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可燃氣體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可燃氣體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3641

1總則

本《預案》是根據合成氨生產裝置的實際情況,為了防止突發性重大事故發生后能夠迅速有效得以控制處理,盡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身安全和設備的正常運行,特制定《預案》,本《預案》由總則;合成氨生產基本情況;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織人員和職責劃分;報警、通訊聯系方式;可燃氣體泄漏事故處理措施;人員緊急疏散、撤離;危險區的隔離;受傷人員現場救護與醫院救治;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應急救援保障;預案分級響應條件;事故救援終止程序;應急培訓計劃;應急演練計劃;附件等組成。

本《預案》適用于赤天化股份公司合成車間。

2合成車間生產基本情況

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車間,座落在赤水市,生產區距市區4公里,年生產合成氨35萬噸。整個生產過程涉及到天然氣、氫氣、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介質。

目前,車間下設五個化工班組操作人員74人、空分班操作人員16人以及技術管理組12人、每期民工期人接觸可燃氣體的人數為102人,與周邊的水汽車間,尿素車間,天陽公司,正泰公司維修合成班、水汽班,電修車間合成班、總降班,儀表車間合成班、分析儀表班,中化室合成班相鄰,受可燃氣體響大約400多人。

車間組建了防火二、三級領導小組組長1名、副組長3名、組員16名;事故應急救援分隊共20人和車間義務消防隊,隊長1名、副隊長3名、隊員共59人,分布在各班組和崗位。車間正副主任和車間安全員擔任事故應急救援隊隊長和義務消防隊正副隊長,各班組正副班長擔任事故應急救援分隊和義務消防隊組長,配合公司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隊和消防隊、氣防站工作。

車間配有專職安全環保技術員一名,化工五個班和空分班副班長兼職班組安全環保員,并負責日常安全管理和對員工進行二三級安全環保教育和安全考試。

3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

3.1使用可燃氣體分布表:

表一:

序號設備名稱介質地點1入界區原料氣管線天然氣PC0026盲板至合成界區2一段轉化爐CH4,H2,CO合成氨生產區3二段轉化爐CH4,H2,CO合成氨生產區4高溫變換爐N2,H2,CO合成氨生產區5低溫變換爐N2,H2,CO合成氨生產區6甲烷化爐N2,H2,CO合成氨生產區7合成壓縮機N2,H2合成氨生產區8氨合成塔N2,H2,NH3合成氨生產區9分子篩N2,H2合成氨生產區10氫回收CH4,H2,N2合成氨生產區

3.2可燃氣體泄漏危險目標及對周邊的影響。

表二:

序號危險目標危險介質波及范圍一般事故重大事故1入界區原料氣管線天然氣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2一段轉化爐CH4,H2,CO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3二段轉化爐CH4,H2,CO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4高溫變換爐H2,CO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5低溫變換爐H2,CO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6甲烷化爐H2,CO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7合成壓縮機H2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8氨合成塔H2,NH3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9分子篩H2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10氫回收CH4,H2,合成氨生產區公司生產區

4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4.1在合成氨界區和相關重點部位配備了消防水、洗眼器(噴淋水),滅火器以確保事故發生后能迅速、準確、有條不紊的處理,將事故降到最低,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和擴散。

4.2車間生產區域配備防毒事故柜6個,柜內備有氧氣呼吸器14臺(其中總控室12臺、壓縮廠房二樓2臺)、空氣呼吸器10臺(總控室5臺)、過濾式防毒器具102臺(每位員工備有一臺由各班組管理)。車間每個員工配有個人適用的過濾式防毒面具,均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基本熟悉個人防護知識。界區道路暢通,無障礙物。

5?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織成員和職責劃分

5.1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5.1.1領導小組

5.1.1.1組長:車間主任

5.1.1.2副組長:車間副主任

5.1.1.3成員:技術人員、安全員及各化工班長、青安崗成員

5.2應急救援辦公室

5.2.1應急救援辦公室:發生事故時,設在合成車間總控交接班室,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指揮、協調工作。

5.3應急救援隊組成

5.3.1由各班的正副班長、總控主操、轉化崗位的主操組成。

5.4職責分工

5.4.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

5.4.1.1制定和修改可燃氣體泄漏事故應急救援方案。

5.4.1.2組織實施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5.4.1.3對突發事故發布救援信號,并全面接受上級救援命令和指揮本單位的救援工作。

