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支架高空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搶險預案

高支架高空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搶險預案

2024-07-11 閱讀 3599

高支架高空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搶險預案

1、事故發生后,及時采用科學的搶救方法及現場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傷亡程度和財產損失。

2、對于高空作業墜落河內造成逆水事故,采取自救、他救,及相關措施。自救:如系游泳,可采用仰泳,頭部向后,口鼻露出水面,呼氣宜淺,吸水要深,慢慢游至岸邊。他救:救護人員下水后要從逆水者背后去救,或扔下救生圈等。傷者上岸后要迅速清除口、鼻內污泥、雜草、嘔吐物,保持呼吸通暢。利用頭低、腳高的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從口、鼻流出來。但不要為此耽誤這我時間。有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積壓術。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盡快送附近醫院搶救。

3、不慎墜落后外傷采用急救方法:必須樹立整體觀念,先救命,先處理危及生命的休克窒息等。如出血是休克的原因。立即施行止血措施;如呼吸道梗阻造成窒息缺氧等,應立即消除呼吸道內血塊,泥塊等異物使呼吸通暢。對于外務,應立即用布類或砂布加壓包扎傷口,比較嚴重的,如對四肢骨折要夾板作臨時固定制動,以避免因搬運或傷員翻動加重損傷或休克。

4、骨折的現場急救:保持呼吸通暢,預防窒息;防止休克,如并發休克,顱或臟損傷時,應緊急處理,有大量出血者要先止血;骨折未固定的傷員禁止搬動或運送。

5、事故發生后,全力調動附近的機械和人力、物力實施搶救工作,及時通知醫院、120急救中心等有關部門協助搶救傷員,搶救現場服從統一組織,指揮和領導。項目部及各施工隊應隨時準備好交通工具,以備萬一。

篇2:特種涂裝禁區管理搶險救災預案制度

1特涂警戒區域設置

1.1各企業塢修車間安全監護員在油漆施工區域(油漆作業艙室前后左右20米的毗鄰部位)拉設紅黃白警戒旗,并在醒目處懸掛“油漆作業,嚴禁煙火”警示標牌,標明油漆施工時間、下艙人數以及全船正在進行涂裝作業艙室的位置等內容。

1.2紅白警戒旗范圍內為煙火禁區,禁區內嚴禁一切熱工作業。

1.3艙內進行噴涂時,其艙口上方必須設有防護棚,用彩條布加以遮蓋,特涂用的插座、接線盒必須設在小禁區以外。

1.4在涂裝區域由施工隊配備必要的防毒面具,以備應急使用。

1.5未經測爆合格,手機、BP機、對講機等非防爆物品不得帶入作業現場。

2特涂作業結束,可燃氣體檢測合格,涂裝施工部門在拿到可燃氣體檢測單后,方可撤除特涂區域的警戒標志,同時才可撤離現場監護員。

3根據特涂場所的特殊性,從兩個方面考慮搶險救災:

3.1搶救中毒人員:在這個過程中,搶救人員必須進入高濃度場所,所以,搶救人員的服裝必須防靜電;禁止使用手機、無線電對講機;艙內與艙外聯系用通訊繩;照明用防爆手提燈;防毒面具用空氣呼吸器,但要做好空氣呼吸器鋼瓶的外部包裹,防止鋼瓶與鐵腳手架碰撞產生火星。搶救進入艙內的人員以三至四人為一組,進入時間不得超過45分鐘,平時要進行環境熟悉和裝備穿著的訓練。

3.2發生爆炸后搶救:因發生爆炸后,作業現場的可燃氣體可能已不存在,但還應考慮防中毒問題,搶救人員在進入爆炸現場時應戴好空氣呼吸器。救災的順序是:首先搶救受傷人員,再撲滅火災。

3.3各企求要制訂搶險救災應急預案。

篇3:Z水電站防洪搶險應急預案

某水電站防洪搶險應急預案

一、編制目的

為全面提高應對洪水災害的快速反應能力,及時有效地組織開展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洪水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照國家有關法律,結合我站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的編制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

三、適用范圍

本電站因以下因素導致重大險情時適用本預案:

1、超標準洪水;

2、工程隱患;

3、地震災害;

4、地質災害;

5、上游水庫潰壩;

6、上游大體積漂移物的撞擊事件;

7、戰爭或恐怖事故;

8、其他。

四、實施原則

(一)以人為本,科學高效。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自身健康作為防洪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依靠各級領導、專家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建立科學、高效的水電站防洪搶險應急工作機制,提高科學指揮能力和應急工作技術水平,不斷完善救助手段,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輕洪水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

