,出水溫度120℃,鍋爐房建于小區東南側,經重大危險源辨識屬重大危險源。
2.2危險性分析
2.2.1本供熱廠危險源為三臺SHL14-1.25-130/70AⅡ型熱水鍋爐。
2.2.2高溫熱水鍋爐在運行中遇特殊情況可出現超壓、超溫、汽化、爆管等事故,如處理不當會引起鍋爐爆炸。
2.2.3高溫熱水鍋爐在密閉狀態下運行,當壓力超過鍋筒承受壓力時,會造成鍋筒破裂(爆炸)。同時鍋筒壓力瞬時降為大氣壓力,高溫熱水迅速蒸發,體積激烈膨脹而爆沸造成第二次爆炸,釋放出大量能量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和沖擊波,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傷害。
2.2.4高溫熱水鍋爐爆炸的破壞力決定于高溫水的容積、壓力和溫度。
2.2.5熱水鍋爐爆炸原因
(1)超壓:因違章操作、安全附件失靈或安全聯鎖保護裝置失效,使鍋爐的運行壓力超過鍋筒的承受壓力而發生爆炸。
(2)鍋爐的受壓元件自身缺陷或損壞,降低了自身的承受壓力而造成鍋爐爆炸。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指揮部的組成人員和職責
3.1.1指揮部主要職責
(1)執行國家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法規和政策。
(2)分析災情,確定事故應急方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
(3)發生事故時,負責搶救工作的組織、指揮。
(4)確定各部門的職責,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5)為搶救提供物質保障及其他保障條件。
(6)負責內、外信息的接收和發布、向上一級救援機構(如果存在)匯報事故搶救情況。
(7)組織預案的學習、演練、改進。
(8)負責了解、檢查各搶救部門的工作,及時提出指導或改進意見。
(9)適時調整各部門人員組成,保證搶救組織正常工作。
(10)對預案的執行或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評審。
(11)向有關新聞機構發布信息。
(12)負責向上級部門做事故報告。
3.1.2總指揮廠長:***
職責:負責應急指揮工作,發布搶險命令,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協調各部門工作內容向上級領導匯報,事故處理情況對應急工作全面負責。
3.1.3副總指揮設備科長:***
職責:負責指揮技術人員及應急工作,對搶險、搶修作業依據技術規范,提供準確可行的搶險方案。并隨時向總指揮匯報情況,負責消防和警戒人員的安排,布置善后和現場保護。
3.1.4聯絡員安全員:***
主要職責: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負責按指揮部的命令進行上、下級聯系,根據技術人員的意見隨時向指揮部匯報。
3.2搶險總職責
(1)成員:******
(2)主要職責:指鍋爐運行情況進行應急處理,避免爆炸事故的發生,鍋爐爆炸后進行搶救。
3.3消防組職責
成員:******
職責:負責消防器材,爆炸后如有火情立即投入滅火。
3.4保衛組職責
成員:******
職責:負責安全保衛,布置警戒,控制人員有序疏散。
3.5后勤保障組職責
成員:******
職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提供各種搶救物資和通訊保障。
3.6醫療救護組
成員:******
職責:聯系急救醫院,組織對傷亡人員實施搶救和處理。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的監控
熱水鍋爐運行的監控,主要是鍋爐的壓力、溫度和燃燒情況。
熱水鍋爐運行時,要定時巡回檢查,并隨時監控運行壓力和溫度,及時采取措施保證鍋爐運行的安全。
4.2高溫熱水鍋爐運行中遇特殊情況的處理
4.2.1鍋爐超壓
(1)現象
①壓力表指示壓力急劇上升超過鍋爐最高容許壓力。鍋爐汽化引起超壓時,壓力表抖動甚至壓力表晃動。
②安全閥起跳
③系統局部變形、泄漏或開裂。
(2)處理
①停止燃燒設置的運行(要維持循環水泵的運行)。
②鍋爐超壓時,如安全閥未起跳,應立即手動打開安全閥泄水降壓。
?③因定壓裝置失效,而引起超壓時,應對壓力控制系統從新調整。
4.2.2鍋爐汽化
(1)鍋水超溫汽化
①現象
a、鍋水超溫汽化時,鍋水的溫度急劇上升,超溫報警器報警。
b、鍋水超溫汽化,同時鍋水壓力也突然上升,安全閥動作排出蒸汽。
②處理
a、鍋爐超溫汽化時,應立即緊急停爐。
b、向鍋爐補進冷水,排出熱水,降低鍋爐溫度。
c、因系統恒壓裝置失效,引起壓力降低或系統泄漏,經大量補水仍不能維持壓力,而造成汽化的應立即緊急停爐。
(2)鍋水局部汽化
①現象:汽化管段發生水擊或爐管震動。
處理:發生嚴重的鍋水局部汽化時,應停止燃燒設備運行(循環水泵繼續運行),開大汽化回路回水閥,增大水流量。
4.2.3爆管事故
(1)現象
a、爆管時,有爆破聲并可聽到水流的噴出聲。
b、爐膛由負壓變正壓,且有蒸汽、煙氣和水,由爐墻各孔門噴出。
c、爐膛火煙發暗,燃燒不穩定或熄滅。
d、排煙溫度下降。
e.鍋爐壓力下降,補水后壓力仍下降。
(2)處理
a、水冷壁管或對流排管、爆管如裂口較小,還能維持運行,應先通知有關部門后周停爐。
b.雖經補水,但壓力仍然不能維持,或其它原因無法運行時,應立即緊急停爐。
c、停爐后,應關閉鍋爐的出水閥門與回水閥門。
4.2.4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因水循環不良,造成鍋爐汽化或鍋爐出口熱水溫度上升到與出水壓力下,相應飽和溫度的差小于20℃時。
(2)鍋爐溫度急劇上升,失去控制時。
(3)循環水泵或補給水泵失效時。
(4)壓力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時。
(5)鍋爐元件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時。