5.4.1.4向上級報告事故原因及處理結果。

5.4.1.5組織本單位的事故調查處理,總結經驗,近一步完善預防措施。

5.5應急隊職責

5.5.1負責事故處理的工作準備(人員辦公地點、通訊等)

5.5.2負責事故現場裝置的維護、協助搶修恢復生產的正常,事故現場通訊和對外聯系。

5.5.3組織力量實施救護和對現場安全進行維護及疏散人群。

5.5.4協助公司事故指揮部調查事故原因。

5.5.5做好日常隊伍的訓練、演習工作。

6報警、通訊聯系方式

6.1報警通訊:由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聯系。

6.2緊急電話:一但發生可燃氣體大量泄漏事故,有關報警如下:

火警:119救護:120(2876120)?防護:117氣防站:2876800

安環處:2878220?公司調度室:

合成氨總控室:2876826、2876801

車間辦公室:2878833

曹澤新?陳聰慧:?張習松:

7可燃氣體泄漏處理措施

7.1根據可燃氣體泄漏大小,迅速判定出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或傷害情況,波及周邊范圍大小,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7.2車間應迅速指揮應急救援隊,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經關閉天然氣閥門,立即關閉,則以自救為主。

7.3車間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可命令應急救援隊員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進一步擴大,應請求公司救援,并將現場情況向公司領導報告。

7.4指揮消防、氣防隊員到達出事現場。消防、氣防人員配戴好防護器材,立即進行現場救護。

7.5由車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調查、分析和總結,事故分析結論由車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向上級部門報告。

8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8.1一旦發生大量可燃氣體泄漏事故,現場人員應迅速查明原因,立即通知車間、生產調度室,同時通知界區內其他單位人員向上風口方向撤離。

8.2一旦發生可燃氣體爆炸事故時,本單位救援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車間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迅速向上級和相鄰單位通報并請求支援,同時通知界區人員撤離。

8.3根據事故處理狀況,及時對本單位人員和界區單位人員清點,并進行上報。

9危險區的隔離

9.1危險區域的劃分

9.1.1車間根據發生泄漏事故的危害程度,將發生泄漏區域劃分為危險區。

9.1.2在被劃分的危險區域周邊放置警示牌,用警示帶將危險區域與安全區域隔離,并安排人員守衛。

10受傷人員現場救護與醫院救治

10.1現場人員輕微受傷,可用清水自行清洗。

10.2對重傷人員,車間配合醫療救護隊,送醫院搶救。

11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11.1車間配合現場的治安保衛、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和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等工作。

11.2當事故處理結束后,立即組織現場洗消和設備的恢復運行。

12應急救援保障

聯系電話:

安環處:2878220?公司調度室:

13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13.1一般事故:即設備管道的泄漏,由當班人員巡檢發現,一旦發生該類事故,當班班長立即組織人員查明泄漏點,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并立即向上級匯報。

13.2較大事故:即管道、設備發生泄漏,且關不嚴,由當班人員檢查發現,此時,應立即報告車間、生產調度室、安環處、氣防站,由車間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統一協調指揮事故處理工作。

13.3重大事故:即管道、設備發生意外爆炸,危及現場和公司生產區人員的人身安全,立即向車間、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同時現場人員迅速撤離,按公司《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處理。

14事故救援終止程序

14.1一般事故:當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車間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確認,并通報公司生產調度室事故危險已解除。

14.2較大事故:當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經車間確認,并上報公司指揮部和生產調度室,經確認后,由公司生產調度室通報車間相鄰單位事故危險已解除。

14.3重大事故:當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通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經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后,由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通報公司各單位事故危險已解除。

15應急培訓計劃

15.1為更好地實施《預案》的各項措施,車間要求各班組要經常開展對應急救援常識的學習和事故演習活動,嚴格協助車間的各項管理標準,遵守各項制度。

15.2各化工班組應做到精心巡檢,消除事故隱患,每月組織一次事故演習、崗位練兵活動。

15.3每月由車間安全檢查小組組織一次全面的安全綜合檢查,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防患于未然。

