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生料漿制備車間堿粉倉地坑被淹事故現場處置預案

某生料漿制備車間堿粉倉地坑被淹事故現場處置預案

2024-07-15 閱讀 9755

1特征

1.1危險分析

山西魯能晉北鋁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燒結分廠生料漿制備車間(以下簡稱車間)若發(fā)生地坑被淹事故,容易造成生產系統(tǒng)的暫時中斷進而影響生產,無法確保產量。

1.2發(fā)生區(qū)域

燒結分廠1#2#配堿泵及1#2#配堿槽

1.3危害程度

事故一旦發(fā)生,容易對生產造成損失。

1.4可能出現的征兆

Ⅰ現場巡檢時管道是否有破裂

Ⅱ從DCS監(jiān)控數值可以分析出結論

1.5應急工作原則

在堿粉倉地坑被淹事故的預防與應急處理工作中,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內外結合”的方針,貫徹“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指揮、防止和控制事故的發(fā)生和擴大的原則。

2危險性分析

(1)造成燒結分廠運行設備停車。

(2)造成堿粉倉地坑內的機電設備損壞。

(3)停配堿泵狀態(tài)下可能面對的突發(fā)事件包括: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工藝事故等生產過程中的各類事故。

3應急組織及職責

3.1應急組織機構

車間成立安全事故應急指揮小組,由主任、專工、及各班長組成。發(fā)生重大事故時,以主任為組長,專工為副組長,負責車間的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指揮。

組長:任智敏

副組長:李國飛

成員:邢廣、蘇佳琪、王永飛、楊國濤、曹國華

3.2職責

3.2.1應急指揮小組職責

1)發(fā)生事故時,由應急組織機構發(fā)布救援命令和信號。

2)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行動,保證事故發(fā)生后,救援人員迅速到位,及時制止事故的蔓延和擴大,及時救助傷員。

3)向上級報告和向相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相關單位發(fā)出救援請求。

4)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組織并迅速恢復生產。

3.2.2指揮小組人員職責

1)組長:全面負責突發(fā)事件的處置指揮和救援匯報工作;

2)副組長:協(xié)助組長實施現場處置救援工作和對外聯(lián)系工作,負責組織開停車和生產恢復工作;協(xié)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3)班長:負責現場處置人員的調動安排,并協(xié)助專工組織人員進行開停車和生產恢復工作。

4應急處置

4.1危險源的監(jiān)控

加強對DCS設備進行監(jiān)控,加強日常巡檢工作,及時發(fā)現漏點并作出相應的處理。各班組要有計劃地開展反事故演習,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對可能發(fā)生的重大事故,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4.2預警行動

當現場操作人員發(fā)現可能引發(fā)分事故的險情后,應迅速做好應急預案啟動準備,并及時上報車間應急指揮辦公室。

4.3信息報告與處置

4.3.1信息報告

當現場發(fā)生事故時,生產現場負責人應立即以電話方式向車間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

4.3.2信息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及現場情況,迅速做出判斷事故程度;

2)事故的簡要經過及原因;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和其它應對措施,以及是否需要協(xié)調支援;

4)信息報告人、通信方式,及其它應當報告的情況。

4.3.3處置措施

1)在發(fā)生堿粉倉地坑淹沒事故后當班班長應立即通知當班調度及應急處置小組。

2)值長應根據DCS顯示或現場實際情況,聯(lián)系堿粉倉開關閥門和設備并改入備用配堿槽。

3)如堿粉倉地坑內積水尚淺,應及時關閉破裂管道前的閥門,并開啟地坑內的污水泵。

4)如堿粉倉地坑內積水上漲速度較快,不具備下地坑關閉閥門的條件時,應先開啟地坑內的污水泵抽水。

5注意事項

5.4.1通信與信息保障

勞動保護用品:安全帽、工作服、防護面罩、膠鞋、手套;

通訊工具:手機、電話、對講機;

應急物品:照明工具、硼酸水、燙傷膏、潛水泵、消防水袋、鐵鍬等;

其他工具。

5.4.2應急救援隊伍保障

附件2:生料漿制備車間搶險救災應急救援常用電話。

5.4.3應急救援物資及培訓保障

(1)車間將專門搶險救援人員、物資、設備、器材,列出清單報分廠審批,應急救援物資如消防器材等,應急照明燈要定期檢查、維護和更新,保持完好狀態(tài)。

(2)對車間員工進行經常性的事故救護常識教育,熟練使用各種防護器材、消防器材等。組織員工進行冒槽發(fā)生時搶救方法的培訓和訓練。

附則2

生料漿制備車間應急小組救援常用電話

燒結分廠生料漿制備車間應急救援常用電話

公安110消防65119急救120交通肇事122

副廠長趙立學

副廠長楊洋

副廠長常彥軍

技術中心主任成俊峰

調度室主任撖玉云

車間主任任智敏

車間專工李國飛

調度室

調配值班室電話:

