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6560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高效、有效的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按照《安全生產法》、《四川省建筑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和《成都市建筑施工現場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結合本公司建筑工程施工的實際,特制定《金堂縣教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本預案的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安全事故,指在本公司行政區內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造成人員傷亡,或導致直接經濟損失的安全事故。

事故類別包括:

(一)深基坑坍塌;

(二)塔式起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倒塌;

(三)整體模板支撐體等倒塌;

(四)多、高層建筑外腳手架倒塌;

(五)房屋拆除事故;

(六)高處墜落;

(七)機械傷害;

(八)物體打擊;

(九)觸電;

(十)其它安全事故;

二、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指揮系統

(一)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在公司統一領導下,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負責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

(二)成立公司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主任由公司領導小組組長擔任,副主任由公司分管安全生產的副經理擔任,成員由公司相關科室負責人。

?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本公司辦公樓,四層安委會安全監督管理辦公室負責落實。

三、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的職責

(一)組織有關科室人員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防止事故的進一部擴大,辦爭反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布置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處理工作發生的爭方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三)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四)緊急調用各類物資、人員、設備和占用場地。事故搶救處理工作結束后應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五)當事故危及周邊單位和人員的險情時,組織人員和物資疏散工作;

(六)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七)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四、安全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一)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的項目部必須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將所發生的安全事故和情況報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并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發生事故的單位名稱、企業規模;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3、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和初步估計;

4、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5、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部門事宜

7、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時間。

(二)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安全事故報告后,立即報告縣安監局、縣建設局,及時派人迅速趕赴現場,進行事故現場保護和證據收集工作,必要時可將事故情況通報給公安局,請求給予支援。

(三)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地的項目部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五、應急處理預案

(一)接報事故后15分鐘內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報告縣建設局安監站,并迅速上報縣安監局;

2、應急處理辦公室根據事故或險情情況,立即組織或指令事故發生地項目部組織調集應急搶救人員、車輛、機械設備。組織搶救力量,迅速趕赴現場。

(二)應急救援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情況,最大可以迅速調集汽車吊、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設備及人員。車輛迅速投入開展搶救及突擊搶救行動,調查現場情況,如有人員失蹤,立即判明方位,緊急安排技術人員根據工程特點、事故類別、制定搶救方案,同時安排受災群眾的生活問題,必要時請示消防部門協助搶險,請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群,維持現場秩序。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治療。

3、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4、自我保護,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

六、學習、演練

(一)本預案建筑工程針對性有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組織實施緊急救援工作并協助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處理。

(二)組織有關科室,項目經理人員認真學習,掌握預案的內容和相關措施。每年定期組織演練;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按照預案的要求,有條地開展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三)發生安全事故后,項目部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辦公室,相關科室負責人在接到事故發生信息必須在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瀆職行為都要依法追究責任。

附: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

常務副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篇2: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及處理制度

為強化本項目安全管理水平,對突發安全事故進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減輕受傷職工的受傷害程度,減少現場財產損失,為事故的調查和處理提供條件,特制定本制度。

1根據國家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求,對施工作業過程中作業場所首先應進行危害辨識,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制定相應的應急救援預案,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審核,項目經理批準,并報公司質量安全部備案。

2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

2.1應急指揮負責人、小組成員的職責及出現險情和事故后的聯系方式。

2.2按照事故的類別規定向公司匯報,并制定與外部機構的聯系、報警與聯絡步驟。

2.3搶救傷員、排除險情和保護現場的措施、方法及要求。

2.4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急救搶險設備、器材和醫藥,以及日常的檢查維護措施。

2.5制定搶險急救培訓和演習的計劃。

2.6對預案所涉及的活動做好記錄。

3建立以施工員、安全員、機管員、材料員、技術員為骨干的事故應急救援小組,預先確定搶救指揮負責人和小組名單,配備必要地急救設備,并進行現場急救搶險知識培訓和演習。

4項目經理是所轄施工現場事故救險和處理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根據預案的要求在資金投入上保證急救搶險設備、器材和醫藥的需求,在人員安排上滿足現場急救的需求。

5事故發生后,第一目擊者首先應立刻報告急救指揮負責人(必要時向外部機構求助和報警),由指揮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小組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搶救傷員,防止事故擴大或蔓延,減少財產損失。

6應就制定的事故救援預案向本單位全體職工進行宣告,明確出現事故后正確的報告和處理方法,更好地配合應急救援小組的救險工作。

7在事故得到控制、情況穩定后,各生產單位必須按照有關規定或《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的要求對事故的情況進行上報、調查和處理。

篇3:建筑工程施工傷亡事故快報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傷亡事故快報制度

為了及時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施工現場職工(含臨時工)傷亡事故,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稱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勞動(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和急性中毒。

2、施工發生傷亡事故以后,負責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項目經理(負責人)報告。

3、施工項目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凡發生重傷和傷亡事故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和安監處報告,然后公司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對一般輕傷事故應在月報中作詳細填報。

4、發生傷亡事故的施工項目,應按國家規定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記、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圖。傷亡事故現場清理,如無特殊原因,應經事故調查機關同意。

5、事故快報內容:(1)項目名稱;(2)地址及電話;(3)發生事故時間(年、月、日、時、分);(4)發生事故地點;(5)事故類別(物體打擊、提升、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邦、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煤塵爆炸、其它爆炸、煤與瓦斯突出、中毒和窒息、其它傷害);(6)傷亡情況(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工齡傷害程度、受過何種教育、直接經濟損失等);(7)事故經過和主要原因。

6、事故調查處理。輕傷事故由施工項目組織調查,在對事故分析基礎上,提出處理意見,寫出事故調查處理報告。重傷事故,由公司組織、分公司配合調查,施工項目配合調查。發生死亡事故,接受上級有關部門調查處理,做好善后工作,落實防范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