15.4利用車間周一的安全生產例會,及時傳達各方面的有關安全要求,做到安全警鐘長鳴。

15.5將毒物周知卡掛于總控,便于員工牢記毒物的特性、危害和預防。

16應急演練計劃

16.1加強各化工班組的日常演練工作,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性的開展訓練和演習,根據不同季節,定期開展事故演習活動,鑄造一支思想好、技術精、作風過硬、善打和敢打硬仗的員工隊伍。

16.2將各班的事故演習納入車間綜合考核之中。

16.3不斷總結經驗,加強技術交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有效的技術培訓工作。

17附件

附件一、合成車間可燃氣體泄漏應急處理預案機構圖(略)

附件二.處理措施

1滅火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方向滅火。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2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m,大泄漏時隔離30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從上風處進入現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附件三?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1

化學名稱:硫化氫

通用名稱:危?害

分?級ⅠⅡⅢⅣ理化性質:

外觀氣味,無色可燃氣體,有惡臭味

熔點:-85.5℃沸點:-60.40℃

溶解性:1克溶于187毫升水(10℃),242

毫升水(20℃),1克溶于93.4毫升無水乙醇,

48.5升乙醚(20℃)溶于甘油。

相對密度(或比重):蒸氣1.189,1.159

克/升?(0℃)

蒸汽壓:2026.5Kpa(25.5℃)

爆炸極限:下限:4%,上限:46%其他特性:。

遇熱,明火或氧化劑易著火。

加熱分解,放出有毒的硫氧化物煙霧,

能與各種氧化物發生激烈化學反應。

?接觸后癥狀現場急救預防吸入

硫化氫可致組織缺氧,主要

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對粘膜有

刺激作用。

?短期吸入大量硫化氫可出現

流淚、眼痛、畏光、咽干、

咳嗽、胸悶、頭痛、乏力等,重者出現腦水腫和肺水腫,極高濃度(1000mg/m3)時可在數秒內突然昏迷,呼吸驟停,繼而心跳驟停,發生閃電型死亡。

?立即脫離現場至

空氣新鮮處,保持

安靜,注意保暖,

維持呼吸道通暢,

吸氧.對呼吸、

心驟停者應立即

進行恢復等對癥及

支持療法。就業前注意職業禁忌病癥(明顯的呼吸系統病,

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明顯的器

質性心、肝、腎疾病)工作現場加強局部排風

和全面通風,緊急情況和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

正壓自給式呼吸器化學防護鏡,穿防護衣等,

現場禁食,禁煙,禁飲水,工作后淋浴,保持

良好的衛生習慣,入罐或其他高濃度區作業,

應有人監護。泄漏處理要點:?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

上風處,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一

般消防防護服,切斷火源和氣源,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注意收集處理廢水。

?眼刺激作用

最高容許濃度:10mg/m3應急電話:(2878)116,2877040

填卡部門:赤天化衛生科填卡人:范永建

填卡時間:2003年12月28日

毒物周知卡2

化學名稱:一氧化碳

通用名稱:危?害

分?級ⅠⅡⅢⅣ理化性質:

無色,無臭氣體

熔點:-207℃

溶解性:微溶于乙醇,水,溶于某些有機溶劑如乙酸乙脂、三氯甲烷、乙酸

閃點:自燃點(608.89℃)

相對密度:氣體0.97;液體0.793

蒸汽壓:4.89Kpa(30℃)

爆炸極限:下限12.5%,上限74.2%

其他特性:。

遇明火或熱會爆炸,能與下列物質發生激烈反應:

?BrF3,CszO,CIF3,IF7,NF3,Q2,QF2等?接觸后癥狀現場急救預防吸入

?短期內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可發生頭昏,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意識障礙,神經癥狀等。

?應迅速將中毒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安靜,注意保暖,根據病情對癥治療。就業前注意職業禁忌病癥(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及精神疾患,明顯的器質性心血管疾病),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戴防毒面具現場禁煙,進行就業前體檢,進入罐內,須有人監護,保持通風,緊急情況下佩帶正壓自給式呼吸器。泄漏處理要點:?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

安全區,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一

般消防防護服,合理通風,切斷氣源,噴霧狀水稀釋,。

?眼皮膚

最高容許濃度:10mg/m3應急電話:(2878)116,2877040

填卡部門:赤天化衛生科填卡人:范永建

填卡時間:2003年12月28日

附件四、消防設備器材分布圖

室外消防栓一個

?