生料漿制備甲班班長邢廣

生料漿制備乙班班長蘇佳琪

生料漿制備丙班班長王永飛

生料漿制備丁班班長楊國濤

篇2: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措施

礦山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措施

為做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控制事故擴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損失,減少人員傷害。根據本項目作業(yè)生產中可能存在的觸電、機械傷害及砂堆高懸塌滑等事故,制定如下現場處置措施:

1、觸電事故現場處置措施:

發(fā)生人員觸電時,現場作業(yè)人員應首先將電源切斷,然后對觸電人員采取應急救護措施。如發(fā)現傷員昏迷不醒,應立即采取人工呼吸進行搶救,待蘇醒后將傷員送往附近醫(yī)院治療。

2、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措施:

發(fā)生機械傷害事故時,現場作業(yè)人員應立即按下停機開關,并向現場負責人報告。現場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迅速趕往事故地點,根據傷害情況開展事故處置,先要為人員進行止血包扎,然后將傷員送往附近醫(yī)院。如在事故處置時需要外援時,應最近車間或分公司請求支援,包括人員、救援工具、車輛等。

3、砂堆高懸塌滑事故現場處置措施:

發(fā)生砂堆高懸塌滑事故時,將車輛或人員埋在砂里,現場作業(yè)人員應立即并向現場負責人報告。現場負責人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迅速趕往事故地點,根據情況調集鏟車開展清砂處置,但要必須保證不能傷害到人。在鏟砂接近人員時,要停止鏟車作業(yè),采用人工進行清理。處置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砂堆上部活動變化情況,要指專人負責觀察,及時向應急處置人員報告情況。被埋人員獲救后,應根據傷員傷情,現場進行簡單的救護處理后,送往附近醫(yī)院。如在事故處置時需要外援時,應最近車間或分公司請求支援,包括人員、救援工具、救護車輛、鏟車等救援物資。

篇3:電梯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電梯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1崗位職責

1.1使用單位電梯管理機構的負責人

負責啟動使用單位應急處置方案,全面動員管理機構的全部資源,按照方案規(guī)定的程序,展開救援工作;向有關部門、上級報告事故情況,以便相關部門及時啟動相關預案。

1.2使用單位消防值班人員

在發(fā)生火災時啟動電梯消防回降功能;在發(fā)生水浸時通知配電值班室切斷電梯供電電源;

1.3使用單位電梯安全管理員

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通知維修保養(yǎng)單位趕赴現場救援;安撫乘客,記錄乘客姓名和聯(lián)系電話,聯(lián)絡與乘客有關的人員,提供飲水、食物、藥品;組織做好現場安全防護、隔離措施;在不影響救援的前提下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

1.4維修保養(yǎng)單位負責人

接到事故報告后,負責啟動維修保養(yǎng)單位應急預案,調動組織本單位相關力量及時參與救援工作。

1.5電梯維保人員

檢查回降基站的電梯轎廂內是否還有乘客;電梯井道內是否有煙氣和消防水;配合開展電梯被困人員的救援工作。

2現場應急處置基本措施

2.1垂直電梯火災事故

2.1.1電梯服務的樓層發(fā)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置措施

⑴當大樓發(fā)生火警時,底層大廳的值班人員或電梯管理人員應立即撥動消防開關,不論電梯處于何種運行狀態(tài),均應立即自動返回底層,開門將乘客放出,并將情況報告管理機構負責人。

⑵設法使乘客保持鎮(zhèn)靜,組織疏導乘客離開。將電梯置于“停止運行”狀態(tài),關閉層門并切斷總電源。

⑶對于有消防運行功能的電梯,應由消防員確定是否可以使用。如必須使用,則可通過打碎電梯基站消防面板、按動“消防”按鈕開關,或用專用鑰匙將安裝于底層召喚按鈕箱上或電梯轎廂操縱箱上標有“消防緊急運行”字樣的鑰匙開關接通來啟用電梯消防員專用功能。對于無此功能的電梯,應立即將電梯直駛到首層,并切斷電源,或將電梯停于火災尚未蔓延到的樓層。

