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鍋爐制造企業放射事故應急預案

某鍋爐制造企業放射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6736

由于電站鍋爐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對焊縫質量進行檢驗,對于較大的鍋爐汽包和聯箱,焊接質量檢驗需要使用輻射源。這些單位在使用輻射源時,由于自然或人為、技術等原因,當放射線泄露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情況下,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組織及時有效地應急救援行動,已成為抵御事故風險或控制災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關鍵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一、制定放射事故應急預案的必要性

放射事故應急預案的基本任務:事故應急救援的總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應急救援行動,盡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等。放射事故應急預案的基本任務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的其他人員;(2)迅速控制事態,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監測,確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現場恢復;(4)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

放射事故應急預案的特點:應急工作涉及技術事故、作業場所、公共衛生和人為突發事故等多個公共安全領域,構成一個復雜的應急救援系統,具有不確定性、突發性和應急活動的復雜性,以及后果、影響易猝發、激發、放大的特點。因此,為盡可能降低事故的后果及影響,減少事故所導致的損失,要求放射事故應急救援必須做到迅速、準確和有效。

二、建立放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

放射事故的應急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僅僅依靠某一個部門就能實現的,應當建立完善的應急救援體系,根據放射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特點,全面地規劃和完善其各個組成部分,堅持分級管理、分線負責的原則。

放射事故應急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事故所需的應急救援和應急響應行動是指定的指導性文件,其核心內容應包括:(1)對緊急情況或放射事故災害及其后果的預測、縭逗推攔潰唬?)規定公司應急救援各個組織的詳細職責;(3)應急救援行動的指揮與協調;(4)應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員、設備、設施、物資、經費保證和其他資源;(5)在緊急情況或事故災害發生時保護生命、財產和環境安全的措施;(6)現場恢復;(7)其他,如事故應急培訓和演練,法律法規的要求等。

應急預案是整個應急管理體系的反映,它的內容不僅僅限于放射事故發生過程中的應急響應和救援措施,還應包括事故發生前的各種應急準備和事故發生后的緊急恢復,以及預案的管理和更新等。因此,一個完善的應急預案按要求的過程要分為六個一級關鍵要求,包括:①方針與原則;②應急策劃;③應急準備;④應急響應;⑤現場恢復;⑥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三、放射事故應急救援管理的過程

盡管放射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應急管理不只限于放射事故發生后的應急行動。應急管理是對放射事故的全過程管理,落實于放射事故發生前、中、后的各個過程,充分體現“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思想。應急預案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包括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四個階段。盡管在實際情況中,這些階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的明確的目標,而且每一階段又是建筑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之上,因而預防、準備、響應和恢復的相互關聯,構成了放射事故應急管理的循環過程。

放射事故應急演練應針對模擬事故情景,圍繞實際應急救援工作中可能的一系列應急救援行動開展,主要有以下方面:應急通知及啟動;指揮和控制;事態評估;資源管理;通訊;警報與緊急公告;公共信息;大眾保護措施;應急人員的安全;人員登記,隔離及封鎖現場;人群安置;緊急醫療服務;事態控制與現場放射裝置恢復;記錄與調查事故。

放射事故應急演練結束后應對演練效果作出評價,并提交演練報告,詳細說明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列出不符合項,進行整改,并進行跟蹤驗證。

四、放射事故應急預案與響應實例

以下實例為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輻射源應用過程《放射事故的應急預安和響應》。

(一)目的

為應對可能發生的放射事故,確保有序地組織開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事故和緊急情況造成的影響,避免事故蔓延和擴大,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特制定本應急響應預案。

(二)范圍

適用于放射場所內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下,可能發生的造成人員及設備設施事故的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工作。

(三)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第7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安部20**第16號令《放射事故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第6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GBZll7-20**《工業*射線探傷衛生防護標準》

GB16387-1996《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標準》

GB16354-1996《使用密封放射源的放射衛生防護要求》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和使用指南》

GB/T28001-2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四)術語和定義

輻射源:發射或能發射電離輻射的裝置或物質。

放射性同位素:指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不包括作為核燃料、核原料、核材料的其他放射性物質。我公司放射性同位素有Co60、Ir192等。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傷害、損壞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故。

環境影響:全部或部分地區,由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級環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變化。

(五)職責

主管負責人對其本單位的應急組織人員、救護計劃和方法、救護器材和設備以及聯絡方式等都要進行明確布置和安排,并在公司統一部署下定期組織演練,一旦事故發生時可立即執行。

(六)程序說明

1、公司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總經理黨委書記

副組長:副總經理

成員:安技、工會、公安、機械動力、醫院等部門的負責人

2、公司事故應急處理辦公室

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下設事故處理應急辦公室(以安技部門為主),具體全面負責放射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