(6)不斷給水泵、不斷給鍋爐補水,鍋爐壓力仍然繼續下降時。
(7)燃燒設備損壞,外墻倒塌或鍋爐構件被燒紅,嚴重威脅鍋爐安全時。
4.3報警
(1)鍋爐在運行中,如發生鍋爐缺水,鍋爐超壓、鍋爐爆管等安全事故,經操作人員按操作規程及事故處理措施處理后,事態仍繼續擴大而無法控制,發生鍋爐爆炸或可能發生鍋爐爆炸時,第一發現人即向值班人員報告,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等,值班電話:****
(2)通過電話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3)指揮部根據事故程序,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撥打119、110及120。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事故應立即指揮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5.應急處置
進入現場的各支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搶救工作。
5.1現場指揮部
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搶救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搶救行動。
5.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5.3現場警戒
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5.4現場醫療急救
5.4.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5.4.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5.4.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5.4.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5.5疏散撤離
5.5.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5.5.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6.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現場應急結束。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7.后期處置
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救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公安:110火警:119醫療急救:120
:***區質監局:
法人電話:***技術負責人電話:
8.2廠為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廠長安全員,關鍵崗位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
8.3應急物資
消防器材、工具、沙袋、鐵鍬、水泥、手套等防護用品。
9.培訓與演練
9.1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安全生產事故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知識輔導、防火有獎知識問答、滅火器的使用等。鍋爐安全操作規程,鍋爐事故的處理。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
9.2演練:各崗位每季度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并上報安全負責人。
全廠每年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全廠范圍的綜合模擬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指揮能力;檢驗疏散、搶救組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將全廠員工撤離、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人數;檢驗應急搶救組是否熟練操作搶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是否分為多個搶救梯隊有組織的救火;是否能迅速準確的切斷電源;是否進行自我保護。檢驗后勤保障組是否在不同險情的情況下,對搶險救災所必需的物資供給保障工作及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各搶救小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
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預案制定的缺陷。
10.獎懲
10.1在搶救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
10.2在搶救過程中,不服命令的,將給予處罰。
10.3事故處理完成后,主管部門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經過、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在本企業存檔備案。
附則