2.1.2電梯井道或轎廂內發(fā)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置措施

⑴首先立即在就近的樓層停靠,即刻疏導乘客撤離。

⑵然后切斷電源。

⑶再用滅火器滅火。

⑷共用井道中有電梯發(fā)生火災時,其余電梯應立即停于遠離火災的位置,防止火災蔓延,并交消防人員滅火使用。

2.1.3相鄰的建筑發(fā)生火災的應急處置措施

相鄰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應立即停梯,以免因火災造成停電而發(fā)生困人事故。

2.2垂直電梯水浸事故

由于電梯被水淹時,可能造成短路或觸電,除了要對水源進行控制及處理外,還要對電梯進行如下處置:

2.2.1當底坑內出現少量進水或滲水時,應將電梯停在二層以上,停止運行,斷開總電源。

2.2.2當樓層發(fā)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將轎廂停于進水層站的上二層,停梯斷電,以防轎廂進水。

2.2.3當底坑井道或機房進水很多,應立即停梯,斷開總電源開關,防止發(fā)生短路、觸電等事故。

2.2.4發(fā)生水浸時,應迅速切斷漏水源,設法使電器設備不進水或少進水。

2.2.5對水浸電梯應進行除濕處理,如采用擦拭、熱風吹干、自然通風、更換管線等方法,確認水浸消除,絕緣電阻符合要求,并經試驗運行無異常后,方可投入運行。對微機控制電梯,更需仔細檢查,以免燒毀電子板。

2.2.6在恢復電梯運行時,應確認無積水,無短路現象后,方可使用。對于那些急于使用的電梯,可采用烘干的辦法(如使用電吹風機),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短路的積水。

2.2.7電梯恢復運行后,詳細填寫水浸檢查報告,對水浸原因、處理方法、防范措施記錄清楚并存檔。

2.3垂直電梯剪切事故

2.3.1首先斷開電梯主電源開關,以避免在救援過程中突然恢復供電而導致發(fā)生意外,同時通報市急救中心。

2.3.2有足夠的救援人員且先行救援不會導致受傷人員進一步傷害的情況下,可在市急救中心專業(yè)急救人員到來之前進行救援,否則應根據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員的指示進行前期救援準備工作并在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員到來后配合救援工作。

2.3.3轎廂內人員或層站乘客在出入轎廂時被剪切

⑴如果可以通過打開電梯門直接救出乘客,則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層門鑰匙打開相應層門,救出被困乘客。

⑵如果不可以通過打開電梯門直接救出乘客,則相應人員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留守,相應人員進行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并且保持與留守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的人員通訊,一旦可以將受傷乘客救出,則停止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用層門開鎖鑰匙打開相應層門,救出被困乘客。

2.3.4乘客或其他人員在非出入轎廂時被剪切(發(fā)生轎底或轎頂剪切)

⑴發(fā)生轎底剪切時,相應人員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留守,相應人員進行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使轎廂向上移動),并且保持與留守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的人員通訊,一旦可以將受傷乘客救出,則停止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

⑵發(fā)生轎頂剪切時,相應人員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留守,相應人員進行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使轎廂向下移動),并且保持與留守在受傷乘客所在樓層的人員通訊,一旦可以將受傷乘客救出,則停止盤車救援操作或緊急電動運行。

2.3.5救出乘客后,根據市急救中心急救人員的指示進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2.4垂直電梯困人事故

運行中的電梯會因供電線路故障、限電、電梯設備老化等因素,致使乘客被困在轎廂內,乘客首先要及時報警。電梯的轎廂里通常都設有報警裝置,配有電話、對講機,或有攝像監(jiān)控鏡頭。一旦受困,應及時使用。其次是在救援中要聽從維修人員的指揮,密切合作。如電梯為有操作人員,操作人員應對乘客說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鎮(zhèn)靜并與維修人員聯(lián)系;如無操作人員,維保人員應設法與轎廂內被困人員取得聯(lián)系,說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鎮(zhèn)靜。如事故因供電引起,對于短時停電有備用發(fā)電機的應及時啟用。因線路故障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的長時間停電,應考慮采用盤車等適當的方式將乘客救出。

2.4.1電梯停靠在樓層附近的處理方法

⑴到機房將電源開關斷開,防止電梯突然運行造成事故;

⑵在廳外用三角鑰匙將層門打開,將乘客從轎廂內放出。

2.4.2電梯轎廂在兩層樓的中間或沖頂、蹲底時的應急處理方法

電梯運行中因供電中斷、電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駛,將乘客困在轎廂內時,維修管理人員應做好下列工作:

⑴若有司機操作,司機應使乘客鎮(zhèn)靜等待,勸阻乘客不要強行手扒轎門或企圖出入轎廂,并與維保人員或消防值班室管理人員取得聯(lián)系。

⑵維保人員到現場后,應了解轎廂被困人數及其健康狀況、轎廂內應急燈是否點亮、轎廂所停層站位置,以便于解困工作的開展。

⑶告知乘客盡量遠離轎門或已開啟的轎廂門口,不要倚靠廳、轎門,不要在轎廂內吸煙、打鬧,聽從操作人員指揮。

施救方法如下

方法一:施救人員在轎廂位置的上層將層門用鑰匙打開,進入轎頂,將電梯置于檢修運行狀態(tài),以慢速運行方式將轎廂運行至就近樓層的平層位置,用鑰匙將門打開,讓乘客撤離。

方法二:盤車放人操作

⑴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員,盤車操作已經開始,請乘客或司機配合。

⑵盤車放人操作一般由兩人在機房進行。操作前必須先切斷總電源開關,一人用松閘板手打開制動器,另一人盤車。當將轎廂盤至最近層樓面時〈轎門地坎應不高于層門地坎600mm〉可停止盤車,使制動器復位。

⑶讓司機或乘客在轎廂內打開層門,或用鑰匙打開緊急門鎖,并協(xié)助乘客離去。

⑷盤車時,應緩慢進行,尤其當轎廂輕載狀態(tài)下往上盤車時,應防止因對重側比轎廂重而造成溜車。當對無齒輪曳引機的高速電梯進行盤車時,應采用“漸進式”,一步步松動制動器,以防止電梯失控。

如事故時轎廂處于沖頂或蹲底的狀態(tài)時,宜采用上述方法二的盤車放人操作方式解救被困乘客。在電梯技術條件允許時,也可以在檢修狀態(tài)下,短接好相關安全回路,在機房控制柜處以檢修速度將轎廂運行至頂樓平層或底樓的平層位置,救出被困乘客后,使安全回路恢復正常功能。

2.5自動扶梯事故

2.5.1一般性故障或事故的應急處理

⑴突然停車的應急處理

操作人員應首先做好記錄,切斷自動扶梯的控制電源,檢查停車原因。

⑵異常現象的應急處理

自動扶梯在行使中有異常聲響、異味、不正常振動和摩檫,梯級或踏板有較大跳動,扶手裝置及裙板有“麻電”感覺現象,當發(fā)現時,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停止自動扶梯運行,并立即通知專業(yè)維修人員進行檢查維修,如按下急停按鈕仍無法停車時,應切斷供電總電源開關。

⑶無法啟動的應急處理

應首先檢查電源的供電情況,如無問題但仍不啟動,應暫時停用,進行檢查修復后再投入使用。

⑷制動距離過長的應急處理

自動扶梯急停時制動距離過長,須及時檢查自動扶梯制動器的抱閘間隙、制動器表面油污及磨損情況。

⑸扶梯裝置夾入異物的應急處理

發(fā)現扶梯的出入口或扶梯與扶手裝置之間夾入異物,不能等待扶梯的安全保護裝置起作用,而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或切斷總電源開關。

根據夾入異物的情況和程度,對異物進行取出處理,如能順利取出,對扶手帶裝置、安全保護開關等有關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正常后,重新啟動扶梯。

如果異物不能順利取出,須打開驅動機房進行手動盤車,取出異物。

如果手動盤車仍不能取出異物,則應請求支持,盡快采取可行措施取出異物。

⑹梳齒板夾入異物的應急處理

當發(fā)現梳齒板有異物卡住時,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或切斷總電源開關,將扶梯停止運行。

根據夾入異物的情況和程度,借助有關工具取下。如果異物能順利取下,對梳齒板、安全保護開關等有關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正常后重新啟動扶梯。

如果異物不能取下,應打開驅動機房進行手動盤車。

如果手動盤車仍不能取出異物,應請求支持,盡快采取可行措施取出異物。

2.5.2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的應急處理:

⑴應立即切斷扶梯的總電源開關,停止其運行。

⑵火災過后,要對自動扶梯有關設備進行認真檢查。

⑶自動扶梯遭受水淋或水淹時,參照執(zhí)行“進水或遭受水淹”的處理方法。

⑷對于遭受火災、高溫燒烤的扶梯設備,應通知扶梯的制造廠家進行處理,經制造廠家修復并確認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2.5.3進水或遭受水淹的應急處理