3、各相關部門聯系方式表。

4、放射工作區自然狀況

各廠房內的*射線探傷室、γ射線探傷室、工業電視、加速器探傷室的位置情況。

5、現有在役放射設備情況

CO60γ機、Ir192γ機、2515*射線探傷機、**Q3005*射線探傷機、**Q2505*射線探傷機、VJT工業電視、US3/420KV*射線探傷機的數量及具體位置。

詳細描述*射線室、γ射線室按照放射線防護條例屏蔽、鉛門防護、*光室配置聯鎖控制裝置的自然狀況,說明個人配置報警儀、γ室配置區域報警儀、數字γ輻射儀的數量和具體位置。

6、放射危險性的主要表現:當發生意外及人為等原因(如:射線裝置、放射性同位素失控)時,會發生工作人員或公眾受到意外照射。

7、放射事故按人體受照射劑量劃分見下表:

一般事故嚴重事故重大事故放射工作人員全身≥0.05Gy≥0.5Gy≥5Gy公眾成員全身≥0.005Gy≥0.05Gy≥5Gy8、事故應急與響應指揮系統

公司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全面負責放射事故應急有關工作,并根據放射事故的程度決定組成相應的事故應急與響應指揮系統。

(1)一般事故應急與響應指揮系統

發生一般事故后,由公司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下的辦公室負責組織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應急處理工作。

(2)嚴重或重大事故應急與響應系統

發生嚴重或重大事故后,由公司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具體確定組成指揮小組。

9、事故應急與響應指揮領導小組

專家顧問組:邀請省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環保局、衛生局、等部門專家組成。

事故調查組:邀請省市公安局、工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環保局、衛生局等部門人員組成。

10、事故預防責任制度的準備

為避免或減少事故發生,平時就要做好應急演練與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

(1)質量檢驗處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應堅持對射線探傷作業人員安全、應急常識的教育工作。做好應急準備定期組織專業學習和訓練,提高自救能力。

(2)公安處、安技環保處應定期對射線探傷室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探傷機的安全存放。

(3)安技環保處應堅持對從事放射工作人員的防護知識培訓與劑量監護,并進行相應的考核。

11、事故發生后報告程序及現場保護

發生事故后,質量檢驗處立即向安技環保、公安部門報告。安技環保、公安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馬上組織人員到現場指導工作,并向公司領導匯報,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1)一般事故

發生較輕微的事故后立即封鎖現場,維修人員迅速查明事故泄露原因,凡能通過切斷事故源等處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則以自救為主。如自己不能控制的,應向領導小組報告并提出具體措施。

(2)嚴重或重大事故

發生嚴重或重大事故后,應馬上封鎖現場,迅速安排受照人員接受醫學檢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救治。安技部門組織有關人員攜帶儀器設備趕赴現場進行檢測,核實事故情況,估算受照劑量、污染范圍和程度,判定事故類型級別,提出控制措施和方案。

放射事故的放射物質處理,應申報專業機構進行處理。

安技環保、勞資人事教育部門應迅速著手對受照射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按規定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12、事故調查程序

(1)對于發生一般事故,由安技環保部門牽頭,質量檢驗、機械動力部門組成事故調查小組進行調查。

(2)對于發生嚴重或重大事故,應由安技環保、公安部門報請省、市有關部門進行調查。當進行事故的調查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調查和提供偽證。

事故調查工作結束后,根據調查結論,以文件形式上報有關部門。公司內部將從嚴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理。組織相關人員召開全公司事故教育大會,堅持“四不放過”原則,杜絕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篇2:放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一、目的

x射線穿透人體將產生一定的生物效應,如果劑量過大或接觸時間過長,對人體將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為了保證放射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二、應急組織及職責

醫院成立放射防護領導小組及院放射事故應急組織,其放射事件應急組織職責如下:

全面負責醫院放射事件應急統一協調工作;

負責協調各個科室做好放射防護相關的工作;

定期組織放射工作人員學習放射事件應急知識;

發生放射事件組織應急救援,并向相關部門匯報。

三、放射管理

(一)定期自查和監測制度

在醫院放射防護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指定專人每周一次檢查每一個場所的射線警示標志和安全指示燈是否完好,否則及時更換;每年進行一次射線裝置監測;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從放工作人員的個人劑量監測,建立個人劑量檔案集中統一保存;每年最后一個季度對本年度射線裝置放射防護安全進行管理評審,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計劃與目標,對存在的內容提出改進措施;每1-2年安排一次從放工作人員的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集中統一保存;每兩年安排從放射工作人員輪訓一次放射防護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在省衛生廳、衛生執法監督總隊和省環保局的領導下,根據輻射劑量的大小與工齡長短,組織相關從放工作人員進行保健休假或療養。