應急預案備案:本預案報總經理(法人)審閱批準實施,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維護和更新:每次演練結束或根據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規的頒布及人員設置變動情況及時修改、補充預案。
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制定,由部門解釋。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于年月日實施。
篇2:某供熱廠熱水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規范和加強鍋爐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使應急安全有序、高效實施及時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事故處理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此預案適用于本單位鍋爐事故、火災事故、(或者有可能發生)鍋爐爆炸的事故。
1.4應急預案體系
本預案是供熱廠熱水鍋爐事故的綜合與處置相結合的預案體系。
1.5應急工作原則
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專業救援搶險與單位自救相結合。
2、危險源及風險性分析
2.1鍋爐概況
本單位為專業供熱廠,主要負責區民小區供熱,現有SHL14-1.25-130/70AⅡ型熱水鍋爐三臺,為兩用一備,主要運行參數壓力為1.0MPa,出水溫度120℃,鍋爐房建于小區東南側,經重大危險源辨識屬重大危險源。
2.2危險性分析
2.2.1本供熱廠危險源為三臺SHL14-1.25-130/70AⅡ型熱水鍋爐。
2.2.2高溫熱水鍋爐在運行中遇特殊情況可出現超壓、超溫、汽化、爆管等事故,如處理不當會引起鍋爐爆炸。
2.2.3高溫熱水鍋爐在密閉狀態下運行,當壓力超過鍋筒承受壓力時,會造成鍋筒破裂(爆炸)。同時鍋筒壓力瞬時降為大氣壓力,高溫熱水迅速蒸發,體積激烈膨脹而爆沸造成第二次爆炸,釋放出大量能量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和沖擊波,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重大傷害。
2.2.4高溫熱水鍋爐爆炸的破壞力決定于高溫水的容積、壓力和溫度。
2.2.5熱水鍋爐爆炸原因
(1)超壓:因違章操作、安全附件失靈或安全聯鎖保護裝置失效,使鍋爐的運行壓力超過鍋筒的承受壓力而發生爆炸。
(2)鍋爐的受壓元件自身缺陷或損壞,降低了自身的承受壓力而造成鍋爐爆炸。
3、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指揮部的組成人員和職責
3.1.1指揮部主要職責
(1)執行國家有關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法規和政策。
(2)分析災情,確定事故應急方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
(3)發生事故時,負責搶救工作的組織、指揮。
(4)確定各部門的職責,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5)為搶救提供物質保障及其他保障條件。
(6)負責內、外信息的接收和發布、向上一級救援機構(如果存在)匯報事故搶救情況。
(7)組織預案的學習、演練、改進。
(8)負責了解、檢查各搶救部門的工作,及時提出指導或改進意見。
(9)適時調整各部門人員組成,保證搶救組織正常工作。
(10)對預案的執行或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評審。
(11)向有關新聞機構發布信息。
(12)負責向上級部門做事故報告。
3.1.2總指揮廠長:***
職責:負責應急指揮工作,發布搶險命令,對特殊情況進行緊急決斷,協調各部門工作內容向上級領導匯報,事故處理情況對應急工作全面負責。
3.1.3副總指揮設備科長:***
職責:負責指揮技術人員及應急工作,對搶險、搶修作業依據技術規范,提供準確可行的搶險方案。并隨時向總指揮匯報情況,負責消防和警戒人員的安排,布置善后和現場保護。
3.1.4聯絡員安全員:***
主要職責: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負責按指揮部的命令進行上、下級聯系,根據技術人員的意見隨時向指揮部匯報。
3.2搶險總職責
(1)成員:******
(2)主要職責:指鍋爐運行情況進行應急處理,避免爆炸事故的發生,鍋爐爆炸后進行搶救。
3.3消防組職責
成員:******
職責:負責消防器材,爆炸后如有火情立即投入滅火。
3.4保衛組職責
成員:******
職責:負責安全保衛,布置警戒,控制人員有序疏散。
3.5后勤保障組職責
成員:******
職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提供各種搶救物資和通訊保障。
3.6醫療救護組
成員:******
職責:聯系急救醫院,組織對傷亡人員實施搶救和處理。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的監控
熱水鍋爐運行的監控,主要是鍋爐的壓力、溫度和燃燒情況。
熱水鍋爐運行時,要定時巡回檢查,并隨時監控運行壓力和溫度,及時采取措施保證鍋爐運行的安全。
4.2高溫熱水鍋爐運行中遇特殊情況的處理
4.2.1鍋爐超壓
(1)現象
①壓力表指示壓力急劇上升超過鍋爐最高容許壓力。鍋爐汽化引起超壓時,壓力表抖動甚至壓力表晃動。
②安全閥起跳
③系統局部變形、泄漏或開裂。
(2)處理
①停止燃燒設置的運行(要維持循環水泵的運行)。
②鍋爐超壓時,如安全閥未起跳,應立即手動打開安全閥泄水降壓。
③因定壓裝置失效,而引起超壓時,應對壓力控制系統從新調整。
4.2.2鍋爐汽化
(1)鍋水超溫汽化
