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設施安全管理規定范本
1目的與適用范圍
為了加強對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設施的管理,及時發現可燃氣體泄漏,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報警器的安全管理。
2引用法規、標準
《安全生產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
《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693-2004)
《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設計規范》(SH3060-1999)
《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規范》
3職責
3.1消防管理部門負責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設施的維護管理;
3.2生產部門電器儀表管理人員負責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檢查報警器運行的技術性能狀態;
3.3消防管理部門每年聯系有資質的單位對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設施等進行檢測,每月對進行1次試驗;
3.4生產必部門操作人員必須懂得報警器的性能、會操作使用。
4總體要求
4.1在線的報警器完好率應達到95%以上。
4.2凡新建、擴建、改建的生產裝置及儲運系統,存在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意外泄漏可能的,必須按照“三同時”的原則配備檢測報警器。
4.3報警器設置的地點、數量、方式,執行《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設計規范》(SH3060-1999)有關規定。
5選擇報警器應滿足以下要求:
5.1功能、結構、性能和質量符合國家法定要求。
5.2取得國家法定計量單位頒發的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
5.3取得國家指定的防爆檢驗部門發放的防爆合格證,并達到安裝現場所要求的防爆等級。
5.4技術先進,質量穩定,反應靈敏,便于維修,保證備品備件供應。
5.5受其它氣體的干擾小,受溫度、濕度影響小。
5.6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規范要求。
6報警器安裝現場所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6.1可能泄漏的可燃氣體的密度。
6.2室外安裝時應考慮主導風向等環境因素。
6.3雨水及可燃氣體對檢測元件的影響。
6.4便于維修和校驗。
7檢測報警器納入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管理。
8在報警器使用和管理中,由于責任心不強造成事故或損失的部門和個人,視其情節給予嚴肅處理。
9本規定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篇2:可燃氣體泄漏處理預案
可燃氣體泄漏的處理預案:
1.如發現可燃氣體泄漏,應保持鎮定,嚴禁開關電氣設備,包括:手電筒、手機、對講機等。
2.撤離危險區域。到達安全地點后向中控室報告情況。
3.打開附近的所有外窗進行通風。
4.中控室應通知工程部關閉有關閥門
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措施及步驟:
1.調集盡可能多的安防力量加強對本物業管理區域各個出入口的控制,如有可能關閉一些出入口
2.如有必要設置路障和隔離帶避免閑雜人員闖入。
3.對進入本物業管理區域涉及危險區域的人員采取必要措施進行控制。
4.通知本物業管理區域內業主(住戶)按秩序恢復工作和生活,避免造成混亂。
5.如有可能安排專門人員控制相關通道盡量杜絕無關人員到達事故原發現場。
6.如有需要可要求相關部門派力量協助做好必要的善后工作
篇3:某裝置發生嚴重有毒可燃氣體泄漏時事故處理預案
1.事故處理原則:
人身安全第一,設備安全第二,生產效益第三。
1)發現裝置內出現大量有毒可燃氣體泄漏時應該首先保證自身安全,先撤離到安全區域(正常下在本崗位操作室集結)。
2)立即向值長匯報同時聯系公司值班人員、調度(6003~6005)、消防隊(電信6119)、安全生產部(6322、8832),請求支援。
3)立刻封鎖相關路口隔離泄漏區。
4)通知裝置區域相關單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
5)清點當值人員確保無人員傷亡。
6)未采取個人保護措施時應避免進入泄漏區處理問題。
7)崗位操作應該以室內調整為主,避免不必要的危險。
2.硫化氫中毒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1)事故危害及影響
酸性氣、酸性水中含有硫化氫較多,而硫化氫毒性極大,人只要吸入少量就可造成傷亡。各裝置含硫污水及含硫化氫氣體介質點分布較多,所以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2)造成事故的原因
焦化冷焦水區、焦化脫硫區、加氫脫硫化氫汽提塔區是高濃度硫化氫聚集地,各裝置消除硫污水直排地溝現象,一旦出現泄漏,會造成硫化氫氣體向四周不斷擴散,在污染區周圍工作,易造成硫化氫中毒;處理含有硫化氫的設備問題時;也會造成中毒事故的發生。
3)應急處理措施
造成中毒事故,應立即按如下要求處置:疏散污染區人員至安全處,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如有中毒人員,應急處理人員立即搶救其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暢通,保暖休息,呼吸困難或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迅速就醫。
4)泄漏源的處理
崗位人員佩戴空氣呼吸器及時切斷泄漏源,遠距離用水炮、水槍稀釋,并及時通知調度及有關單位。
5)本裝置含硫污水無處理裝置,應禁止明處脫水。所有有毒點一律掛警示牌,寫明安全要求。
6)保護預防措施:加強員工安全意識,使用有效的防護用品,消除污水直排現象,加強設備巡檢維護杜絕跑、冒、滴、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