(二)放射事件報告制度

1、如果個人輻射劑量超標應立即向醫院放射防護領導小組及組長匯報,安排超標人員脫崗休息,分析原因,分類處理。

2、發生或發現放射事故的科室和個人,必須立即向醫務科報告(電話82724302)。

3、醫院必須立即向溫江區環境保護部門(電話82722197)和衛生行政部門(電話82722794)報告。

四、應急處置措施

1、如果射線裝置出現故障,應立即切斷裝置電源,并迅速向放射防護領導小組匯報。聯系人:潘勝。聯系電話:80926356。

2、若發生人體受超劑量照射事故時,醫院應當迅速安排受照人員接受醫學檢查或者在指定的醫療機構救治,同時對危險源采取應急安全處理措施。

3、若放射源發生泄漏、丟失、被盜等,第一發現人應立即報告醫院保衛科或總值班。

4、發生放射事故以后,醫院應立即組織放射防護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填寫《放射事故報告卡》(見附件),上報主管部門。

五、保障措施

1、登記預約人員要熱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屬,細心介紹檢查流程,耐心解釋其所關心的問題,告知其x線穿透人體將產生一定的生物效應,對人體將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害,但其產生只是在x線發生器電源開啟的瞬間,與可見光一樣,當開關關閉之后,沒有射線的殘留,檢查的受益(盡早診斷和治療疾病)遠遠超過可能產生損害的風險,而且我們放射科的醫生和技師已經接受過嚴格的培訓,將使用最小的曝射劑量和最小的曝射范圍可得到一幅可供診斷的影像資料;溫馨提示患者在放射科候診期間注意人身財產的安全。

2、照片技術人員或醫生必須經過放射專業培訓合格之后方可進行臨床操作,對所操作的機器應十分熟悉;對遙控診斷床或機架機械臂的操作,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密切注意機件的動作和病人的情況;必須熟悉各機器的應急停止開關,并能對應急情況做出判斷。操作中必須注意對患者敏感部位的防護及家屬的防護,原則上檢查時不需要陪護,確需陪護者請穿鉛衣防護,絕對禁止無關人員停留,杜絕不必要的曝射。如果有疑問,應立即向科主任咨詢。

3、保證全體放射工作人員定期參加培訓,全面掌握放射防護法律法規及其相關知識。醫院放射防護領導小組成員每周檢查一次放射防護警示標志和放射安全指示燈是否正常工作,個人劑量監測儀是否正常佩戴,場所門窗有無關閉不嚴的情況。放射防護領導小組成員的聯系電話必須隨時保持通暢。

4、責任科室應定期對各機器,特別是帶電動步進設備如診斷床、機械臂、機架等的限位開關、鎖死機件和運動情況進行檢查,防止機件意外失靈。定期對球管管套、高壓電纜與高壓易擊穿部件進行檢查,嚴防高壓電擊事故的發生。加強日常維護。如果發現疑問,請立即向科主任匯報,并與總務科聯系維修事宜。

篇3:意外傷亡應急預案范本

1.小區內出現人員意外傷亡事件,秩序巡查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查明情況,向秩序巡查部經理或總經理匯報。

2.若傷者尚未死亡,應在保護現場的同時立即組織搶救,并通知醫療救護中心。對骨折傷員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要搬動,防止使傷情加重。

3.若傷亡事故系由觸電引起,秩序巡查人員應就近切斷電源或用絕緣物(如干燥的木桿、竹竿或塑料、橡膠將電源撥離觸電者,再施進行搶救。嚴禁在沒有切斷電源的情況下,用手直接去拉觸電者或用金屬桿去撥離電源,以防自身觸電。

4.若傷亡事故系由設備故障或設施損壞引起,秩序巡查部應立即通知物業管理公司經理(或主管)到場,共同制訂搶救方案。

5.若傷亡事故系由高層墜落、物品砸傷引起,在搶救傷員的同時,應保護好現場,攝下照片或錄像,留下目擊者,同時向警方報警。

6.若傷亡事故系由交通肇事引起,應在保護好現場、搶救傷員的同時,記錄肇事車輛,留下駕駛員和目擊者,如有監控錄象,保存相關錄象,報請警方處理。若交通事故引起小區內交通堵塞,應開辟旁行通道,積極疏導交通,并設立警戒線,防止破壞現場。

7.傷者被送往醫院搶救時,應記錄下救護車號碼、送往醫院以及傷者情況。

8.詳細記錄意外傷亡經過。

對由于設備故障或設施損壞引起的傷亡事故,以及由于管理公司原因引起的觸電事故,相關部門在事發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給房地產管理部門,以便房地產管理部門視情況向有關方面匯報并查找原因,落實責任。