①現象
a、鍋水超溫汽化時,鍋水的溫度急劇上升,超溫報警器報警。
b、鍋水超溫汽化,同時鍋水壓力也突然上升,安全閥動作排出蒸汽。
②處理
a、鍋爐超溫汽化時,應立即緊急停爐。
b、向鍋爐補進冷水,排出熱水,降低鍋爐溫度。
c、因系統恒壓裝置失效,引起壓力降低或系統泄漏,經大量補水仍不能維持壓力,而造成汽化的應立即緊急停爐。
(2)鍋水局部汽化
①現象:汽化管段發生水擊或爐管震動。
處理:發生嚴重的鍋水局部汽化時,應停止燃燒設備運行(循環水泵繼續運行),開大汽化回路回水閥,增大水流量。
4.2.3爆管事故
(1)現象
a、爆管時,有爆破聲并可聽到水流的噴出聲。
b、爐膛由負壓變正壓,且有蒸汽、煙氣和水,由爐墻各孔門噴出。
c、爐膛火煙發暗,燃燒不穩定或熄滅。
d、排煙溫度下降。
e.鍋爐壓力下降,補水后壓力仍下降。
(2)處理
a、水冷壁管或對流排管、爆管如裂口較小,還能維持運行,應先通知有關部門后周停爐。
b.雖經補水,但壓力仍然不能維持,或其它原因無法運行時,應立即緊急停爐。
c、停爐后,應關閉鍋爐的出水閥門與回水閥門。
4.2.4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因水循環不良,造成鍋爐汽化或鍋爐出口熱水溫度上升到與出水壓力下,相應飽和溫度的差小于20℃時。
(2)鍋爐溫度急劇上升,失去控制時。
(3)循環水泵或補給水泵失效時。
(4)壓力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時。
(5)鍋爐元件損壞,危及運行人員安全時。
(6)不斷給水泵、不斷給鍋爐補水,鍋爐壓力仍然繼續下降時。
(7)燃燒設備損壞,外墻倒塌或鍋爐構件被燒紅,嚴重威脅鍋爐安全時。
4.3報警
(1)鍋爐在運行中,如發生鍋爐缺水,鍋爐超壓、鍋爐爆管等安全事故,經操作人員按操作規程及事故處理措施處理后,事態仍繼續擴大而無法控制,發生鍋爐爆炸或可能發生鍋爐爆炸時,第一發現人即向值班人員報告,說明事故情況,目前應急救援處理情況等,值班電話:****
(2)通過電話向應急指揮部報告
(3)指揮部根據事故程序,決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撥打119、110及120。
(4)事故應急指揮部接到報警后,立即通知事故應立即指揮和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5.應急處置
進入現場的各支隊伍要盡快按照各自的職責和任務開展搶救工作。
5.1現場指揮部
盡快開通通訊網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搶救方案;根據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組織指揮搶救行動。
5.2著火源控制
消防人員穿著消防服進行火災撲救,如果火勢過大,就將著火點分割,分片進行撲救。
5.3現場警戒
警戒疏散組根據劃定的危害區域做好現場警戒,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禁止其他人員及車輛靠近。
5.4現場醫療急救
5.4.1醫療救護組在事故初起階段就應與醫院、說明事故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做好緊急救護的準備。
5.4.2醫療救護組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在現場進行處理急救,急救時按先重后輕的原則治療。
5.4.3經現場處理后,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5.4.4送醫院時作好傷員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轉院。
5.5疏散撤離
5.5.1事先設立安全區域。
5.5.2警戒疏散組組織和指揮引導污染區人員撤離事故現場。
6.應急結束
事故得到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現場應急結束。消防工作辦公室負責對事故進行總結,對值班記錄等資料進行匯總、歸檔,并起草上報材料。按照有關規定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
7.后期處置
經事故調查報告批復后應根據事故調查報告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積極落實,立即進行生產秩序恢復前的污染物處理、必要設備設施的搶修、人員情緒的安撫及搶救過程應急能力評估和應急預案的修訂工作。
8.保障措施
8.1通信與信息保障
公安:110火警:119醫療急救:120
區安監局:***區質監局:
法人電話:***技術負責人電話:
8.2廠為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廠長安全員,關鍵崗位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
8.3應急物資
消防器材、工具、沙袋、鐵鍬、水泥、手套等防護用品。
9.培訓與演練
9.1培訓:年初制定生產計劃時,同時制定安全生產事故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包括:防火知識輔導、防火有獎知識問答、滅火器的使用等。鍋爐安全操作規程,鍋爐事故的處理。要求每名職工有自我保護意識。
9.2演練:各崗位每季度由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至少開展一次事故應急演練。必須做到有方案、有記錄、有總評、有考核。演練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并上報安全負責人。