進水或遭受水淹時,由于建筑物水管、水箱、暖水管及消防水栓等水管破裂,閥門泄露引起樓層間進水、水淹時,水會沿著樓層地板進入本層或下層機房,此時應當:

⑴立即停止有關樓層扶梯的運行,并切斷其供電電源。

⑵檢查扶梯機房控制柜、驅動電動機、安全保護開關、電子線路板、照明回路等電氣設備線路有無進水。

⑶若發(fā)現機房設備已進水或水淹時,除立即斷開機房主電源開關外,還應及時對進水部位進行排水處理。

⑷水災過后,由專業(yè)維修人員使用電熱吹風等方法對進水的電氣設備進行烘干處理,測量相關回路絕緣電阻應符合要求。

⑸確認無漏電、無短路現象,尤其是對微電腦控制的扶梯,更要仔細檢查,以免損壞線路板等主要的控制裝置。

2.5.4遭受臺風或暴風雨襲擊時的應急處理

⑴首先將建筑物內各門窗關閉,防止雨水進入濺濕或浸泡扶梯設備,引起電氣短路,造成人員觸電傷害或設備損壞。

⑵若判斷暴風雨可能導致雨水進入設備機房時,應提前將供電總電源開關切斷,停止扶梯的運行。

⑶若雨水已經進入扶梯設備或機房,應立即切斷扶梯的總電源開關,停止扶梯運行。

⑷暴風雨過后,可參照“進水或遭受水淹”的方法進行處理。

2.5.5雷擊時的應急處理

建筑物發(fā)生雷擊并造成扶梯供電電源跳閘,導致扶梯停止運行,不應立即恢復扶梯的供電電源,應待雷擊過后由電梯維修保養(yǎng)單位維保人員對扶梯的電氣設備和元器件進行全面檢查修理。檢修后檢測相關回路的絕緣電阻值,符合技術要求,方可使用。對于遭受雷擊的電氣元器件,無論是否符合技術要求,都要更換。

扶梯遭受火災、水淹、雷擊等事故后,應首先進行事故應急處理,再經專業(yè)維修人員全面檢查和維修保養(yǎng),消除故障隱患。做好詳細應急處理和檢查維修記錄,并存檔備查。投入運行使用前,還須向市特檢院申請安全技術性能檢驗,檢驗合格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3注意事項

3.1發(fā)生火災時,在消防樓梯和機房排煙效果滿足人員通行要求的前提下,如確需救援人員進入機房搶救,在維保人員確保自身安全并有能力救援

的前提下才能實施,救援人員必須配備消防面具和消防器材并有專業(yè)消防人員同行,防止救援人員發(fā)生意外;在發(fā)生水浸時,必須按規(guī)定穿著安全鞋,防止觸電和滑倒。

3.2應急救援器材必須存放在規(guī)定地點,并定期檢驗狀態(tài),確保符合使用要求

3.3在打開層門時,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并必須確保周圍環(huán)境沒有無關的人員圍觀。現場保衛(wèi)人員應及時設置圍欄,分流人群。嚴格控制人員靠近層門口。

3.4電梯使用單位的現場人員應及時安慰受傷的乘客,消除乘客恐慌情緒。嚴禁非專業(yè)人員用力拉扯傷者肢體,防止金屬銳邊切割身體,造成傷害擴大。如傷者頭部受傷,必須由醫(yī)護人員按照規(guī)范挪動傷者,防止搶救措施不當造成傷害。

3.5通常情況下,在轎廂內的乘客并無生命危險。值班室人員和維保人員應及時勸告乘客保持鎮(zhèn)定。乘客在轎廂內試圖自行爬出轎廂,往往造成危險。必須有效勸阻乘客盲目自救的不安全行為。

但在發(fā)生火災時救援人員又無法接近樓層的極端危險的情況下,如存在乘客自救的可能,電梯維修保養(yǎng)單位人員應通過消防值班室電話指導乘客逃生。

3.6及時收集各種證據,以便還原事故過程,分析事故原因。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徹底查明事故原因。

3.7電梯維修保養(yǎng)單位應全面檢查電梯系統(tǒng)狀態(tài),在確認滿足安全運行條件后,還應經過電梯維修保養(yǎng)單位內部檢測員檢測后方可恢復電梯使用。如設備狀態(tài)存在不確定事項,電梯使用單位應委托市特檢院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3.8發(fā)生傷亡事故的電梯必須經監(jiān)督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3.9及時安撫慰問相關乘客,解釋事故原因和已采取的預防措施,消除乘客對使用電梯的恐懼,消除誤解、誤傳的有關電梯的不安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