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較大安全事故搶險救災應急預案薛城區
為保證煤礦企業在發生較大安全事故后,能夠及時、有效地實施搶險救災,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文件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薛城區行政區域內所屬煤礦企業和國有破產改制移交屬地安全監管的聯創、通晟、甘霖三處煤礦企業發生的一次死亡(遇險)3-9人較大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
二、煤礦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災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㈠薛城區煤礦重大安全事故搶險救災由區政府統一領導組織。搶險救災指揮部總指揮由分管煤炭工業的副區長擔任,指揮部成員由山東煤礦安監局魯南分局、區政府辦公室、事故發生地鎮政府(辦事處)、區煤炭局、區安監局、區經貿局、區民政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國土資源局、區衛生局、區總工會、薛城公安分局、區供電局、棗礦集團和有關保險機構負責人組成(搶險救災指揮部成員通訊錄見附表一)。
㈡搶險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職責
1、區煤炭局、棗礦集團負責搶險救災的綜合協調工作;
2、區安監局、區經貿局、區國土資源局負責協調搶險救災物資,地質資料的搜集和地質災害的防治等煤炭行業部門以外的工作;
3、山東煤礦安監局魯南分局負責組織指導區域救護及其應急救援工作;
4、薛城公安分局負責協調治安保衛和維護秩序工作;
5、區衛生局負責醫療救護和檢測檢疫工作;
6、區供電局負責協調應急供電;
7、區總工會、區民政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關保險機構配合當地政府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㈢指揮部辦公室及各搶險救災工作組(隊)主要職責
搶險救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8個搶險救災工作組(隊),辦公室設在區煤炭局。
1、指揮部辦公室:區煤炭局牽頭,負責搶險救災的調度協調、信息發布、編制簡報及其它應急綜合工作。
2、搶險救災指揮組:區煤炭局牽頭,由棗礦集團業務部門和救護隊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指揮井下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突法災變。
3、井下搶險隊:由礦山救護隊、事故單位和搶險救災指揮部緊急調集的有關單位組成。負責具體實施搶險救災指揮部制定的救災方案和措施。
4、技術專家組:由有關技術專家和事故單位技術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研究制定搶險救災技術方案和措施,解決事故搶險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搶險救災技術專家通訊錄見附表二)。
5、警戒保衛組:薛城公安分局牽頭,由事故發生地鎮街派出所和駐薛武警、駐軍官兵組成。主要負責事故發生后的人員疏散、現場戒嚴和維護秩序、交通等工作。
6、物資供應組:區經貿局牽頭,由區政府有關部門、區搶險救災物資儲備中心和事故單位物資供應站組成。主要保證搶險救災中物資、材料和設備的及時供應。
7、醫療救護和防疫組:區衛生局牽頭,由事故單位和區醫療、防疫部門及事故發生地衛生院組成。主要負責對人員進行醫療救護和防疫。
8、善后處理組:有關鎮街政府、街道辦事處牽頭,由事故發生地政府(街道辦事處)有關部門、工會和事故單位組成。負責傷亡家屬的安撫、撫恤和補償等善后處理事宜。
9、后勤服務組:由事故發生地政府(街道辦事處)和事故單位有關部門組成。主要負責搶險救災人員食宿安排、車輛調度和來人接待等。
二、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危險性評估
㈠危險目標的確定。針對我區特點,煤礦主要危險來自井下水、火、瓦斯、煤塵和頂板等,所有礦井都有發生較大事故的潛在可能性。
㈡危險性評估。煤礦企業危害性較大事故是“一通三防”事故和水害事故。根據我區煤礦企業和聯創、通晟、甘霖煤礦煤層開采的地質條件、古井古空分布和歷年來發生的煤礦重特大事故概率統計分析,甘霖煤礦、聯創公司、通晟公司及其周圍的煤礦是“一通三防”和水害事故重點防范對象,尤其是山家林井田“4.9”突水事故已打破區域原有的水系平衡,大量采空積水已上升至-150米水平,對周邊的煤礦安全生產構成一大安全隱患,通晟公司南部的礦井,位于煤塵易燃易爆區、瓦斯涌出異常區、雨季防洪任務重,必須加強監控治理,重點防范。
三、應急救援組織體系和演習訓練
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國家礦山應急救援中心、區域礦山救護大隊和煤礦抗災搶險隊伍組成。礦山救護隊實行軍事化管理,區域救護大隊實行大、中、小隊三級指揮。各煤礦企業按就近原則與礦山救護隊簽定救護協議,組建成立一定規模的煤礦抗災搶險隊伍(區域礦山救護隊人員通訊錄見附表三)。
礦山救護隊根據所服務的區域特點,制定訓練計劃,定期進行演習。煤礦抗災搶險隊伍應按照礦井通防、水害應急救援預案,定期開展救災演習演練,提高隊伍的實戰力。