辦公大樓

滅火器4具總?

?

滅火器8具

?

滅火器8具

滅火器8具

?道路脫碳崗位

滅火器4具/消防栓1處

滅火LS蒸汽1處

2處

101-B/103-D

滅火器4具108-D/增濕

LS滅火蒸汽2處壓縮崗位103-J片區滅火器16具

LS滅火蒸汽1處

?0102-J滅火器具6具

LS滅火蒸汽1處道?路大小回收崗位?

?消防栓1處

?

?

滅火器8具/LS蒸汽3處/消防栓2處合成崗位/氫回收系統?120-FA消防栓2處

?

120-F消防栓2處

?

?

?

?充氧站

滅火器4具

消防栓1處

??空分廠房內滅火器16具/廠房外消防栓1處注:現場滅火器每周二或周四檢查一次,凡使用后聯系消防隊(2876526、2876831)更換處理。

篇2:可燃氣體泄漏處理預案

可燃氣體泄漏的處理預案:

1.如發現可燃氣體泄漏,應保持鎮定,嚴禁開關電氣設備,包括:手電筒、手機、對講機等。

2.撤離危險區域。到達安全地點后向中控室報告情況。

3.打開附近的所有外窗進行通風。

4.中控室應通知工程部關閉有關閥門

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措施及步驟:

1.調集盡可能多的安防力量加強對本物業管理區域各個出入口的控制,如有可能關閉一些出入口

2.如有必要設置路障和隔離帶避免閑雜人員闖入。

3.對進入本物業管理區域涉及危險區域的人員采取必要措施進行控制。

4.通知本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住戶)按秩序恢復工作和生活,避免造成混亂。

5.如有可能安排專門人員控制相關通道盡量杜絕無關人員到達事故原發現場。

6.如有需要可要求相關部門派力量協助做好必要的善后工作

篇3:某裝置發生嚴重有毒可燃氣體泄漏時事故處理預案

1.事故處理原則:

人身安全第一,設備安全第二,生產效益第三。

1)發現裝置內出現大量有毒可燃氣體泄漏時應該首先保證自身安全,先撤離到安全區域(正常下在本崗位操作室集結)。

2)立即向值長匯報同時聯系公司值班人員、調度(6003~6005)、消防隊(電信6119)、安全生產部(6322、8832),請求支援。

3)立刻封鎖相關路口隔離泄漏區。

4)通知裝置區域相關單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

5)清點當值人員確保無人員傷亡。

6)未采取個人保護措施時應避免進入泄漏區處理問題。

7)崗位操作應該以室內調整為主,避免不必要的危險。

2.硫化氫中毒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1)事故危害及影響

酸性氣、酸性水中含有硫化氫較多,而硫化氫毒性極大,人只要吸入少量就可造成傷亡。各裝置含硫污水及含硫化氫氣體介質點分布較多,所以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2)造成事故的原因

焦化冷焦水區、焦化脫硫區、加氫脫硫化氫汽提塔區是高濃度硫化氫聚集地,各裝置消除硫污水直排地溝現象,一旦出現泄漏,會造成硫化氫氣體向四周不斷擴散,在污染區周圍工作,易造成硫化氫中毒;處理含有硫化氫的設備問題時;也會造成中毒事故的發生。

3)應急處理措施

造成中毒事故,應立即按如下要求處置:疏散污染區人員至安全處,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如有中毒人員,應急處理人員立即搶救其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保暖休息,呼吸困難或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迅速就醫。

4)泄漏源的處理

崗位人員佩戴空氣呼吸器及時切斷泄漏源,遠距離用水炮、水槍稀釋,并及時通知調度及有關單位。

5)本裝置含硫污水無處理裝置,應禁止明處脫水。所有有毒點一律掛警示牌,寫明安全要求。

6)保護預防措施:加強員工安全意識,使用有效的防護用品,消除污水直排現象,加強設備巡檢維護杜絕跑、冒、滴、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