(二)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堅持以防為主,把預防洪水災害作為防洪應急工作的中心環節和主要任務,完善工作機制,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預測、預警、預防工作;把一般洪水災害的預防和水電站防洪應急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三)依法規范,果斷處置。洪水災害發生后,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果斷處置,嚴防災害進一步擴大。

(四)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全力搶險、力保人員和工程安全為原則,服從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統一指揮。

(五)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按照條塊結合、降低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各鄉鎮、各部門的現有資源,發揮駐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人員的骨干作用和突擊隊作用,講求救災實效。建立健全應急通信聯絡系統,使水電站防洪應急工作指揮機構、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工作機構之間實現通信暢通,信息共享。

、預案啟動

本預案由電站安全生產管理負責人決定啟動實施。

、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一)組織機構

成立電站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由電站法人代表任總指揮,電站安全生產管理負責人任副總指揮,其他有關人員為指揮部成員。

(二)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防洪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傳遞上級防洪救災工作指令。

(2)指揮電站防洪搶險應急工作,請求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駐地部隊對受災地區進行抗洪救災。

(3)及時了解掌握汛情、災情和抗洪救災應急工作情況,并上報當地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縣抗旱防汛指揮部,為指揮部主要領導提出抗旱防汛決策參考意見,并具體實施防洪救災的有關工作。

(4)在我站發生重特大水電站洪水災害時,組織召開水電站防洪搶險工作應急會議,聽取災情匯報,安排部署水電站防洪救災應急工作。

(5)組織開展防洪搶險應急工作的信息報送和新聞報道工作。

(6)制定和修訂《水電站防洪搶險應急預案》。

、災情監測、報告和處置

(一)災情監測

電站要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加強對水情、雨情的監測,劃分監測區域,確定監測點,明確監測項目,落實監測人員,配備必要的設備、設施,形成通暢的信息傳輸報送渠道。特別是要結合本站的實際情況,對重點險工險段、重點防洪區域進行全天候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置。

(二)災情報告

電站發生重特大洪水災害時,電站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應在30分鐘內向所在鄉鎮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和縣防汛指揮部報告。報告內容包括:水電站洪水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雨情、水情、傷亡人數、損失程度、救災情況及生產生活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等。

(三)災情處置

1.受災電站防汛搶險應急指揮部立即組織應急救援隊搶險救災,并將災情及搶險救災情況上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和縣防汛指揮部。

2.縣防汛指揮部搶險救援隊伍趕到搶險現場后,由其負責統一指揮抗洪搶險工作;電站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部要按照縣防汛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全力以赴配合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保障措施

(一)堅持實行水電站防洪安全責任制。以法人代表負責制為核心,堅持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的原則,汛前落實水電站庫壩防洪重點部門領導責任制,分級、分部門、分項目落實責任人,明確職責,并報有關部門備案。

(二)堅持搞好防汛安全檢查工作。防汛安全檢查是發現工作疏漏和問題,消除隱患,督促落實防洪保安措施的重要手段。要堅持搞好汛前、汛中、汛后檢查工作,特別是汛前大檢查,要對水電站安全度汛的各項工作和防洪設施集中時間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查責任落實、查預案制定、查物資儲備、查通訊保障、查隱患消除,對水庫壩體、泄水閘門、渠道險段、備用電源、通訊設備、防汛物資等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把隱患消除在汛期到來之前。

(三)切實做好抗洪搶險救災的準備工作。要立足抗大洪、搶大險,全面做好抗洪搶險救災準備工作。一是要認真分析電站庫壩、渠道險段、高邊坡深基坑地段、易塌方溜方地段、局部暴洪和泥石流多發區可能發生的險情,根據抗洪搶險的實際需要,組織落實好常備搶險隊伍,儲備好搶險物資,保證搶險需要。二是要按照預防特大洪水的要求,制定異地調運搶險物資的方案,明確方案的啟動條件,確保發生緊急情況時及時有序調運搶險物資。

九、責任追究

在水電站的防洪搶險應急工作中,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指揮部的決定和命令,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各項工作,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對玩忽職守、有令不行、工作不力者,依照相關法規及黨紀政紀予以嚴懲;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具體措施

密切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氣象部門聯系,及時了解水情、雨情,

當本流域上游可能發生重特大洪水災害時,應提前加大發電流量,壩頭水位超過設計洪水位時,經站長下令可打開沖沙閘泄水。

十一、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執行,遇情況變化時再作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