四、應急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
㈠煤礦事故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存放。區煤炭局建立搶險物資儲備中心,作為事故搶險救災應急儲備;市搶險物資庫、附近的礦業集團公司設備物資庫、部分生產廠家和省每礦排水設備租賃站作為主儲備(搶險救災物資存儲備單位通訊錄見附表四)。
㈡搶險救災物資設備調運方式。在事故礦井現場不能提供應急物資、設備時,應從區煤炭局建立的煤礦搶險物資儲備中心迅速調用各種排水、供風、開關、電纜等機電設備,進行事故搶險。必要時,區搶險救災指揮部可請求省、市應急救援指揮部,從附近的礦業集團公司設備物資庫、部分生產廠家和省煤礦排水設備租賃站調集。
五、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㈠通訊聯絡
1、區政府辦公室值班電話:
夜間值班電話:4412268
2、區煤炭局調度值班電話:
3、區安監局值班電話:444118
4、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魯南分局:
5、區域礦山救護隊:4073200
㈡事故報告
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做到:
1、立即將所發生事故的簡要情況報告區政府,同時報告區煤炭局、區安監局、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魯南分局。
2、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報上述部門。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⑴發生事故的單位、地址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⑵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攻擊;⑶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⑷事故搶險處理情況和采取的措施;⑸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⑹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礦井死亡事故報告單詳見附表五)。
㈢現場保護
事故單位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區公安部門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負責搞好事故礦井治安和維護礦井周邊秩序工作。
六、煤礦重大事故搶險救災
㈠區煤炭局調度室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過區政府值班室通知搶險救災總指揮和搶險救災成員單位負責人,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成搶險救災指揮部,啟動本應急預案,履行本預案賦予的各項職責。
㈡事故搶險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搶險救災工作必須在搶險救災指揮部的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有序開展。
2、自救互救原則。事故發生初期,事故礦井應按照《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積極組織搶救,并迅速通知、組織遇險人員沿避災路線撤離,防止事故擴大。
3、安全搶險原則。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確保搶救人員的安全。礦山救護隊應設立井下救護基地,并設待機小隊。
4、緊急救護原則。搶救人員應本著“先重后輕,先活后死:的原則實施搶救措施。
5、通訊暢通原則。井上下應設立專用指揮電話,并保證始終緊跟搶險進度,保持通暢。
6、做好搶救記錄。搶險指揮部必須按事故搶救調度記錄要求,將搶救內容仔細、認真、全面記錄(搶險救災調度記錄簿內容見附表六)。
㈢搶險技術資料
事故礦井必須在事故發生后最短時間內,將事故區域最新真實圖紙(生產用圖)、資料和事故搶險示意圖準備齊全,在指揮部上墻張掛,履行提供真實圖紙的法律責任。
㈣不同類型重大事故的處置
根據我區煤礦危險目標的確定及危險性評估,煤礦企業危害性較大的事故是“一通三防“事故和水害事故。礦井發生較大事故時,應首先確定事故類別,迅速成立專家組,制定搶險救災技術方案和安全措施。
1、水害事故
發生水害事故后,依據礦井提供的技術資料,由專家組分析確定出水水源、出水量及井下各類水力聯系,并根據井下實際開拓情況及人員分布情況,分析研究是否有形成生存氣室的可能或其他生存條件的可能。按照事故搶救原則,若存在以上生存條件的可能,應首先制定井下重點區域排水方案及地面施工通風補給鉆孔營救方案,并安排測量技術人員進行井下和地面有關鉆孔施工的準確定位。搶險指揮部根據專家制定的搶險方案,迅速調集搶險隊伍和搶險物資設備組織搶救。
2、瓦斯煤塵爆炸事故
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后,依據礦井提供的技術資料,由專家組分析確定爆炸可能波及的范圍及爆炸對井下巷道、工作面的破壞程度,制定井下搶救營救方案。搶險指揮部根據專家制定的搶險方案,迅速調集搶險隊伍和搶險物資設備,全力以赴組織搶險。
㈤現場醫療救護和防疫