全廠每年由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組織一次全廠范圍的綜合模擬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檢驗指揮系統現場指揮能力;檢驗疏散、搶救組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將全廠員工撤離、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人數;檢驗應急搶救組是否熟練操作搶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確使用滅火器;是否分為多個搶救梯隊有組織的救火;是否能迅速準確的切斷電源;是否進行自我保護。檢驗后勤保障組是否在不同險情的情況下,對搶險救災所必需的物資供給保障工作及事故現場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各搶救小組成員必須熟悉各自的職責,做到動作快、技術精、作風硬。根據實際演練情況,查找不足,總結經驗。
結束后對演練進行評估及總結,及時修正及彌補應急預案制定的缺陷。
10.獎懲
10.1在搶救過程中,表現勇敢、機智、成績突出人員應給予表揚或獎勵。
10.2在搶救過程中,不服命令的,將給予處罰。
10.3事故處理完成后,主管部門寫出報告(總結):事故經過、事故發生原因、處理過程、經驗教訓、人員傷亡、損失大小情況、事故直接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獎罰人員名單等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在本企業存檔備案。
附則
應急預案備案:本預案報總經理(法人)審閱批準實施,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維護和更新:每次演練結束或根據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規的頒布及人員設置變動情況及時修改、補充預案。
制定與解釋:本預案由制定,由部門解釋。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于年月日實施。
(僅供參考請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編寫)
篇3:熱水鍋爐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熱水鍋爐是一種受壓設備,它經常處于高溫下運行,而且還受著煙氣中有害物質的侵蝕和飛灰的磨損。如果管理不嚴、使用不當,就會發生鍋爐事故,嚴重時會發生破壞性事故,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同時,會嚴重影響用戶的供暖效果。
因此,在鍋爐事故發生時,為確保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及時修復,確保供熱系統正常運行,制訂緊急狀態下的相應應急預案。
一、值班制度
①?供暖期內各熱力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②?各熱力站實行站長負責制,每班均設立副站長及值班長一名。
③總公司設專人24小時值班,隨時掌握并向主管領導準確匯報突發事故。
二、巡查制度
①總公司設稽查科,定期巡查各熱力站鍋爐運行指標,發現疑點隨時通報各站。
②各站實行每班巡查制度,派專人對鍋爐運行情況時刻監測。
三、對司爐工的素質要求
①司爐工必須經過有關部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后取得司爐證件的專業人員。
②司爐工必須遵守勞動紀律,必須遵守鍋爐安全操作制度。
③司爐工必須熟悉鍋爐操作規程,嚴密監視安全儀表,定期檢驗,及時檢修。
四、對處理事故的要求
①鍋爐萬一發生事故,要“穩”、“準”、“快”,要鎮靜,不要驚慌失措。判斷事故的原因和處理事故方法要準確,不要發生錯誤。處理時要敏捷,要迅速消滅事故,或者制止事故擴大。同時要立即報告領導及有關人員。如發生嚴重事故,應保持現場,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及安全部門。
②事故之后,應將發生的設備、時間、經過及處理的方法等情況詳細記錄;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并寫出書面報告。
五、事故處理與報告
1、接到事故報警,總公司及責任熱力站值班人員應緊急溝通,說明情況。技術人員立即趕往事故現場;同時向公司和熱力站領導及時通報事故情況。
2、迅速組織技術、調度安全、機械設備等部門人員趕往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的過程、危害程度。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
3、維修人員迅速切斷控制事故點的進、出水閥門,盡量縮小范圍地實行局部停爐措施;同時對事故點進行搶修。
鍋爐常見事故幾種處理方法:
事故原因
處理方法
1、鍋爐水壓超過允許工作壓力,雖然采取停止給燃料、加強給水等措施,壓力繼續上升時。
1、迅速熄火處理:停止給煤及鼓風,減少引風,將爐排上紅火與灰渣快速排出,熄火后,切斷總閥,并停止引風機。如需冷卻爐堂,可將爐門及旁路煙道打開。
2、鍋爐水位表已升至最高可見水位以上(滿水),雖經叫水后,仍看不到水位時。
2、迅速冷卻鍋水處理:在緊急停爐時,如無缺水或滿水現象,可以縮短時間加速冷卻,向鍋爐給水、排污,以降低鍋爐內壓力。當爐水溫度降至80℃以下時,可以放掉爐水。
3、所有給水設備、水位表、壓力表、安全閥、排污閥全部失效時。
4、鍋爐元件損失,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時。
3、如果鍋爐系嚴重缺水事故,停爐時決不能應用迅速冷卻操作,嚴禁向鍋爐給水。
5、爐墻發生裂縫而有倒塌危險或爐架橫梁燒紅時。
6、因其它事件威脅鍋爐房或鍋爐設備安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