應急醫療救護和防疫,主要利用煤礦企業和區醫療、防疫部門的醫療和防疫隊伍進行緊急救護和防疫。需要時,由搶險救災指揮部調集其他區域的醫療和防疫救護隊伍及設施(搶險救災醫療和防疫單位通訊錄見附表七)。
㈥社會援助
煤礦企業較大安全事故的搶救,有時需要調集周圍單位大量人力、物力、設備或武警官兵進行援助。需要跨地區調集時,由省、市應急救援指揮部協調解決。
㈦搶險救災的經費保障
煤礦企業發生較大安全事故,用于搶險救災物資設備投入和材料消耗等搶險救災經費應由事故單位承擔,不足部分由辦礦單位和礦井所屬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財政墊支。
七、其他事項
1、本《預案》是煤礦企業發生一次(遇險)3-9人較大安全事故后,區政府實施搶險救災工作的指導性意見。
2、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參加煤礦較大安全事故搶險救災的義務。礦山救護隊和武警、公安、保衛部門是煤礦較大安全事故搶險和保衛的重要力量。
3、對煤礦搶險救災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區煤礦較大安全事故搶險救災指揮部提名,經區政府批準后給予表彰獎勵;對組織不力、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按有關規定追究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追究法律責任。
篇2:高支架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搶險預案
高支架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搶險)預案
1、事故發生后,及時采用科學的搶救方法及現場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亡程度和財產損失。
2、對于高空作業墜落河內造成逆水事故,采取自救、他救,及相關措施。自救:如系游泳,可采用仰泳,頭部向后,口鼻露出水面,呼氣宜淺,吸水要深,慢慢游至岸邊。他救:救護人員下水后要從逆水者背后去救,或扔下救生圈等。傷者上岸后要迅速清除口、鼻內污泥、雜草、嘔吐物,保持呼吸通暢。利用頭低、腳高的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從口、鼻流出來。但不要為此耽誤這我時間。有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積壓術。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盡快送附近醫院搶救。
3、不慎墜落后外傷采用急救方法:必須樹立整體觀念,先救命,先處理危及生命的休克窒息等。如出血是休克的原因。立即施行止血措施;如呼吸道梗阻造成窒息缺氧等,應立即消除呼吸道內血塊,泥塊等異物使呼吸通暢。對于外務,應立即用布類或砂布加壓包扎傷口,比較嚴重的,如對四肢骨折要夾板作臨時固定制動,以避免因搬運或傷員翻動加重損傷或休克。
4、骨折的現場急救:保持呼吸通暢,預防窒息;防止休克,如并發休克,顱或臟損傷時,應緊急處理,有大量出血者要先止血;骨折未固定的傷員禁止搬動或運送。
5、事故發生后,全力調動附近的機械和人力、物力實施搶救工作,
及時通知醫院、120急救中心等有關部門協助搶救傷員,搶救現場服從統一組織,指揮和領導。項目部及各施工隊應隨時準備好交通工具,以備萬一。
****項目部
篇3: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搶險人員工作措施
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搶險人員安排措施
一、第一時間采取措施:
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及就近施工隊施工班組所有人員、材料、機械應立即無條件投入搶救工作。
2、在第一時間內向項目部經理匯報詳細情況,由項目經理根據實際情況立即調配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并通知有關搶救部門協助搶險工作。安全領導小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對事故的嚴重性作出決策,采取科學的搶救方法和現場急救措施組織搶救,現場搶救人員服從統一組織指揮領導,項目部及各施工隊應隨時準備好交通工具。
3、項目經理現場負責領導搶險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匯報總監辦有關領導趕赴現場協同項目部實施搶救領導工作。
二、事故搶險措施:
1、由項目部副經理為(安全負責人)迅速組織調查組展開調查,由項目部安質部安全長協同調查組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項目部副經理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2、機械工程隊隊長對現場及公路便道車輛統一指揮,防止車輛堵塞,影響搶救工作。
3、項目部機電安全員對事故現場的電線及電路受損情況進行檢查,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4、項目部火工品安全員立即對事故現場存在的火工品進行轉移,防止事故發生連鎖反應,造成事故蔓延擴大。
5、項目部機械車輛安全員立即調動附近所有機械車輛進行搶險工作。
6、機械工程隊安全員負責調動一切可以調協機運隊人員實施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